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秘密》一書中,接受採訪的丹尼斯·維特利博士曾就吸引力法則的視覺化技術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提到的一種現象非常值得我們注意。
他說研究者在奧運選手身上裝上了精密的生理回饋裝置,然後讓他們在心裡進行比賽。有意思的是,同樣的肌肉以同樣的順序被刺激,和他們真的在田徑場上賽跑的狀況一模一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你的大腦無法區分你是真的在做還是在心裡練習。你的心中達成什麼,身體也同樣能達到。
看過電影《大偵探福爾摩斯》的朋友可能還記得,小羅伯特·唐尼飾演的福爾摩斯,每次和人動手之前都要先在腦海裡想像一遍打鬥的場景,他使用的每一招和對方做出的反應都在他心裡進行了一遍精密的預演。回到現實,他只需按照想好的戰術出招,三下五除二就打翻了對手,一切都和他想像的分毫不差。
你可能會說,這都是電影為了觀看效果而玩的一套把戲,現實中哪有這種事。電影確實會有想像和誇張的成分,但是現實中類似的方法也不是沒有,而且使用這種方法的人也不是等閒之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拳王阿里。
阿里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心靈技巧,讓自己在拳擊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首先他會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不斷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他還會編一些描述自己勝利和比賽狀況的打油詩,而且不但對自己默念,甚至也對媒體和對手念。不論如何,阿里都要讓自己相信自己已經獲得了勝利,而這些打油詩似乎就像某種魔咒,真的帶給了阿里戰無不勝的力量。
阿里的另一招就是在腦海裡彩排比賽細節。他的想像具體到腿的疲憊感,腹部的疼痛感,臉上瘀青的感覺,還有勝利後記者的閃光燈,觀眾的歡呼聲,裁判舉起他手臂的情景。
大家可能看出來了,阿里使用的方法與吸引力法則的自我肯定法和視覺化技術如出一轍。可以說他不僅僅是一位拳擊高手,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念力大師。如今這種心智復演的方法也已經得到了認可,很多運動員也會在比賽前在心中預演比賽細節,並體驗身體在比賽時的感覺。
那麼大腦是不是真的分不出思想和行為的區別?思想能不能創造和行為完全一致的神經傳遞模式?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相關研究後發現,不管是想著還是實際做某種動作,腦部產生的電反應是一模一樣的。可以說在心裡進行某種鍛鍊或練習與實際去做的效果,從神經模式上講是沒有區別的,而且心靈不受體力限制,不容易感到疲勞。只是在心裡鍛鍊所形成的神經肌肉模式會略弱於身體鍛鍊。這就好比是武林高手在內心模擬練習武術套路,雖然不如實際打一遍拳效果那麼明顯,但是這種心靈練習對於提升套路的熟練度依然是有效果的。
到了這一步還不夠,根據科學家研究,人的意念已經不僅僅是改善人的運動表現那麼簡單了,它甚至能對人的生理狀態產生實際的改變。實際鍛鍊和在心裡進行虛擬鍛鍊的人相比,後者肌力增加幅度接近前者的一半。切斯特大學的戴維·史密斯醫生也做過類似實驗,結果是實際鍛鍊的人肌力增加30%,在想像中鍛鍊的人肌力增加了16%。也就是說你光動動腦子就能達到實際鍛鍊的人的一半的效果。
你甚至不用在心裡鍛鍊,只做對身體的觀想,依然可以讓身體發生變化。有實驗證明,在催眠狀態下,女人如果想像自己坐在海灘,胸部照著溫暖的陽光,胸圍實際就會有所增大。對於懶得鍛鍊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所以說你的每個念頭並非輕易就消失不見,它可能正在悄然影響著你的生活,甚至影響著你周圍的世界。不論你在嘗試吸引力法則還是進行其他的一些宗教實踐,其實都是一種對意念的使用和探索。既然人的意念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我們就應該好好利用它。正所謂一念一眾生,要創造夢想中的一切,就從關照我們內心的每一個念頭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