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9 月下旬,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如何早期識別抑鬱症,遭遇心理困境有哪些求助途徑 …… 近日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知名專家、合肥市 " 名醫工作室 " 領銜人王克永教授在採訪中就相關話題進行了解讀。
早發現、早治療是防治關鍵
作為研究治療抑鬱症的資深專家,王克永認為,《工作方案》的出臺是心理健康行動的一項重要落地舉措。他介紹,專門針對抑鬱症制定《工作方案》,可見抑鬱症已經成為影響公眾健康的重要因素。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資料顯示,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 3.5 億人患病。抑鬱症在心理疾病中更是排在首位,如不及時進行幹預治療,15% 的抑鬱症患者將以自殺行為結束生命。
雖是一個熱門詞彙,但大眾對其知曉率並不高," 抑鬱症 " 現有就診率只有 30%。另外,王克永表示, " 抑鬱情緒 " 不等於 " 抑鬱症 "。" 抑鬱情緒 " 只是一種情緒狀態,不是疾病診斷,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都體驗過 " 抑鬱情緒 ",但要診斷為 " 抑鬱症 ",就要符合嚴格的症狀標準。" 具體地說,病程要持續 2 周以上,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並且符合相關檢查指標,才能診斷為抑鬱症。"
對於抑鬱症防治來說,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而提高就診率的關鍵是要提高知曉率。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在上世紀 90 年代即開設了開放式管理的心身疾病科,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抑鬱症、焦慮症。
早期識別很重要這些人群需重視
普通公眾如何早期識別抑鬱症?專家提醒,抑鬱症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三方面:情感方面,表現為心境低落,興趣下降,動力缺乏,無助無望,自罪自責,不開心、不快樂,可能會出現特徵性的晝夜差異,早晨重,傍晚輕。軀體方面,表現為睡眠障礙,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疼痛,精力不足,甚至到了連 " 油瓶倒了都不想扶 " 的狀態。認知方面,嚴重抑鬱狀態時,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功能減退或損害。許多抑鬱症患者會描述存在思維遲緩,覺得 " 腦子像生鏽了一樣,考慮問題很吃力 ",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感覺記憶力下降。
方案重點關注了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和高壓職業人群四類重點人群。王克永教授說,這四類人群的抑鬱症狀有抑鬱症的一般共性,也有一些各自的特點。" 兒童青少年由於語言發育的限制,可能不會像成人一樣描述自己的抑鬱情緒,而是通過厭煩、孤僻甚至憤怒或其他某些行為來表達。老年抑鬱症患者常常出現失眠、便秘、進食差、全身多處不適,有的有各種軀體不適表現,如莫名疼痛,周身乏力,耳鳴目眩,肢體麻木,消化不良,胸悶、喉緊、胃痛,自疑患有多種疾病,一般常規檢查未見異常。"
此外,孕產期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時期,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社會角色及各種壓力的增加,帶來身體、情緒、心理上的一系列變化,罹患抑鬱症的機率增加。高壓職業人群中,由於工作壓力大,且長期的壓力得不到有效排解,是抑鬱症的高危人群。而且這部分人群的症狀更為隱蔽,身邊人不易察覺。
抑鬱症可防可治,對於抑鬱症,既要重視,也不必過分恐慌。0551-63666903 是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於 1997 年在全省最早開通的心理援助熱線,由專業心理諮詢師團隊為公眾提供全天候免費服務。
朱世玲 李皖婷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