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團隊:新型電池問世,整車續航裡程翻倍!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2020-12-13 騰訊網

「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上世紀80年代,陳立泉和團隊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1996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鋰離子電池,率先解決了國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了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

在江蘇溧陽,陳立泉院士的得意門生李泓,帶領團隊經過二十多年的技術攻關,在一項鋰電池關鍵原材料上獲得了突破,並在2017年進行了量產。

納米矽負極材料是他們自主研發的新材料,用它做成的紐扣電池,其容量是傳統石墨鋰電池的5倍。

▲天目先導電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羅飛

矽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儲量豐富,砂子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矽。但是要把金屬矽做成矽負極材料,就要進行特殊的加工處理。在實驗室裡,完成這樣的加工處理並不是難事,但是要做成噸級的矽負極材料,這就需要大量的技術攻關和試驗。

中科院物理所從1996年就開始研究納米矽,2012年開始做矽負極材料生產線,直到2017年才做出第一條生產線,而且不停地調整修正。經歷過幾千次的失敗才批量生產出了矽負極材料。目前,溧陽這家工廠年產鋰離子電池矽負極材料可以達到2000噸。

如果說矽負極材料是未來提高鋰電池能量密度的一個很好的選擇,那麼固態電池技術則是解決目前鋰電池安全性、循環壽命等問題的一種公認的有效解決方案。當前很多國家都在積極布局固態電池的研製,中國在固態鋰電池技術方面的研發也在與國際同步。

在溧陽的這家工廠裡,採用了李泓教授帶領團隊研發的固態鋰電池的無人機,續航裡程比同樣規格的無人機,增加了20%。奧秘都在這個黑褐色的材料上,它們就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製的固態化正極材料。

2018年,這裡已經完成了300Wh/kg固態動力電池系統的設計開發,在車輛上搭載後,可以使整車續航裡程增加一倍。2019年,中科院在江蘇溧陽建立了固態電池中試生產線,今年5月,已經陸續有產品開始在消費電子類產品中使用。

不過,李泓告訴記者,這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全固態電池,而是在液態鋰電池技術上不斷優化的類固態電池,要想讓汽車續航裡程更遠、手機待機時間更長、無人機飛得更高更遠,就要研發更安全、更大容量的全固態電池。

新型電池層出不窮 「電動中國」正在建設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不僅是中科院科物理所,很多企業也都在探索新能源電池的新技術、新材料。在廣東珠海的一家新能源公司,一輛純電動公交車在公司的充電示範區進行充電。

充電三分多鐘,剩餘電量就由33%上升到60%以上,僅僅8分鐘,這輛公交車的電量就充滿了,顯示為99%。

梁工告訴記者,城市公交車線路固定、一個來回的公裡數不會超過100公裡,利用公交司機休息的時間充電,可以充分發揮鈦酸鋰電池充電快的優勢,另外鈦酸鋰電池還有循環壽命長的優勢。

在這家公司的電池研究院,有一塊從2014年就開始進行充放電循環試驗的鈦酸鋰電池,如今六年時間,充放電已超過3萬次。

在另外一間實驗室,技術人員給記者演示了鈦酸鋰電池跌落、針刺、切割試驗,特別是鋼針刺穿進電池之後,沒有發生燃燒、冒煙等現象,而且電池還能正常使用,同樣鈦酸鋰電池具有寬域的環境溫度。

儘管鈦酸鋰電池有長壽命、高安全、充電快的優勢,但是鈦酸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不夠高,只有鋰電池的一半左右。因此,他們把目標市場放在了公交車、專用車輛,以及儲能電站等對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應用場景。

在儲能電池研發和產業化方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發的鈉離子電池已經開啟了商業化之路。相同的儲電量,鈉離子電池相比鉛酸電池,不僅體積小,而且重量大大減輕,同樣體積鈉離子電池的重量不到鉛酸電池的30%。在一款低速電動觀光車上,同樣的空間,儲存的電量增加了60%。

2011年,同樣師從陳立泉院士的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胡勇勝帶領團隊,開始致力於鈉離子電池技術的研發,經過的10年技術攻關,開發出了鈉離子電池,在國內以及全球鈉離子電池底層研發及產品應用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

相比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原材料分布廣泛、價格便宜。生產負極材料的原料就是經過洗選的煤炭,每噸的價格不到一千元,遠遠低於幾萬元一噸的石墨價格。而另一種材料碳酸鈉,同樣資源量豐富,價格便宜。

鈉離子電池不易燃燒,安全性好,在零下40攝氏度都可以工作,但是能量密度不如鋰電池,目前只能用在低速電動車、儲能電站等對能量密度要求較低的領域。不過,鈉離子電池的目標是用做儲能設備,目前已經開發出100千瓦時的儲能電站系統。

對於未來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發展的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認為,安全性和成本仍然是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技術攻關的核心要求。在傳統能源緊缺的情況下,儲能電池能夠促進可再生能源併網應用,改善峰谷用電矛盾,形成綠色、可持續的能源結構。

來源:央視財經

▏本文作者:材料委天津院

▏本文責編:王寧寧

註:本文為前沿材料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取得授權;如有長期合作意向或申請加入白名單,請添加微信cailiaoxia聯繫我們。

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或未按照要求格式轉載,作者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5倍傳統鋰電池容量,整車續航裡程翻倍!
    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整車續航裡程翻倍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
    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上世紀80年代,陳立泉和團隊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
  • 整車續航裡程翻倍!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你的電池該換了?
    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納米矽負極材料是他們自主研發的新材料,用它做成的紐扣電池,其容量是傳統石墨鋰電池的5倍。
  • 央視財經丨固態電池/鈦酸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優勢在哪?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上世紀80年代,陳立泉和團隊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1996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鋰離子電池,率先解決了國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了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在江蘇溧陽,陳立泉院士的得意門生李泓,帶領團隊經過二十多年的技術攻關,在一項鋰電池關鍵原材料上獲得了突破,並在2017年進行了量產。納米矽負極材料是他們自主研發的新材料,用它做成的紐扣電池,其容量是傳統石墨鋰電池的5倍。
  • 西工大專家研製出新型電池,續航時間比傳統鋰電池提升7倍
    西工大專家研製出新型電池,續航時間比傳統鋰電池提升7倍 鋰-二氧化碳電池近期由西北工業大學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謝科予教授團隊所研究的鋰-二氧化碳電池,比同等體量的傳統鋰電池提升了7倍,而且所用材料更加環保。
  • 電池容量越大續航越長?60kWh純電動車都在這裡了
    作為該系列續航最高的車型,北汽新能源EU5 R600搭載了電池容量為60.2kWh的電池組,整車質量為1680kg,NEDC續航裡程達到501km。動力方面,EU5 R600搭載了一臺永磁同步電機,最大輸出功率 160 kW,最大扭矩 300 N·m。
  • |小鵬g3|磷酸鐵鋰|小鵬|suv|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鋰離子電池
    近日,工信部對外公示了申報第339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小鵬G3將推出換裝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據工信部消息指出其電池供應商為寧德時代,整車重量相比三元鋰電池版車型增加30kg,由此看來小鵬已成為三家新勢力中首位「回歸」磷酸鐵鋰路線的車企。
  • 『湯叔解惑』是什麼決定了電動車的續航裡程?
    我們購買一臺純電動車,又有多少成本投入到了續航裡程當中去?本期就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最直觀的影響因素:電池容量電池容量對續航裡程的影響最好理解,就好比我們的手機或者小時候玩的遙控車一樣——電池的帶電量越大,電氣設備使用時間就越長,反映到純電動車上就是續航裡程更長。
  • 電池容量與續航之間:我們還需權衡利弊,明辨得失
    從70kWh到84kWh到100kWh再到如今被曝出的150kWh電池,可以看見的是蔚來汽車電池容量在一路上升。當然,對應的續航裡程也是從415KM到485KM再到580KM(ES8),至於150kWh的電池續航肯定是過600KM了。
  • 「超級電池」問世?鋰電池或被淘汰,充電15秒,比普通電池快千倍
    當然,在冬天特別是北方,電動車的充電以及續航就遇到了挑戰,如果不開空調又天寒地凍和室外沒區別,開了空調續航又掉得很快,對於一些有裡程焦慮的朋友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同時充電慢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鋰電池也沒有記憶效應的,可以隨時充電。當然除了鋰電池之外,其他的傳統電池,例如:南孚的鹼性乾電池等等。現如今的鋰電池,也已經非常成熟,已經廣泛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電動工具、數位相機等眾多領域。
  • 國產Model 3磷酸鐵鋰電池裡程打折?當事方各執一詞
    在充滿電後,他購買的Model3顯示續航為420公裡,但是實際行駛241公裡後,電量剩餘5%,表顯耗電39千瓦時。這個續航裡程顯然達不到消費者的期望。根據公開信息,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國產Model3車型在10月底進行了首批交付,其搭載的磷酸鐵鋰電池容量為55千瓦時,百公裡電耗為12.6千瓦時,NEDC工況下續航裡程為468公裡,相比此前的三元鋰電池版本增加了22公裡。
  • 深度科普貼:比亞迪刀片電池與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到底差異...
    關於問題的答案後續有時間慢慢說,今天主要話題是比亞迪刀片電池與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到底差異在哪些地方! 3 生產成本減低了,續航能力提高! 據比亞迪專利顯示,將電芯進行扁平化設計使得刀片電池長度可達2500mm,是傳統磷酸鐵鋰電池的10倍以上,可極大提升電芯的重組效率——這同時意味著可提高電池包的能量密度。
  • 鋰電池系列專題:後補貼時代,看LFP電池發展趨勢
    在對成本敏感性高的中低端車型 (低續航裡程、或運營類車輛)LFP比例將提升;而中高端車型追求整車性能提升,三元電池更容易滿足其 在續航裡程、電耗、快充性能、空間感等需求,高比能量電池仍將是大勢所趨佔主要份額,未來隨著高比能 量電池技術成熟,實現降本後,相對優勢將顯現。
  • 河豚換電|電動車電池各大型號續航裡程大解密
    眾所周知,電池容量越大,電動車續航裡程就越遠。電動車用戶的騎行裡程需求不同,所適合的電動車電池容量自然不盡相同。為幫助廣大用戶選擇最為適合自己需求的電動車,特整理了各類型號電池的續航裡程供參考。這種電池全新的續航裡程在40公裡左右,相對於48V12Ah的電池續航裡程有所提高,對上班路程稍遠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60V的電池在目前市面上應用最多且最為廣泛,60V常見的型號有60V20Ah和60V32Ah兩種。
  • 續航300公裡 新型電池讓電動汽車甩掉「充電焦慮」
    原標題:續航300公裡 新型電池讓電動汽車甩掉「充電焦慮」   「充電焦慮」和「裡程焦慮」是純電動汽車大規模產業化面臨的一大障礙。在近日召開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一項名為「高比能快充鋰離子電池」的技術獲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獎。
  • 新型鋰電池迎突破,續航能力翻倍,「電動時代」未來可期!
    近日,位於廣東珠海的銀隆新能源儲能系統研究院、中國頂尖鋰電池研發團隊最新研發的新型納米矽鋰電池研發成功。80歲的陳立全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鋰電產業的創始人。20世紀80年代,陳立泉和團隊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
  • 既然增加電池容量就能增加續航,廠家為何不無腦增加電容量?
    從70kWh到84kWh到100kWh再到如今被曝出的150kWh電池,可以看見的是蔚來汽車電池容量在一路上升。當然,對應的續航裡程也是從415KM到485KM再到580KM(ES8),至於150kWh的電池續航肯定是過600KM了。
  • 電動車該選鉛酸電池還是鋰電池?專家:這5點差別可以借鑑!
    電動車該選鉛酸電池還是鋰電池?專家:這5點差別可以借鑑!對此專家說有5點可以給大家借鑑一下,下面咱們就一起了解一下。第一質量體積。與鋰電池相比,鉛酸電池的體積更大,一般的鋰電池重量大概是3公斤左右,而鉛酸電池大概是16公斤-30公斤左右,在拆卸時,鋰電池會更省力,雖然鉛酸電池也打算進行輕量化設計,但是兩者之間差距實在太大,想要做到差不多重好像不太好辦。第二使用壽命。
  • 新型鋅電池可與機器人「融為一體」 續航能力提高72倍
    據《科學機器人》雜誌報導,已有科學家用一種多功能電池演示了這種方法,這種電池可以作為蠍子形機器人的結構材料。他們估計,這項技術可以為未來的機器人提供高達72倍於當前配置的動力。這些電池通過由水基聚合物凝膠和凱夫拉背心中使用的芳綸納米纖維製成的膜在鋅電極和空氣陰極之間傳輸氫氧離子,這種設計開啟了一些有趣的多功能功能。該團隊使用最新版本的鋅電池作為結構材料,用於製造蠍子和蠕蟲形狀的小型機器人。這些電池被連接到機器人的馬達中,然後將其包裹起來,以保護內部的脆弱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