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教授:教育孩子,懲戒和鼓勵一樣重要

2020-08-27 龍寶小掌門

「龍寶小掌門」兒童學習app,這裡有金龜子、張騰嶽等七位央視主持人必背詩詞、成語、四大名著等大語文課程,更有少兒科普視頻和小學同步課程等你來學。

自從做了父母之後,我們最常問的一個問題是: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呢?

我們總說,要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多給孩子一些愛護,提倡對孩子鼓勵教育。

那麼,懲戒呢?教育可以沒有懲戒手段嗎?單憑鼓勵就可以完成教育了嗎?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第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表達了自己對於懲戒教育的看法:

1.教育可以沒有懲戒手段嗎?

現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勵,沒有錯。

那麼,懲戒呢?教育可以沒有懲戒手段嗎?單憑鼓勵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不相信。

現在的孩子罵不得、說不得、批評不得,一點挫折就接受不了!

我們常講歐洲的教育好,下面給大家看看英國的好學校規矩嚴到什麼地步:

英國議院通過了一條法規,大意是「允許教師在歷經勸告無效的情況下,採取包括身體接觸在內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紀律的學生遵守紀律」。

說白了,就是可以適當地揍。

大家都說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學教室後面牆上經常懸掛著一把戒尺。

據說,孩子表現不好,按規定打手心三下,必須兩個老師在場的時候才允許執行。

但是如果說過去的教育不對的話,那俞敏洪校長、徐小平、王強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我覺得教育不能再一味地讓步,我們對孩子要真的負責任。

對於孩子的教育,必須有懲戒,甚至是嚴厲的懲戒,尤其是目前家中還在面對獨生子女的一代。

2.現在的孩子,犯錯成本太低

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如果在全社會形成家長對孩子讓步的氛圍,以後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們的未來是很可怕的。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國未來發展的重擔的。

作為家長,我倒是希望如果我兒子的老師看他不成器,揍他兩下,罰站一會兒,這是應該的。

我相信,大多數老師是有大愛的。我希望老師一手拿著胡蘿蔔,一手還得拿著大棒。

我們現在都說鼓勵孩子的自信心,讚揚他,鼓勵他有自信,這是對的,但是不能過度。

在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將來到社會,他面臨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毀。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這個社會是殘酷的、不公平的,要準備受到很多委屈,早受到委屈,早得到鍛鍊。

3.教育,不能一味地對孩子讓步

今天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哪怕是一個眼神,沒準明天就能把長輩殺了。

老師也不敢批評學生,學生在校更不能受傷,老師害怕家長找上門來沒完沒了、糾纏不休。

我講《弟子規》講到「守孝悌」時,讓我的助手搜索一年以內的「不孝、殺父」的反面例子,然後列印出來,以備我選用反面例子。

不一會兒,助手告訴我:「列印紙沒有了!」

我們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在某種程度上,教育是應該跟社會「對著唱的」,我認為應該是教育在「教育」社會。現在是社會在「教育」教育,這樣教育的本體性就不存在了,教育最基本的價值理念就不存在了。

這是我的真心話,有不對的地方,請各位校長首先把我當成一個學生,其次把我當成一個家長,最後把我當一個晚輩老師,給予批評教育。

圖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家長們及時醒悟還不晚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一篇演講中提到這樣一個觀點:「我們今天講快樂教育,講我們的童年很快樂。可是,我們的童年快樂嗎?至少我一點都不快樂。回憶一般都是虛幻的、快樂的,「好了傷疤忘了疼」。,教育不可能沒有懲戒手段,更加不可能單憑鼓勵就可以完成。
  • 僅靠鼓勵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父母適當懲戒不可少:注意做到四點
    我們之所以說對孩子的教育要以鼓勵為主,那是因為孩子小可塑性強,且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值得被大人同等的看待、尊重和認可。再加上孩子獨立自我意識的崛起,很多時候越不讓他們做的事,他們越要做。所以,鼓勵是教育的主線。但是,這不意味著不能沒有懲戒。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今天小誦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第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的演講。面對動輒就強調快樂教育,體罰被教育禁絕的中國,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這番演講,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對於一個孩子的教育,必須有懲戒,甚至是嚴厲的懲戒,尤其是面對獨生子女的一代。
  •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不要以愛的名義讓步,孩子該揍就得揍
    更是有「慈母多敗兒」一說,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棍棒教育」已經成為很多家長反對的教育觀,認為只有封建思想的老人,才會如此固執。至少,我曾經也是這樣認為。直到有一次聽了復旦大學的歷史系教授錢文忠的一番話,給了我新的啟示。他曾在演講中表示,不要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讓步,該揍就得揍。他表示現在的孩子說不得、罵不得、批評不得,一點挫折就接受不了。
  • 復旦教授錢文忠: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必看!
    近幾年,這些言論多不勝數,不能打孩子,會讓孩子厭學;不能罵孩子,對親子關係不好;像是只要不打不罵,就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第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的演講。面對動輒就強調快樂教育,體罰被教育禁絕的中國,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這番演講,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近幾年,這些言論多不勝數,不能打孩子,會讓孩子厭學啦,不能罵孩子,對親子關係不好啦;像是只要不打不罵,就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今天詩詞君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第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的演講。
  • 【家教學苑】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第三界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的演講。面對動輒就強調快樂教育,體罰被教育禁絕的中國,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這番演講,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對於一個孩子的教育,必須有懲戒,甚至是嚴厲的懲戒,尤其是面對獨生子女的一代。很多所謂的素質教育、快樂學習完全是被誤導的口號,希望這些能警醒一些家長和老師。以下為錢教授演講全文。
  •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請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鼓勵式教育很重要
    某真人秀中楊迪和家人的相處方式,讓我們感到了溫暖又有趣的家庭氛圍。楊迪說父母從來沒有阻礙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鼓勵式的教育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也因為父母的支持,讓他完成了夢想。看過節目你們覺得家長鼓勵式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呢?很多人說鼓勵式教育就容易走極端,仿佛字典裡只剩下鼓勵,而忽視了懲戒在教育中的作用。
  • 復旦教授錢文忠:請不要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讓步
    ,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關於懲戒權,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早在2017年4月,在「千課萬人」學術論壇中就有一段頗為經典的關於懲戒的論述,在給「懲戒」賦予名分的今天,讓我們一同來看看著名教授的灼知遠見。2017年4月,錢文忠教授在「千課萬人」學術論壇中的講演視頻各位老師可能看到,網上前一段時間流傳我的一篇文章,叫《教育,請不要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讓步》,這篇文章在網上的傳播量恐怕過億。
  • 給老師教育懲戒權,是中國教育一次重要的糾偏丨一周教育點評
    《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規定,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規則、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更好地推動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國政府網)點評:老師可以懲戒學生了!這是中國教育一次重要的糾偏,但我更擔心還沒有老師敢用,願意用。
  • 教育懲戒的困局如何破
    薛剛凌:教育懲戒作為一類重要的教育措施和教育方式,自古就是教育職責的重要構成部分,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生不僅需要學習知識,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更要養成良好品行和培育完整人格,以確保其能夠具備全面進入社會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品格。教育懲戒正是學生良好品行養成和完整人格培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 復旦教授:別再讓這種教育「毒雞湯」毀掉孩子
    然而,隨著「減負」行動愈演愈烈,從西方國家傳來的「快樂教育」理念也參雜其中,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心存質疑。復旦大學的一位教授錢文忠曾經就「快樂教育」這一理念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錢文忠教授表示:「憑什麼教育是快樂的?我實在想不通,教育怎麼一定是快樂的?
  • 復旦教授的話,或許會給你啟發
    他表示現在的孩子說不得、罵不得、批評不得,一點挫折就接受不了。但他們小時候,都受過家長老師的懲戒,但如今和他們的感情都很好。 ,教育孩子。當時的演講他並沒有闡述,但是在之後一次談教育孩子的節目中,他提到自己提倡懲戒教育,對孩子該揍就得揍,但自己卻坦誠從未打過自己的孩子。當主持人問到,是因為孩子聽話嗎?
  • 楊迪父母的鼓勵式教育,家長鼓勵式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
    某真人秀中楊迪和家人的相處方式,讓我們感到了溫暖又有趣的家庭氛圍。楊迪說父母從來沒有阻礙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鼓勵式的教育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也因為父母的支持,讓他完成了夢想。看過節目你們覺得家長鼓勵式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呢?很多人說鼓勵式教育就容易走極端,仿佛字典裡只剩下鼓勵,而忽視了懲戒在教育中的作用。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老師轉給家長
    面對動輒就強調快樂教育,體罰被教育禁絕的中國,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這番演講,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對於一個孩子的教育,必須有懲戒,甚至是嚴厲的懲戒,尤其是面對獨生子女的一代。很多所謂的素質教育、快樂學習完全是被誤導的口號,希望這些能警醒一些家長和老師。
  • 教育懲戒與體罰有何區別?怎樣把握好教育懲戒的邊界?老師的這些...
    湛中樂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侯健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孟鴻志 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秦小建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管華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薛剛凌 華南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李江峰 中山大學法學院特聘副研究員任海濤 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教育懲戒是一種必要的教育手段01
  • 修改教師法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
    條例送審稿規定,中小學教師可以對違反教學秩序的學生採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關於「教育懲戒權」的討論再度回到公眾視野中。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由於教師沒有一定的懲戒權,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教師只教授知識而不敢管、不願管學生的現象,這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 教育孩子:鼓勵比表揚更重要
    今天和大家聊聊每個家庭都很重視的問題,就是教育孩子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我們應該怎樣教育好孩子呢?是經常鼓勵孩子呢還是表揚孩子呢?在「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很多父母都意識到了表揚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也經常表揚孩子。其實,鼓勵比表揚更科學,更有利於孩子成長。
  • 蚌埠市老師和家長熱議教育懲戒新規則
    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範、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在我市一位初中教師看來,《規則》最重要的內容是根據程度輕重,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較重和嚴重三類。
  • 專家:規範和明確教育懲戒權有利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該草案擬在全國率先以立法形式賦予老師教育懲戒權,允許教師在特定條件下對學生採取責令站立、慢跑等教育措施。這條規定出臺是否有必要?罰站、罰跑與體罰、變相體罰是一回事嗎?對此規定,老師、家長、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各有什麼看法?近日,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