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趙志疆
日前,鄭州劉女士發的一條朋友圈被好友瘋狂點讚,因為她將女兒的初中畢業紀念品曬了出來——一枚古意盎然的私人印章。這枚私印是鄭州市西一中學給2020屆畢業生準備的畢業紀念品,每個畢業生都有屬於自己姓名的印面。據介紹,這批私印的原料是壽山石,由學校書法老師馮舒昌設計並篆刻完成,前後共花了110天。
如果說有什麼可以丈量歲月,畢業典禮一定是必選項。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實際上都是由畢業典禮串聯而成,時光如水的日子裡,是那些特殊的日子錨住了記憶,不時提醒我們往事並不如煙。每一個畢業季,都意味著一段美好的歲月就此封存,畢業典禮的存在,就像是為記憶的信封鄭重地蓋上印戳。在這富有儀式感的過程中,一份精美的畢業禮物,足以令人感到熨帖和溫暖。
鄭州市西一中學的同學們是幸福的,他們不僅收到了一份個性化的畢業禮物,而且為了這份禮物,學校也足夠「走心」。精心挑選原料、設計篆刻,學校書法老師耗費110天,只為給學生送上一份獨一無二的畢業禮物。看到這裡,不由得讓人為這所學校擊節叫好,為這份細膩的愛心,為這種和煦的關懷,也為那份「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殷切祝福。
同樣是畢業典禮,有的孩子卻經歷了一場噩夢,得到了一份面目可憎的「畢業禮物」。在山西朔州某小學畢業典禮上,某老師不滿學生只給班主任送花,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發飆痛罵送花同學,並且多次向其吐口水。山西朔州市教育局通報表示,涉事教師王某某被撤銷教師資格、降低崗位等級(薪級工資由25級降至1級)、調離教育系統。
隨著招生錄取工作的開展,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樣式成為關注焦點,看得見的形式創新之外,很多人都在解讀其中蘊含的精神內核。我始終覺得,對於學校來說,「辭舊」顯然比「迎新」更值得關注,同時也更能彰顯教育者的愛心與胸懷。一方面在於,「迎新」是「必選項」,而「辭舊」只是「自選項」;另一方面在於,「迎新」是為開啟一份協約,而「辭舊」則是曲終人散之際,如何面對那些退場的觀眾。沒有人規定一定要為孩子送畢業禮物,甚至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召開畢業典禮。那些溫情滿滿的送別,正是因為老師割捨不下心中濃濃的關愛。
6月24日,在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育才中學,一位身穿新娘嫁衣的老師趕來與學生拍畢業照。當天是她的婚禮,也恰巧是學生拍畢業照的時間,作為班主任,她十分不舍的帶了三年的學生,於是穿著嫁衣趕來和學生一起拍照。有同學說,「從沒想過,最後的畢業照是你大婚的日子,一身紅妝的你說:『孩子別怕,我只是抽空去結個婚』,可我們卻哭了……」這張特殊的畢業照,值得那些孩子終身珍藏,因為其中不只是有青春年少的自己,還有穿著嫁衣的老師,以及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真摯祝福。
攤開歲月的紙張,那些飽蘸真情的筆墨,往往能鋪陳最華美的畫卷。臨別之際,還有什麼比這更為珍貴的禮物?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經得起獨一無二的祝福;每一個為愛施教的老師都是令人尊敬的,他們配得上崇高的敬意與禮遇。以平等的視角去打量那些漸行漸遠的孩子,以深情的關懷為他們送上關於未來的祝福,這樣的「最後一課」,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