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實主義創作風潮的湧起,在大銀幕上能看到古裝電影的機會越來越少,觀眾對古裝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故事要夠奇情,畫面要夠搶眼,類型要夠豐富,演員要夠好看。有幸的是,昨天阿咩看了這樣一部集中這四個優點的電影:《長安伏妖》。
這是一部明顯保留著90年代港產片傳統風格的電影,從開頭就讓李子雄帶隊盜墓來起範兒。真的太久沒有在大銀幕上看墓穴探險橋段,更何況還是有陣法、有屍變,有各種「密控」表現的「盜墓」,絕對讓「港片粉」看得情懷滿滿。
這次的銀幕比五年前看《尋龍訣》時大得多,大到墓穴內的空間,小到洞穴壁上蠕動的火蟻,全都展現在面前,AR般的臨境感十分強烈。許多縱身一躍的鏡頭,搭配人物在空間內發出的聲音,逼真得讓人心臟有點受不了。
小時候阿咩曾經去過張家界、神農架的一些洞穴,那種壓頂的潮溼、粘膩,伴隨著莫名來的涼意,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長安伏妖》在場景設計上,完全喚醒了我對那段久遠氣息的記憶。
開場就這麼粗暴,這麼直奔主題,實在太有「港風」了,真招人喜歡。隨後就進入一場集合了探案、言情、玄幻等多種元素於一體的夢。為什麼說是夢呢?因為是夢就會醒,造夢就是人與人性、欲望糾纏的過程,觀眾看完電影從夢裡醒過來,知道一切都是假的。而電影裡的人,卻是在結局擺脫了欲望的牽絆,升華到了更高階的人生。
《長安伏妖》與同時期大多數魔幻、玄幻電影相比,故事非常簡單。一個廚子與身份懸殊的名門閨秀相愛被對方家人百般阻攔,因為一句狠話,去競聘當地最厲害的武裝隊伍——長安六騎,在意外吞服了一顆丹藥後,誤打誤撞地成為天選之子。
有意思的是,這個廚子並沒有沿著「傑克蘇」的路線走下去,而是實打實地用烹飪時對待食材、火候的耐心,去努力學習、進步,從最開始純粹為愛發電,到被愛人普渡眾生的胸懷所影響,最終為了黎民百姓成長為真正的英雄。
不能劇透太多,所以我每一句話都寫得很隱晦,但電影本身可沒有我說的這麼虛,片中連李長安做的每一道菜都和開頭的墓穴一樣真切實際。
可能對於很多男觀眾來說,《長安伏妖》最大的亮點是:克拉拉——
徐冬冬——
周韋彤——
三位「尤物」級別的女星,但對女性觀眾如我來說,看到保劍鋒、孫耀威、遲帥出現在銀幕上,是挺驚喜的。有《乘風破浪的姐姐》在前,後又有《追光吧哥哥》,40+歲男演員的現狀也沒有那麼樂觀。演員和作品一樣,沒有足夠類型化的表現,也會被一波波後浪掩蓋。
保劍鋒、遲帥、孫耀威在《長安伏妖》裡分別扮演男主角李長安、李長安的情敵杜無缺、反派二號俊臣,從年齡角度來說,人物經歷的故事、情感其實與他們是有差距的,但「哥哥們」以自己沉穩的演技駕馭住了。尤其保劍鋒和克拉拉演繹的這段在古裝言情影視劇裡很經典的愛情,映襯主人公最後的抉擇,小情大愛的模式也成為影片最後的升華。
《長安伏妖》由張琪擔任總出品人,曾虹源擔任總策劃,張煒擔任總製片人,雷晨鈺、柏舒漫、方華擔任製片人,崔楠擔任總發行人,李力持、王凱擔任總導演,張俊擔任動作導演,仇明家、吳軍平擔任編劇,由浙江大叔影業有限公司製作出品,由中廣飛木影業有限公司、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杭州雲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