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寶寶身上有不同於周圍皮膚顏色的印記。
這些印記,有的是寶寶出生時與生俱來,有的則是在一段時間後變得越來越明顯而引起家長注意。
這些印記,有的發紅,有的發青,有的呈褐色,形狀大小和出現在身體上的位置各不相同,而且一般都不痛不癢,對生活也沒有影響。
這些印記,有些會悄然離去,有些與主人相安無事相伴一生,有些會慢慢發生不好的變化,需要治療。
大家通常習慣把這些印記稱為「胎記」。
「愛心」胎記,來自育學園APP的用戶
胎記,是每單位面積皮膚中一種或幾種正常組成部分過多的結果,比如血管、色素細胞異常等等。
我們最常見到的是血管性胎記和色素細胞性胎記。
家長們對待寶寶的胎記,態度往往截然不同。一些家長覺得只是不美觀而已,無傷大雅。另一些家長則特別著急,擔心發生病變,想著越早去掉越好。
其實,大部分常見胎記都不用幹預,並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只有少部分需要重視,因為可能是某種疾病的預兆。
下面我們就把常見的情況都講一講。
血管性胎記中,最常見的當屬嬰兒血管瘤。
一般只有20%的嬰兒血管瘤在寶寶出生時就表現出來,80%是在生後2~4周發生的。
寶寶出生後,如果有局部皮膚發白、伴有細微毛細血管擴張,表明有血管瘤正在形成。
早期血管瘤還沒有快速增生的蒼白表現
到寶寶出生後2~4周,這部分皮膚會隆起,出現紅色或紫紅色的結節。
寶寶4~8周到6~9個月,是血管瘤的快速生長期。
這是嬰兒血管瘤的代表特點。
血管瘤根據所在位置,分為淺表型、深在型和混合型。
鮮紅色丘疹性的稱為淺表型嬰兒血管瘤;
紫紅色結節狀的稱為深在型;
同時包含淺表及深在兩種的,則為混合型。
左側為淺表型血管瘤,右側為深在型,
淺表的血管瘤一般不影響寶寶的成長和健康,但如果及早幹預,可以使血管快速增生對局部皮膚造成的影響大大降低。
另外,血管瘤覆蓋大面積皮膚,或發生的部位特殊時(如在眼眶周圍或鼻部等區域,影響視力發育或造成呼吸問題),可能需要治療。
這是深在型血管瘤阻擋呼吸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血管瘤會在寶寶15個月左右開始出現消退的跡象,到3歲後逐漸完全消退。
出現消退的首要表現,是紫紅色結節內出現蒼白區域,皮膚損害處開始變平。
葡萄酒色斑也是一種由膨脹的血管造成皮膚顏色變紅或變紫的胎記,多發於面部、頸部,有時也影響其他區域,邊緣不規則,壓之褪色。
葡萄酒色斑多發於面部
這是一種永久性胎記。早期通常是扁平的、粉色的,隨著寶寶長大,顏色會變為深紅或紫色。範圍也可能隨著寶寶生長而擴大、增厚。
目前,雷射治療是比較有效和成熟的治療方法。如果寶寶有這種胎記,家長可諮詢皮膚科醫生。
「鸛吻痕」這個命名來自關於西方神話。傳說鸛是送子鳥,會抓著嬰兒的背部和頸部將其送來,就留下了「鸛吻痕」。
當這種胎記出現在寶寶額頭和眼皮,又有一個美好的名字,叫做「天使之吻」。
實際上都是皮膚表層存在過多細小血管導致。
寶寶頸部的「鸛吻痕」
寶寶額頭的「天使之吻」
寶寶安靜時,斑塊呈現淡淡的粉紅色。哭鬧或發熱時,血管變得充盈,斑塊顏色就會變得紅一些。
這種胎記一般會隨著寶寶長大慢慢消退,多數在18個月內消失。個別長在頸背部的鸛吻痕需要更長的時間消退,甚至伴隨寶寶終生,但都不會影響健康。
除上述血管性胎記外,還有一類常見的胎記,就是色素細胞性胎記,表現為局部皮膚顏色出現異於周圍的變化。
這種變化通常向兩個方向,
一種是局部皮膚顏色加深,即棕色皮膚損害;
另外一種是局部皮膚顏色變淺,即白色皮膚損害。
我們先說局部皮膚顏色加深的幾種情況:蒙古斑、咖啡斑、色素痣。
蒙古斑是嬰兒最常見的胎記。很多家長稱為「青屁股」。
它是由黑素細胞聚積而成的,種族不同發病率不同,在亞裔中80%可見,而在白種人中就很少看到。
這是典型的蒙古斑
蒙古斑在寶寶出生時就會出現,通常位於腰骶部,呈灰藍色斑片,也可能蔓延至寶寶整個背部甚至肩部和四肢。
蒙古斑沒有惡變危險,不需要幹預。
隨著寶寶長大,皮膚色素增加,蒙古斑與正常皮膚的區別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一般在兒童期可漸漸消退,很少持續至成年,家長不用擔心。
咖啡斑,也被稱為咖啡牛奶斑,是細胞色素性胎記的一種,因為顏色像把牛奶倒入咖啡中混合而得名。
咖啡斑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為淡褐色的橢圓形斑,在黑皮膚中則表現為暗褐色,邊界清楚。
這是典型的咖啡斑
咖啡斑可持續整個兒童期,並可隨寶寶年齡增長而增多。
一般情況下不影響健康,也無需幹預。但如果有下列情況:
寶寶身上散在的咖啡斑在6個或以上,
在青春期前,最大直徑大於5毫米,
或青春期後,最大直徑大於15毫米,
這時家長就需要警惕了,應該帶寶寶去看皮膚科醫生,考慮神經纖維瘤等問題的可能性。
色素痣,即先天性黑素細胞痣,表現為膚色至褐色或棕黑色的、孤立的、表面光滑的丘疹。
這種色素痣常常根據受損皮膚的大小來區分類型,
最大直徑小於1.5釐米,為小型,
直徑在1.5釐米~20釐米之間,為中型,
直徑大於20釐米,為大型。
小型色素痣惡變機率非常低
先天性黑素細胞痣會隨著寶寶體格增長而同比例長大,因此很多家長擔心這種痣是否有潛在的惡變風險,比如產生癌變,形成黑色素瘤。
影視劇中也有「黑色素瘤無藥可醫」的描述。
電影《非誠勿擾2》中,關於黑色素瘤的情節
其實大家不要害怕,一般小型先天性黑素細胞痣,在寶寶青年或成年時發展成為黑色素瘤的風險相當低。
發生癌變的多是大型的,也就是直徑大於20釐米以上的黑素細胞痣。但大型黑素細胞痣出現的機率非常小,大約20000個新生兒中才有1個。
所以,對於形態、顏色單一規則的普通色素痣,不用擔心,也無需去除。
如果寶寶有大型的先天性黑素細胞痣,建議每年看醫生複查1次,發現有快速生長的跡象或其他變化,要及時就醫。尤其寶寶將來到青春期的時候,要注意觀察。
以上說的是局部皮膚顏色加深的幾種情況,下面我們再說說變淺的幾種情況:無色素痣、單純糠疹、特應性皮炎後的色素減退斑。
無色素痣通常在寶寶出生時就有,或者出現於寶寶生後幾個月內,這是一種單側的、局部的色素減退斑,邊緣可以是規則的或者不規則的,有時是旋渦狀的。
這種情況與黑素細胞功能的減退有關,造成局部膚色比周圍皮膚顏色淺。
這是無色素痣
無色素痣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良性胎記,沒有治療的必要性。
但是家長應該注意,由於色素減退,這部分皮膚會對紫外線更加敏感,因此也就需要更多的保護來避免紫外線損傷。
如果寶寶有這種胎記,日常要注意遮擋陽光或塗抹防曬霜。
單純糠疹也是一種色素減退斑,直徑通常在5~50毫米,經常出現在面部、上臂的伸側以及軀幹的上部,具有多發、呈橢圓形、扁平、附有鱗屑、邊界不清的特點,多見於3~16歲的兒童。
這是單純糠疹
這種皮膚損害目前沒有令人滿意的治療方法,好在除了影響美觀之外,也不痛不癢,一般隨著寶寶年齡增長會慢慢好轉,所以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使用溫和的護膚霜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
炎症後色素減退,是由皮膚炎症性疾病或損傷後出現的不規則的色素減退斑。
如果寶寶有嚴重溼疹,或被蚊蟲叮咬後形成色斑,容易造成這種印記。
這是炎症後色素減退斑
這種印記不是家長通常理解的「胎記」,也無需治療,通常可在炎症後數月消失,膚色恢復正常。
以上就是常見的「胎記」,家長可以參考看看,如果遇到比較特殊的情況,或是家族有遺傳史的皮膚異常,還是建議及時就診。
歡迎留言交流哦。
很多媽媽非常內疚,我寶寶就有胎記,是不是我懷孕的時候做了什麼影響的?
甚至還有一些說法,認為媽媽懷孕的時候不能傷心,不能哭,否則寶寶身上就會長胎記。
目前,現代醫學沒有證據支持胎記與媽媽孕期的情緒有關。
就算寶寶真的有需要治療的情況,那麼該看醫生就看醫生,別瞎聯繫,放過媽媽好嗎~
這些文章你可能也想看:
本文編輯:王小妞
北京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冠捷大廈一層
如果您需要預約線下就診,可撥打:
預約電話010-87418800
客服工作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9:00
育學園的開診時間:
周一及周末 9:00——17:00
周二至周五 8:30——19:30
寶貝,不管有沒有天使親吻你,
你都是最特別的那一個,
同意的都點個讚!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