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可以是男女雙方兩個人的事,不過一旦結婚,就絕對不是兩個人的事了,不僅會有孩子融入這個家庭,雙方的父母、親戚朋友也會或多或少與夫妻的共同生活發生聯繫。
夫妻如何處理這些關係,對感情和睦起著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對於子女的培養和教育,向一方兄弟姐妹提供幫助,孝敬雙方父母這幾個方面,如果夫妻意見不一致、觀點有差異,更容易產生矛盾和糾紛。如何避免產生這些矛盾呢?
夫妻雙方如果在孩子的培養、教育上有不同意見?該聽誰的?怎麼處理?
周成和惠燕的女兒周惠小學學習成績優異,小升初考試的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幾所初中都電話通知了家長,想吸收周惠這個生源。
但報哪所初中,夫妻二人有了分歧。
周成說,市八中離家近,教學質量也不錯,且周惠的好多同學、朋友都報了市八中,她自己也想去市八中。
惠燕說,市十六中是全市最好的中學,好多人擠破頭想進都進不來,以周惠的學習成績,完全能上十六中,為什麼不上呢?
在還沒有商量好的情況下,惠燕自己到市十六中給女兒報了名。
可回來跟周惠一說,她說什麼也不去,說市十六中她認識的同學少。
沒幾天,周惠就收到了十十六中的錄取通知書。
還沒有商量好去不去呢,惠燕就開始在學校附近看房子了。
她看上一套兩室一廳,房子雖然比自己家裡的小多了,不過離學校走路只有五分鐘的路程,月租金一千八,她當場交了一個月房租的定金。
然後準備給出租房置辦一些家具。
開弓沒有回頭箭,周惠一看木已成舟,發了幾次小脾氣,還是去上學了。
但是,為此事,周成、惠燕二人大吵了一架,周成覺得惠燕不尊重他,不尊重孩子。
關於孩子的問題,父母在行動之前一定要商量好,達成一致意見,特別是要聽取孩子的意見。否則,父母安排的再好,再為了孩子好,可能孩子也接受不了。
一方兄弟姐妹來借錢,借不借?怎麼借?
這天,宋梅的父親給她打電話,說家裡想給宋梅弟弟在縣城買房子,錢不夠,讓宋梅想辦法湊五萬塊錢。
一年前,丈夫龔坤的弟弟在省城買房時,曾向他們借錢,宋梅沒有同意,最後龔坤就沒有借。
現在自己的父親開口了,宋梅又沒辦法與龔坤商量,於是就偷偷地把自己存的錢,給父親轉了5萬元。
不巧的是,有一天龔坤無意間看到了宋梅的轉帳簡訊。
一問宋梅,她支支吾吾半天解釋不清。
二人大吵了一架,龔坤說,「不管你娘家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支援的,有商有量的,我又沒有說不借,可你連我的意見都不徵求,自己悄悄的把錢借出去了。現在我都知道了,你還要藏著掖著!」
妻子還有理了:「我就這麼一個弟弟,再說,我爸都開口了,我能咋辦?」
龔坤責問妻子道:「當初,我弟弟買房問咱借錢,我若不經你同意,偷偷借給他一筆錢,你知道後會有什麼想法、會是什麼心情、什麼感受?」
還有一些家庭,丈夫在家裡是老大,底下有弟弟或妹妹,甘當「扶弟魔」,不跟媳婦商量,時不時地給弟弟或妹妹錢、買禮物,也容易引起家庭矛盾,特別是當自身經濟條件還不寬裕的情況下。
夫妻一方幫襯兄弟姐妹無可厚非,但要徵得對方同意,或者對方至少要知情。
逢年過節,孝敬雙方父母,要一視同仁,避免厚娘家、薄婆家,或者厚婆家、薄娘家。
今年春節,張度就對妻子有意見,心裡老不痛快。
因為二人都在醫院上班,醫院裡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不放假、不準請假。
當然,因為防疫的需要,也不準走親戚。
不管去看望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去看望妻子文英的父母,都實現不了。
於是二人商量了一下,既然人不回去,給雙方父母打一些錢,讓他們自己買些吃的、用的。
可說到給雙方父母各自多少錢的時候,兩人產生了分歧。
張度父母,文英堅持讓給2000元,她自己的父母,她卻堅持讓給5000元。
文英理由還一堆:「孩子小的時候,孩子你爸媽沒管過一下,給他們2000元也不少了。我父母辛辛苦苦給自己管了幾年孩子,比較辛苦,得有薄厚。
張度一聽惱火了,說道:「你的爸媽是爸媽,我的爸媽就不是爸媽?當年是你不讓我爸媽來管孩子,能怨得了他們?」
二人在防控疫情第一線,春節沒有消停一天。但張度一想起來這個事,心裡就別彆扭扭、不開心,總感覺愧對父母,越想越氣。
其實像張度兩口子的收入,多給父母三幾千塊錢根本沒有什麼影響,可就為了這麼些錢,張度在防疫的特殊時刻心裡都不痛快,這是多麼不值當呀!
在日常生活中,對雙方父母,即使不能達到100%公平,至少在心理上應該同等對待。
特別是像送禮物、給錢的時候,儘量保持一致,使雙方都保持心裡平衡。
夫妻生活就是鍋碗瓢勺交響曲。
如何奏出和諧的音符,要從細節中去把握,對於人情世故方面的事情,夫妻二人要充分溝通、商量,達成一致意見,再具體實施。
夫妻同心才能氣順、事順、日子順,一好、百好、萬般好,才能使夫妻關係和諧融洽、幸福美滿,好日子宛若芝麻開花節節高。
歡迎關注,閱讀原汁原味的原創文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