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篩低危生出「唐氏兒」?唐篩、無創、羊穿,三者的關係一次講透

2020-12-19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唐氏嬰兒」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又叫先天愚型,不僅智力方面存在問題,行動能力、長相、免疫力等等,都有無法彌補的缺陷,可以說他們要是離開父母,一個人根本活不下去。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暫時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也不存在自愈的可能性,因此,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它是一種不致命的「絕症」,不光害了自己,也拖累整個家庭。

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悲劇,人們想出種種手段去檢測,儘管如此,每年還是會發生很多悲劇。

唐篩低危卻生出「唐氏兒」,家屬怒斥醫院無能

陳穎娟今年26歲,前段時間生了一個男孩,是「唐氏兒」,絕望之餘她異常憤怒,認為這都是醫院的責任。

「我孕檢一次沒落下,唐篩也做了,結果顯示低危,一切正常,怎麼會沒檢查出來?這不是醫院的失職嗎?」陳穎娟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對此,醫院方面深感無奈,王醫生說,每年都會發生類似的事情,不是檢查不出來,而是這些孕婦不聽勸,早就說過唐篩不準,可這些人直到看到結果顯示正常,就不當回事兒,非得出現問題再後悔,他們又不可能逼著孕婦去做進一步檢查,責任在誰,不是很明顯嗎?

其實我們也不能責怪這位陳媽媽,她的想法確實是一般老百姓的思維模式,總體看來,她那個年齡的孕媽,生出「唐氏兒」的概率並不高,再加上檢驗報告顯示低危,那肯定沒問題,誰願意花更多錢去檢測機率這麼低的疾病?

說起來都有一種不吉利的感覺,我們只能說,只是這位孕媽孕期不太好,幾百分之一的概率都讓她碰上了。

唐篩、無創、羊穿的優劣勢對比

1、唐篩檢查

作為目前市面上人們接受程度最高,應用範圍最廣的一種「唐氏兒檢查手段」,醫生一般都會推薦做,優勢在於:花銷小、出結果快,檢測手段簡單,這些方面遠遠領先其它兩種檢測方法。

然而缺點也很突出,世衛組織認為,唐篩檢查的準確率還不到60%,可以說不管孕媽得到的檢測報告是什麼樣子,最終結果還是在賭,勝負對半開的收益率。

此外,許多孕媽都反應過,她們被醫生坑過,明明是低危,醫生卻通過一些小技巧讓結果變成高危(比如修改年齡),還有臨界風險的說法,非讓孕婦繼續做無創,其實就是在搞創收。

現實中之所以感覺不出這項檢查如此不準,關鍵在於「唐氏兒」本身發病率就很低,絕大多數孕媽本就沒問題,造成人們對樣本錯誤認知。

2、無創DNA產前檢查

作為一種走在時代前沿的高新科技檢測手段,只需要抽取孕媽的血液,就能得到胎兒的DNA數據,它以準確率高聞名(高達99%)。

可在專業人士眼裡,儘管無創檢查的誤差如此之小,可它依舊只能被稱之為「預測」,1%的遺漏率看似不大,可萬一真碰到了,那對當事人而言,就是100%。檢測不準的狀況雖然少見,可每年都有發生,為解決此狀況,人們想出保險賠付的辦法補償。

只要出現「無創低危+唐氏兒」,孕婦家庭可以得到幾十萬的補償款,對醫院以及第三方檢測單位而言,這隻賺不賠。

此外,無創檢查收費很高,費用在1000-2000左右,而且結果出現的時間比較長,家屬心理方面壓力相當大。

3、羊水穿刺

唯一一種可以確診唐氏兒的手段,卻一直被人們詬病,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存在1%-3%感染機率」這件事情上。

顧名思義,羊穿是需要抽取羊水的,而抽取的過程是用穿刺包直接抽取子宮裡羊水,這屬於侵入式檢測,有可能會導致孩子流產。

儘管準確性高達100%,可少有孕婦敢於嘗試。

總之,如果孕媽年齡合適,身體沒問題,無家族遺傳史,只求心理安慰的前提下,唐篩基本夠用。可要是追求準確性,無創與羊穿才是最佳選擇。

寶媽們,你們有做過這些檢查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如何選擇唐篩、無創、羊穿?
    什麼情況會生出唐寶寶?唐氏症候群並非遺傳性疾病,且不會傳染。世界上任何一對普通夫婦都可能生出唐寶寶,這與人的種族、血型、學歷、地位無關。早篩:9~13+6周;中篩:15~20+6周· 價格:三者中最低· 報告時間:短6局限性:· 不做篩查不放心,但篩查低風險也不安心
  • NT、唐篩、羊穿和無創,四項檢查全解析,孕媽須知
    NT,唐篩、無創、羊穿,這四項看起來名字不同,其實,它們都是檢查胎兒是否發育健全的手段,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項就是篩查唐氏症候群,也叫21-三體症候群,即第21號染色體由正常的2條變為了3條。
  • 35歲以上高齡孕婦,唐篩,無創,羊穿,應該怎麼選擇
    ,無創,羊穿都是什麼,有什麼作用,然後你再選擇。」那麼,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高齡孕婦在唐篩、無創、羊穿中如何選擇。但是,採用無創意味著費用的增加,如果無創提示高風險的話,就需要進入羊穿進行確診。
  • 每20分鐘就有1位唐氏兒出生,唐篩低風險也能生出唐寶?
    結果都是低風險,那是不是意味著我肚子裡的寶寶已經脫離了唐氏兒的可能?接下來是不是也不需要再做無創和羊穿了呢? 說著還把自己做的檢測報告發給了芽芽媽。 其實,加入NT數值參考的唐篩,在最終孕媽的選擇、判斷及孕後期的再次篩查上,都很有幫助。 當然即便是錯過了孕早期篩查,還有孕中期篩查可以選擇。如果早期篩查做過了,還是擔心篩查結果,還可以在孕中期再做一次唐篩以明確及協助判斷。也可以讓自己更安心。 4 低風險要做無創DNA檢測嗎?
  • 唐篩、無創、羊穿,到底該如何選?
    唐篩、無創、羊穿,不少孕媽媽都搞不清楚,常有孕媽媽發出這樣的疑問——到底是做唐篩呢?還是做無創DNA呢?還是乾脆做羊水穿刺呢?究竟該怎樣選擇?★唐氏篩查1、優點:安全、方便、操作性強,價格三者中最低。2、缺點:檢出率及準確性低,假陽性率高。這就造成了不做不放心,但篩查低風險也不安心;唐篩高風險不敢不做羊水穿刺,但做了多數都正常的情況。
  • 孕婦唐篩高危,可以不做無創或羊穿嗎?看看一位唐氏兒媽媽的忠告
    回到家後,周小姐就在網上查閱各種資料,說唐篩結果的準確率只有60%-70%,而且很多人唐篩結果高危,做了無創或者羊穿後,結果都顯示沒有問題,嚴重懷疑醫院是在坑人錢。02一位唐氏兒媽媽的忠告:千萬不要抱僥倖心理劉女士的女兒是一位唐氏兒,每當她看到有人做唐篩後高危,對要不要做無創或羊穿猶豫不決的時候
  • 我的無創經歷,唐篩、無創、羊穿你了解多少?怎麼選?
    上一篇與大家分享了孕期第一次排畸檢查——NT檢查的相關情況,今天再來結合我的無創經歷,再來和大家說說唐篩、無創、羊水穿刺,它們的區別是什麼,什麼情況下一定要做對應的檢查。
  • 圖解唐篩、無創和羊穿,唐氏症候群篩查到底該怎麼選?
    ■ 為了保證胎寶寶一切正常,準媽媽懷胎十月需要做各種各樣的檢查,其中最讓人糾結的一關就是唐氏症候群的篩查,作為評估和診斷唐氏兒的項目, 唐篩、無創、羊穿有什麼區別,孕媽到底該怎麼選擇?■ 今天春卷就給大家好好講講這三種檢測方式的到底有何不同,到底該如何選擇!
  • 唐篩、無創、羊穿,到底該怎麼選?
    唐篩、無創和羊穿是三個產前檢查,已經很令人撓頭了,更不要說還有早唐、中唐、早中聯合以及結合B超檢查的篩查。 仔細算一下,孕媽可能面臨的檢查多達十餘種,懷孕本身已經夠費勁了,還要做這樣那樣的檢查,而且好像都挺重要,仿佛少做一個就會有問題似的,真是愁死人了。
  • 孕媽媽唐篩結果正常,還有必要做無創DNA或羊水穿刺
    除了唐篩,無創DNA作為一種篩查唐氏兒的新手段,其準確率更高;而羊水穿刺則是診斷手段。因為,唐篩的準確率相對來說較低,有些孕媽就擔心結果不可靠,那麼,是否還有必要進行無創DNA檢查或羊水穿刺呢?這就靠考慮到三者的優劣勢,以及孕媽的具體情況了。
  • 唐氏兒檢測手段大PK|唐篩|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_網易親子
    目前,防止唐氏兒出生的醫學檢測手段很多,準媽媽經常糾結於唐篩、無創DNA、羊穿究竟做哪個好?小編就各項優缺點進行了綜合比較,僅供準媽媽們參考。由於目前防止唐氏兒出生的醫學檢測手段比較多,因此,最讓準媽媽們糾結的莫過於——唐篩、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究竟該怎麼選擇?下面,小編就根據醫生建議和個人理解,將各個項目的優缺點進行了綜合比較,準媽媽務必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狀況謹慎選擇。唐氏篩查:
  • 唐篩、無創DNA、羊穿,到底檢查啥?看完這3項孕媽再考慮
    但我懷大寶時剛24歲,醫生說做唐氏篩查就可以,不必要做無創,不知道你們當時,做的哪項檢查呢?唐篩、無創DNA、羊穿到底檢查啥?這三項檢查,其實都是產前染色體的篩查,主要是預測21、18、13三體症候群以及胎兒有神經管缺陷的風險。
  • 「唐氏兒」易纏上四類孕婦,如遇唐篩高危,有兩種進階檢測可排憂
    和局限性有關係類似於朋友小雨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如果是高危誤打的,那倒也還好,女性可以養好身體再生一個,最怕遇到低危卻生出唐氏兒的情況,整個家庭都可能因此遭難。出現這類問題,主要與「唐篩檢查」的局限性有關。
  • 「唐篩」、「無創」、「羊穿」,到底該做哪個?
    作者:寶寶知道 殤唐氏篩查、無創DNA、羊水穿刺,很多準媽媽產檢時都會面對這個讓人糾結的選擇。十月君就和大家聊聊,這三個到底怎麼選?都什麼情況?首先,年齡大於35歲或預產期時年齡到了35歲的準媽媽,建議就不要做中期(14-20周)唐氏篩查了,有條件就做11-13+6周的早期唐篩,再加上B超測NT(頸部透明層),胎兒異常的檢出率比中唐高。唐篩不僅能預測21、18、13-三體症候群和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其他染色體異常或某些孕期併發症也能有所提示。
  • 【重發】懷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唐篩Vs無創Vs羊穿常見問題Q&A
    02 唐氏篩查高風險,我不放心但是又不想做羊穿,可以重複做一次嗎? 不推薦重複篩查,首先篩查本身就是一個風險的估計,不是診斷,重複沒有臨床意義。其次,如果重複出來是高風險等於白做,重複出來是低風險,你會選擇相信高風險的結果還是低風險的結果?還是無盡的糾結。
  • 無創低危卻生出「唐氏寶寶」,NT、無創、羊穿,孕媽該如何選擇?
    NT、唐篩、無創以及羊穿到底檢查什麼一句話,這些檢查都是檢測胎兒畸形。而在胎兒畸形中,又以唐氏兒為主。"唐氏嬰兒",它又叫先天性愚型,患兒表現為智力低下,免疫力極差,一旦脫離父母的照料,幾乎很難生存下去。由於沒有根治的辦法,也不存在自愈的可能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絕症。
  • 懷孕16周,唐篩結果低風險,還有必要做無創嗎?
    唐氏篩查的報告單上面準媽媽最關心的就是「低風險」和「高風險」兩個結果。「低風險」即表示胎兒患唐氏兒的機率很低,準媽媽可以放心;「高風險」即表示胎兒患唐氏兒的機率比較高,但是準媽媽也不必驚慌,因為高風險人群中也不一定都是唐氏兒,這時候需要進行羊膜穿刺或無創DNA確診。
  • 一篇文章看懂唐篩、無創DNA、羊水穿刺怎麼選
    目前,防止唐氏兒出生的醫學檢測手段很多,準媽媽經常糾結於唐篩、無創DNA、羊穿究竟做哪個好?小編就各項優缺點進行了綜合比較,僅供準媽媽們參考。 由於目前防止唐氏兒出生的醫學檢測手段比較多,因此,最讓準媽媽們糾結的莫過於——唐篩、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究竟該怎麼選擇? 下面,小編就根據醫生建議和個人理解,將各個項目的優缺點進行了綜合比較,準媽媽務必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狀況謹慎選擇。
  • 孕媽唐氏兒篩查,該做唐篩還是無創DNA?這4條佔1條直接做無創
    唐氏兒的出生概率沒有明確的概率,兒高齡孕婦懷唐氏兒的機率要比年輕的孕婦大的多,所以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不用選擇做唐篩,可以直接選擇無創dna。在醫生的強烈建議下,小琴做了無創。等待結果對小琴來說就是煎熬。她害怕,害怕孩子和她有緣無分。記得出結果的那一天,小琴天不亮就起床早早的去醫院等著拿結果。
  • 懷孕後NT、唐篩、無創、羊穿,孕婦該如何選擇?
    NT,唐篩、無創、羊穿,都是常規排查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手段,只不過時間早晚和順序不同。咱們一個個來分析:NT:1,單做NT這個B超是不建議的,需要配合血清指標一起來做,也就是早期唐篩。2,檢查時間:孕11~13周+6,過了14周胎兒頸後透明帶就會消失,被淋巴組織吸收。所以最晚不能晚於13周+6。3,技術種類:屬於篩查技術,孕媽沒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