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當選第一詠月佳句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終於買到了帕運會的門票,中秋節我會和女朋友一起去北京!想想就激動!」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韓誠對今年的「奧運中秋」充滿了期待。

  奧運會後的第一個中秋節就要來了,這也是首次成為法定節假日的中秋節。有人說,奧運會讓中國人更加浪漫。這個中秋,國人會不會有一些更為浪漫的過法?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通過搜狐網對131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7.6%的人認為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可以與家人團聚;20.3%的人認為中秋節是個傳統的節日,一定會賞月吃月餅;11.1%覺得「浪漫」,因為能夠與愛人共度;9.4%的人感覺「愜意」,可以歇3天;還有6.4%的人在這一天因異鄉思故人,而感到「孤單」。

  55.7%的人會與家人共度中秋

  「大學四年在外求學,從來沒有回家過中秋節。剛開始工作壓力大,節奏很快,也忽略了這個團圓的節日。」江西省萍鄉市的李康說,今年能放假3天,一定要回家和家人好好過這個節。

  他說,汶川地震給了他很大觸動,能和家人平平安安地過小日子就是幸福。說起中秋節計劃,他語調歡快,「全家人聚會,吃完晚飯找個露天的地方賞月,可以吟詩、唱歌、小酌一番,最後共享月餅。」

  調查顯示,和李康一樣,55.7%的人會和家人共度中秋節,20.3%的人表示中秋節會和男\女朋友一起過,11.4%的人選擇了同學\朋友。只有8.4%的人是一個人過。

  「父母和男朋友都不在身邊,中秋節我跟誰一起過呢?」在上海某財經報實習的小楊這幾天一直在琢磨中秋節計劃。

  像小楊這樣的「漂一族」不在少數。他們並不願意孤單地過節,而是紛紛結伴出遊旅行。「就算不能和家人或戀人浪漫,那也可以和驢友們浪漫。」一位豆瓣網友說。

  「中秋夜,海灘漫步,聽潮賞月之旅」,網友「奇蹟」發出一起去秦皇島旅遊的號召,很快就有數百人應徵。「奇蹟」說,他們通過QQ群聯繫,將活動組織得井井有條,就等中秋節前夕出發了。

  記者發現,不少網絡社區或論壇上都有這樣的網友聚會或旅遊活動。成都網友「riprollsoil」還發起了中秋創意市集活動,召集手工達人現場DIY(自己動手)製作和出售創意產品,並對作品進行評獎。

  讓我們過一個充滿月光的童話般的中秋節

  8月31日,鄭州市詩人曹天在博客上貼出詩作《中秋,讓我們仰望月亮》,「請市長熄滅公共場合的所有燈光,讓甘露般的月光灑在我們的心上」,曹天在詩中倡議中秋節關閉景觀照明燈,讓市民仰望月亮。同時,他還向普通家庭提出建議:「如果有孩子,那我們關掉電視,用一個小時,陪孩子過一個充滿月光的童話般的中秋節。」詩人的倡議得到了不少網友的響應。

  「節能、安靜地賞月,回歸傳統真不錯。」

  「騎上自行車,去沒有高樓大廈的地方,在郊外來一頓月光晚餐,多好。」

  「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平房頂上看著月亮進入夢鄉,那份安詳……期待中秋節的月亮。」

  本次民調顯示,36.0%的人把賞月作為中秋節活動的首選。其中,38.1%的人會在家裡賞月,15.8%的人表示在哪裡都可以,14.2%的人會去公園,還有13.3%的人選擇在河邊賞月。

  中秋之夜,山東省青島市一些漢服愛好者準備在海邊舉行「著漢服,祭月神」的活動。活動發起人王先生介紹,祭月源於古代天子「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傳統,「到時女孩子們兩人一組,來到案前,叩拜,上香。點燈籠也是源於古代賞月風俗,古人燃燈以助月色。」

  調查顯示,除了賞月,31.0%的人選擇「吃團圓宴」過中秋節,23.1%的人會和朋友聚會、狂歡,6.3%的人選擇了旅遊,接下來的排序依次是逛廟會(1.6%)、拜月祭月(1.5%)、點燈籠(1.1%)、觀潮(1.0%)。

  「中秋節我會去香港的姐姐家過。聽姐姐說,中秋那天她們社區裡組織了很多活動,有花燈賞,有燈謎猜,有遊戲玩,有禮物發,還有粵劇聽,聽著就覺得好玩兒。」河北省某高校大三學生李莉說,相比之下,內地中秋節組織的活動還是太少了。

  公眾最喜歡的詠月詩詞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我想邀請在學校認識的留學生朋友,向他們介紹中秋節的傳統以及中秋節國人講求團圓的觀念。」南開大學傳播學系的王冰準備過一個特別的「奧運中秋」。

  「我們老是講中華文化要走出去,現在就是個好機會。」著名人文學家、節慶專家李漢秋充分肯定帕運會期間中秋節的對外展示,「帕運會本身就是對殘疾人的關愛,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精神。而我們的中秋節講究合家團圓,讓人覺得很溫暖、很溫馨,這兩者完全可以結合起來。」

  「中秋節寄託著我們的家國情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最直白的詩句。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李白一句鮮為人知的『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仿佛滿懷相思,在心裡迂迴盤繞了一回,卻終於沒有成文。」網友「鄢支山下小黃花」說。

  調查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三句有關月亮和中秋的詩詞最受公眾喜愛,支持率分別為29.8%、24.5%和18.7%。

  接下來公眾喜歡的詩詞還有:「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9.1%);「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8.6%);「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7.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6.5%);「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6.4%)等。

  「很多經典詩詞都能傳唱出國人的遊子心情和思想情緒,這也是我們中秋文化中很精彩的一部分。我覺得咱們在送月餅給老外的時候,應該也把我們這些美好的詩詞翻成英文送給他們,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文化中美好的東西。」李漢秋說。(李晶星 王聰聰)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 「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中長久是什麼意思 91人...
    中國詩詞大會: 「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中長久是什麼意思 91人都答錯了 2019-11-09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什麼意思?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作為一首中小學生必背的課本詞,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就沒必要對詞義和情感多做分析,只有一點,末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我們都知道「嬋娟」在這裡代指明月,但為什麼要說嬋娟,不直接寫「千裡共明月」呢?
  • 「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長久?一百人裡91個人都答錯了
    你最熟悉的詠月詩詞是哪一首?你最熟悉的中秋詩詞是哪一首?我估計,很多人應該都會第一反應是《水調歌頭》,特別是張口就能來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首詩詞是非常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是這麼久以來,很多人心目中中秋詩詞的千古絕唱,整首詩詞構思奇特,立意高遠。情境描述雅致,意境展現清新。
  • 千裡共嬋娟是什麼意思?
    蘇軾說的千裡共嬋娟,是祝願天各一方的多年老友,在中秋月明之夜,一起共享這美妙時刻的意思。別忘了,前面還有一句,但願人長久的衷心祝願。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那麼,美妙時刻,為什麼要說是嬋娟呢?首先,按照古人的說法,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所以,日也叫太陽,月也叫太陰。可見,與中秋圓月(團團圓圓)有關聯的嬋娟,也必與女性有關。
  • 每天一點國學: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誰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用一種自我安慰的話,表達雖然人隔千裡,但依然享有同一個月亮。借月說事,情景交融。嬋娟是在此處為月亮的意思。但嬋娟也是個多義詞。在詩詞中還有其他意思。
  • 中秋|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傳統的中秋佳節。傳說很久以前,一個叫嫦娥的女子,無意中吃了丈夫的不死藥,飛奔向月,成為月神。夫妻兩人互相牽掛,每每月圓之夜,對月思念。中秋節,宜思念王建說: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西晉文學家張翰,有一天,見秋風起,想念家鄉的蓴菜、鱸魚,於是毅然辭官,回到家鄉。從此,「蓴鱸之思」成了一個的美麗的典故。思念是中秋的主題,這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家鄉,只為那深沉的思念。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節日】今日中秋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節日】今日中秋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2020-10-01 09: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詩詞話中秋,蘇軾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詞: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注釋::子由,蘇轍的字。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下闕筆鋒一轉,由中秋的圓月,想到人間的離別,想到久別的弟弟蘇轍。夜沉沉,月亮轉過朱閣,低低透過窗戶,照著那無眠的人。這裡既是寫詞人自己又是寫人間無數個不能在中秋之日團圓之人的狀態。
  • 但願人長久的長久指的啥?《中國詩詞大會》難倒多人
    詩詞大會上難倒91人蘇軾的《水調歌頭》,2020高考考了,多人答錯蘇軾的《水調歌頭》算得上是傳唱度很廣的一首詞了,那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相信只要是上過學的人都對這首詩再熟悉不過了,甚至可以達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因此應該是大多數人最熟悉、最喜愛、最難以忘懷的一首詞。但就是這樣一首的詩,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竟難倒了百人團中的91個人,只有9個人答對。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中蘇軾希望什麼「長久」?百人團91人錯
    蘇軾的《水調歌頭》算得上是傳唱度很廣的一首詞了,那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在被鄧麗君唱過之後更是成為了古詩詞新唱中的經典名篇,幾乎成了每年中秋必唱的佳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此詩立意深刻,遣詞造句極負浪漫主義色彩,字句之間營造出一幅月下獨酌、與月共舞的清新壯麗的意象。
  • 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嬋娟一詞有豐富的典故來源
    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嬋娟一詞有豐富的典故來源文·段宏剛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代表作《水調歌頭》中的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意思為:希望世上的有情人能終成眷屬,長久地廝守在一起,即使天各一方,彼此也能享受到皎潔的明月,寄託思念之情。
  • 千裡共嬋娟,「嬋娟」什麼意思?
    一號:「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什麼意思?我:(沉默&思考)思念?一號:你居然不知道?是月亮的意思, 顯然是個名詞!我:不記得了……一號:以後娃的文學歷史這些,看來都不能讓你教,你教下英語就好了。我:好啊好啊,都靠你了!回家後自己偷偷補課。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中蘇軾希望什麼長久?百人團僅9人答對
    蘇軾的《水調歌頭》算的上是傳唱度很廣的一首詞了,那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在被鄧麗君唱過之後更是成為了古詩詞新唱中的經典名篇,幾乎成了每年中秋必唱的佳曲。這首詩是蘇軾在密州任太守時的一個中秋之夜之作,當時他已經39歲,已經有7年未見弟弟蘇轍。
  • 「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啥?詩詞大會100人裡,只有9個人答對
    「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啥?詩詞大會100人裡,只有9個人答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兩句詩,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全詩如下: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就是這樣一首千古名作,卻成了5季詩詞大會中最難的題,因為百人團只有9個人答對了。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20首經典中秋古詩詞總有一首令你心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賞月是傳統中秋佳節的重要活動,因此,「月圓」也成為中秋佳節的主要特徵。天上月圓,人間團圓,正是千百年來人們的美好願望。「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就是這一願望的集中體現。然而,現實生活中,團圓對於某些人來說,卻又是一種奢望,所以,秋思就自然而然發生了。團圓、賞月、秋思就成為了歷代文人筆下的常常吟詠的主題。
  • 中秋月圓闔家圓,萬家燈火夜無眠,但願人長久共嬋娟
    東方欲曉晨光乍現這場疫情改變了世界,驚詫了多少人的生活。默默地堅守,無力地掙扎,酸楚的淚水,苦笑地面對,無恥的嘲諷,感恩的憐憫,親戚的蔑視,家人的溫暖!因為網絡賭博,欠了80萬,三十出頭的人卻做出如此糊塗的事,是應該受到懲罰。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叔嬸為了不讓小家散了,用盡老人最大心血幫小家庭度過此劫。老弟悔錯了,老人鬢絲全白了,孩子苦求了,親人也做保了,可孩子媽媽依然狠心離去了。孩子的成長少了一個完整的家,可惜,可嘆!
  • 《水調歌頭》之後,再無詠月詩詞,蘇軾這首詩有多牛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臨粽子佳節,大家有沒有行程是和家人團聚的呢,在古代詩人詞人們,每到這個時候就要借物思人了,那時候可謂是交通極其不便利,而男人呢就要為了自己的前程到處奔波,和親人友人分開之後,又會極其的想念,今天就來說說往後的中秋佳節了,過了端午就是中秋了,中秋則是古人最容易抒發情感的節日,在這一天的詩詞也是創作率最高的,詠月詩詞無數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個中秋我才真正讀懂了這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千年之後的今天,人們只知每當中秋來臨,這句話就刷屏朋友圈,卻忘了它真正的涵義:但願兄弟保重身體,健健康康,來年中秋再一道把酒賞月。原來,唯有健康,才能人長久;唯有健康,才能共嬋娟。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短短的6分多鐘,卻讓人心頭一緊。
  • 30句中秋節的詩詞佳句
    ——唐朝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靈槎擬約同攜手, 更待銀河徹底清。——唐·李樸 《中秋》萬裡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唐·殷文圭 《八月十五夜》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朝 王建《十五夜望月》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 30句中秋節的詩詞佳句,有哪些是你熟知的呢?
    說起中秋詩詞,你首先想到的是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還是王建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張祜· 《中秋月》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裡外故人心。——唐·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良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圓。動搖隨積水,皓潔滿晴天。——權德輿·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夜對月見懷》此詩寫雨後清秋明月的皎潔,給人以明朗闊大、安詳寧靜之感。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