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參加華植志願者招募的複試,複試的李老師劈頭問我一句:你是怎麼認識植物的?這個話題估計專家們都可以寫一篇幾萬字的論文了吧。我能老實回答她,我依賴的是背後有一個「專家團隊」麼?
最近偷學到一個認識植物的方法,一語驚醒夢中人,那是博物學界祖傳秘笈,叫「地點分類學」。大概就是有些植物不認識,但是每年都會待在同一個地方不挪窩,所以只要天天去看,等它開了花了,或是結了果子,你就知道這是什麼樹了——而來年你就可以在旁人羨慕的目光中準確地鑑定出它。這段時間我痴情去看一種樹,幾乎每天,看它的葉子,看它開花,看它結果,時不時拍拍它,當然我不是不認識它,而且持續觀察一棵樹那也是一種有趣的事,反正也是下雨天打小孩——閒著也是閒著(這個歇後語有家暴傾向)。對,說的是小葉欖仁,我平時親切稱之小懶人。
我喜歡把欖仁樹親切叫做懶人樹,其實它不懶,欖仁樹和橄欖、烏欖這些我們常吃的「欖」在植物分類上並沒有親緣關係,只是欖仁樹的果實外形有點像欖仁(也叫欖核)而得名,小葉欖仁因為它的葉片相對也叫大葉欖仁的欖仁樹而言,小一號罷了。小葉欖仁,使君子科、欖仁屬落葉大喬木,也叫細葉欖仁、非洲欖仁、雨傘樹。欖仁屬也稱作訶子屬。它的拉丁學名是Terminalia neotaliala ,也有寫作Terminalia mantaly,其中屬名Terminalia來自英語單詞terminal,「終端,終點站」的意思,這是因為欖仁樹的葉子總是聚集在枝條的終端,是個很典型的特徵。原產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我國廣東、福建、臺灣沿海一帶有栽培。
大葉欖仁與小葉欖仁是我們身邊的一對活寶,假如把大葉欖仁想成是身材魁梧的哥哥,那小葉欖仁自然就是亭亭玉立的小妹了,它們兄妹倆為我們城市綠化帶來不可估量的貢獻。認識它們倆很久了,只是這個春天,突然就喜歡上小妹了,我花了一個春跟它一起,享受它帶給大自然的美好。小葉欖仁主幹挺直,枝椏以主幹為軸心,整齊有序地向四周鋪展開來,層次分明如塔狀;樹葉呈橢圓形狀,細碎有致,使樹木看起來疏朗通透、清新明淨,宛如少女般亭亭玉立。
冬天,小葉欖仁一身金黃,立春剛過,是小葉欖仁換衣裳的時候,南風一起,它身上的黃葉撲撲簌簌落地,很快,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綠葉冒了出來,新長出的嫩葉清新可人,溫潤秀雅,這是它最迷人的季節。清明前後,在春風的滋潤下,葉片慢慢變綠變大,每片葉子就像一把迷你的芭蕉扇,它們與枝丫構成一副美麗山水畫。我喜歡中午來到樹下,伸長脖子往上看,仿佛在欣賞一部光影大片,你看,春日的陽光照在小葉欖仁的身上,遇到了層層疊疊疏密有間的樹葉,一層一層婉轉而下,逐漸散開、變弱,最後變成無數光斑,在地下形成一張光影斑駁的網,假如一陣風吹過,這張網還四處搖擺,非常壯觀。
小葉欖仁屬於落葉大喬木,主幹直立,側枝輪生呈水平展開,樹冠層傘形,層次分明,質感輕細。最重要的是它能屈能伸,樹形雖英挺,卻不僵硬,枝幹極為柔軟,根系發達,這些特性使得它能夠抵禦強颱風的侵襲。
顧名思義,小葉欖仁的葉子不大,葉小,提琴狀倒卵形,像一把把迷你型的芭蕉扇,全緣,深綠色,冬季落葉前變紅或紫紅色。
我一直忽略它的原因,是因為一直沒發現它的開花與結果。可這次不,在我經常觀察的小葉欖仁裡,有幾株全是綠葉,可有幾株卻開花了,開始是花苞,就像桑樹上結的桑。不出幾天,花開了,露出花蕊,就像一條條「毛毛蟲」。花跟葉子一樣密密匝匝長在枝葉間,一條兩條的「毛毛蟲」真不算什麼,可是,等滿樹的「毛毛蟲」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就只有驚嘆了,要是有密集恐懼症的朋友,這會最好選擇離開。
花兩性,不顯著,白色或黃綠色。它沒有花瓣,我們所看到的一個5裂的花萼,10枚雄蕊,兩輪排列,著生於萼管上。
我在想,難得見到開花的小葉欖仁,那開花必然結果,這會選擇等。
可幸福來得太快,第二天我居然就在它們的旁邊,發現滿樹的果實,那一個個「小欖仁」是多麼的可愛,多麼的誘人。我幾乎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對著它們發呆。
小葉欖仁的核果紡錘形;種子1個。果實跟苦楝樹的果實一般大小,長大約1釐米。小葉欖仁具有樹形優美、抗病蟲害、抗強風吹襲、耐貧瘠等優點,可用作行道樹、景觀樹,孤植、列植或群植皆宜,是中國南方地區極具觀賞價值的園林綠化樹種和海岸樹種。
之前說了,小葉欖仁是亭亭玉立的小妹,那帶你去看看高大威武的哥哥,欖仁樹,身邊好多呢,只是因為我比它還懶,一直沒有把它收入囊中。欖仁樹 ,英文名是Indian almond,別稱大葉欖仁樹、涼扇樹、枇杷樹、山枇杷樹、法國枇杷、楠仁樹、雨傘樹、島樸及古巴梯斯樹等,因果實的形狀貌似橄欖的核,故而得名。欖仁樹果實含維生素C特別多,所以備受青睞。木材可為舟船、家具等用材。樹皮含單寧,能生產黑色染料。種子油可食,也供藥用。欖仁樹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印度東部和安達曼群島及馬來半島。垂直分布於海岸高地和沿海衝積土上,中國海南、廣東、廣西、雲南、臺灣、福建有栽培。上面是它的葉和花,下面是它的果實,還真的很像欖仁吧。落葉大喬木,株高10-15米,主幹直立,冠幅2-5米,側枝輪生呈水平展開,樹冠層傘形,層次分明,質感輕細。葉小,長3-8釐米,寬2-3釐米,提琴狀倒卵形,全緣,具4-6對羽狀脈,4-7葉輪生,深綠色,冬季落葉前變紅或紫紅色;穗狀花序腋生,花兩性,花萼5裂,無花瓣,雄蕊10,兩輪排列,著生於萼管上;子房下位,1室,胚珠2個,花柱單生伸出;核果紡錘形;種子1個。
拉丁學名 Terminalia neotaliala Capuron別稱 細葉欖仁、非洲欖仁、雨傘樹門 被子植物門綱 雙子葉植物綱目 桃金孃目科 使君子科種 小葉欖仁(本文圖片除了特別註明均為原創,拍自廣東珠海、東莞等地,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際網路。)
編號:H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