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是歌手》改名了,從《我是歌手》到《歌手2019》,格調不止高了一點點?節目名字的改變是常有的事情,一個節目的名字的改變有時候代表著賽制還有一些其他的內容或者形式上的改變,有時候也能體現一個節目的野心。
其實《我是歌手》本來就不是奔著選秀新人出來的,就是選一些在樂壇有一定地位,或者對音樂有一點造詣的人而來的,所以一開始就是陶晶瑩和陳坤這幾個人,來當評委,一開始很多觀眾那個都不知道陶晶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到底有什麼能力能夠坐在這裡當評委。可能這個節目就是想要依靠陶晶瑩來製造話題吧。
因為這個臺灣的女主持人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厲害,長得不好看,唱歌不好聽,但是就是很有話題度,為什麼呢?因為她很會製造話題,不是因為她很會說話,就是因為她不會說話,才會那麼有話題度,每次都很會蹭別的明星的熱度。比如說她很討厭誰,就發表了討厭一個人的言論,或者詆毀某個人,又或者在某些節目上面公然與他不和,然後掀起一股話題之後就光速道歉,這樣的炒作技能真是不一般強。這不是上次在金馬獎的頒獎典禮上面,就故意忽視鞏俐,隨後她在微博上面澄清這件事情。
《我是歌手》從2013年播出到現在,每年都播出一季節目,也產生了很多我們難以忘記的優秀的歌手,比如高音王子迪瑪希,純淨的歌聲,高音醉人,加上他帥氣的外形,在中國吸了一大波粉絲,歌手從要誰來誰就來,變成了你要誰來誰就來,這樣就更加能獲得收視率,因為能和網友還有觀眾互動,期望高的選手就會來到舞臺上,演出,唱得好與不好都是觀眾自己買單。
主要是他們邀請到的歌手其實都已經是成名的歌手,有些是成名很久的歌手,每年新晉成名的歌手也有很多。那些在樂壇活躍已久的歌手大多有一些自己的代表作,他們也許會老歌新唱,音樂的元素是不斷在增多的,唱法技巧這些也不斷在改變,這些老歌手也許會改編自己的成名曲,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像是楊坤那首很火的《空城》,就可以和《Apologize》一起唱,那種空空的嗓音很是迷幻,唱出了空城的滄桑悲涼,加上這首旋律相似的外文歌曲,似乎唱出了古今中外都相通的空虛寂寞之感,傳唱度也更加廣了。別有一番風味。當然也有一些新晉歌手踢館,加強了節目的欣賞性。
《我是歌手》的野心體現在哪裡呢?它的名字後面加上年份來命名,就有年度的以為,參加了這個節目的歌手如果取得不錯的成績,就有年度歌手的意味。難道湖南衛視又要打造像是金鷹電影節這樣的用來評判歌手的一個歌手節嗎?野心還是非常巨大的。《歌手》不出意外每年都會播出,似乎就是電視音樂節目裡面的常青樹 。
你們覺得這個節目野心巨大嗎?歡迎留言。
作者:蕎玥(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或在下方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