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始終是引領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關鍵動力

2020-12-22 中國科學院

7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教育部部長周濟,國務院副秘書長項兆倫,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科技部副部長杜佔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的陪同下,對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進行了調研,並對中科院在信息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劉延東指出,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特別是原始性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家間科技競爭成敗的重要標誌,甚至成為了決定國際產業分工地位的基礎條件。面對全球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大的趨勢,我們必須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步伐,調整創新的戰略。重視對基礎科學的研究,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步伐,把國家和社會需求作為第一驅動力,把造福人民作為最終的落腳點。

在調研中,劉延東一行首先參觀了由中科院過程所研發的千萬億次多尺度超級計算應用系統,以及網絡中心的百萬億次計算機、科技網中心和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並聽取了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所作的中科院千萬億次多尺度超級計算系統建設運行情況匯報和副秘書長譚鐵牛所做的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建設匯報。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陰和俊,秘書長李志剛等領導陪同調研。

劉延東對中科院在知識創新工程實踐中,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開拓進取,取得的成就表示讚賞。她指出,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科院持續研究分析了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凝練創新方向,明確創新目標,加快改革創新,不斷培育出新的競爭優勢。作為國立科研機構的中科院憑藉富有自主創新的自信心和勇氣,利用長期的科技積累,敏銳抓住機遇,另闢蹊徑,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

劉延東指出,當前世界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支撐、引領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超級計算能力不僅體現了一個國家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實力,而且還決定了工程技術和國家安全方面的競爭力,已成為大國激烈競爭的科技制高點。而網際網路也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基礎設施,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科院正在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並構建了創新型信息科研環境,這順應了當前科研活動發展的普遍趨勢。希望中科院勇挑重擔,開拓創新,打造出一個有實力的科研創新研究團隊,充分發揮在信息技術研究方面的突出優勢,藉助向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過渡的機遇,加強基礎研究和研發力度,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信息科技和網際網路強國做出新的貢獻。

針對世界信息科技發展的趨勢和我國信息化發展現狀,劉延東對中科院和全國信息科技領域提出了四點希望:第一,要把科研信息化作為科技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是科研與管理走上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關鍵所在,我們要加大對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的支持力度,加強信息化核心技術的研發,為增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提供信息化支撐。第二,加快信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速度。在科技發展水平日益接近的今天,科技成果轉化時間越短就意味著競爭的優勢越大,我們要通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加速形成新的生產力和創新產品,迅速佔領市場,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第三,加強網際網路基礎資源的管理和研究。對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文化建設、信息通信和安全而言,網際網路的重要基礎設施的管理研究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第四,加大對信息科技人才的培養、集聚和使用力度。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國家的實力增長在於人才創造力,傑出的科學家和科學工作者是信息科技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最後,劉延東還強調,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支撐科學發展,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戰,向中國科技界提出了新的任務、新的挑戰,也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我們要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推動中國經濟走上創新驅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記者/祝魏瑋)

劉延東一行視察過程所

劉延東一行視察網絡中心

劉延東講話

劉延東一行與科研人員進行座談(攝影 李輝)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
    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2017-12-08 09:48 來源: 科普中國  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人類社會的幾次巨大變革,均是建立在科技的發展之上的;同時,文化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存在一定的變遷。
  • 為科技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大力弘揚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時代貢獻。  二、忠於國家、服務人民,把論文寫在新時代中國大地上。
  • 2021國考申論範文:發明創造引領當代人類的文明發展和進步_北京...
    改革創新時代始終是世界每一個國家的都需要一次要遠走的道路。從火藥的發明打碎了刀光劍影的社會狀況,指南針引導著海外的貿易,活字印刷以及造紙術的發展為知識鋪平了道路。加快了當時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歷史的行進路程。如今我國的「新四大發明」又引領了人民走向便捷舒適的生活的方式,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科技創新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
  • 全球科技創新論壇|李肇星:科技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
    全球科技創新論壇|李肇星:科技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8
  • 習近平:工程科技創新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力
    回顧人類文明歷史,人類生存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源頭就是工程科技。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創造未來。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於生活需要,又歸於生活之中。歷史證明,工程科技創新驅動著歷史車輪飛速旋轉,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不竭動力源泉,推動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從遊牧文明走向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走向信息化時代。
  • 中冶南方:科技創新引領市場聚發展動力
    原標題:中冶南方:科技創新引領市場聚發展動力  中新網3月31日電 2013年以來,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危機仍在繼續,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行業利潤持續下滑。從鋼鐵工業發展中起步,經歷近六十年發展的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秉承著「為鋼鐵工業進步、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作出卓越技術貢獻」的企業使命,自始至終將科技創新作為撬動行業進步、企業發展的「槓桿」,努力向工程承包商和技術服務商轉型。通過搭建平臺、廣泛合作、高起點研發、快速成果轉化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中冶南方各項經營業績穩居行業前列,形成了逆勢飛揚、以科技引領市場的發展模式。
  • 人民日報:增強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增強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就「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發展聽取意見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深刻闡述加快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意義,勉勵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 易聯匯華: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易聯匯華: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來源:齊魯晚報發布時間:2016-04-27 14:33:27字體:大 中 小  (易聯匯華喜獲2015年度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平臺獎此次金融峰會,是由《融資中國》主辦,《網際網路金融視界》、融中集團、支付界協辦的在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極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活動。易聯匯華在這次峰會中以旺盛的創新意願、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優秀的創新產品獲得主辦方認可,得以斬獲此項重量級獎項。
  • 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為體現對非洲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決定把通過教科文組織向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的長城獎學金名額由每年25人擴大為75人,我們還將同教科文組織一道把援助非洲信託基金的活動繼續開展下去。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推動文明交流互鑑,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和原則。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堅持以下幾點。
  •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20))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在人類發展史上,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無論是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是現今面對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創新都是創造新需求、引領新方向的根本。
  • 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共話乳業創新光明未來,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
    光明乳業結合行業發展規律和企業自身需求,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主持和參與了一大批應用基礎和關鍵技術攻關項目,以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擁有的國際發明專利數量在國內乳企之中處於領先地位,賦能光明品牌歷久彌新。趙國屏院士對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一是聚焦前沿市場,在方法上獨闢蹊徑,走好創新路。二是突破目前的技術瓶頸,結合國內外前沿科技,實現理論到實踐的快速應用。
  • 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共話乳業創新光明未來, 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
    光明乳業結合行業發展規律和企業自身需求,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主持和參與了一大批應用基礎和關鍵技術攻關項目,以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擁有的國際發明專利數量在國內乳企之中處於領先地位,賦能光明品牌歷久彌新。趙國屏院士對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一是聚焦前沿市場,在方法上獨闢蹊徑,走好創新路。二是突破目前的技術瓶頸,結合國內外前沿科技,實現理論到實踐的快速應用。
  • 創新引領發展和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作用分析
    [摘 要]本文以十九大報告的精神為指南,深入分析創新引領發展和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作用。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動力和重要內涵。我國在創新引領發展方面的改革經驗,主要體現在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引進、產學研合作等體制上。新形勢下創新引領發展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創新產業化」和「產業創新化」把科學技術導入現代化經濟體系,與實體經濟相結合。
  •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述評
    創新成為第一動力源——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轉變「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去年兩會期間, 3月 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這一重大論斷。  強調創新驅動,是因為「創新興則國家興,創新強則國家強,創新久則國家持續強盛」的道理從未改變——  縱向看,500年來,世界經濟中心幾度遷移,背後的重要力量就是創新。科技創新在哪裡興起,發展動力就在哪裡迸發,發展制高點和經濟競爭力就轉向哪裡,現代化高潮就興起在哪裡。經濟強國無一例外都是創新強國。
  • 潘基文:科技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潘基文表示,科技與創新是人類經濟和社會進步的首要動力,論壇首次圍繞這一議題舉辦專題論壇會議,其意義在複雜多變的今天尤為重要。人類雖然享受著空前的繁榮與福祉,但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疫情下全球「大封鎖」使我們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和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金融危機以來,我們一直未能找到促進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動力。這些問題的解決,無不依賴著科技與創新。潘基文表示,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增加對研發和人力資本的投入,提升生產力,消除貧困,更好地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發展掃描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深圳時強調,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完善創新機制,全方位推進科技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事實上,作為首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和首個以城市為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深圳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科技支撐。
  • 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_學習時間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一類...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是破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社會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
  • 北大校長郝平:大學要勇於變革創新,主動引領社會進步
    北京大學 圖12月5日,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為主題的北京論壇(2020)在北京大學召開。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致辭中表示,面對疫情帶來的新變化,大學要堅守教育規律,也要勇於變革創新,才能有力應對疫情的衝擊,並主動引領社會進步。郝平提出,首先大學大學要高揚人文精神,履行育人使命。
  • 華為魯勇:科技創新推動人類進步,面向「聯接+計算」兩大核心方向
    華為魯勇:科技創新推動人類進步,面向「聯接+計算」兩大核心方向 佚名 發表於 2020-06-23 15:43:47 「科技創新推動人類進步,數字科技成就智能世界,
  • 創新發展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要求
    原標題:創新發展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要求 在新發展理念中,創新居首位,尤其令人矚目。「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高屋建瓴、意蘊深遠,既體現了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又體現了磅礴浩大的中國經濟社會建設實踐,在全社會獲得強烈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