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引發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認知扭曲2:以偏概全
大家好,我們將用幾節課的時間為大家介紹容易引發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認知扭曲。今天的話題是以 偏 概 全同一件事,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可能引起的情緒反應也不一樣,這是因為思維認知的不同。認知扭曲就是可能為我們帶來不利影響的不合理認知,以偏概全正是其中之一。當我們心情不好或者處於人生低谷的時候,很容易陷入的一個思維誤區。比如女朋友今天沒接我電話,她肯定是不喜歡我了;被男友劈腿之後,就認為天下所有男人都不可靠。把特例視為常規事件,將片面看作整體,這就是以偏概全。
-
會引發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認知扭曲:非此即彼思維
大家好,我們將用幾節課的時間為大家介紹容易引發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認知扭曲。這種認知錯誤的學術名稱叫做「兩極化思維」,認為任何事都黑白分明,不存在中間地帶。非此即彼思維是完美主義的根源,會讓你害怕任何錯誤或不完美之處。這種將事物絕對化的思維方式是不現實的,因為生活很少會極端到非此即彼。
-
常見負性情緒——焦慮、抑鬱情緒的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負性情緒困擾,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抑鬱和焦慮,甚至成為了我們的口頭禪。當我們出現一些小的失誤,一些壓力或者是一些不開心時,焦慮或者抑鬱的情緒就會出現,特別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城市群體中,比如像一線城市北上廣深。
-
抑鬱心境與負性思維:到底誰是因誰是果
我很震驚,沒想到新聞裡面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邊,感慨那位媽媽的同時,也可憐才滿月的孩子。最近幾年關於媽媽跳樓的事件時有發生,漸漸地,「產後抑鬱」這個詞也進入大眾認知。其實,不僅有產後抑鬱,生活中還有許多患有情緒障礙的人,他們也是生活得很辛苦。
-
識別負性思維,與抑鬱情緒共處
比如,你的抑鬱情緒是否會影響你的工作,會導致你工作效率低?你的抑鬱情緒是否會影響你的生活,讓你每天精神不振,對生活失去信心?以上,就是抑鬱症診斷的三個標準。如果自查發現患上了抑鬱症,就需要到醫院進行專業診療。
-
【戰疫「十」刻·醫學科普⑥ 】 一起來聽音樂,緩解負性情緒吧!
讓我們嘗試用音樂來緩解焦慮和抑鬱等負性情緒,學會在疫情時期與自己和平相處吧!上海十院音樂治療這次肺炎疫情讓我感到特別焦慮和擔心,經常莫名其妙的想發脾氣,有時候自己看新聞還想哭。
-
走出焦慮、抑鬱、強迫、雙相情感障礙困境的過程就是一場修行
未來,會有許多曲折難料的事情,曲折難料,勢必會有衝擊;極不需多言的傷痛;今天,若能保有意識地、把將來未知(尚未發生)的負性事件當做一種能預知的,並且以一種預備級的假設性心態等候,而又在正確的認知準則的幫忙下, 縱然,某個具體不好事件真正發生時,它的衝擊力也是經過了我們所預設的「緩衝區」,對我們的傷害也大打折扣;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
-
負面新聞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加重抑鬱與焦慮情緒
它的調性越來越感性,它的媒介越來越直觀和令人震驚,它的評論也越來越消極和充滿焦慮。所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負面新聞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焦慮、抑鬱和應激反應的增加。數字時代在改變新聞報導的性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我們在做什麼,手機上的應用都能讓我們與世界保持直接的聯繫。
-
用轉移、替代和升華調節自己的負性情緒
當時面對來勢之洶、傳播之烈、傳播方式之隱秘的病毒,人們不得不面對封城、封路、隔離小區、隔口罩交流、宅在家的困境,內心瀰漫的情緒由恐慌、緊張、焦慮、鬱悶及逐漸出現有些無聊、壓抑,偶爾還會憤怒等負性情緒,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如果在低度或者適度範圍內,有些負性情緒甚至是有益的,例如恐慌。
-
影響負性情緒背後的想法,識別自動思維的模式,才能重建認知
這就有可能導致出現某些煩惱的情緒,就像案例中的小周的感覺一樣。心理諮詢師的作用在於諮詢中或來訪者大量的認知重建訓練。這個過程能幫助來訪者如何識別哪些功能不良的思維,哪些思維歪曲了現實,哪些讓來訪者情緒痛苦,幫助他解決問題實現目標。
-
為什麼會抑鬱,是你的認知功能失調思維出了問題
持有自我挫敗或認知功能失調的人有形成情緒問題的高危性,面對壓力和失望的生活經歷時感到抑鬱。自動思維、不合理的信念和態度誘發快速的情緒反應,通常是焦慮和抑鬱。不合理的信念和態度決定了你對處境的感知和解釋方式,維持不合理的態度和信念的因素有三個:1.選擇性注意2.尋求安全的行為3.認知歪曲
-
每天焦慮抑鬱,怎麼辦?
每天焦慮抑鬱,怎麼辦?焦慮是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負性情緒體驗,適度的焦慮能提升人的工作學習效率,開發人的潛能。但過度的焦慮會使人內心出現衝突,糾結,痛苦,還會出現軀體症狀,睡眠飲食障礙,交往障礙,影響身體健康等,所以研究焦慮的特點規律和消除焦慮的方法,是心理學從業者研究解決的重點。
-
一天天老是不開心,教你六招驅走負性情緒,防止抑鬱症
負性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發現自己有負性情緒時,去正視它,超越它,管理好它。有些人之所以會得抑鬱症就是起初沒有處理好抑鬱情緒,由此發展成為了抑鬱症。現在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各種大大小小的事都會讓我們感到的有壓力,過大壓力是抑鬱症的誘因之一,不過自己要控制好,調節好自我的認知,分清楚哪些重要,先有個順序,以此不會面對什麼事都手忙腳亂,保持大腦的清醒。
-
十大錯誤認知:找到負面情緒根源
這節課我們主要講十大錯誤認知:找到負面情緒根源。我有一個專門做學術的朋友,他這方面能力非常棒,而且得了很多國際獎。可惜只有圈內的人非常認可他,圈外的人對他並不是非常了解。我問過他為什麼不讓更多的人認識你,他說因為害怕與他人相處不好,也擔心別人說他不好。通常別人的一句不好會讓他全盤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不行。所以只有一心專注在學術研究上。
-
10大認知扭曲!
如果硬是要把自己逼進「絕對」的死胡同,那就只有整天抑鬱了,因為你的認知永遠無法和現實一致。你會把目標設得過高,然後無休無止地貶低自己。因為,無論怎麼做,你都無法實現不切實際的預期目標。這種認知錯誤的學術名稱就是「兩極化思維」。你認為任何事都是黑白分明的,中間的黑色陰影決不存在。
-
居家期間有負性情緒怎麼辦?心理專家六步「良方」來了
久居家中產生焦慮、擔心、沮喪、失眠等負性情緒怎麼辦?「目前,大眾對疫情的認知和了解相比年初已有增加,恐慌心理有所減少,但也要認識到各種各樣的情緒、心理、行為反應,都屬於特殊時期的正常反應,可以通過自我調整保持心理健康和平衡。」
-
這5種容易引發抑鬱的思維方式,有的話一定要改變
、自身心理以及生物遺傳等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大腦器質的功能失去健康平衡,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抑鬱,進而導致抑鬱症。——即我們一貫看待事物的方式,的確會影響情緒和行為。,你就好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這個鏡片會過濾掉任何正面的內容。
-
【專家支招】面對疫情情緒焦慮時,如何進行心理疏導?
許多人說,自己快要被淹沒在各類負面信息中,情緒過度捲入,但又好像無能為力:「焦慮地持續刷微博,從不恐慌刷到恐慌」「看久了會呼吸不暢、胸悶、胃疼、想流淚」、「最近三四天幾乎沒合眼,一直在想,自己能做什麼?」......
-
宅家戰疫情,如何調節自己的負性情緒
郝旭光 李白玉 面對來勢之洶、傳播之烈、傳播方式之隱秘的新冠肺炎病毒,封城、封路、隔離,人們不得不隔口罩交流,宅在家裡,內心瀰漫的情緒由緊張、焦慮、鬱悶、恐慌逐漸轉變成有些無聊、壓抑,偶爾還會有憤怒等負性情緒,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如果不是特別嚴重,不妨接受和正視自己現在有負性情緒這個事實。
-
認知扭曲—是什麼偷走了你的快樂?(上篇)
這樣的不同也是人類認知過程差異的一個體現。在認知行為學中,我們將人類對外部信息通過自身思維進行處理的過程稱為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錯誤的思維模式所導致的對現實的扭曲則被稱為認知扭曲。認知扭曲往往會導致不客觀的消極體驗。也就是說,一個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僅僅決定了TA所看到風景,更決定了TA所感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