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要求媽打欠條 家長配合的在『欠條』上簽字保管壓歲錢 網絡配圖
【兒子要求媽打欠條 家長配合的在『欠條』上簽字保管壓歲錢】現在的小朋友都是人精!兒子要求媽打欠條,因為很多壓歲錢都是微信紅包的形式發的,小朋友通過媽媽提現,媽媽沒現金,就被孩子要求打『欠條』,大家看得都笑死了。據悉,從家長們提交的數據看,有20位孩子的壓歲錢,超過了1萬元。大多數小學生的壓歲錢,在五千元左右。「小小草」還曬出了一張圖片,是羅姐的孩子緊緊握著鉛筆,認真地在一張練習紙上寫,××欠××1500元。落款是甲方×××,乙方×××。
這個春節,你家孩子的壓歲錢,都是怎麼處理的?
昨天,網友「小小草」在19樓網站上發了一條關於壓歲錢的帖子,引起很多網友熱議。
「這個小人精,自己紅包管得妥妥的,還有部分長輩是微信轉帳給他的,因為他微信沒有實名驗證,他轉給我,讓我提現給他,今天我沒現金,居然讓我寫欠條,然後把『欠條』放自己保險柜了」。
網友「小小草」在網上說:「這是同事羅姐在微信朋友圈發的自己孩子的趣事,小朋友把自己的壓歲錢管得很牢。因為很多壓歲錢都是微信紅包的形式發的,小朋友通過媽媽提現,媽媽沒現金,就被孩子要求打『欠條』,大家看得都笑死了。
「後來同事羅姐還是非常配合地在『欠條』上簽了字。哈哈,不能不說現在孩子的『金錢意識』『風險意識』『維權意識』已經大大提高,我覺得這是好事。」
「小小草」還曬出了一張圖片,是羅姐的孩子緊緊握著鉛筆,認真地在一張練習紙上寫,××欠××1500元。落款是甲方×××,乙方×××。
兒子要求媽打欠條 家長配合的在『欠條』上簽字保管壓歲錢 網絡配圖
網上評論也是各種各樣——
網友「aikodang」:哈哈,鉛筆字會磨掉的啊,小人精。
網友「E1122345455」:我小時候(壓歲錢)有他一半就好了,想想那些年被吞了的壓歲錢,有多少人,還沒捂熱就被「媽媽幫你保管」的理由收走呢。
網友「勝」:小孩的壓歲錢單獨辦了一張卡全部存起來了,等他長大了自己使用。
網友「19樓我愛我家」:我小時候的壓歲錢都是用來交學費的。目前我女兒的壓歲錢暫由我保管存起來。
網友「瀟瀟落木123」:不會吞了孩子的壓歲錢,我兒子的壓歲錢我一直給他保管著。
也有些網友不贊成小朋友這種做法。網友「shirleyqqq」說,「那就讓他把撫養費都寫欠條,看他大學畢業欠多少!」
「小小草」,姓張,孩子讀四年級。昨天我們聯繫上張先生,他說,看到同事的朋友圈,大家都覺得好玩,就發在了網上。「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壓歲錢只有幾十塊,都交給父母。我們孩子今年壓歲錢1000多元,也是交給我們,要用錢了再問我們要。」
現在孩子們有多少壓歲錢?
一個春節,孩子們能拿到多少壓歲錢?
昨天,快報記者在70多個家長中,做了一則壓歲錢的小調查。涉及的孩子主要讀小學,有些在讀幼兒園。
從家長們提交的數據看,有20位孩子的壓歲錢,超過了1萬元。
大多數小學生的壓歲錢,在五千元左右。
兒子要求媽打欠條 家長配合的在『欠條』上簽字保管壓歲錢 網絡配圖
【兒子要求媽打欠條 家長配合的在『欠條』上簽字保管壓歲錢】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小朋友獲得壓歲錢的主要來源。
陳女士在國企上班,兒子現在4歲,今年過年時兒子收到了一萬多元紅包。陳女士說:「這些錢我們都花掉了,每個月還按揭,開銷比較大。兒子對壓歲錢也毫無概念,當時拿的時候僅僅抓在手上,轉身就扔掉了。」
梁女士的兒子今年3歲,壓歲錢在一萬元左右。「主要來自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其他親戚的壓歲錢,我們都商量好了,就不互相給了,壓歲錢其實也是一種你來我往的人情。」
梁女士說:「這些錢,我們全部收起來了,孩子這麼小,我們也不會聽他的意見。等長大一些再來談培養理財觀念吧。我們給孩子買了香港的保險產品,這些錢準備用來付保險費。」
陶女士的女兒今年5歲,今年收到了七千多元紅包。「外公外婆給得多,五千,爺爺奶奶兩千。其他還有些親戚,每家給了兩百元。我先生在除夕的時候,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包了紅包。大致標準是雙方各留下一千,主要是覺得不好意思拿長輩的錢。孩子對我們的做法沒什麼意見,還很高興地把紅包給長輩。」
孩子們的壓歲錢
大部分被父母拿走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對於壓歲錢,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處理方式截然不同。
上幼兒園的孩子,對壓歲錢都沒什麼感覺,基本上由家長處理,也就是家長拿走了,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財政大權」。
上了小學的孩子,對錢已經有點初步概念,有些開始爭取對壓歲錢的處理權,不過基本上都失敗了。大多數孩子的壓歲錢,因為數額比較大,都被父母拿走了。
一位二年級小朋友的家長說,孩子今年拿到了2500元壓歲錢,在孩子的爭取下,壓歲錢中的2000元父母存起來,500元作為孩子2017年零用錢,孩子自己保管,用記帳本記錄,最後在年底做一份零花錢使用報告。
兒子要求媽打欠條 家長配合的在『欠條』上簽字保管壓歲錢 網絡配圖
一位四年級小朋友,拿到6000元壓歲錢,小朋友想自己管理,父母直接否定了他的想法。父母的理由是這麼多錢放在身邊不安全,還是存銀行安全,還可以生利息,小朋友就同意存銀行了。
一位爸爸說:「孩子上五年級了,今年拿到了9000元壓歲錢,這筆錢孩子打算存銀行、捐款、繳學費。小朋友說還想捐點給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很支持。他還說要存點錢給以後自己上大學用。」
一位三年級小朋友,拿到4300元壓歲錢。家長說:「孩子想買一些理財產品,實現資產增值。我們也樂於培養一下孩子的理財觀念。」
徐先生是寧波銀行的中層,他兒子現在讀小學三年級。「今年過年,孩子有5500元壓歲錢。我們先把五千元給孩子存起來,告訴孩子,要努力讀書,這是以後他讀大學後的教育金,以後他可以自己付大學的學費了。剩下的500元錢,是作為他的零花錢,他要用錢,可以向媽媽申請,說明用途,之後才可以得到零花錢。我不想給錢給得太痛快,都說兒子要窮養,我要讓孩子知道節省用錢,天下沒有隨隨便便就可以得到的東西。」
把壓歲錢交給孩子後
小朋友更會精打細算
家長的對孩子的壓歲錢管得很牢,不過掌握部分「財權」的小朋友處理自己壓歲錢也很有套路。
一位奶奶說:「伢兒拿到壓歲錢,在家裡很高興地說要給大人發紅包,給爸爸媽媽200塊,爺爺奶奶200塊……還要付自己興趣班費用,一圈分下來,發現自己手上的錢都沒有了,分著分著就哭了,發靨啊!」
童先生說,兒子今年上小學,今年有5000元壓歲錢,為了讓孩子有一點財富概念,前幾天特地帶著孩子去銀行開了一個帳戶。「小朋友拿到銀行卡時非常高興,放進口袋後反覆拿出來看,後來我們逗他可以刷卡買點吃的,小朋友立刻反對,說這壓歲錢不能隨便浪費,一定要省著用。沒想到把錢交給孩子後,他反而更會精打細算……」
一位家長今年把1000元壓歲錢都交給女兒保管。女兒主動說,準備購買學習用品,購買大件東西,100元以上的,會跟家長商量。
兒子要求媽打欠條 家長配合的在『欠條』上簽字保管壓歲錢 網絡配圖
有位媽媽說,兒子每年的壓歲錢、生日長輩給的紅包等,我們都讓他自己保管,很多興趣班的學費都是他自己支付的。現在到商場看到一個玩具,兒子也會很謹慎,會自己掂量有沒有必要買,一旦買了玩具他也會很珍惜。家裡長輩過生日,小朋友還會用存的錢去買些禮物,讓人暖心。
一位家長說:「小時候自己零花錢少得可憐,導致現在養成壞習慣,身上有多少錢都會花完,完全不懂量入為出。我準備通過孩子自己管理壓歲錢,補上理財一課。」
家長可以常給孩子翻看家裡帳簿
告訴他們家裡錢是怎麼花的
重視培養孩子的財商,這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生活中怎麼操作?
某銀行的個人金融產品經理李亞說:「現在不少銀行有培養客戶孩子理財知識的體驗活動。去年暑假我們就辦過小小銀行家活動,家長帶著孩子參觀銀行,體驗開卡、存取款機操作、存錢等,家長和孩子都還蠻喜歡的。」
「很多爸爸媽媽會為孩子開設一個壓歲錢帳戶,教孩子怎樣把錢存入銀行,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順便告訴孩子存各種期限意味著什麼,自動轉存是什麼概念,不同的利率時期下要選擇哪一種存款期限等理財小知識。壓歲錢一開始可以存三個月或半年,讓孩子短期內可以看到存款數目在增加,慢慢地孩子也會對與這筆錢相關的理財信息感興趣,自覺學習理財知識。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有計劃地用錢,常給孩子翻看家裡帳簿,告訴孩子家裡錢是怎麼花的,讓孩子買日用品,為家裡買菜、交電話費等。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幫忙記帳,樹立科學合理支配財物的觀念。
「如果家庭經濟寬裕,還可以讓孩子參與捐款、獻愛心等活動,讓小朋友體會錢除了帶來物質享受,還可幫助有需要的人,快樂會增加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