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時間管理的一本書:如果你高效,一天只要兩小時就夠了

2020-12-11 靜夜思學

你是不是時常覺得很忙,從早忙到晚,從初一忙到十五,從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忙到冬天又到了,沒日沒夜的忙完一年又一年,但回頭看看,又不知道具體忙了些什麼?如果是,不妨讀讀這本書:《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作者喬西·戴維斯,是位研究心理學和神經學的教授,他通過與那些高產又快樂的人合作,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那些在工作中異常重視效率的人往往沒有效率,他們想方設法地提高效率,要麼延長工作時間,要麼分秒必爭,上下班路上甚至去廁所時還想著工作,他們以為充分利用了時間,事情的結果卻恰恰相反,事倍功半,身心俱疲。

喬西·戴維斯認為「效率」是用來形容機器的,根本不應該拿來形容人,人不是機器,他有各式各樣的生理、心理需求,如果需求得到滿足,他就幹得快,反之就幹得慢。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有非常高效的2小時,那麼他完全可以輕鬆應付各種問題了。

如何獲取高效的2小時呢?喬西·戴維斯提出五種策略:

認識抉擇點;管理心理能量;不要為走神分心;飲食和運動;工作環境。

從第一條說起,認識抉擇點。「抉擇點」在本書中是個很重要的概念,人之區別於機器,在於人有感情,有各種需求,但很多時候,人的表現跟機器很像,當他工作時,很多事情都是在機械地處理,比方一個醫生給人看病,來一個看一個,靠著本能操作,大腦順著慣性指揮人的動作,這個時候,如果忽然有個人問他別的事情,他得好好反應反應才能回答,而當他反應過來之後,若想接著看病的話,又得一個轉換過程,這個打斷的時間節點被稱為抉擇點。沒有抉擇點意識的人,要麼在他的機械性操作和各種打斷中來回切換,要麼就這麼無意識地幹到下班,這樣的工作會高效嗎?作者認為不會,他認為抉擇點是一個很好的切換任務的時機。假設一個人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讀郵件、做PPT、寫匯報等等,這些事情實際上在一天的時間裡是做不完的,如果他一上班打開郵箱,發現一大堆未讀郵件,他第一件事是讀郵件,結果會發現一上午很快過去了,而他除了讀郵件之外,什麼都沒做。人的大腦就是這樣,一旦做上某件事,就有了慣性,非要把那件事幹完不行,這並不壞,但很多時候會把人有限的精力浪費在那些瑣碎又無甚意義的事情上面,一個高效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他會根據自己的工作習慣,羅列出抉擇點,提前安排好抉擇點出現後要做的事情,有備無患。

第二條,心理能量。這個詞也不新鮮,它說每個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而每項任務都會耗費能量,如果你把有限的能量耗費在瑣碎小事上,那麼在重要的工作面前就會力不從心。這個最容易理解了,經常玩遊戲的人都知道,遊戲裡的英雄除了血條外,還有藍條,藍條是用來甩技能的,一般來講,每個英雄最費藍的技能就是他的大招,很多新手沒事的時候狂甩小技能,等需要用大招的時候又沒藍了,這是最坑爹的!

能量這個詞,哪止遊戲呢?現實生活中的人也是這樣,那些雜七雜八的事,留給雜七雜八的時間,那些重要的事,留有足夠的時間,否則那真得有心無力了。

第三條有點意思,不要為走神分心!走神本來就是分心,再為分心而分心,那就不值當了。喬西·戴維斯的研究認為,不論做什麼事,人都不可能一直保持專注,走神是人的本性,而且走神也有走神的好處,它是一種發散思維,指不定就能帶來什麼意想不到的收穫,所以不要覺得自己走神了,就心感不安,非要強迫自己保持專注,實際上這種狀態下的專注是很低效的。

第四條,飲食和運動,這個不多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

第五條,工作環境,這個影響最大!一個人要工作,必然有一個工作環境:聲音的大小、光線的明暗、辦公桌的布置等,都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效率。關於如何利用工作環境提高工效,喬西·戴維斯給了四個建議:

清理雜亂無章的東西。任何雜亂的東西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你以為不會,實際上會,當你看到它們的時候,你的心理就已經受影響了,找個時間,把辦公桌清理下,有沒有效果,試試就知道了。把電話、水杯和其他與工作相關的物品放到桌子的四個角上,這樣當你拿它們的時候就必須伸展身體。伸展身體這個動作會使人通過身體上的擴張得到心理上的擴張,讓人敢於創新。不要在桌子邊坐太久,過段時間就站起身走動一下。擺放點植物或者水景畫,讓你的工作空間變得個性化,但要注意擺放這些東西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桌面顯得雜亂無章。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一書的內容大致如此,感興趣的夥伴可以深入讀讀,至於能不能達到它說的那麼神,那就看個人了。

相關焦點

  • 《時間管理7堂課》:這本書讓我一天活出了25個小時!
    一、「沒有誰是天生的時間管理高手」上個月,我的論文指導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課外任務:寫20篇論文讀書筆記,其中包括兩篇外文翻譯,兩周內完成。當時我感覺天都塌了。我白天在實習單位上班,晚上得坐一兩個小時地鐵,到學校都已經十點多了,根本就沒有時間寫什麼讀書筆記。正在我發愁的時候,米勒老師給我們幾個新人一人發了本書《時間管理7堂課》,書裡出現的第一個節標題就狠扎了我的心——「沒有誰是天生的時間管理高手」。
  • 高效時間管理的秘訣——系統化思維
    我的時間管理高效嗎?好像是的。我每天都能在工作之餘,至少跑步十公裡,讀書2到3小時,每天至少寫出一篇文章,同時我的各項本職工作,也都沒有耽誤。我標準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早晨,五點起床,跑步一小時,一邊跑步,一邊聽講座或者思考。跑完步之後,馬上到一個僻靜的地方,開始用手機寫作。
  • 這3本書才說出了時間管理的真諦
    時間管理近幾年是知識付費平臺的熱門內容,並且在這個領域有很多的概念,168個小時、一萬小時定律、番茄工作法、GTD管理法等等。但真正想要做好時間管理,你需要閱讀的是下面的幾本書。蘋果做好每一次手機的迭代,星巴克做好每一杯咖啡,都是將一件事重複n次。重要的事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只有1件》這本書之所以能夠一直霸屏亞馬遜總榜第一,就是因為在這個超載的資訊時代,我們想要的太多了。我們想要更高效的工作,想要更好的品質生活,想要更高的薪水,想要更多的休閒時光。
  • 推薦NO.4∣關於時間管理的十本書
    如果你想挑一個黃道吉日開始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可能一直都不會找到機會開始。傷心的十分鐘,開心的一小時,緊張的40秒,平淡的一天,時間量前面都是修飾詞,但時間的本質沒有變。有的人可以把時間拆解成960分鐘,有的人可以把一天過成兩天,時間管理能力真的是個日積月累的差距。
  • 學習時間管理,我推薦三本書
    這本書通過通俗易懂的故事向我們闡述了為什麼我們總是那麼忙?如何才能高效工作?如何才能把時間管理落地到工作中?這幾個方面的問題,這本書沒有生澀難懂的學術理論,也沒有寬泛的戰略指導,有的只是接地氣的實用技能。
  • 15條時間管理法則和高效工作習慣
    美國暢銷書作家凱文·克魯斯研究了幾千名各行各業的專家,並採訪了數百位成功人士:億萬富翁、奧林匹克冠軍、名校尖子生、500強公司企業家等等,總結出了他們的15條時間管理法則和高效工作習慣——《高效15法則》。如果你經常感到疲憊,總有應付不完的消息和郵件,無暇兼顧工作與生活,那你一定要讀這本書。
  • 《副業賺錢》:如何高效安排一天,比時間更重要的,是你的思維
    Angie是月入百萬的副業賺錢專家,「在行」影響力行家,她的時間管理系列課程全網學員多達百萬;在本書中,她將這些副業賺錢的乾貨與方法與你分享。Angie的《副業賺錢》,為我們普通人提供了一套可複製的賺錢體系,讓業餘時間提升副業賺錢能力,本書教授的9種副業賺錢能力,11種變現模式,讓無背景無資源的你即使白手起家,副業收入也能月入過萬。只要你願意伸出手,你就能在這個時代賺到錢,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 看完這10本書,你也可以是時間管理的達人
    把時間當做朋友,並不是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而是一本關於自我管理的書。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最大的啟發並不是對於時間的掌控而是對於自我思維的而改變。書中第三章是講述如何把時間當做朋友的,也就是隨手記錄自己的時間花銷,這樣的一種記錄其實是建立在思維之上的。對於時間記錄,唯有實踐才是王道,很慶幸看了這本書,讓君君得以在實踐中把時間當做朋友。如果大家對自己的現狀不太滿意,並且想尋去改變,推薦去看李笑來的這本書。
  • 關於時間管理,讀這本書就夠了
    偶然間在圖書館看到《時間管理》這本書。全書內容簡潔明朗,讓我們熟讀他的時候不那麼枯燥無味,而且能激發你更多的思考。全書分兩個部分,上半部分是回顧一下你目前是如何利用時間的,下半部分是分析你是否正在使你所擁有的時間發揮最大的作用。
  • 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附思維導圖)
    時間管理是運用策略和技術,幫助你儘可能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結合剛正在看的一本書《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一個自我價值高的人,會想方設法照顧自己,會更加重視自己的時間運用。我們每天有很多空隙時間,比如等待就餐時間等,只要有效利用空隙時間去做事情,我們就能夠變非生產時間為生產性時間,從而達到「創造」時間的目的。 杜絕浪費時間。有效的時間管理,就是把對時間的浪費降到最低。迅速決策。大量時間的浪費來自優柔寡斷。
  • 一天24小時時間規劃,你怎麼管理你的時間
    一天24小時,8小時睡覺,還省16小時你在幹嘛?你有規划過自己的時間嗎,在覺得迷茫的時候,你的時間都是怎麼過的?24小時大部分人一天的時間是這樣的:8小時睡覺,8小時工作,剩餘的時間吃喝拉撒,打打遊戲,追追劇,逛逛街。時間過的很快,有人每天在消磨時間,有人每天利用時間充實自己。
  • 實戰者|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推薦
    是因為你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那麼什麼是時間管理呢?時間管理是指通過事先規劃和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現對時間的靈活以及有效運用,從而實現個人或組織的既定目標。如果你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讓大家的時間都變得有價值。
  • 你把一天24小時過成了多少個小時?
    疫情期間隔離在家,有一位媽媽神總結一家人的一天,「吃飯睡覺玩遊戲,被罵與罵人」。網友調侃:太真實了~這就是我們家!3你宅在家懷念工作的時候別人已經寫了兩本書。你宅在家的時間長了,就越發的發現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真的需要工作。只有工作才能體現你的價值。可是偏偏你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信誓旦旦的懷念工作,非要趕緊復工工作才能發揮光和熱,可實際上電影一部接一部,瓜子磕了又再磕,最大的成就就是夏天不用再買遊泳圈了。可偏偏又這麼一位優秀的大咖,雖然身處祖國江山一片紅中紅得發紫的武漢,但是卻在武漢封城24天,寫出了兩本書的手稿。
  • 看了這個,你也能成為時間管理大師,一小時頂4個小時用
    這真的是一本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的時間和精力管理書。而且作者強調高效率下省下來的時間不要再用於工作了,要把時間用來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上。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神經科醫生,叫樺澤紫苑,作者曾是差點被精神壓力打垮、被工作「忙殺」。在決心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後,發現了將大腦機能發揮到極致的時間管理術,實現了一天之中完成4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還擁有一般人2倍以上的自由時間。
  • 一天看多少頁書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穫?一小時看完一本書給你方法
    有朋友問我,「巴菲特每天至少讀五百頁書,孫正義靜養兩年看四千多本書,是怎麼做到的?」前段時間聽關於書評的課程,有一種叫蘋果閱讀法,還有一種速讀法,是可以達到一小時讀一本書的,我驗證過。書裡面關於如何激勵別人的雞湯,還有一些實例全部拋棄,因為這類的故事看得太多,如果以後想引用的話只要大概知道在書中的位置就可以了。只有翻到解決困難的方法時才留下仔細看。
  • 聰明人都在用的高效時間管理方法:時間記錄法
    都說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就是時間。但是每個人對於時間的利用率卻不同。王健林的一天可以跨越兩個國家,30個城市。到了晚上7:00,他沒有選擇回家,而是回到辦公室。這些大佬工作一天之後,可以為企業創收上千萬,甚至上億的資產。
  • 書單|時間管理必看的六本書!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年2月如果你想知道如何練就自己的專注力系統,那麼我首選推薦這本書給你;如果你想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時間效率,那麼就來看看這本書。如今注意力系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能夠集中注意力的人,其實就是能夠快速成長和學習的人。
  • 豆瓣6.9,春節不出門,不如在家看這本時間管理的書,新年更高效
    浪費時間,就和親戚聊聊天?這麼長的時間光聊天多浪費呀,不如捧本書學習學習,提升自己,新年更高效。阿胖最近看了一本時間管理的書,名叫《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豆瓣目前是6.9分,但阿胖認為這本書被大家低估了,裡面提出的時間管理理論還挺新穎,通過找到事情的抉擇點,人為的製造出「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方法的實操性也強,絕對值得你一讀,今天阿胖就來與你聊聊這本書中的時間管理方法,讓你度過一個更有意義的不出門春節!
  • 如何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直到我讀完這本書《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才相信我可以做成這件事。反覆思量之後覺得,一天一本書這件事,不應該被妖魔化,當然也沒必要神化。其實只要我們想,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一天一本書。《無限可能》是一本教人升級大腦的學習指南。
  • 讀書一天多少頁最好?關於「一天一本書」你想知道的秘密都在這裡
    但在4年前,我突然就很熱愛看書,每天都會看上兩個小時。可能會有不少人覺得我一定看了不少書,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每天看兩個小時書,我花半個月甚至更久才看完一本書。為什麼這麼慢?兩個小時的看書時間,可能對於不少人來說,兩個小時足夠看完一本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