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以前曾經讀到過一篇文章,每個人都會帶著一個胎記降臨人世,而這塊胎記就是前世的愛人在你身上留下的印記。有了這塊印記,你們此生,還能相遇。
只可惜,這終歸只是浪漫的傳說。萌醫生今天呢,仍然要從醫學角度給出一個很不解風情的解釋:胎記,有可能會導致某些疾病哦!
根據統計,我國新生兒的胎記發生率大約為10%。而根據胎記的不同特點,我們可以將其分為有蒙古斑、毛細血管瘤、鮮紅斑痣、色素痣、海綿狀血管瘤、咖啡牛奶斑、太田痣、毛痣、皮脂腺痣等九種類型。
這其中,太田痣、毛痣、皮脂腺痣在黃種人中較為罕見,故在此不做贅述。對於其他胎記來說,它們中的大部分僅僅只是影響美觀,但對身體基本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但是,仍然有幾種胎記,它們的存在,是有可能影響寶寶的健康的,而且可能潛藏著更可怕的疾病。
蒙古斑,可能是新生兒最常見的胎記了。而之所以將其命名為蒙古斑,就是因為這種胎記常見於黃種人。
另外,因為它最多見於小寶寶的臀部,所以它還有一個很可愛的別名,叫做青屁股……
當然啦,它雖然叫青屁股,但卻並不僅僅只在寶寶的小屁屁上出現,有時候,我們也可以在寶寶的腰背部、手臂上看到這傢伙。
而人如其名,它名字叫青屁股,所以看起來也的確是青灰色或者藍灰色的。摸一下的話,你會發現它的表面還是比較平整的,沒有那種凹凸感。它的大小、形狀都不怎麼統一,大大小小、奇形怪狀,都有可能。
一般來說,蒙古斑對寶寶不會造成任何傷害。而且,大多數蒙古斑在寶寶 6 歲左右的時候就會逐漸消退。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斑一定要和太田痣區別開來,蒙古斑比較害羞,喜歡藏在小屁屁上,而太田痣就比較猥瑣了,它特別喜歡出現頭面部……真的是太可惡了!
這種胎記在中國寶寶的身上出現率也比較高,根據統計大約為 1/50 左右。血管瘤很好鑑別,非常明顯的、高出皮膚表面的紅色斑塊就是這玩意。
血管瘤有可能會在寶寶出生的時候就有(一般 20% 的寶寶是這樣),但更可能會在寶寶出生後才突然出現,而且,大多數寶寶都會在出生後的 2~4 周慢慢出現。
隨後的一段時間,有的血管瘤有可能會快速長大,如果確實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那就必須引起足夠的注意了,必要的時候家長要帶著孩子去醫院就診。
但是呢,也不必太過擔心,有一部分比較小的血管瘤會在寶寶 15 月齡左右的開始自己慢慢消退;而即便是生長迅速需要進行治療的血管瘤,一般預後也很良好,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問題。
鮮紅斑痣,又叫葡萄酒樣痣。相對於前兩種胎記來說,它的出現比例並不算高。
鮮紅斑痣一般在出生時、或者出生後不久出現。在皮膚表面,它會呈現出一個或者數個大小不一的淡紅色、或者紫紅色的斑片。大多數時候,它的形狀、邊界都還是比較規則的。
和剛才咱們提到的太田痣一樣,鮮紅斑痣也不是什麼好人,它也喜歡長在頭面部,尤其是鼻梁、額頭、後頸部。所以,其實還是會對寶寶的顏值有一定的影響。
不過呢,有時候一些鮮紅斑痣也會自己慢慢消失,而且有可能越靠近人體中線,越容易自我消散。
但是,如果出現其他的部位、或者不僅沒有消退跡象反而還在變大的話,那還是別心存僥倖、趕緊去就醫吧!
色素痣在中國人中的出現比例極高,而且,不僅僅在出生時會有。在人的一生中,隨時可能會有色素痣的出現。
色素痣在人體所有部位都有可能存在,一般表現為深褐色、紅色的斑塊,會稍稍高於皮膚表面。這傢伙大小不等,小的僅僅只有幾釐米,大的可以波及整個背部、頭皮和頸部。
而且,相對於前面幾樣胎記,這個傢伙就不是什麼善類了,這種胎記應該是非常需要引起重視和注意的。
它最大的危害,就是在於它能不斷地向深部組織蔓延,可不斷深入到真皮淺層、真皮深層甚至皮下組織。所以,如果發現寶寶的色素痣在不斷變大,就一定要當心了!
必要的時候,可能要採取手術切除治療。
另外,這種痣不僅嬰幼兒要當心,成年人也必須引起足夠的注意。如果你的色素痣符合以下幾點,那一定要進行定期的測量、觀察,或者直接去看醫生:
聽起來很好吃的樣子,但是,表誤會,它叫這個名字僅僅只是因為它的顏色看起來就像是咖啡裡加了牛奶,而呈現出的棕褐色。
這種胎記多為橢圓形,多出現在軀幹、臀部和腿部。它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大、顏色變深。
在大多數時候,它是不會帶來健康問題的。但是,如果同時出現下面這些情況,你同意得引起注意:
皮膚上的咖啡牛奶斑超過 6 個
有一個或者多個咖啡牛奶斑的直徑超過了 5mm
此時,你就必須要當心是不是可能與神經纖維瘤有關了。
胎記,真的不是什麼浪漫、有趣的東西。寶爸寶媽們發現寶寶胎記後,要做的第一件事確定胎記的種類,如果有問題,還要做好復檢的準備。
如果確實有必要對胎記進行治療的,建議遵從醫生的意見,該治療的治療、該密切觀察的也別放鬆警惕。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啦!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幫我點個在看吧!
我是萌醫生,讓我們在這裡,一起成長吧!
歡迎大家點擊在看,或者轉發到朋友圈哦!
設計: 遊魚 | 責任編輯: 遊魚 | 撰文: 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