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稀土之外,中國還深藏著一張「王牌」,全球難找「替代品」

2020-12-16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郭

2011年,美國地質調查局說,全球擁有1.13億噸稀土和約20億噸鐵礦石,其中約一半在中國,這使中國成為公認的稀土大國。中國出口的稀土佔世界的90%,目前世界對稀土的需求約為每年12萬噸,與世界稀土庫存相比,這個數字相對較小。稀土元素在科技時代發揮的作用有限,比如用於製造白熾燈罩和燈泡,以及製造更輕的燧石。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稀土元素變得越來越重要。它不僅用於農業和工業,而且在軍事領域也是不可或缺的。

稀土的用途很廣,包括電視屏幕、電腦顯示器、硬碟、光纖電纜、和成像設備和儀器,甚至我們使用的耳機聽音樂每天使用稀土。除了豐富的礦產財富,中國也有多年的的優勢建立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稀土開採和提取,包括包鋼稀土部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金屬生產國,年產量約為50000噸,約佔世界年產量的一半。

包鋼用鐵礦石生產稀土,而鐵礦石是煉鋼的剩餘部分,因此成本遠低於單獨開採稀土金屬的成本。稀土元素不易形成大型礦區,必須大量挖掘後才能過濾。整個稀土行業都由政府管控,成為企業集成度最高的行業之一,也就是說,在這個領域,外國企業很難與中國企業競爭。

所以不知不覺間,中國已經在稀土上擁有絕對的壟斷地位,國際社會對配額的減少和出口的減少感到非常不安,因為對環境的擔憂。這種原料用量極小,已成為世界經濟的命脈,軍事機器不可缺少的救命仙丹。如果中國的稀土供應在短期內被切斷,許多國家將遭受損失,因為相關加工廠的建設和精煉工藝的研發不是在一到兩年內完成的。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對稀土需求的增加,沒人能忍受沒有稀土的日子。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世界稀土儲量約1.4億噸,中國稀土儲量已達4400萬噸,佔全球儲量的39%。此外,據統計,2017年中國稀土礦產量為10.5萬噸,佔世界稀土礦供應量的81%。根據諮詢公司ThREE的數據,到2018年,中國申請的稀土專利比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稀土廣泛應用於冶金、光學、磁性材料等領域。

此外,稀土對於飛彈和戰鬥機等軍用武器也是不可或缺的。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稱,2018年美國100%的淨進口依賴於稀土,其中近80%來自中國。如果中國不出口稀土資源,美國將無法製造許多武器系統。它們還被用於汽車、電腦、商用飛機和智慧型手機。如果中國停止出口稀土,美國將被迫關閉所有或大部分的技術製造流水線。美國宣布對中國進口稀土徵收關稅,但後來撤回了這一決定。

正如你所看到的,美國在稀土元素方面實際上非常依賴中國。然而,此資源的可替代性非常低。美國仍是中國的主要稀土出口國,而中國80%的稀土需要進口。在某種程度上,稀土之於中國就像晶片之於美國。可以說,稀土是中國的"王炸"。但除了稀土資源本身,中國還有"重量級"產品,佔全球產量的90%以上。如果石油供應受限,對美國的損害會更大。該材料是一種稀土加工產品——稀土磁鐵,由稀土製成。這是真正控制美國和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命脈。稀土磁鐵是目前最強大的永久磁鐵。

自20世紀60年代誕生以來,它已成為計算機硬碟、電動工具和電動汽車的輕型電機不可或缺的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子、機械等行業。一旦磁鐵被禁止,它們將很難在世界各地被替換。中國出口的稀土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多。但在稀土磁體領域,它的影響力比稀土磁體更大。如果中國單方面切斷對美國的稀土磁體供應,美國將不再面臨稀土磁體的供應。

據《中國有色金屬報》報導,截至去年9月,中國向美國供應了近三分之二的稀土磁體。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的磁鐵出口總額為17億美元,而2018年的出口額為3.95億美元,其中2.57億美元來自中國大陸。如你所見,美國近三分之二的稀土磁體是從中國進口的。

稀土磁體也廣泛應用於醫療設備和武器的生產,特別是雷達和雷射,因為他們的強大和持久的性能。可見,稀土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在軍事、工業等領域是難以替代的地位。因此,稀土在未來高端生產活動中的重要性難以動搖。

而且稀土元素是不可替代的,它們本身就有神奇的功能,在這個階段開發替代稀土元素的產品是不可行的,更令人絕望的是,稀土金屬也難以回收利用。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稀土不算啥,中國產的這種磁鐵才是最厲害,全球難找替代品
    現代化的發展,除了需要人民萬眾一心的建設,也需要充足的資源條件。資源對於全球每一個國家都有著巨大的誘惑力,所以資源優勢從來都是一項頂級優勢。各個國家都在勘測資源方面,給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從資金到人員都會是最高端的配置,都足以看出國家的重視。
  • 中國商品有哪些王牌?專家:稀土僅是一個選項,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為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原料和商品的機會。生產者因此可以擴大生產,進而促進市場生產力的提高;消費者則可以選擇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特別是那些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的商品領域,有許多商品是全球生產者和消費者非常依賴,同時又難以替代的。我們以美國的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為例,華爾街日報數周前稱,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隱形依賴暴露美國經濟戰略軟肋。那麼,中國商品有哪些王牌呢?在生產者範圍內,我們注意到,無論是美國的電子科技類產品,還是軍用品都離不開稀土金屬。
  • 稀土之痛:「三張王牌」中的稀土往事
    而這張「王炸」怎麼打,會有多少效果,也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熱點。就在這位專家拋出「王炸」論後不久,一家連續虧損7年,長期「仙股」的港股上市公司突然鐵樹開花,股價一日之內翻倍,而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去年在上海的「西郊五號」請客,吃出一張4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帳單。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中國的「王牌」稀土到底有多牛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中國的「王牌」稀土到底有多牛,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正當美國無恥貪婪地奉行技術霸凌之際,中國稀土這張王牌終於出手了。
  • 任正非會心一笑,「反制」王牌浮出水面,稀土成為不二之選
    如今的華為可以說是中國頂尖科技代表,經過幾十年的鑽研,華為已經掌握世界先進的5G技術,在晶片領域也自主研發和設計了麒麟系列5G晶片,華為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也少不了大家的支持啊。對此,許多人猜測,任正非如此自信,勢必是有對抗美國制裁的王牌了。他也許是掌握了一些關於反美制裁的內幕,還有一些網友揣測,這樣張「反制」王牌已經浮出水面,正是我們手中的稀土。其實仔細一想這也並非不可能,我國擁有世界上儲量最大,產量最大,提煉和加工水平最高的稀土產業鏈,這是絕對碾壓的優勢,就像美國在晶片領域一樣。
  • 都在嚷嚷稀土製裁,這樣就能割斷美國工業的咽喉?
    稀土製裁能行得通嗎?差評君先下個結論:稀土絕對是中國的王牌之一,但並不能說是一錘定音的王炸。是王牌原因很好理解,因為中國近乎壟斷了稀礦石的冶煉分離產業,並且美國無法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稀土產業鏈。在 2018 年,來自中國的上市公司盛和資源入股了之後重新復產,不僅解決環保問題,而且還賺到了票子。當然因為產業鏈的問題,礦石的分離冶煉還是要運到我們國內進行。而澳大利亞的稀土礦山也是類似的故事。
  • 除了空調洗衣機,海爾還有一張隱形王牌,低調拿下全球第一
    根據權威市場調查機構的歐睿國際發布的2019年相關數據顯示,去年海爾大型家電零售量全球第一。海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產品都在銷量方面實現了蟬聯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幾類傳統家電外,海爾還暴露出了一張隱形王牌——海爾廚電。
  • 池汝安:中國稀土具有明顯資源和技術優勢
    稀土是當今世界各國發展高新技術和國防尖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可缺少的戰略物資。世界各國對稀土資源的控制和爭奪日益加劇,發達國家均將稀土列為戰略資源,將稀土新材料研究和相關應用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在日前舉行的以「中國稀土資源的高效提取與循環利用」 為主題的第377次香山科學會議上,會議執行主席、武漢工程大學教授池汝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稀土具有明顯資源和技術優勢。
  • 不再亦步亦趨 中國稀土採選分離技術全球領先
    科技創新讓稀土大國擺脫研發弱國地位——我國稀土採選分離技術全球領先本報記者 謝開飛在神話中,息壤是可以自己生長不息的土壤。如今,一種類似「息壤」功能的新型萃取沉澱劑面世了,其「神奇」之處在於,可與稀土形成固體萃合物,並可以反覆萃取和循環使用,大大提高了稀土分離富集效率,有效避免傳統技術中大量「三廢」汙染。
  • 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薄弱點是稀土,美國前高官:嚴重依賴中國進口
    與此同時,全球稀土儲量少,不可再生、分離提純和加工難度較大。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稀土幾乎處於全球壟斷地位。過去多年,憑藉中國的稀土供應,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相關領域得以長期發展,提高了相應的科技和生產力水平。這也是經濟全球化下,生產者依賴全球分工協作的註腳。
  • 緣木求魚的中國稀土政策
    2010年9月上旬恰逢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而日本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進口國,且其進口幾乎全部來自中國(日本是世界第二位的稀土消耗國,進口了全球近20%的稀土),許多西方媒體一時間紛紛炒作「中國試圖以控制稀土出口來實現政治目的」。
  • 海外投資者如何看待稀土投資?
    編者按:中美兩國貿易摩擦深化,不少人猜測中國應對美國對中國電信企業華為進口禁令對王牌之一是稀土。那麼海外投資者如何看待,以下是來自福布斯撰稿人Frank Holmes的觀點。據稱,中國正在準備限制這些重要材料對美國的出口,從而應對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當前的貿易戰,並且回應美國對中國電信企業華為的進口禁令。5月28日,中國《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Twitter上表示,他相信中國「(譯自英文報導,下同)正在認真考慮限制對美稀土出口」。一些市場評論人士已經將這種做法稱為中方的「核選項」。另外,稀土的「稀「容易引起誤解。
  • 上世紀的稀土領頭羊,美國是如何掉隊輸給中國的?
    通過全球布局,不斷將石油資源納入自己的資源體系中。而澳大利亞和巴西,則是因為老天賞飯吃的緣故,地底下擁有著數不盡的鐵礦石,掌握著當代工業最重要的原料。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地底之下也有著大量的有色稀有金屬。那麼對於中國來說,我們有什麼戰略資源足以影響世界嗎?說起來還真有,就比如稀土這張牌,就是中國在國際立足的資本之一。稀土是什麼東西?
  • 中國重拳整治稀土行業(雙語)
    中國南方的紅粘土山可能看上去不太可能成為全球激烈競爭的的戰場。但這正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事實,因為中國政府正對稀土採礦行業進行整治。稀土是17種化學元素的總稱,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子產品至關重要。
  • 美國經濟欲擺脫稀土依賴,美國人:我們離不開中國製造,又有新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稀土元素被廣泛應用於高科技和戰略類商品製造過程中。我們甚至每天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它。然而稀土資源卻非常有限,分布也不均衡。全球大約有1.1億噸稀土氧化物,其中礦床位於中國,巴西,俄羅斯,美國,印度,澳大利亞。而美國此前一份長達862頁的報告顯示,美國的白金、錳和稀土金屬等主要礦物,都仰賴從中國、俄羅斯等幾個國家進口。
  • 面對「稀土警告」,外媒連「勿謂言之不預」都翻譯了…
    2010年9月,「日本巡邏船釣魚島衝撞中國漁船事件」中發生後,中國禁掉了向日本出口稀土,全球稀土價格大漲,日本很快釋放了被逮捕的中國漁船船長。彭博社的另一篇文章中,一名中國基金經理分析說,中國應該不會全面禁止對美稀土出口,但是可以通過限制在國內的生產份額,來提高國際市場的價格。
  • 愛爾蘭科學家發現了稀土礦物是如何形成的
    愛爾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稀土礦物是如何形成的,這種礦物由於被用於綠色能源和科技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都有巨大的需求。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研究人員的這一突破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因為這些稀土元素(REEs)沒有替代品。
  • 面對"稀土警告",外媒連"勿謂言之不預"都翻譯了
    2010年9月,「日本巡邏船釣魚島衝撞中國漁船事件」中發生後,中國禁掉了向日本出口稀土,全球稀土價格大漲,日本很快釋放了被逮捕的中國漁船船長。彭博社的另一篇文章中,一名中國基金經理分析說,中國應該不會全面禁止對美稀土出口,但是可以通過限制在國內的生產份額,來提高國際市場的價格。「這不會怎麼減少美國對稀土的需求,因為稀土對高科技產業不可替代,美國不得不吞下高價的惡果。
  • 美國正在開發的稀土項目
    源標題:Factbox:美國正在開發的稀土項目(路透社)-美國政府正計劃為國內稀土項目提供資金,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中國是全球稀土行業的領導者。稀土是17種礦物中的一種,被廣泛用於軍事裝備和消費電子產品中。沒有已知的替代品。
  • 幫美國防中國「斷供」?澳稀土企業關鍵時刻要在美國建廠
    萊納斯公司是中國以外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商,全球稀土供給份額約達12%,而藍線公司是美國領先的稀土產品加工商。雙方聯合成立的新公司,將成為中國以外僅有的分離中重稀土的大型製造商。路透社稱,擬組建的合資企業將把重點放在分離鏑、鋱等重稀土上。不過,也會分離輕稀土元素,包括釹和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