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本科環境設計專業的《三大構成實訓》課程和19高職視覺傳播設計與製作專業的《包裝專題實訓》課程為例,在線上實訓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科學有序地組織課堂教學並主動利用學習通的各種課堂互動的形式如搶答、課堂小測、主題討論、問卷、直播、同步課堂等,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感,更願意投入到網絡學習當中,使隔著屏幕的實訓課堂「活」起來。
優秀案例一《三大構成實訓》
《三大構成實訓》是19本科環境設計專業的基礎實踐課程,該課程著力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二維平面形態和三維空間立體形態的造型能力、色彩設計能力以及動手加工能力,啟發和培養設計思維,按照構成的形式美法則,運用點、線、面、體、材料、色彩等造型元素,創造加工出新穎獨特而美觀的平面和立體形態.
趙崢 設計與藝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教研室講師,《三大構成實訓》課程負責人
圖2 「黑白視覺」+「色彩繽紛」+「空間遐思」三大系列主題相輔相成
優秀案例二《包裝專題實訓》
《包裝專題實訓》課程是19級高職視覺傳播設計與製作專業集中實踐課程,通過前期課程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包裝設計理論知識和簡單的運用手繪、軟體進行包裝設計的技能。在此基礎上本門課程旨在通過四個實訓項目的練習,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當今市場中各行業領域包裝的設計規範、表現形式及創意思維的體現。
在項目案例的製作中學生將所學理論應用於其中,在強化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將自身的創造性、美學觀、設計思維融入到包裝設計作品,體現了學生對於包裝設計理解.
王鄧軍設計與藝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教研室助教,《包裝專題實訓》課程負責人
線上實訓課堂,有效地解決了疫情期間時間與空間帶來的不便,老師和學生可以隨時互動交流,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絕大部分的學生珍惜線上實訓課程,自覺參加線上學習並完成任務點,克服線下操作資源短缺的困難,利用家中各種資源、自製工具等進行針對性操作練習並按時完成相關作業,真正的做到了「宅家實訓,效果同校」的高質量線上實訓。為促進師生共同進步,線上實訓課程採取了多元化教學評價反饋。課中,老師及時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使操作技能規範化;學生通過參與主題討論、隨堂小測等活動,進行自查反省,查漏補缺,鞏固操作要點。課後,老師通過學生對線上實訓課堂教學的效果、氛圍、知識點掌握程度等的調查評價與建議,思考「強化技能,學生喜歡」的更先進、更科學的教學方式,為今後更好地開展實訓信息化教學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