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通常會有這3個「臭毛病」,家長別縱容

2020-12-23 小婷老師育兒觀

近年來,孩子長大不贍養父母,不顧父母死活,甚至是對老人拳打腳踢的新聞屢次出現在各大媒體當中。

除了老人的眼淚讓人不勝唏噓之外,也不得不讓人反思,每個孩子在幼兒時,都是天天真無邪,善良可愛。

為什麼長大後會成為這樣「殘忍」的模樣呢?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心理講座中提到: 孩子身上所出現的問題,往往都是由家長造成的。孩子的種種行為和心理想法,都和孩子的家庭教育脫不了干係

孩子幼兒階段,做了錯事,家長不去管教他,反而去袒護他,那麼下一次他就敢變本加厲。

等他長大了,犯下了更大的錯,家長想要去阻止他,那麼他翅膀硬了,自然也敢和父母作對!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平時已經養成了這三個臭毛病,別縱容,一定要讓孩子改正!

1、犯錯了就推卸責任

一件事沒做好,是媽媽的問題,是衣服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孩子總是在責怪別人,總是在狡辯。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已經有這樣的表現了,家長就一定要及時進行管教,幫助孩子改掉這個惡習。

小時候,孩子推卸責任的時候家長縱容他,那麼孩子就會形成「只在別人身上找問題,從來不反思自己」的臭毛病。

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學習不好賴學習環境不好,賴家長沒給他提供條件;長大後找不到好工作,賴家裡沒有關係,幫不上他的忙;

想要買房了,賴家長沒能力,不能給他付首付……

2、自己的要求一定要被滿足

孩子正看動畫片,大人叫他吃飯,他就威脅父母,不讓看動畫片就不吃飯;到了超市,不給買零食,就坐在超市的地下肯走,撒潑、打滾。哭鬧。

總之,自己的要求大人一定要滿足,自己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

有時候,家長也會狠狠心,說就是不答應他,結果孩子真的能一哭就哭半個小時,一個小時。

於是家長不忍心,就只好妥協了。

子一威脅,家長就能讓孩子得逞,那麼以後就有家長的苦日子過了。

李玫瑾教授對於這個現象就曾說:

「孩子3歲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滿地打滾,可當他15歲時,他可能會自殘、自殺去威脅你。」

曾經就有這樣一個新聞:

留日五年,從未打過工,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每月7000元人民幣的收入來出。母親四處舉債,實在拿不出錢,他竟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

被對孩子太溺愛,最後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3、懶惰成性,喜歡指揮父母

要喝水,一伸手,水就來了,再一伸手,父母就幫他把水拿走。今天說要吃雞翅,大人就趕緊去超市買雞翅給他做。

理所應當地提出自己的要求,看父母為自己忙前忙後,明明很多事情自己都可以做,但是就是懶得動腦、懶得動手。

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也很難自己去承擔責任,不願意自己去打拼奮鬥,是最容易成為「啃老族」。把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當作是理所應當。

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老二蘇明成就是這樣的人。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思想上仍未斷奶,還得靠父母供養。

甚至自己畢業至少有十年時間,以各種方式向父母伸手要錢,直到母親去世都沒有還過。

其實孩子這三種表現歸根結底就是家長太縱容孩子了。

高爾基說過「愛孩子是連老母雞都會做的事情,但是教育孩子則是一門藝術」。

好的教育,應該是對孩子有所約束的。不約束就會隨意,孩子就會不辨是非,孩子就容易走向邪路。

無論孩子多大,做錯了事情多少要及時規範的。

不過規範孩子行為的方式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去具體調整。孩子1歲時,打了父母,父母只需要板起臉、嚴肅的告訴他不可以,孩子 就會住手;

孩子4歲時,打了父母,父母就要告訴讓孩子知道打人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想要什麼完全可以用嘴巴說出來。並且一定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道歉。

在規範孩子行為的時候,立規矩是一定要的,孩子沒有遵守規則,一定的懲罰也一定要有(不包括體罰),平時潛移默化的引導也要有。

比如在看動畫片看到了一些好的行為習慣,家長要誇讚動畫片主人公的做法;比如和孩子看和行為習慣相關的繪本……

《好孩子好品質》就是一套規範孩子行為,培養孩子好品質的一套書。

全書12冊,其中《我交朋友》中的我們一起玩、小布丁生氣了、兄妹倆的協議、今天只想一個人玩……就可以教會孩子與人分享、說話要禮貌、學會換位思考。

《我們都要守規則》中的大家一起說說話、玩具們的家、參觀博物館、每樣東西都有用……讓孩子自幼養成規則意識,尤其是在公眾場合,應該遵守規則。

《我是能幹的小孩》中的妞妞的好辦法、小彬彬來做客、媽媽生病了、和莉莉一起唱歌……

可以幫助孩子從「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更好地過渡到社會化的階段,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同伴有困難要幫助、家人生病要關心。

這一套也是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祝士媛女士傾情推薦的一套繪本。全書12冊,都是在從各個方面培養孩子的好品質。小主人公形象也很可愛。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品格培養」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經常說這3句話,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別捨不得教育
    導讀:孩子經常說這3句話,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別捨不得教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經常說這3句話,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別捨不得教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從小會說這三句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
    導讀: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從小會說這三句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從小會說這三句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後孝順的孩子通常有這幾點表現,希望你家孩子都有
    正如魯迅批判過的《24孝圖》,《24孝圖》中有許多是愚孝的典範,所以萬萬不可學,當然畢竟那是封建時期的,我們也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當時封建時期的所作所為。只要我們心知肚明就可以了。那長大後孝順的孩子通常有哪幾點表現呢?接下來老雷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一點:聽話、懂事、有禮貌。
  • 孩子有這四種行為,預示著長大後不"孝順",家長別忽視
    我們父母特別要注意孩子的孝順問題。其實這是個比較大的問題。不管孩子年齡大小,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夠孝順,特別是孩子大了的時候,那時我們更希望孩子是一個孝順的孩子,讓我們能夠老有所依,好好地享受天倫之樂。我們不能說孩子小的時候就沒有表現出啥孝順的行為,咱也沒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指望著孩子長大後能夠像畢淑敏說的這樣孝順估計是不太現實的。
  • 孩子長大了不孝順,小時候通常有這3點跡象,家長平時有留心嗎?
    事實上,孩子孝不孝順,父母可以通過孩子小時候的表現觀察得出。一旦留意到孩子有以下的表現,父母就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了!這樣的孩子不僅僅不懂得餐桌禮儀,還不懂得體諒他人、將心比心,發現孩子自私的個性,如果家長不加以教育放任其自流,將來的他必定難以處理人際關係,更別說孝順父母了。
  • 寶寶3歲前有這4個表現,長大普遍情商低,家長可別縱容
    導讀:寶寶3歲前有這4個表現,長大普遍情商低,家長可別縱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3歲前有這4個表現,長大普遍情商低,家長可別縱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會有這4個特徵,家長們要重視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幾百年的傳統,自古以來中國就推崇孝道,那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以後不但不懂事,好孝順呢?「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長大是否孝順,老人是否懂得孝順,在小的時候通過觀察身上的一些特點就能看出來。希望你家的孩子沒有這樣的特點。長大不孝順父母的人從小就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沒有。孩子從小就要受到懂得孝道的教育。想要讓自己孩子長大以後懂得孝順,就要讓孩子從小做起。
  • 長大以後不孝順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有許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孝順自己的父母。那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孝順不孝順呢?今天就讓老雷來告訴各位家長和長輩們。第一點:孩子好吃懶做通常孩子好吃懶做的表現,是證明孩子以後不孝順家長和長輩的最大表現之一。一個好吃懶做的孩子,必將沒有多大的出息,那以後,長大了以後,必將只會接著啃老。
  • 孩子經常說這3句話,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別捨不得批評
    老話說得好「慣子如殺子」,我們從字面上就能了解其中的意思,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而且大多數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於是父母和長輩們都格外的溺愛孩子,生怕孩子過得不好,但是過度的寵溺會讓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再加上童言無忌,總會說出一些「不孝順」的話,如果家長不注意,孩子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個「白眼狼」。
  • 3歲前孩子有這種表現,長大容易變成「暴力狂」,父母可別縱容
    導讀:3歲前孩子有這種表現,長大容易變成「暴力狂」,父母可別縱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前孩子有這種表現,長大容易變成「暴力狂」,父母可別縱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後不孝順父母的孩子,從小就說這3句「口頭禪」,家長要重視
    長大後不孝順父母的孩子並非一蹴而成,也不是因為一件事就不贍養父母,反而是從小就有徵兆。長大後不孝順父母的孩子,3句「口頭禪」經常掛嘴邊,家長要重視但要是連父母都不給的話,那可就要注意了,孩子自私的性格已經暴露出來了,這樣的孩子如果再不重視教育,任由其發展的話,未來會成什麼樣父母心裡應該有數吧。孩子年紀小,心裡是怎麼想的會在表面上展露無疑,因此孩子的一舉一動就是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對父母都自私的孩子,長大後又怎能孝順呢,肯定都凡事以自己為先。
  • 晚年子女「不孝順」的老人,若有這3個特徵,怨不了孩子
    孩子是每個家庭中未來希望的寄託,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也都不僅僅只局限於要一個孩子。然而,孩子多了,對於有的家庭而言,父母老去後的麻煩也就變多了。晚年子女「不孝順」的老人,若有這3個特徵,怨不了孩子。
  • 孩子小時候有三種表現,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們長點心吧
    ,小時候通常會有這些表現1、喜歡推卸責任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家長保護得非常好,即便有時候做錯事了,也不用承擔責任, 反倒還會把錯誤歸結到其他人身上。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大,身上很難有較強的責任心,哪怕將來父母老了,需要自己獨當一面的時候,有可能會臨陣逃脫或推卸責任,並不會主動擔起贍養父母的重任。
  • 女兒長大後不孝順,多數會有這三種信號,家長最好儘量避開第二個
    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因為有了孩子才能安享晚年。還有人說,有了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也算是給家族開枝散葉了,如果是無兒無女,在一個小城市生活是很累的。會被人嘲笑,會被人議論。最後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想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要生娃,大多數人只是覺得這很正常。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所謂「從小一看,到老一半」,當孩子年幼時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們就要當心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埋下不孝順的種子。
  • 這幾個信號的出現,預示著孩子將來「不孝順」,第一種要及時糾正
    "王奶奶,您這是怎麼了,怎麼看起來如此難過?"我上前關心問道。"哎,一言難盡,我養了個不孝子啊。"王奶奶難過地說道。"奶奶,別難過,不要把事情憋在心裡,說出來您會更好受些,我也可以幫您分憂解惑。"我安慰道。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有徵兆,3句「口頭禪」經常掛嘴邊
    長大後不孝順父母的孩子並非一蹴而成,也不是因為一件事就不贍養父母,反而是從小就有徵兆。長大後不孝順父母的孩子,3句「口頭禪」經常掛嘴邊,家長要重視,聽到後趕緊教育孩子1)是我的,不給你隨著孩子自主意識的發展,佔有欲會越來越強,這是正常現象,不過佔有欲也分程度,如果孩子只是不給小朋友分享也就算了,慢慢引導就好。
  • 長大後「不孝順」孩子,從小有這3個特徵,但願你家娃一個都沒中
    文/好奇的萌娃控孩子是從一個無知的個體,被父母、老師教育成有規則意識,有道德、有廉恥心、有善心的人,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走偏,家長要善於觀察,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以免孩子長大後成了「不孝兒」。長大後「不孝順」孩子,從小有這3個特徵,但願你家娃一個都沒中一:囂張跋扈每個小區或村裡都有一個小霸王,上樹爬牆無所不能,最主要的是囂張跋扈,專橫蠻不講理,只有小朋友不聽他的,就會是一頓毒打,在家裡也是大人的圍著轉的焦點,一有不如願的事就會滿地打滾
  • 孩子長大後不孝順,這些信號很明顯,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佔一條
    我們都說要看一個人,就要看他孝不孝順,而且在找對象的時候都會先看重這一點。也是因為中國人特別重視這一點,雖然父母這一輩子不要求什麼回報,而且也一心為了孩子好,還有很多孩子長大之後對自己的父母從來不管不問。
  • 常說這3句「口頭禪」的孩子,長大多半不孝順,家長要重視
    導讀:常說這3句「口頭禪」的孩子,長大多半不孝順,家長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常說這3句「口頭禪」的孩子,長大多半不孝順,家長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