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首批132噸抵東山

2021-01-09 臺灣頻道

原標題: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首批132噸抵東山

首批132噸臺灣蝨目魚運抵東山。圖為海關在通關現場及時驗放。 黃輝全 攝

  中新網東山9月12日電 (朱少文 司超 戴春松)12日,在福建東山檢驗檢疫局和東山海關工作人員的現場監管下,6個貨櫃132噸的臺灣蝨目魚順利運抵東海岸公共保稅庫。這是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首次大批量「登陸」海峽西岸。

  蝨目魚俗稱「臺灣第一魚」,屬於ECFA清單內品種。據業內人士介紹,蝨目魚營養價值高,但是魚肉橫刺較多,所以在臺灣養殖面積大、產量高、價格便宜、銷路不暢。

  為促進臺灣農漁產品在大陸的銷售,經國臺辦引薦,福建東山海魁水產集團與臺灣臺南學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舉行開發,並於今年4月30日在東山正式籤約。

  根據協議,海魁水產集團每年將向臺南129戶養殖戶收購2160噸、貨值約600萬美元的蝨目魚,並經加工後供應大陸市場,預計年產值可達1億多元人民幣。

  海魁水產集團董事長陳振魁表示,未來計劃在臺南建設加工廠,促進兩岸漁業合作的深化。(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原標題: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近日,在東山檢驗檢疫局和東山海關工作人員的現場監管下,6個貨櫃、132噸的臺灣蝨目魚順利運抵東海岸公共保稅庫。這是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首次大批量「登陸」海峽西岸。   蝨目魚俗稱「臺灣第一魚」,屬於ECFA清單內品種。
  • 兩岸合作開發蝨目魚 整魚100%利用行銷全球
    「雖然進軍大陸市場,但由於蝨目魚橫刺較多不符合大陸人的飲食習慣,整魚銷售狀況並不樂觀。蝨目魚甚至一度出現滯銷情況,價格也一直在低位徘徊。」陳振魁說。  直到2013年底,國臺辦指定福建海魁水產集團成為臺灣蝨目魚加工企業,蝨目魚「遊」向大陸的大門才真正開啟。  「對於蝨目魚能開發什麼產品、市場反映如何,還都是未知數。」陳振魁在興奮中還是透出一絲擔憂。
  • 一條蝨目魚「遊」出合作大市場
    集團董事長陳振魁說:「這是一條神奇的魚,它從臺灣登陸東山,再銷往海內外,背後的故事充滿了濃濃的兩岸情、閩臺緣。」  第一家「吃螃蟹」的企業  臺灣島的臺南、高雄很適合蝨目魚生長,產量頗高。因其味美肉細,營養價值高,且整條魚幾乎可以百分之百利用,倍受消費者喜愛,故有「狀元魚」和「臺灣第一魚」之譽。
  • 海魁水產集團將領銜兩岸企業在臺灣成立蝨目魚加工廠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據海魁水產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海魁水產集團將聯手臺灣學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京泰實業有限公司、大潤發公司在臺南市學甲區宅子港段合資投建蝨目魚加工廠(即臺灣華聯水產有限公司建設項目),建成後可加工蝨目魚系列產品,包括魚肚、魚丸、魚頭、魚鬆、魚鱗膠原蛋白等產品。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74億元人民幣,將於今年7月動工,預計明年8月實現投產。
  • 零關稅臺灣蝨目魚 在東山深加工後來廈門
    廈門晚報訊(文/圖 翁華鴻 張冬鋒 劉歡歡)「你們看,生產線上的這些蝨目魚非常新鮮。如今,蝨目魚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加工。」5月5日,福建東山海魁水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振魁,對前來調研的東山海關關員說。「雖然大陸也有一些蝨目魚收購點,卻沒有專業化的深加工流水線。加上這種魚肉橫刺較多,市場一直很難打開。」陳振魁董事長介紹說,2013年他們就開始探索上馬蝨目魚深加工項目,力爭填補這一空缺。
  • 福建東山島:臺灣海峽的藍色經濟密碼
    中新社福建東山5月27日電 (記者 丁棟)福建東山島是中國第六大島。面積只有248平方公裡的東山島,水產品出口值突破17億美元,佔中國總出口量的8%以上,中新社記者日前跟隨國家海洋局組織的「海疆萬裡行」採訪團來到東山島,探訪這一海洋經濟強縣的藍色密碼。
  • 臺灣蝨目魚之「殤」
    相關連結:    臺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 業者嘆農漁產品銷陸大衰退     臺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害慘農漁民 被批自討苦吃 民進黨上臺前 兩岸蝨目魚合作曾經很興旺資料圖片:2011年,大陸首度與臺南契約養殖蝨目魚,首批24噸魚貨,昨天裝箱運上貨櫃,準備銷往上海。
  • 海關「零關稅」 臺灣蝨目魚「登陸」受歡迎
    海關「零關稅」 臺灣蝨目魚「登陸」受歡迎2014-05-06 10:06     來源:你好臺灣網     編輯:孟雅詩  你好臺灣網廈門5月6日消息 (記者 郭婕妤 通訊員 張冬鋒)「你們看,生產線上的這些蝨目魚非常新鮮,多虧了海關提供的關稅優惠和通關便利,讓蝨目魚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加工,極大保證了我們產品的品質
  • 契作採購 臺灣蝨目魚登上「兩岸關係研討會」餐桌
    中國臺灣網3月21日平潭消息以「穩步推進,全面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兩岸關係研討會將於3月22日在福建平潭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計。記者了解到,研討會的兩場招待晚宴上,臺灣蝨目魚將作為接待用菜首次亮相。
  • 「臺灣第一魚」加大長三角推介 去年大陸採購量1800噸
    人民網上海3月8日電(沈文敏、王德才)繼去年國慶節前「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成功登陸大陸市場,今天舉行的臺灣蝨目魚美食發布會上透出信息,從今年開始,列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的蝨目魚,關稅稅率降到零。這意味著臺灣蝨目魚將在大陸獲得更多商機。同時,兩岸同行正在共同嘗試各種不同的美味烹飪法,以適應更廣大的長三角地區消費者的需求。
  • 為穩定蝨目魚價 兩岸擬合資建設冷凍加工廠
    華夏經緯網訊:據臺灣媒體消息,700餘名臺灣中南部基層農漁民27日在屏東舉辦合作研討會,探討對大陸出口農漁產品實務,兩岸合資興建的冷凍加工廠即將動工。    據《旺報》報導,為穩定南臺灣蝨目魚價格、保障漁民收益,兩岸合資興建的冷凍加工廠即將動工。
  • 臺灣蝨目魚登「陸」定名「狀元魚」
    新華網南京3月8日電(記者 秦華江)「臺灣第一魚 蝨目魚美食發布會」8日下午在蘇州舉行。會上,上海水產集團、禎祥食品、學甲食品三家主辦企業推介了臺灣蝨目魚系列產品。同時,為更好地推介蝨目魚,其在大陸市場正式定名為「狀元魚」。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登陸蘇州
    來源: 新華網蘇州頻道  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正式「遊進」華東地區。昨天下午,在首站蘇州舉行的「臺灣第一魚———蝨目魚美食發布會」上,蝨目魚在大陸地區被正式命名為「狀元魚」。國臺辦副主任鄭立中專程趕來祝賀。一個美食發布會,為何會引起國臺辦領導的興趣?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成功「登陸」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成功「登陸」 2012年03月09日 0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正式「遊進」華東市場
    &nbsp  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正式「遊進」華東地區。昨天下午,在首站蘇州舉行的「臺灣第一魚———蝨目魚美食發布會」上,蝨目魚在大陸地區被正式命名為「狀元魚」。國臺辦副主任鄭立中專程趕來祝賀。一個美食發布會,為何會引起國臺辦領導的興趣?原來,這背後有一則故事,而鄭立中恰恰就是故事的主角之一。
  • 王曉笛:挑動兩岸神經的蝨目魚,還遊得動嗎
    在全盛時期,學甲成為擁有十幾家大型紡織工廠,人口五萬餘人的紡織重鎮,是臺灣最後一個由鄉升格為鎮的基層單位。 但是從八十年代開始,臺灣經濟轉型,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遷往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學甲的紡織產業逐漸沒落。產業萎縮帶來了稅收的銳減,學甲曾一度債臺高築到不開路燈,不開空調的地步。為節省開支,當時全鎮(現為學甲區)26個裡也被合併為13個。
  • 蝨目魚「遊」進大陸 價格不再是「貴」字當頭
    大陸首度對臺「訂單」養殖的蝨目魚,由臺南學甲食品公司與上海水產集團代表共同主持裝箱起運儀式,第一個載運24噸冷凍蝨目魚全魚貨櫃,正式運往上海。蝨目魚就此「遊」入大陸市場。  這是一種兩岸經濟往來的創新模式,大陸下訂單,臺灣漁民供貨源,不僅擴大了臺灣南部地區消費需求並提供就業機會,也成為其出口創匯的重要支柱。在臺南學甲地區的捕撈作業,保價收購、現場結清貨款的方式深受當地漁民歡迎,有關協會也希望藉助學甲地區的成功經驗,明年能擴大訂單範圍,讓更多當地漁民受惠。
  • 兩岸蝨目魚契作受阻 臺南漁民怒燒民進黨黨籍
    近百位臺灣漁民1日上午帶著自己辛苦飼養的蝨目魚,到臺南市府民治市政中心陳情抗議。(萬於甄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爭權益,還公道」臺南近百位養殖蝨目魚的漁民1日上午到市府民治市政中心前陳情,起火點來自臺灣新當局的一紙公文,阻擋兩岸蝨目魚契作,而許多民進黨籍漁民痛批,新當局根本不管漁民未來的生活,紛紛在現場燒毀黨籍,退黨抗爭。
  • 東山:海島漁港變遷見證兩岸融通
    在距其3公裡處,面積5萬平方米的5000噸級新碼頭正逐漸成形,今年年底竣工後,它將對接大型船舶和對臺直航的需求。位於東山銅陵鎮的臺輪停泊點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末,是大陸最早設立的停泊點之一。1975年,福建省頒布《關於接待臺灣漁民工作的暫行規定》,幫助渡海而來的臺灣漁民解決求援、治病、避風、探親等問題,東山港因臺輪停泊而興旺,逐漸成為對臺交流的口岸。
  • 臨海冬瓜臺灣有賣 首批25噸昨抵寶島
    臨海冬瓜臺灣有賣 首批25噸昨抵寶島www.zjol.com.cn 2006年09月29日 09:07:05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浙江日報臨海9月28日電 今天,臨海市川南果蔬合作社種植的25噸新鮮冬瓜,經台州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臨海辦事處檢驗檢疫合格後,順利抵達我國臺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