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丨為什麼說新冠不可能是人工病毒?

2020-10-18 咩閣札記
Hi,朋友們,最近好嗎?國內疫情已經逐漸好轉,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但也希望海外的讀者們注意安全,一切平安。
本期的「硬核科普」是我嘗試的一個新的形式,以視頻的方式帶大家了解那些感興趣的科學問題,如果你喜歡,可以將喜歡的素材和話題在後臺分享給我。

🕶大家好我是硬核up主阿咩醬


SCI WARNING

今天是4月6日,全球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25萬,死亡人數近7萬人,可以說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了。

咱們國家的疫情控制趨於穩定,整個社會也在慢慢復甦,但是朋友們不知道有沒有印象,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總是有一些不和諧的陰謀論,造謠新冠病毒是人工製造的病毒,正常人聽了都會覺得離譜又氣憤,但是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反駁。

所以今天我打算結合科學研究的真憑實據,一一反駁那些別有用心的言論,爆錘陰謀論。
當然,為了保證內容的專業度和權威性,我選擇向大家解讀3月17日這篇由6位頂尖科學家聯合發表在nature madiciene上的文章。


這6位科學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名「病毒獵手」Lipkin教授,他近期在美國已被確診感染,此次新冠疫情最嚴重的1月份,他曾不顧危險來到中國協助抗疫。


而在這篇文章中,6位病毒學大佬客觀地分析了,新冠病毒不可能是人工製造的原因,眾多著名病毒學家如哥大的Vincent Racaniello均表示支持,堪稱是地表最強分析。


 我也忍不住點了個贊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這篇文章的內容,硬核警告,我會儘量向大家解讀得直白易懂。

流量足的可以直接移步b站觀看視頻(順便給個三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C4y1s7t8  (複製從瀏覽器打開)

一、新冠病毒是實驗室製造的人工病毒嗎?

文章其實給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觀點,新冠病毒並不可能是人工製造的,只能是自然產生的。原因有幾點。

1

比起新冠,人類完全可以創造出入侵能力更強的病毒

我們知道新冠病毒能夠感染細胞,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它表面的一個突刺蛋白S蛋白(spike protein),這個蛋白具有一個特殊的RBD結構(receptor-binding domain),正是這個結構決定了病毒的入侵能力。

 我在視頻裡講的很清楚 

將新冠與實驗室內能找到的相似率最高的(相似度為96%)中華菊頭蝠病毒(Bat-RaTG13)比較後發現,它們RBD區域中發揮關鍵作用的6個胺基酸裡有5個不同,這樣的突變使得新冠具有更強的感染能力,這也是眾多陰謀論的素材,認為是人為創造的突變位點,當然這是無中生有、暗度陳倉,因為新冠的RBD結構雖然入侵能力更強,但並不是最強的。其實早就有科學家利用計算生物學預測出了最適合感染人類的結構模型,與新冠完全不同,並且比起新冠,對人類細胞的親和力更強。

換句話說,如果你考試能考100分,你還會選擇10分嗎?並且除此之外,新冠的突變位點十分特別,也超出了人類的創造能力。

2

S蛋白的多剪輯切割位點也不是最優序列

除此之外,新冠的S蛋白還存在多鹼基切割位點(RRAR),它不僅會改變新冠的蛋白質結構,還會影響它的致病力和感染能力。

同樣,迄今為止均沒有在任何冠狀病毒中發現類似的多鹼基切割位點,因此這也成了陰謀論的一大武器,謠言質疑新冠是在中華菊頭蝠病毒的基礎上插入多鹼基切割位點相關序列創造出的。

當然,這並不靠譜,美國免疫學家Bill Gallaher在一篇回覆中說的很清楚,這段多剪輯切割位點的序列並不是一個最優的序列,當前的實驗技術完全可以把它做得更好。並且,它是新冠病毒的一個保守序列,在其祖先病毒中存在了很長時間,並不是什麼可疑的序列,更不可能是人工插入的。

 發表在Virological網站上,這個網站是我近期的瓜田 

3

一個必須要在免疫系統的參與下才能產生的特殊結構

除此之外,新冠還存在另一個特別結構,就是O-聚糖(O-linked glycans,這個結構通常需要機體免疫系統的參與才能產生。

因此,如果新冠是人工製造的,那就完全不符合邏輯,因為這就意味著,科學家們放著已知的最佳結構模型不用,榨乾想像力設計出新的結構,還要插入一段設計拙劣的多鹼基切割位點序列,並將其在動物免疫系統中千錘百鍊,才有可能得到這樣的病毒。

我想正常人應該都不會這麼幹的吧。

4

沒有改造的模板,更沒有基因編輯的痕跡

首先,新冠的序列是公開的,世界的科學家都可以對它進行分析。

其次,它是RNA病毒,進行基因改造勢必會用到反向遺傳學系統,就會留下人工的痕跡。但是遺傳數據分析結果表明,新冠沒有任何使用了反向遺傳系統和基因編輯的痕跡,並沒有發現它改造自哪條的病毒主鏈。

所以,以上四點綜合得出,新冠的來源只可能是自然,而非人工製造。

二、新冠病毒的可能來源?


新冠來源的線索,其實就藏在它那三個特別的結構中。A. 決定入侵細胞能力的RBD區域裡6個特殊胺基酸位點。B. 多鹼基切割位點位點。C. O-聚糖結構。

首先,新冠病毒可能是在動物間傳播時發生了變異,獲得到了3個特殊結構,以及感染人類的能力。但是目前還暫未找到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雖然我們前面提到過的中華菊頭蝠冠狀病毒RaTG13,它與新冠病毒有96%的相似度,但是兩者RBD區域的那6個胺基酸位點並不相同,也正因如此新冠獲得了蝙蝠病毒沒有的感染人類的能力,蝙蝠大概率不是這場疫情的元兇。

相比之下,穿山甲體內發現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的6個胺基酸位點是一致的,但是它並沒有新冠的多鹼基切割位點,因此也並不是中間宿主。

研究人員們猜測,新冠很有可能在一類較高種群密度,且具有與人類細胞表面的病毒受體相似的生物內獲得到如今的特殊結構,一切還有待研究。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我們說穿山甲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的入侵結構一致,它具備感染人類的能力,因此也很有可能已經在人類裡傳播很久,如果在傳播中發生了基因突變,從而獲得了多鹼基切割位點以及O聚糖結構,並產生足夠龐大的肺炎患者群體,最終觸發了新冠疫情,也是極有可能的。

如果新冠病毒一直存在於自然界的動物體內,那麼這個中間宿主,就仿佛是一顆定時炸彈一般,隨時有可能再次引爆疫情。但是如果是存在於人類群體中,那麼好消息是,如果我們控制住了疫情,再次復發的概率會很低。

相關焦點

  • 比起「新冠」,這4種病毒不僅擅長偽裝,還可能致癌
    屋裡太乾燥,呼吸道病毒傳得快!世衛組織給「健康溼度」劃了標準 天暖能阻止新冠病毒嗎?專家:這兩個因素增加了難度 貓感染新冠會傳染人?17年前他們抗擊「非典」,如今再披鎧甲戰「新冠」 「免洗洗手液」能殺死病毒嗎?專家:這4種可能無效 多國效仿中國「封城」,一文說清「封鎖」為何能控疫情 宅出來的身體「時差」,是時候學一套「生物鐘調整法」了 中醫藥抗疫有一套!專家揭秘「三藥三方」到底牛在哪?
  • 院士說丨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院士說丨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冠病毒
  • 谷歌公布2020年度搜索熱榜,「新冠病毒」高居榜首
    「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帶走了無數人的生命和無數的工作,無疑是全球搜索量最高的關鍵詞。而今年的其他熱點也都在熱榜中一一反映了出來,如「科比去世」、「美國大選」等。今年的谷歌搜索熱榜公布啦,位居全球搜索榜首的會是什麼關鍵詞呢?好吧,其實不用猜都知道,那自然是「新冠病毒」了。
  • 有這樣的後遺症,新冠病毒還談得上治癒嗎?
    媒體「八點健聞」發表的文章《新冠後遺症:隱秘之痛丨來自武漢新冠患者家庭的一手記錄》,記錄了一位醫生的父母在新冠肺炎治癒後出現的各種後遺症。其母在康復過程中有腹瀉、腹脹、便秘等情況,嚴重的時候還需要灌腸輔助;父親總是頭疼乏力,晚上睡不著覺。
  • 中國領事館發布的硬核科普漫畫完結,新冠和白細胞的最終大戰!
    早在3月初,我們國家就順利地控制住了疫情,不過那個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疫情卻處在超級爆發期,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能全面控制住,而在這一段時期中,中國駐日本領事館也在孜孜不倦的發布硬核科普漫畫,向國外網友科普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和人體細胞做出的反抗,而這一部入鄉隨俗的硬核科普漫畫,也在最近迎來了大結局
  • 科普連連看·疫圖讀懂丨新冠病毒會造成味覺和嗅覺丟失嗎?
    科普連連看·疫圖讀懂丨新冠病毒會造成味覺和嗅覺丟失嗎?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新冠病毒絕對不可能是從武漢病毒所出來的」
    所以實際上是病毒所從新冠出現以來,基本上是全身心地做新冠病毒的研究工作。記者: 目前有相關的研究表明病毒就是源於武漢、或者說源於武漢病毒所嗎?袁志明:實際上我們很清楚,做這個研究的人很清楚,我們知道研究所它是開展了哪些病毒研究,這個研究所是怎麼樣管理病毒的,或者管理它的樣品的。
  • 新冠病毒不是人工合成,俄衛生部說的「病毒重組」是什麼?
    編輯製圖(素材來源:500PX)作者 | 湯波 分子生物學博士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關於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陰謀論不斷傳出,吸引了不少眼球。上周,一則關於「俄聯邦衛生部稱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的傳言,又掀起一陣網絡討論。
  • 俄羅斯發現「輻射」消滅新冠病毒 保證對人體無害
    為了消滅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除了疫苗之外,俄羅斯還發現了使用低劑量的輻射消毒,可以有效消滅新冠病毒,並且聲稱這個方法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根據俄羅斯媒體《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Ural Federal University)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科學院,共同研究輻射對新冠病毒的影響,發現了軟X射線和紫外線對新冠病毒的作用特性。
  • 新冠病毒,會引起兒童嚴重的川崎病?別慌!
    最近,朋友圈或媒體有報導「新冠病毒,可以導致兒童川崎病」。由此也引起很多家長的恐慌,自家的寶寶會不會有危險啊,到底怎麼辦啊?我們來看看其中的原委。近來在新冠病毒在歐美流行這個大背景下,陸續有至少有6個國家,尤其是義大利,出現了近100例兒童比較罕見的疾病。這些兒童疾病有比較共性的問題,就是發燒、血管炎症、消化道問題。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新華網  作者:梁海燕  2020-12-22 美國新冠疫苗和藥物攻關計劃「曲速行動」首席顧問蒙塞夫
  • 每經24點丨患者生精細胞上發現新冠病毒,不排除性傳播可能;美國...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丨患者生精細胞上發現新冠病毒,不排除性傳播可能據券商中國,瑞金醫院院長寧光在「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與防治實踐研討會」上透露,在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生精細胞上發現有病毒侵蝕,性傳播可能也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
  • HPV、B肝和新冠病毒……感染這些病毒真的「無藥可治」嗎?
    「聽說大部分感冒都無藥可治,是真的嗎?」「是的,90%以上的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而對於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有一說一,我明明每次感冒吃點藥就好了啊。」「藥物只能緩解感冒引起的不適症狀,病毒最終只能靠人體自身免疫力來清除,不信你試試,不吃藥三五天也會好轉……」
  • 歐美出現的兒童不明原因「炎症症候群」可能是什麼?與新冠病毒有...
    根據@央視新聞 的消息:美國紐約州州長科莫在 5 月 10 日的每日疫情發布會上表示,紐約州正在密切調查一種可能與新冠病毒有關的兒童不明「炎症症候群」,目前紐約州已發現 85 名兒童感染,3 名兒童死亡。
  • 為什麼「新冠病毒人造論」站不住腳?這篇文章說清楚了
    首先,現有科學證據已表明新冠病毒的特徵是人為操作不可能達到的,只能是自然進化的產物。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等機構參與的國際團隊3月17日在英國《自然·醫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分析比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多種冠狀病毒基因組數據認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與人體細胞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效率之高,是人類基因工程所無法達到的。
  • 為什麼新聞中新冠的「無症狀感染」越來越多?
    它產生的原因目前還沒有研究清楚,可能是因為病毒毒力弱或機體防禦能力強、病毒在體內不能大量增殖,因而對組織細胞的損傷不明顯。隱性感染也可能與這批病毒的具體性質有關。不過,隱性感染這個現象並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特有的,大多數病毒、細菌導致的疾病都可能「隱性」。比如說,有研究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流感病毒感染者不表現出症狀。
  • 科學闢謠丨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
    科學闢謠丨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 2020-04-14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說英語】可能更容易傳播新冠病毒?
    僑報訊,一項最新研究的統計數據顯示,說英語的人說話時會向空氣中噴射更多飛沫,這可能會使他們更容易傳播新冠病毒。《福布斯》網站(Forbes)報導,由於新冠病毒會通過飛沫傳播,因此講一種語言時噴射飛沫的情況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發病率。
  • 打遊戲抗擊新冠,說不定還能中Nature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澤南、蛋醬在一款電腦遊戲中,你可以和全球玩家一同參與設計對抗新冠病毒藥物的最重要部分。這並不是開玩笑,準備開始「搞科研」了嗎?有一款叫做「Foldit」的視頻遊戲,在 2 月底上線了新功能「The rundown on coronavirus」,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玩家們現在可以通過這款遊戲協助研究人員發現抗擊新冠病毒的藥物。這款遊戲是免費的,並且是非營利性質的,PC 端各版本齊全。
  • 新冠病毒變異提高了傳播性嗎?|新冠病毒|免疫系統|傳播性|基因組|...
    那麼新冠病毒的變異是否真的發生了這種情況呢?最新的一項研究或許解答了這個問題。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在了解這項研究之前,先來一段病毒變異的小科普。病毒通過在宿主細胞內複製自己來傳播。如果不發生任何變異,那麼產生的病毒應該是和上一代病毒一模一樣。對於新冠病毒來說,這個宿主細胞一般是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