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暑期社會調研——赴山東棗莊個人實踐團
棗莊在線:在以「全面小康,奮鬥有我」為主題的暑期社會調研實踐活動中,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實踐團「赴山東棗莊個人調研團隊」2019級林學四班的徐徐同學,於7月28日、8月11日兩天,分別前往棗莊市農業科學院和國有抱犢崮林場,以問題為導向,結合所學專業,圍繞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方面開展社會調研實踐活動。
在棗莊市農業科學院調研
7月28日,調研團隊首先來到了坐落在享有&34;美譽的嶧城區的棗莊市農業科學院,就農業技術推廣和作物新品種的培育、推廣情況開展調研,該院高級農藝師、組培所魏濤所長熱情接待了調研團隊。
在棗莊市農業科學院調研
在棗莊市農業科學院調研
魏濤所長首先向調研團隊介紹了該院的基本情況:棗莊市農業科學院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34;,後更名為&34;,2005年單位撤所建院,2006年建立山東省農科院棗莊分院,並逐步融入到全省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平臺。該院目前擁有7個專業研究單位,2個行管科室,專業研究涉及作物、蔬菜、果樹、畜牧、生態農業、植物保護、生物工程技術等領域,是集科學研究、試驗示範、技術推廣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八五科技體制改革以來,棗莊市農科院立足於特定的區位優勢,緊緊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地方特色產業石榴、芸豆、馬鈴薯、無公害蔬菜生產等農業科技發展中作出了極其突出的貢獻。先後主持或參加完成國家、省、市科研項目149項,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項102項,其中棗莊市政府重獎科技成果獎1項,省部級以上獎勵15項,國家發明專利獎1項,獲國際農產品博覽會金獎2項,選育推廣審定的石榴品種4個、玉米品種2個,認定後推廣應用的耐熱芸豆、大蔥、辣椒、豆角等一系列品種,在當地及周邊地區農業生產中均產生了較好的影響,並獲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在棗莊市農業科學院調研
隨後,魏濤所長帶領調研團隊參觀了該院的實驗田地和接種室,並就他們新近選育的富硒地瓜和引進的新品種多肉花卉等項目做了詳細介紹。在調研中,魏濤所長還向我們介紹展示了該院目前試行階段的「機械化水肥一體播種管理方式」初步實行的效果,以實際操作回答了我們關於如何管理這樣大面積的實驗田地的疑問。據了解,目前棗莊市農科院所推廣的富硒地瓜已經在多地進行了大面積推廣,品質和產量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當地農民的熱烈歡迎;新引進的新品種多肉花卉也即將培育成功,很快將進入市場推廣階段。
在抱犢崮國有林場調研
8月11日,調研團隊又來到了位於國家森林公園抱犢崮景區內的國有抱犢崮林場,就林業職業生涯和抱犢崮國有林場現狀開展實地調查。
國有抱犢崮林場是1950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事業單位,經營面積665.5公頃,活立木蓄積量4.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8%,林場下設東莊和抱犢崮兩個林區。抱犢崮林場於1992年9月經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抱犢崮屬暖帶大陸型氣候,溼度大,空氣品質優,含氧量高,負氧離子含量為7.2萬個/立方釐米,屬超「天然氧吧」。林區內現有各類植物163科627種,其中喬木樹種36種,灌木樹種119種,草木植物298種,屬國家保護的20餘種,有鳥類103種,哺乳獸類18種,其它野生動物4目8科16種,兩棲動物5種,爬行動物8種,是山東罕見的雜木匯集區,國內屬少有。2003年被國家林業局列入生態公益型林場,2016年被山東省林業廳評為棗莊市抱犢崮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原地保存庫。
在抱犢崮國有林場調研
尹旭營場長詳細地解答了調研團隊關於林業相關職業的問題,據介紹,抱犢崮林場共有職工50人,其中,在職在崗26人,離退休24人。 尹場長在回答調研時表示,在林場工作,最重要的是責任心和對這一行業的熱愛。他出身農村,1988年就來到了這個林場,在32年的林業職業裡經歷了許多的困難和挑戰。他們每天都要上山巡查,24小時不間斷進行防火管護,他說,只有耐得住寂寞,踏踏實實勤勤懇懇,才能將本職工作做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實現自身價值。
在抱犢崮國有林場調研
在尹場長的介紹中調研團隊了解到,近年來,林學專業的應屆生數量較少,企業和單位難以招到專業對口的人才,產生了較大的人才缺口,就抱犢崮國有林場現在的職工年齡結構來看,已經存在了很大的斷層,最年輕的職工也已近50歲,再過幾年,他們這一批老一輩護林人馬上就要面臨退休,屆時林場將面臨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好在目前國有抱犢崮林場已經納入地方財政,而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讓人們了解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林學專業發展前景一片光明,未來可期,也將是我們新一代林學大學生施展抱負的大好時機。
在抱犢崮國有林場調研
座談會後,尹旭營場長又帶領團隊參觀了林場內的天然雜木林,讓調研團隊更直觀地對國有抱犢崮林場的現狀進行了解。為改善生態環境增加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增添景區有色樹種比例,多年來抱犢崮林場幹部職工齊心協力,補植造林200多畝,栽植黃櫨、側柏、油松樹木20餘萬株,森林質量得到較大提升。他們還完成了20000餘畝的省級中幼林撫育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優化了林分質量,改善林木生長環境,促進林木生長發育,提高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功能,增強林木抗逆能力,增加林木蓄積,為培養林場後勁夯實了基礎。
在抱犢崮國有林場調研
在前往林區的路上,調研團隊注意到林區周圍的農田大部分種植的都是花椒樹,尹場長介紹,花椒的附加值比較高,種植花椒一年的收入大約在三到四萬元左右,再加上近些年來精準扶貧項目的開展,林場所在地老百姓的生活條件改善了,環境意識提高了,盜伐林區樹木和開墾林區土地的行為大大減少,老百姓都能自發地護林愛林,林區和附近村莊裡老百姓的關係愈加和睦。
在抱犢崮國有林場調研
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使調研團隊明白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回顧短短兩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感觸是很深的,收穫是豐碩的。在這次調研實踐活動中,調研團隊開闊了眼界,收穫了知識,充分了解到了農業技術推廣和作物新品種的培育、推廣實踐,也充分感受了現代林場人的工作職業狀態,對所學的林學專業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此次的調研實踐活動更加堅定了我們紮實基礎,精進學業,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信念,讓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有了新的認識。(徐徐 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2019級林學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