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信是《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的精神支柱

2020-12-16 人民網

2016年,對於中國網絡空間的發展與治理而言,註定是成果豐碩、繼往開來的關鍵之年。繼《網絡安全法》正式頒布後,《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以下簡稱《戰略》)也於年底公開發表。《戰略》不僅對當前網絡空間發展的七大機遇和五大挑戰進行了系統論述,更全面宣示了未來中國網絡安全治理的五大目標、四個原則和九項任務;《戰略》首次公開闡明中國關於網絡空間發展和安全的重大立場,既集中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智慧和治國韜略,更充分彰顯了黨中央身處新的歷史方位、面對新的發展機遇積極進取、敢於擔當所擁有的那份「中國自信」。

一、這份自信源於對發展大勢的總體把握與準確判斷。「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自習總書記親自擔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以來,中國網絡空間的發展環境和治理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總書記就提出了「網絡強國」的宏偉目標,特別是「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的英明論斷更是為我國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的判斷奠定了基調。總書記放眼國際國內、統籌總體布局,在第二屆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對網絡空間的發展明確作出「三大判斷」,並系統闡述了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這些論述為《戰略》的制定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論遵循,又確定了清醒而堅定的前進方向。從本質上來說,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判斷得準確、謀劃得科學,就能贏得主動、搶佔先機,國家和人民的繁榮福祉就大有希望。可以說,《戰略》是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和安邦富民政策的具體體現,是黨中央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二、這份自信源於對基本國情的深切了解和憂患感知。「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習總書記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總體戰略構想中,特別注重對我國基本形勢和重大風險進行慎重的評估,《戰略》同樣體現了這種務實精神和憂患意識。我國信息化進程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已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成績斐然的答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從窄帶接入到低速寬帶再到高速光纖接入的快速演進,網民規模、網絡基礎設施規模、寬帶用戶數以及移動寬帶率均位居全球第一;我國網際網路經濟佔國內GDP的比重及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市值規模也以迅猛之勢逐年大幅攀升。我們抓住了信息化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並對新興的網絡空間有了「信息傳播的新渠道」、「生產生活的新空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文化繁榮的新載體」、「社會治理的新平臺」、「交流合作的新紐帶」、「國家主權的新疆域」等深刻認識。中國已經探索出一條極具本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但《戰略》也清醒地認識到,在由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大步邁進的進程中,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國防安全和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面臨嚴峻風險與挑戰」。因此,必須「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設定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戰略目標,堅持「依法治理網絡空間」和「統籌網絡安全與發展」的原則,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網絡文化建設和網絡安全基礎的夯實列為重點任務,審時度勢、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三、這份自信源於對民為邦本的切實貫徹與始終如一。「政之所興在於順民心,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心」。一直以來,中國共產黨都是人民群眾的「主心骨」、社會發展的「孺子牛」,始終堅持「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群眾發展路線,堅決貫徹「以百姓之心為心、為百姓之利謀利」的治國理政方針,習總書記更是強調「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網絡空間競爭,歸根到底是人心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戰略》將「網絡安全為了人民、網絡安全依靠人民」的服務宗旨作為貫徹始終的核心主線。在網絡安全為了人民方面,《戰略》明確提出要「充分保障公民在網絡空間領域的合法權益」、「充分尊重人權」、「有效保護網絡空間個人隱私安全」、「讓網絡發展惠及13億多中國民眾」、「加強對未成年人上網保護」、「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傳播正能量,營造良好網絡氛圍」。在網絡安全依靠人民方面,《戰略》重點闡述要「通過政府、社會組織、社區、學校、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實施網絡安全人才工程,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專業建設,打造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和創新園區,形成有利於人才培養和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戰略》在多處體現了「以民為本、民為邦本」的深刻立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我們制定頒布《戰略》的「自信之本」,更是我們貫徹落實《戰略》的「動力之源」。

四、這份自信源於對科技創新的蓬勃熱情與執著追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已成為我國網絡空間繁榮發展的「推進器」,自然也是我國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壓艙石」。《戰略》在捍衛網絡主權、維護國家安全、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打擊網絡犯罪、夯實網絡安全基礎和提升防護能力等重點任務中均充分體現了對科技手段的倚重和對創新發展的堅持。習總書記非常清楚地指出,「網際網路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並多次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有決心、恆心和毅力取得核心技術上的突破。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網際網路技術產業的創新發展方面,不僅組建了產學研用的科研攻關聯盟,還在數據通信、移動通信和光通信等網絡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性進展;在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的科研攻關與謀劃布局方面,5G網絡、物聯網、大數據、智慧城市和人工智慧等網絡前沿科技已在國內各大重點城市和關鍵領域逐漸鋪開。我們堅信,在《戰略》的指導下,我國的科研攻關會持續發力、實踐應用定方興未艾、創新成果將次第花開。

五、這份自信源於對中國智慧的發揚光大與靈活運用。「江河萬裡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戰略》明確提出了要在國際社會「構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尊重網絡空間主權,維護網絡安全,謀求共治,實現共贏」等重要治理主張,這是習總書記在歷次網信工作會議、歷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以及在聯合國等重要國際政治舞臺上各類智慧觀點的高度概括與精華所在。特別是「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張,突出強調了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的重要性;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鑑的必要性;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的客觀性;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的緊迫性;以及構建網際網路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的時代性。這些網絡治理領域的「中國智慧」,不僅是中國數千年文明發展所積澱的文化優勢的凝練升華,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形成的制度優勢的集中體現。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黨中央的「執政魅力」之所以獲得國內民眾的高度認可和支持讚許,贏得全球各國的關注喝彩和普遍讚揚,都與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政治智慧和領導能力密不可分。

六、這份自信源於對世界和平的真誠追求與大國擔當。「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一直以來,中華民族都是一個愛好和平、講求擔當的國度;「和衷共濟」、「榮辱與共」更是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承的執政信念。此次頒布的《戰略》在提出「尊重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原則和確立「堅定捍衛網絡空間主權」戰略任務的同時,明確提出「和平利用網絡空間」的原則主張和「強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的戰略任務;同時,莊重承諾中國不搞網絡霸權、不搞雙重標準,更不利用網絡幹涉他國內政,而是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縱觀近幾十年來我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以及對外合作援助上的實際表現,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中國既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又是一個負責任大國,更是一個愛好和平、維護和平、推動和平的國家。我們堅持樹立和平觀念和世界眼光,以更加自信的姿態、更加主動的方式和更加負責的態度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與各項國際政治事務,進而共同應對網絡空間面臨的全球挑戰與安全威脅,努力讓中國的發展成為世界的機遇,讓中國的努力助推世界的和平、讓中國的臂膀肩負大國的擔當。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新年伊始、展望未來,我國的網絡安全與信息化事業必將在《戰略》的指導下進入一個制度更加成熟完善、發展更有質量效益,治理更有能力水平,人民更有獲得感的發展新階段。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同心協力、咬定青山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一定能通過《戰略》的有效實施,讓世界感知中國自信和中國主張,向世界奉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作者: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黨委書記 吳世忠)

(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相關焦點

  • 解讀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規劃中的挑戰與任務
    作為我國網絡空間安全的綱領性文件,《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重點分析了當前我國網絡安全面臨的「七種機遇」和「六大挑戰」,提出了國家總體安全觀指導下的「五大目標」,建立了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安全的「四項原則」,制定了推動網絡空間和平利用與共同治理的「九大任務」。
  • 《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大有內涵 八專家深度解讀
    12月27日,經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批准,國家網信辦正式發布《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以下簡稱《戰略》)。《戰略》體現出哪些亮點?將對中國網絡空間發展產生何種影響?傳播君第一時間約請專家深度解讀,為你剖析要點。
  • 歐巴馬新國家安全戰略有三大支柱
    「國防、外交和發展」三大支柱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內容,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16個月後,在他的首個《國家安全戰略》中再次對此予以強調。這份5月27日發布的新國家安全戰略,摒棄了布希時代「先發制人」和「單邊主義」的國家安全戰略。
  • 鑄造國家安全戰略支柱的海外樣本
    鑄造國家安全戰略支柱的海外樣本——美俄等核大國強化核威懾的主要舉措及啟示來源:解放軍報作者:李顯榮 楊敏責任編輯:喬楠楠2018-01-30其實冷戰結束以來,美俄等核大國核武器數量雖然大幅削減,但仍然沒有放棄核威懾思想,核力量依然是國家防務的戰略支柱,是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石。這些國家不斷調整核戰略,不斷提高核武器的質量,更加注重突出核力量的威懾與實戰運用。推動核力量現代化,夯實核威懾基礎核武器是威懾理論的物質基礎,要使威懾可信,就必須保持核武器的現代化水平。
  • 周鴻禕:安全是數位化的基礎,網絡安全將是國家安全的支柱性產業
    9月15日,在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表示,數字時代有區別於過去的三大特徵:一切皆可編程,萬物均要互聯,數據驅動業務,這就意味著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的風險將遍布在所有場景當中,並且直接關係到業務安全、社會安全和國家安全。
  • 天津大學法學院舉辦《美國國家網絡戰略》對我國的影響研討會
    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軍委聯參某部、中國航天十二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天津市人大等機構和高校,以及天津大學法學院、智能與計算學部的相關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教授致辭。他指出,美國近日公布《美國國家網絡戰略》,此次研討會重點關注這一戰略對我國的影響,旨在推進我國相關立法和政策的出臺。
  • 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全文)
    經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批准,外交部和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1日共同發布《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下稱「戰略」)。戰略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以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目標,就推動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首次全面系統提出中國主張,為破解全球網絡空間治理難題貢獻中國方案,是指導中國參與網絡空間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戰略性文件。
  • ...等級保護制度進入2.0時代 周鴻禕:網絡安全將是國家安全的支柱...
    來源:金融界網站 事件:近日,公安部制定出臺了《貫徹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健全完善國家網絡安全綜合防控體系,有效防範網絡安全威脅,有力處置重大網絡安全事件,切實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網絡和數據安全。
  • 中國道路自信的空間哲學表達
    、網絡空間與國家治理等問題。    對中國道路自信問題的空間哲學表達,主要是從空間辯證法視角歷史地把握中國如何從封閉自大的中央王朝走向衰落,進而陷入不自信與危機;如何通過革命邏輯確立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如何通過改革開放邏輯走出傳統建設模式主客觀封閉的危機從而增強自信;如何在主動引領世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真正道路自信,由此理出一條中國道路自信的歷史與邏輯統一的脈絡。
  • 360重慶安全大腦順利驗收!打造中國網絡安全戰略布局新裡程碑
    360重慶安全大腦基地作為360分布式國家安全大腦的西部節點,該項目的成功驗收標誌著中國網絡安全戰略布局的又一裡程碑。一方面,360重慶安全大腦將助力重慶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提高網絡安全防護和對抗能力,把重慶打造為國家級的網絡安全新高地;另一方面,其將為重慶網絡安全產業儲備和輸送大量的網絡安全人才,提升重慶在網絡安全和新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
  • 俞曉秋:川普政府的網絡空間安全政策走向
    它始於比爾•柯林頓總統執政時期實施美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計劃(NII)、倡導建設全球信息基礎設施(GII)和構建全美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保障體系,後又歷經了喬治•W•布希總統執政時期對「網絡化國家」與網絡安全在國家安全戰略中重要地位的認知,直至巴拉克•歐巴馬總統執政時期提出「國際網絡空間」和「網絡外交」戰略與政策概念,從網絡基礎建設到網絡安全再擴展到網絡空間,使網絡空間內外戰略政策最終成形。
  • 葉徵:網絡空間戰略博弈的「七種武器」
    通過「控制網絡」而「擁有世界」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網絡大國之間的博弈從一開始就極具戰略性,並對其他空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獨特的融合、控制作用。   從現階段發展情況看,網絡空間戰略博弈組織正日益國家化,網絡空間鬥爭已從最初散亂無序的「黑客」行為、企業行為、軍事領域專項行動等,發展為「國家主導、軍隊主體、各方參與」的國家組織行為。
  • 馬民虎:國家網絡空間「法治路線圖」需處理好的五大矛盾
    剛剛召開的四中全會,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強調全黨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審時度勢、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改革發展的戰略定力,又要敏銳把握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以釘釘子精神,繼續做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工作。為此,我們必須梳理國家網絡空間立法需要處理好的主要矛盾,並具體化、路徑化網絡空間「法治路線圖」。
  • 亞信安全發布XDR戰略 提升SOAR精密編排的網絡空間修復補救能力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12月4日,亞信安全在京舉辦高級威脅治理十周年暨XDR戰略發布活動。此次發布會上,亞信安全正式發布了XDR戰略。作為亞信安全高級威脅治理戰略3.0中極為重要的落地方案,XDR解決方案使得亞信安全SOAR精密編排的網絡空間修復補救能力再次提升。
  •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原標題: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建久安之勢 成長治之業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網絡市場。
  • 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評析
    為此,美國政府應該採取的主要措施有:強化美國邊界控制與移民政策,防範大規範殺傷性武器擴散,尋找恐怖威脅之源,拆除跨國犯罪組織,保持網絡時代的美國安全,促進建立一個具有恢復力的美國社會。第二,經濟繁榮方面。經濟繁榮是川普政府國家安全戰略所強調的國家利益之核心。
  • 360重慶安全大腦順利驗收!打造中國網絡安全戰略布局新裡程碑
    12月10日,記者從360公司獲悉,位於重慶市合川區的360重慶安全大腦項目順利通過項目竣工驗收。360重慶安全大腦基地作為360分布式國家安全大腦的西部節點,該項目的成功驗收標誌著中國網絡安全戰略布局的又一裡程碑。
  • 【中國穩健前行】高度文化自信為發展校準航向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把創造和傳播先進文化作為歷史責任,並高度自覺地將馬克思主義用以指導文化實踐,始終把文化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放到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來強調,領導人民走出了一條全新的文化發展道路。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也是凝聚人心的關鍵紐帶和民生福祉的關鍵因素。
  • 以「中國眼光」度量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情懷
    正如在今年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講話:「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網際網路必須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其中,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開放的眼光融入全球的網際網路變革,以全局的眼光緊隨世界網際網路經濟,以戰略的眼光前瞻網際網路安全。
  • 葉徵:論網絡空間戰略博弈的本質特徵、力量構成與內容形式
    換言之,前者戰略博弈通常圍繞一域進行,而後者戰略博弈將貫通全域展開,並呈現出從虛擬到實體、從微觀到宏觀、從軟體到硬體、從精神到物質的綜合性抗衡態勢。 可以說,要不要在網絡空間展開戰略博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受空間鬥爭規律制約,是人類發展階段性矛盾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