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期間有負性情緒怎麼辦?心理專家六步「良方」來了

2020-08-28 光明網

久居家中

產生焦慮、擔心、沮喪、失眠等

負性情緒怎麼辦?

新疆精神衛生中心

(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專家

建議面對疫情產生的應激反應

要正確接納

六步調節自我心理、改善生活狀態

「目前,大眾對疫情的認知和了解相比年初已有增加,恐慌心理有所減少,但也要認識到各種各樣的情緒、心理、行為反應,都屬於特殊時期的正常反應,可以通過自我調整保持心理健康和平衡。」新疆精神衛生中心(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測評科主任、主任醫師夏葉玲說。

家庭成員長時間緊密相處產生摩擦

獨居人群缺少交流後

麻木淡漠精神萎靡

生活高速運轉的年輕人

打亂節奏開始失眠

……

面對受疫情影響的各式應激反應

夏葉玲建議

第一步

應建立掌控感

她解釋,原本人們的生活如在高速路上行駛,突然停下難免有失控感,這時可以利用「暫停期」好好思考自身生活,重新建立目標和方向性。如:從前沒時間管理孩子學習、陪老人深入溝通,就可以計劃陪孩子讀幾本書、為老人按摩幾次,逐步去完成這些小目標,從而實現對生活的自我掌控,保持心理狀態平衡。

第二步

督促自己保持規律生活

適當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

夏葉玲說,暫停工作的年輕人很容易長期沉迷網際網路、顛倒作息,這樣會喪失生活的「穩定感和節律感」,時日一久容易產生沮喪、焦慮和煩躁情緒,也會因飲食、睡眠不正常而降低自身免疫力。

第三步

要正視現狀

夏葉玲進一步解讀,無論生病與否,面對生活變化,都會自然產生些負性情緒。要理解居家的重要性和不採取這些措施的危害性,從而坦然接受。也可通過做些平時沒時間做而自己感興趣的事,如繪畫、聽音樂來轉移注意力。

第四步

可以轉換思考角度

「宅家」期間,未嘗不是對平日辛苦工作的補償,利用這段時間享受與家人親密接觸的時光,交流內心體驗,相互支持,增加心理抗壓能力。

如果心情煩躁已嚴重到

產生失眠、脾氣失控等情況時

要進行第五步的

自我暗示、自我對話與自我鼓勵

「很多人都和我一起在面對疫情和困難,我們肯定能戰勝這些。」類似的想法可以緩解焦慮,也可與親朋好友聊天紓解情緒。

當自我調節失敗、心理壓力過大時

則可進行第六步

——向專業人士求助

「我們有經驗豐富的專業醫師團隊,開設九條心理諮詢熱線,幫助市民們解決精神衛生相關問題。」夏葉玲說,病毒是病,不良情緒也是病,當人們心情愉悅、快樂,就對心理疾病設下了「保護牆」,希望大家積極面對特殊時期,擁有健康心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2020-02-07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2020-02-07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識別負性思維,與抑鬱情緒共處
    很多人對抑鬱症有錯誤的認識,覺得只要心情不好,那就是抑鬱症。但其實,心情不好只能說明我們有抑鬱的情緒,不能代表我們就已經患上了抑鬱症。那麼,有沒有什麼標準,可以讓我們進行自查,初步判斷自己是否患上抑鬱症呢?答案是肯定的,抑鬱症可以從以下三個標準進行判斷。
  • 專家提醒:居家隔離容易造成情緒波動和成癮行為
    久宅在家當心「成癮」不聲不響襲擊你 專家提醒,居家隔離容易造成情緒波動和成癮行為,應儘早疏解和幹預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林舒紅 廖振江 「因為疫情,我們一家三口在家裡已經『蹲』了一個多月了,最近孩子手機不離手,老公菸酒任意用
  • 幼兒的負性情緒理解及其調適
    所以情緒不是用來糾正的,換句話說糾正的對象不是情緒。情緒是需要理解的,但表達情緒的不良行為是可以進行糾正的。   在日常生活中最讓家長和老師頭疼的和煩神的主要是孩子的負性情緒,如:生氣、焦慮、害怕、擔憂等。當孩子出現負性情緒的時候,父母和老師的第一反應是如何讓孩子擺脫負性情緒,儘快陽光快樂起來。這是父母愛的本能,本也無可厚非,但是卻常常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時機的喪失。
  • 疫情期間親子關係緊張怎麼辦?心理學專家分享家庭教育「五部曲」 |...
    疫情期間師生遇到的心理問題,專家幫您解答:疫情期間如何緩解學業和畢業焦慮?3位心理專家給出攻略::心理學教授給師生家長支招專家提醒戴好「心理口罩」疫情期間如何調節緊張情緒?心理專家給出7「心」建議:專家為你解答心理學教授為你講解聽心理專家分享建議:疫情當下如何向孩子解釋新冠肺炎?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說:防疫期間與家人有矛盾如何處理?
  • 用轉移、替代和升華調節自己的負性情緒
    更好適應社會環境,因此恐慌對人類生存和繁衍有很大的影響。但過度恐懼會讓人們過度謹慎畏手畏腳,扭曲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同時恐慌過度也會對人們身心形成極大的傷害。因此,自己有負性情緒,如果不是特別嚴重,接受和正視自己現在有「負性情緒」這個事實。只要心理上接受、理解了負性情緒,人們就有可能不輕易被負性情緒所幹擾。
  • 宅家戰疫情,如何調節自己的負性情緒
    郝旭光 李白玉  面對來勢之洶、傳播之烈、傳播方式之隱秘的新冠肺炎病毒,封城、封路、隔離,人們不得不隔口罩交流,宅在家裡,內心瀰漫的情緒由緊張、焦慮、鬱悶、恐慌逐漸轉變成有些無聊、壓抑,偶爾還會有憤怒等負性情緒,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如果不是特別嚴重,不妨接受和正視自己現在有負性情緒這個事實。
  • 新冠疫情期間,如果你有以下3種情緒,一定要重視了!
    我是心理小小師,與你一起走進心理百態!新冠疫情期間,由於擔心被感染和居家隔離不自主等因素,導致很多人產生了一些特定的負性情緒,這些負性情緒可能在身體和心理方面對我們身心造成傷害,尤其是以下這3類,如果我們一直在體驗,一定要重視了。
  • 六個改善抑鬱症的良方
    美國聖母大學的心理學家對103對同宿舍學生進行追蹤調查發現,與心理脆弱、情緒低沉的人共處,室友容易被其消極情緒影響,也陷入抑鬱;與開朗、樂觀的人相處則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他們還發現,心理認知上的脆弱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因而改變人所處的環境可能是治療抑鬱症的一種手段。改善抑鬱症的六個良方目前,患有不同程度抑鬱症的人數正在逐年增多。
  • 【專家支招】面對疫情情緒焦慮時,如何進行心理疏導?
    對生活、對工作、對未來的不確定,都會引起不良情緒。居家期間,我們可以選擇做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放鬆的事情,如看電影、打掃房間、玩簡單的小遊戲、室內運動、冥想、瑜伽等。要相信科學,相信人類發展至今已經具備了應對各種困難的能力。還可以通過和家人的溝通互動,彼此關心,給予心理支持。如獨處感到孤獨、害怕,不隨意外出,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的方式與其他家人朋友聊天,舒緩負面情緒,增強抗擊疫情的信心。
  • 當壓力來臨時,我們怎麼去緩解負性情緒?這些建議很有幫助。
    為自己制訂好計劃,努力遵守,然後每晚下班六點後就不做與工作相關的事,在工作或是學習期間一個小時後休息十分鐘,這樣使壓力不越界。有自己獨處的時間,不受別人的幹擾,獨處時好好做自己喜歡且覺得有意義的事,可避免來自外界的一部分壓力。
  • 一天天老是不開心,教你六招驅走負性情緒,防止抑鬱症
    負性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發現自己有負性情緒時,去正視它,超越它,管理好它。有些人之所以會得抑鬱症就是起初沒有處理好抑鬱情緒,由此發展成為了抑鬱症。現在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各種大大小小的事都會讓我們感到的有壓力,過大壓力是抑鬱症的誘因之一,不過自己要控制好,調節好自我的認知,分清楚哪些重要,先有個順序,以此不會面對什麼事都手忙腳亂,保持大腦的清醒。
  • 疫情期間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減輕焦慮感?心理學專家來解答 | 用「心...
    疫情期間師生遇到的心理問題,專家幫您解答:疫情期間如何緩解學業和畢業焦慮?3位心理專家給出攻略::心理學教授給師生家長支招專家提醒戴好「心理口罩」疫情期間如何調節緊張情緒?心理專家給出7「心」建議:專家為你解答心理學教授為你講解聽心理專家分享建議:疫情當下如何向孩子解釋新冠肺炎?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說:防疫期間與家人有矛盾如何處理?
  • 研究證實青少年創傷後的負性情緒麻木與PTSD有強關聯
    情感麻木表現為對具有情緒效價的刺激難以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根據受限的情緒類型又可進一步區分為正性情緒麻木和負性情緒麻木。在最初的PTSD診斷標準中,情感麻木症狀被描述為「受限的情緒狀態」,包括對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的麻木。在新發布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對這一症狀的描述被修訂為「難以體驗到正性情緒」,縮小了這一症狀的界定範圍。
  • 疫情期間老年人出現負面情緒怎麼辦?這個平臺給你線上指導!
    疫情期間,老年人群中也不乏出現緊張、認知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如何幫助老年人科學有效地防疫抗疫,並讓老年人真正做到生理及心理的「痊癒」?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委託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北京師範大學老年腦健康研究中心,設計研發了「老年認知焦慮身心調適康養平臺」。
  • 疫情期間孩子心理疏導建議 心理諮詢師教您靜心備考
    疫情期間孩子心理疏導建議 心理諮詢師教您靜心備考  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漳州不少心理專家表示,疫情期間,家長應多留意孩子的情緒波動,並以科學的方式積極疏解,幫助孩子慢慢轉變心態。  家長要給孩子正面影響  記者:如何發現孩子的不良情緒,孩子有了不良情緒該怎麼辦?
  • 會引發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認知扭曲3:心理過濾
    大家好,我們將用幾節課的時間為大家介紹容易引發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認知扭曲。心 理 過 濾某次考試100道題你大概有13在這個情景裡,你就用到了心理過濾。從任一情境中挑出一段負面的細節,專注地反覆回味,沉浸在消極情緒中,最後你眼中的整個現實世界都變得暗淡無光。就像一滴墨水染黑了一整杯水,這就是心理過濾。
  • 疫情當前,過於憂慮怎麼辦?心理專家給你支招!
    疫情當前,過於憂慮怎麼辦?心理專家給你支招! 疫情當前大部分人居家防護
  • 烏魯木齊心理專家支招:居家民眾要彼此「多」包容
    烏魯木齊衛健委提供(抗擊新冠肺炎)烏魯木齊心理專家支招:居家民眾要彼此「多」包容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12日電 (記者 陶拴科)受疫情影響,烏魯木齊民眾居家隔離已有20多天。這期間,不少家庭因瑣事出現不愉快,居家民眾如何處理家庭關係平衡,烏魯木齊心理專家支招,彼此多溝通懂得包容、家庭關係才能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