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蝨目魚之「殤」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蝨目魚慘成「池魚」 背後是臺灣漁民的欲哭無淚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南蝨目魚與大陸的契作前年被喊卡,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理事長王文宗曾表示,以1年契作360萬斤換算,銷售金額大約1億多元(新臺幣,下同),如今就這樣憑空蒸發了,讓漁民欲哭無淚。對此,王文宗更指出,民進黨執政至今已1年半多了,卻沒有看到蔡當局賣了半尾蝨目魚到大陸。

  不賣到大陸一一這個全世界最大市場的後果是嚴重的,臺南蝨目魚的價格一路走低!據《中評社》報導指出,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大陸對臺南蝨目魚每斤收購價格為40至45元左右,契作不斷遭到民進黨攻訐,至蔡英文上任後,兩岸蝨目魚契作正式結束,去年外銷每斤的收購價格僅為27、28元,價格落差很大。

  王文宗稱,民進黨上臺執政了,但這兩年來也沒看到蔡當局拿出任何辦法來協助漁民提高收入。而沒有了與大陸的契作,有些漁民轉養臺灣鯛,但沒想到臺灣鯛價格也崩盤,再回頭養蝨目魚,可惜價格又已經不好了。王文宗哀嘆,單純的商機已慘被政治操作破壞殆盡。

    相關連結:

    臺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 業者嘆農漁產品銷陸大衰退 
    臺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害慘農漁民 被批自討苦吃

民進黨上臺前 兩岸蝨目魚合作曾經很興旺


資料圖片:2011年,大陸首度與臺南契約養殖蝨目魚,首批24噸魚貨,昨天裝箱運上貨櫃,準備銷往上海。

  為幫助臺灣漁業發展,促進兩岸經濟交流,早在2011年,大陸方面與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籤訂契作合約,除第一年300萬臺斤(1臺斤=600克)外,其餘每年臺灣向大陸輸出約360萬臺斤蝨目魚。而隨著臺灣政黨輪替,兩岸關係逐漸轉冷,臺南蝨目魚與大陸契作已於去年喊停。

  「5·20」之後,民進黨新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兩岸政治僵局,原本銷往大陸的臺灣農漁產品滯銷,農漁民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島內各縣市的農漁業代表紛紛出來抗爭,喊出口號「我們農民要吃飯」,呼籲當局妥善處理兩岸關係,造福百姓生計。

   回顧過去8年,兩岸關係不斷升溫,臺灣農漁業產品銷往大陸比例也日漸高漲。從數據來看,2008年臺灣水果類產品出口大陸,只有94萬美元的銷售額,到2015年已達到7018萬美元,約合21億元(新臺幣,下同),很多農漁民都愛到大陸做生意。其中緣由,不僅是因為兩岸有地利之便,語言文化相通,還因為大陸對臺灣的讓利。

    相關連結:

    港媒:大陸與臺南蝨目魚契作暫停 與政治何關?  
    赴大陸談契作受阻 臺南蝨目魚協會決議抗辯到底 

蔡當局「終結」兩岸契作 島內「漁」不聊生

資料圖片:臺「漁業署」發函「涉政治性內容須經主管機關許可」至各地,臺南漁民反對臺當局幹涉蝨目魚的契作,猛丟蝨目魚抗議,部分漁民焚燒民進黨證表達不滿。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日前,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理事長王文宗公開表示,在蔡英文執政的一年半中,約有1億多元(新臺幣,下同)的蝨目魚銷售額憑空蒸發。

    為了挽救臺灣蝨目魚外銷的困境,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曾計劃在去年9月組團前往大陸爭取蝨目魚契作合約,但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在8月1日依據臺當局「行政院農委會」以「涉及政治性內容」為由去函告知,非經各主管機構許可,不得前往,因此行程被迫取消。聽到這一消息,有漁民表示,我們只想到大陸做生意,跟政治何幹?

    之後,近百位養殖蝨目魚的漁民到臺南市府民治市政中心前陳情,用火點燃來自民進黨當局的一紙公文,斥其阻擋兩岸蝨目魚契作。當時許多民進黨籍漁民痛批,蔡當局根本不管漁民未來的生活,紛紛在現場燒毀黨籍,退黨抗爭。然而一年半的時間過去了,臺灣蝨目魚的外銷困境依然沒有解決,蔡當局不該出來解釋一下嗎?

    相關連結:

    臺灣不承認九二共識害慘農漁民 陳情抗議反被批  
    臺漁民不滿兩岸蝨目魚契作受阻 怒燒民進黨黨證  

要解決臺灣農漁業困境 大陸是臺灣最大「活路」

  「根據我20多年的研究觀察,臺灣水果的最佳市場在大陸。」臺南市玉井區農會總幹事黃澄清介紹,臺灣水果是亞熱帶多漿水果,好吃但不耐儲運,而運到大陸港口短則1天、長則5天,送到消費者手中還很新鮮。「而且,兩岸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已有18項臺灣水果『登陸』獲得免關稅優惠,試問全世界其他地方哪裡可以如此?」黃澄清說,去年農會期間,他20天在淘寶銷售了1.5萬噸芒果,沒有半箱退貨。

  「家和萬事興,兩岸是同文同種的一家人,過去即是基於這個理念,大陸才對臺讓利。」《旺報》總編輯王綽中指出,「5·20」之後臺灣農漁業產品銷量衰退,影響非常大。基層民眾收入減少,社會總體消費能力也就降低,農漁民產品賣不出去,島內經濟衰退更甚。

  「兩岸本是一家親,臺灣農業銷往大陸是最大的活路,大陸對臺灣又特別照顧,西邊有路不走,硬要去開闢南向,這不是自討苦吃嗎?」臺南市議員謝財旺認為,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輸出地,每年有超過2.3萬億元的貿易順差,民進黨當局卻為了政治因素放棄龐大的大陸市場,對臺灣農漁民來說太殘忍了。

    相關連結:

    蕭漢俊:誰講兩岸開放不好 就是農漁民敵人  
    民進黨不認「九二共識」 臺農漁民疾呼要吃飯   

蝨目魚業者這樣說 籲蔡英文速承認「九二共識」

    「漁民在『大選』之前,相信蔡英文會讓兩岸關係愈來愈好,而將手中選票投下去,如今坦承錯了!」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理事長王文宗說,這次政黨輪替剛好讓大家看到是誰在騙人,他也呼籲蔡當局,早日承認「九二共識」。

    王文宗說,實施5年的蝨目魚契作年產值逾1.4億元,佔全臺蝨目魚產值3%,不懂綠營恐懼什麼?有人告訴他,綠營不能見到漁民跟大陸和諧相處,這會影響選票。

    他也承認,南部選民在地下電臺長期洗腦之下,每到選舉,綠旗一舉,選票就一面倒,但這回漁民已認清事實。蝨目魚能銷大陸,是因過去有「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在ECFA零關稅優惠下,大陸讓利給漁民。現在新當局上臺,不僅原來的契作沒了,漁民要自己去跟大陸打商量,臺灣農政單位還不遺餘力的打壓。

    王文宗表示,大陸買臺灣蝨目魚真的很厚道,臺灣的買賣須扣水重(現撈販售帶有水漬)5%,但大陸只扣3%,十分體恤漁民。以每位漁民契作3萬斤來算,多出2%的利益就是600斤,這不是一筆小錢,契作漁民都非常感謝。面對現在蝨目魚養殖全面潰敗,又逢颱風災損,王文宗呼籲蔡當局儘快承認「九二共識」,讓農漁民喘口氣。

    對此,網友們也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人認為蔡英文可能不愛吃蝨目魚~

  

  也有人覺得臺灣漁民是自作自受~

  

  

  

  當然,也不乏那些「出謀劃策」的~

  

  

  針對上述問題,王文宗也表示,民進黨上臺執政這一年半的時間裡,漁民們沒有看到蔡當局賣半尾蝨目魚到大陸,也沒有拿出任何辦法來協助他們提高收入。而沒有了與大陸的契作,島內漁民的生計也成了問題。王文宗哀嘆,單純的商機已被政治操作破壞殆盡。

  自去年「520」以來,聲稱要「維持兩岸現狀」的蔡當局,實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一心「去中國化」,令兩岸關係緊縮甚至重回冰點,不只赴臺的大陸遊客銳減、觀光業慘澹,現在看來就連農漁業也慘遭「池魚之殃」,說好的「綠色執政,質量保證」呢?

    相關連結:

    臺灣農漁業者:假南向真「反中」 被民進黨趕盡殺絕  
    臺南漁民:沒有兩岸「契作」生活怎麼會好?  

    名詞解釋:蝨目魚

    蝨目魚,它是一種遍布於熱帶與亞熱帶水域的魚種,在臺灣飼養的時間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鄭成功為驅趕荷蘭人領軍來到臺南時,因軍餉不夠便派人在後港捕魚。而捕上來的魚鄭成功從沒見過,於是用閩南語問這是「什麼魚」,旁邊的人以為這是魚的名字,於是就把它叫做「蝨目魚」(閩南語「什麼魚」的諧音)。因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人們也將它譽為「狀元魚」。

相關焦點

  • 海關「零關稅」 臺灣蝨目魚「登陸」受歡迎
    海關「零關稅」 臺灣蝨目魚「登陸」受歡迎2014-05-06 10:06     來源:你好臺灣網     編輯:孟雅詩  你好臺灣網廈門5月6日消息 (記者 郭婕妤 通訊員 張冬鋒)「你們看,生產線上的這些蝨目魚非常新鮮,多虧了海關提供的關稅優惠和通關便利,讓蝨目魚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加工,極大保證了我們產品的品質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成功「登陸」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成功「登陸」 2012年03月09日 0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原標題: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近日,在東山檢驗檢疫局和東山海關工作人員的現場監管下,6個貨櫃、132噸的臺灣蝨目魚順利運抵東海岸公共保稅庫。這是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首次大批量「登陸」海峽西岸。   蝨目魚俗稱「臺灣第一魚」,屬於ECFA清單內品種。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登陸蘇州
    來源: 新華網蘇州頻道  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正式「遊進」華東地區。昨天下午,在首站蘇州舉行的「臺灣第一魚———蝨目魚美食發布會」上,蝨目魚在大陸地區被正式命名為「狀元魚」。國臺辦副主任鄭立中專程趕來祝賀。一個美食發布會,為何會引起國臺辦領導的興趣?
  • 臺灣蝨目魚登「陸」定名「狀元魚」
    新華網南京3月8日電(記者 秦華江)「臺灣第一魚 蝨目魚美食發布會」8日下午在蘇州舉行。會上,上海水產集團、禎祥食品、學甲食品三家主辦企業推介了臺灣蝨目魚系列產品。同時,為更好地推介蝨目魚,其在大陸市場正式定名為「狀元魚」。
  • 河南採購一批臺灣蝨目魚製品
    本報臺灣訊 作為「中原情·一家親」經貿文化交流活動的一項內容,6月14日上午,河南省供銷社與臺灣學甲食品公司在臺南學甲鎮舉行蝨目魚製品採購籤約儀式。副省長趙建才出席。
  • 被譽為「臺灣第一魚」的蝨目魚「遊入」上海市場
    新華網上海9月28日電(記者李榮)記者從28日開幕的上海國際水產精品展獲悉,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將首次大規模「遊入」上海市場。
  • 零關稅臺灣蝨目魚 在東山深加工後來廈門
    廈門晚報訊(文/圖 翁華鴻 張冬鋒 劉歡歡)「你們看,生產線上的這些蝨目魚非常新鮮。如今,蝨目魚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加工。」「雖然大陸也有一些蝨目魚收購點,卻沒有專業化的深加工流水線。加上這種魚肉橫刺較多,市場一直很難打開。」陳振魁董事長介紹說,2013年他們就開始探索上馬蝨目魚深加工項目,力爭填補這一空缺。
  • 大陸與臺灣第二批契約養殖蝨目魚開始捕撈
    大陸與臺灣第二批契約養殖蝨目魚開始捕撈 2014年08月04日 11:21:37  來源:新華網
  • 臺灣蝨目魚「遊」進大陸 期待養殖分工合作(圖)
    在島內,漁業不僅滿足臺灣人消費需求並提供就業機會,也成為其出口創匯的重要支柱。     在臺灣所有漁業產品中,蝨目魚是最有代表性的食用魚種,有「臺灣第一魚」之稱。尤其在南臺灣地區,蝨目魚更是臺灣民眾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美味。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正式「遊進」華東市場
    &nbsp  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正式「遊進」華東地區。昨天下午,在首站蘇州舉行的「臺灣第一魚———蝨目魚美食發布會」上,蝨目魚在大陸地區被正式命名為「狀元魚」。國臺辦副主任鄭立中專程趕來祝賀。一個美食發布會,為何會引起國臺辦領導的興趣?原來,這背後有一則故事,而鄭立中恰恰就是故事的主角之一。
  • 大公報:「臺灣一寶」蝨目魚不妨改名可雙贏
    香港《大公報》2日刊文說,物美價廉的蝨目魚在臺灣島內被視為一寶,但倘若因名字之故而得不到消費者的青睞,未免可惜。  去年來自臺灣的蝨目魚首次大批量登陸銷售。不少消費者一看到「蝨目」這個名字就皺眉頭,不禁聯想到吸血蝨子,因而對蝨目魚也就失去了胃口。  有句俗話叫「不怕生壞命,就怕起錯名」,消費者認識一種商品或品牌,多從它的名字開始,如果名字不吉利、不順口、不好記,不但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還惹人生厭。第一印象不佳,遑論繼續了解商品的特性和功能,更不可能產生購買的欲望了。
  • 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2018年01月04日 09:1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為幫助臺灣漁業發展,促進兩岸經濟交流,早在2011年,大陸方面與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籤訂契作合約,除第一年300萬臺斤(1臺斤=600克)外,其餘每年臺灣向大陸輸出約360萬臺斤蝨目魚。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遊進紹興 9月市民可以嘗鮮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遊進紹興 9月市民可以嘗鮮 2012年03月07日 08:10:01   本報訊(駐紹興見習記者)近日,在紹興濱海新城「七七丘」的海塗上新挖出近50口魚塘,紹興天元水產負責人蔣天明告訴記者,這是為迎接來自臺灣的蝨目魚做的準備
  • 在臺灣的美食料理中「蝨目魚」與「烏魚子」是不可缺少菜品.
    風味獨特的烏魚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質,不但國人喜歡,日本人也視之為珍品。而且,它所含的蛋白質,各種必需胺基酸都很好,脂質含大量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如EPA與DHA。中醫研究,發現烏魚子有非常明顯的滋補功效,有養血、通經、催乳、補脾、益腎、滋陰、調經、止帶等功效。
  • 2014臺灣彌陀港蝨目魚節 下月初將登場(圖)
    原標題:2014臺灣彌陀港蝨目魚節 下月初將登場(圖)   2014彌陀蝨目魚文化節有漁夫牽罟活動,供民眾體驗漁夫捕魚的樂趣。(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10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14彌陀蝨目魚文化節將在11月1、2日登場,高雄市府海洋局與彌陀區漁會、公所合力推出10大特色系列活動,其中漁夫牽罟趣1日體驗與蝨目魚大餐搶「鮮」訂購中。海洋局長賴瑞隆表示,當地用深坪式鹹水技術養殖,不僅沒有臭土味,肉質彈牙、味美鮮甜。
  • 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首批132噸抵東山
    原標題:兩岸企業合作開發臺灣蝨目魚 首批132噸抵東山 首批132噸臺灣蝨目魚運抵東山。圖為海關在通關現場及時驗放。黃輝全 攝   中新網東山9月12日電 (朱少文 司超 戴春松)12日,在福建東山檢驗檢疫局和東山海關工作人員的現場監管下,6個貨櫃132噸的臺灣蝨目魚順利運抵東海岸公共保稅庫。這是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首次大批量「登陸」海峽西岸。   蝨目魚俗稱「臺灣第一魚」,屬於ECFA清單內品種。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登陸」大陸後改名為「狀元魚」
    會議透露,今年開始列入ECFA早收清單的蝨目魚,關稅稅率降為零,這意味著臺灣蝨目魚將在大陸獲得更多商機。而就在不久前,關於蝨目魚是否改名也曾引發了一陣不小的「風波」。為了消除大陸消費者對這一名稱的不良聯想,在這次會議上也正式公布,此次蝨目魚進軍大陸市場,將定名「狀元魚」。蝨目魚的名字從何而來,改名又會對業者產生怎樣的影響?
  • 契作採購 臺灣蝨目魚登上「兩岸關係研討會」餐桌
    中國臺灣網3月21日平潭消息以「穩步推進,全面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兩岸關係研討會將於3月22日在福建平潭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計。記者了解到,研討會的兩場招待晚宴上,臺灣蝨目魚將作為接待用菜首次亮相。
  • 臺灣蝨目魚首次「登陸」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
    東南網12月16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昨日,記者從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來自臺灣嘉義縣的蝨目魚肚已順利運抵海滄。這也是素有「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及其產品首次「登陸」海滄口岸。俗稱「臺灣第一魚」的蝨目魚,魚鮮肉細,營養價值高,富含EPA和DHA,有益於人體增強抵抗力、降低膽固醇、預防血酸等功效,屬海產品中高端魚類,在臺灣養殖面積大、產量高、價格便宜。蝨目魚肚、蝨目魚丸、蝨目魚罐頭、料理蝨目魚頭湯等產品,在北京、福州、廈門、廣州等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