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魯勇:科技創新推動人類進步,面向「聯接+計算」兩大核心方向

2020-12-22 電子發燒友

華為魯勇:科技創新推動人類進步,面向「聯接+計算」兩大核心方向

佚名 發表於 2020-06-23 15:43:47

「科技創新推動人類進步,數字科技成就智能世界,服務人類未來」,這是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在2020年6月22日南京創新周開幕式紫金山創新大會上的寄語。魯勇同時提到,數字科技創新應面向「聯接+計算」兩大核心方向,構建「基礎研究」、「基礎教育」、「產業生態」三大關鍵驅動力。

2020年6月22日,以「讀懂城市創新」為主題的南京創新周火熱展開,活動緊扣國家戰略,立足創新名城建設,密集開展一系列科技工作產學研對接活動。在創新周首日開幕式上,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發表了「未來已來 唯創者先」的主題演講。

魯勇提到,數字科技將成為推動人類繼續前行的首要力量,數字科技創新應面向「聯接+計算」兩大核心方向,構建好「基礎研究」、「基礎教育」和「產業生態」三大關鍵驅動力。華為作為南京市創新政策的受益企業,已在基礎科研與產業創新上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將繼續支持南京打造「創新名城」。

科技創新推動人類進步

數字科技服務人類未來

縱觀歷史,科技創新推動著人類的每一次跨越式發展:蒸汽機和電力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第一、二次工業革命;而僅僅幾十年的信息技術發展,已經將人類迅速帶入了資訊時代;當下,世界正在迎來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我們身處的社會加速帶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與萬物智能的新時代。

如今,超高清、全息、VR/AR等技術,正在使人類的視野無限延伸,聯接虛擬與現實,觸達過去從未企及的世界;以5G技術為牽引的遠程操控類應用,能夠實現高效人機協同,穿越空間局限;而5G,AI與雲計算技術的融合,正加速驅動機器認知,為機器賦予人的思考。以上的一切改變,都源自數字科技創新。

數字科技將成為推動人類繼續前行的首要力量——不僅成就智能世界,更將服務人類未來:幫助人們超越表象,清晰洞見本質;突破物理世界的阻礙,將時空摺疊;實現人與自然將持續共生發展,共享天下和合。

數字科技創新「兩大核心方向」

魯勇認為,數字科技創新應面向兩大核心方向,分別是以5G、全光通信、物聯網等為代表的聯接技術,和以雲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計算技術。

未來,「聯接+計算」將成為智能世界最為重要的兩大基礎技術支柱。同時,正如「5G+雲+AI」這樣聯接與計算技術的融合發展,將產生聚變效應,為各行各業的數位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提供強大動能。

數字科技創新「三大關鍵驅動力」

如何更好進行數字科技創新?魯勇認為應聚焦基礎研究、基礎教育、產業生態「三大關鍵驅動力」。

關鍵一:

只有基礎研究實現突破,才能為產業帶來真正創新性發展

歷史上的幾次工業革命,均得益於基礎研究工作者的理論成就:如牛頓在力學領域研究方面的貢獻和奧斯特發現的電流磁效應,讓蒸汽機和電力的應用成為可能;萊布尼茨發明的二進位和布爾代數的提出,奠定了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的理論基礎;麥卡洛克和皮茨神經元的數學模型,使得人工智慧成為可能。

正是這些基礎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為創新提供了從0到1的理論基礎,進而推動了產業變革與社會進步。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中,中國通信產業貢獻佔比達34%,位居全球首位,而這些成果很大程度得益於基礎研究的創新。

華為公司以不斷創新為目標,持續加大基礎領域的研發投入。其中,華為的基礎研發工作與南京市的創新發展結下了不解之緣:截止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華為南京研究所二期已正式投入使用,累計研發人數超過1.15萬人。目前,該研究所在聲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於華為手機。

關鍵二:

人才是基礎研究突破的關鍵,基礎教育是人才培育的根基

教育是立國之本,是最廉價的國防,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學校講臺上完成的。魯勇強調,人才是基礎研究突破的關鍵,基礎教育是人才培育的根基。今天的教育,將決定科技、產業、國家的未來,只有注重基礎教育,才能形成英雄「倍」出的人才黑土地。

南京是優秀高校集中的城市,遍布985與211名校,正在為各產業創新培養與輸送大量優秀人才。目前,華為每年在南京各大高校錄用優秀應屆畢業生已超過1000人。

關鍵三:

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是科技創新的土壤

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是科技創新的土壤。近年來,南京市政府提出「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目標願景,並連續三年在市委一號文件中聚焦「創新名城」打造;在創新發展上,南京市政府實施「121」戰略,明確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專項行動方案,吸引優秀人才進駐,不斷牽引產、學、研、用創新合作,推動經濟發展新格局。

聚焦基礎科研與產業生態合作

助力南京打造創新名城

魯勇表示,華為公司始終聚焦基礎科研與產業實踐,積極響應南京市政府政策,也成為了政策的主要受益企業之一。

在校企科研方面,華為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航、南郵等高校緊密合作,目前已形成300項以上的科技成果。其中,華為與東南大學合作的5G Polar碼技術應用已成為全球5G標準。

在產業合作方面,華為與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科院共同成立的南京沃土工場,圍繞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5G應用創新等重點產業方向,著力打造創新中心與生態服務平臺,未來五年預計將扶持不少於500家企業;而華為與南京江北區共建的江蘇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將會構建從標準到軟硬體計算平臺的全產業鏈,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鯤鵬產業生態先行區。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研究所已經成為華為公司第一大軟體研發基地;另外,華為雲也是裝載在南京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正在為各行業數位化轉型及終端智能應用貢獻力量。

魯勇表示:相信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和眾多創新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將很快成為舉世聞名的創新名城。

智能世界浪潮已奔湧而至。面向未來科技創新之路,華為公司將一貫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極與各方生態夥伴合作,共同成為產業創新與社會進步的貢獻者。

正如演講尾聲魯勇的寄語:「相信通過科技創新,我們將加速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共同推動社會進步。下一個時代的帷幕才剛剛開啟,我們又將塑造一個偉大時代!」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華為魯勇:教育是立國之本 國家強盛在學校講臺上完成
    來源:新浪科技華為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新浪科技訊 6月22日晚間消息,在南京創新周首日開幕式上,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發表了「未來已來 唯創者先」的主題演講。魯勇提到,數字科技將成為推動人類繼續前行的首要力量,數字科技創新應面向「聯接+計算」兩大核心方向,構建好「基礎研究」、「基礎教育」和「產業生態」三大關鍵驅動力。
  • 華為郭平:聯接密度乘以計算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
    9月23日消息,在今日舉行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主席郭平就「『5機』協同,共創行業新價值」的演講。他談到今年隨著5G在全球完成規模部署,華為正將聯接、雲、AI、計算和行業應用這五種技術、五大機會上融合在一起。如今華為面對的挑戰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來自市場的新機會、一方面來自美國的打壓。
  • 「規畫寶」畫新基建藍圖,華為IdeaHub賦能政產學智慧化轉型
    9月23日,華為全聯接2020在上海拉開序幕。當天下午,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華為公司聯合主辦了「新基建新經濟高峰論壇」,來自政產研各界的嘉賓共同探討了新基建「新」在何處、以何為「基」、如何來「建」等熱門話題。
  • 沃豐科技受邀出席「華為全聯接大會」並作主題演講
    2019年9月18日-20日,華為全聯接大會於上海世博展覽館和世博中心舉行,作為華為的重要合作夥伴,沃豐科技受邀出席此次大會,攜全線產品亮相會場(展臺3-C16),並通過精彩的主題演講,分享了沃豐科技全場景客戶體驗智能平臺應用的案例及先進的技術。
  • 2020華為全聯接大會 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與華為攜手用教育聯接世界
    2020年9月23日-26日,華為全聯接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本次大會旨在搭建開放合作的全球共享平臺,與來自全球的信息與通信技術合作夥伴,共同探討行業數位化的發展方向,展示ICT領域的領先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分享成功實踐,以求構築開放、共贏的健康產業生態。
  • 華為以新聯接、新計算、新平臺和新生態打造智能世界2030堅實底座
    華為企業BG副總裁馬悅提出:「未來十年將是新ICT技術蓬勃發展的十年,華為認為新聯接、新計算、新平臺和新生態將為智能世界2030打造堅實底座。以5G、Wi-Fi 6、量子通信等技術為核心的新聯接打造的超寬高速管道將成為打通物理世界與數字孿生世界的橋梁,是智能世界的基石;從底層晶片到上層算法,從面向消費者到面向各行業等的全棧全場景的新計算是實現智能化的核心;融合共享的數字平臺,以其開放高效,使客戶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能夠專注於自身優勢的發揮與業務創新,是使能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基於企業業務戰略、架構、策劃以及運營,打造的一專多能、深度融合的新生態
  • 華為參展2020世界5G大會 展示5「機」協同新價值
    華為將以「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為主題參會參展,通過展臺與多場峰會論壇,呈現5G 行業應用的創新實踐與產業觀點、5G智能生活新體驗、面向未來的ICT基礎設施規劃與能力、華為數字包容行動實踐以及智能終端產品,持續為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創造新的價值。
  • 引領全聯接攜手眾教育 華為引領教育解決方案
    引領全聯接攜手眾教育 華為引領教育解決方案佚名華為   教育   解決方案2016-07-01 10:34:31   【PConline 案例應用】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宣布,「引領全聯接屆時,國內知名教育信息化專家、相關領導及合作夥伴近600人將齊聚深圳,一起交流如何深化高校信息治理,踐行高校CIO職能定位,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教育創新和變革,提升大學創新人才培養能力的創新實踐之路。
  • 堅持「三個面向」戰略方向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摘 要]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牢牢把握新時代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
  • 「千年商都」發展新機遇,華為雲賦能廣州再創不凡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巡視員蔣蒲生也在峰會現場致辭:「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同時發揮製造業大省和網際網路大省的雙重優勢,深入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特別是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省、網絡強省和數字經濟強省。」
  • 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召開,華為計算獲「2020邊緣計算十大解決方案」獎
    大會以「智聯邊雲,共創產業新價值」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全球的商業領袖、國際組織、政府機構、產業夥伴、學術大咖等共聚一堂,分享邊緣計算技術、學術與產業實踐方面的新銳觀點。  伴隨著ICT技術不斷進步,使得數據無處不在,最終實現萬物互聯。
  • 華為智能IP網絡,加速聯接智能化轉型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詹鈃)5月19日,在華為第17屆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華為「引領智能網絡,加速聯接智能化轉型」峰會隆重召開,會上首次闡述了智能IP網絡的三大特徵——「智能超寬、智能聯接、智能運維」,並分享智能IP網絡在多個行業的成功實踐,標誌著數通產業進入到智能IP網絡時代。
  • 科技創新始終是引領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關鍵動力
    劉延東指出,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特別是原始性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家間科技競爭成敗的重要標誌,甚至成為了決定國際產業分工地位的基礎條件。面對全球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大的趨勢,我們必須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步伐,調整創新的戰略。重視對基礎科學的研究,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步伐,把國家和社會需求作為第一驅動力,把造福人民作為最終的落腳點。
  • 華為發布:後香農時代,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過去20多年,數學在提升華為產品競爭力方面起了極大作用,我們非常願意與大家分享華為如何把工程問題轉變為數學問題的經驗,同時我們也將在本次大會發布信息產業面臨的十大工程和數學問題,張榜求賢,希望與數學家們攻克難關。 我們正處於交叉科學及新技術爆發的前夜,在未來二三十年裡,人類社會將進入智能社會。
  • 南京市人民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南京與華為的合作由來已久、碩果纍纍,南京軟體產業發展壯大、創新名城建設實現重要突破,都離不開華為的有力支撐和突出貢獻。創新是華為競爭制勝的關鍵法寶,也是南京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程度前所未有,我們對科技創新的需求程度前所未有。持續增長的經濟,需要創新的產業來支撐;日新月異的城市,需要全新的手段來管理;日益美好的生活,需要嶄新的科技來服務。
  • 習近平:工程科技創新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力
    回顧人類文明歷史,人類生存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源頭就是工程科技。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創造未來。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於生活需要,又歸於生活之中。歷史證明,工程科技創新驅動著歷史車輪飛速旋轉,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不竭動力源泉,推動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從遊牧文明走向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走向信息化時代。
  • 華為上海展示「四大Engine」新品:助力智能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
    面向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一場大範圍與深層次的科技變革和產業變革正在發生,各種機會與挑戰層出不窮。7月19日,以「激發聯接的潛能」為主題的華為網絡創新技術峰會2019(上海站)上,華為與來自政府、金融、製造等行業的500多位嘉賓分享了IP網絡最新技術趨勢,以及其「四大Engine」如何助力智能時代的企業數位化轉型。峰會上,華為還展示了面向園區、數據中心、廣域分支和安全領域的十餘款新品。
  • 華為雲面向網際網路夥伴發布「江湖召集令」:沒錯兒,我們找的就是你
    8月27日,華為雲北京專屬月計劃發布,正式面向北京地區網際網路行業發出「英雄帖」,誠邀「網際網路江湖」的有識之士加入5G創新的浪潮中,共創共贏。專項套餐,全球節點6折起,滿10萬贈送華為智慧屏;雲手機套餐,最強性能,低至5折;華為雲會議套餐,8折起,訂單滿10萬送P40 Pro;六大創新支持計劃包括:5G+X聯創營計劃、AI技術賦能計劃、SaaS夥伴專項計劃、鯤鵬凌雲夥伴計劃、華為雲嚴選計劃以及面向開發者創新扶持的沃土計劃。
  • 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攜手華為、深思考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共同...
    科技發展蘊藏著進步力量。近年來,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技術與醫療行業深度融合,為健康事業插上了智能翅膀。 事實上,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領域已經成為現代科技熱點。圍繞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融合、產品落地等,世界各國紛紛展開布局。 在產教融合,產業人才急缺的大背景下,根據教育部等相關部門發布「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主張發展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 ,將推動全國高校掀起一場人才培養的「質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