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離不開這5種教育方式

2021-02-09 庫巴巴優教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將來有所成就,希望他們可以有一番作為。但這並不是在我們的掌握範圍之內的事情。優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很好的家庭教育,即使做不到優秀,但只要合格也是可以的。就怕我們的家庭教育是不合格的,這樣我們覺得自己合格了,但實際上是不合格的,這樣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合格呢?

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說過: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離不開這5種教育方式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先生對家庭教育的心得。其認為優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五種家庭教育。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些名人的觀點不一定對我們有用,所以我們要帶著批判的思維去看這些觀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吸取對我們有用的就可以。

在武漢大學改革的時候,他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數不勝數,他就主張進行全國的啟蒙教育。

現在還是有很多的家長都過於的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會以為智商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當然這種想法不是完全錯誤的,但是它並不能完全的去說明孩子在將來能夠有出息,是否優秀。

在教育方面,劉道玉校長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離不開這5種教育方式。

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離不開這5種教育方式

到底是哪五種方式?

大家肯定也都會知道,有的人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無論怎麼努力學習都沒有什麼漸進,但是有的人就是天生的學霸,不僅能將今天書本上所學的知識全部掌握,同時也能理解更深層次的一些內容。但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仍然要靠後天努力來改善別人的學習進度。

因此家長應培養孩子的自覺性,自覺性的培養不是一日即成的,除了需要父母日常多多督促、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一對父母都是非常自覺、自律的人,那麼他們的孩子也會在家庭的潛移默化中漸漸自覺起來。

有些孩子愛讀書,但是他們讀書就是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讀,往往這些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會有一番作為,但是自從進入到高年級的時候就跟不上別人的腳步了,因此家長們要著重的去培養他們的悟性,這樣就避免了孩子們死記硬背,同時也能加強他們對老師講課的內容和理解。

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的理解,就是我們所說的悟性,對於悟性好的孩子,父母可以在老天給予孩子的優秀基因基礎上,讓其增加閱讀數量,閒暇時也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增長見識、擴充視野。

對於悟性較弱的孩子,父母可以多鍛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慢點不要緊,重點是一定要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發光點。

記憶力的好壞,對孩子來說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作為家長的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去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去強化孩子的這個能力,我們可以用一些鍛鍊記憶力的小遊戲來增強孩子的記憶力,或者可以通過一些訓練記憶的圖畫等方式,避免他們的記憶力不好,導致孩子們後來的學習跟不上。

素質教育,是現在我們一直在提倡的,我們也希望孩子們能夠可以全面的發展,因為只有各方面發展了,孩子的未來才會擁有更好的更多的機會,等到孩子進入到高中以後,他們也將面臨著人生的選擇題,就是文理分科。

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多的孩子都會存在這一種問題,就是嚴重的偏科,有的孩子語文類的就是偏文類的科目會好一些,但是有的孩子偏理一點的科目好一點,但是有的家長就覺得學理科好,不管孩子什麼是強項,就非要孩子去學這些,這種想法會誤導孩子的未來發展。

所以說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讓孩子做到全面發展,一旦發現了孩子有偏科的現象我們要去及時的糾正。

我們都知道,書是精神食糧,而孩子的閱讀能力也決定了他們未來的成就,課堂上雖然有很多知識來源於課本。但家長應明白,一個班級中的孩子少說有五六十個人,老師沒辦法去照顧到每一個孩子,沒辦法根據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去一一講解,難免會忽視,這是很正常的。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從小離不開成功的家庭教育
    我與很多家長一樣,一直認為教育是在孩子的學業上努力。 但在我看到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的演講後,想法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魏永康的童年只有學習,甚至在大學時洗臉、吃飯都是由母親照顧。
  • 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這五種教育方法,讓孩子更好地在社會生存
    我們都知道,每個父母必須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美好的未來,但我們必須知道,教育不僅限於書籍,當然還包括其他方面,例如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今天,我們談論的是武漢大學前任校長劉道玉。武漢大學改革後,在劉道玉的領導下,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倡導了全國啟蒙教育。現在仍然有很多父母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並始終認為智商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當然,這個想法不是完全錯誤的,但是並不能完全解釋孩子在將來是否會好。
  • 武大前任校長談教育:優秀的娃,從小離不開這五種教育方法
    前段時間,武漢大學前任校長劉道玉老先生在網上的發言火了他說:有必要,就疫情來一場全國啟蒙。教育啟蒙也並不僅僅是知識的教育,它還包含很多個方面,愛,品德以及人的終極歸宿——死亡。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一片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呢?這個問題困擾著天下所有父母,是所有家長都想知道的答案。其實,想讓孩子成才光靠聰明是不夠的。
  • 武大前校長劉道玉談:出色的孩子,從小離不開這4點家庭教育
    所以為了教育好孩子,我平時都會以身作則,經常觀看教育專家們發表的言論,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哪怕是學到一點,對我家孩子的幫助也是無限的。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一次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對於什麼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發表的自己的觀點中。我總結出了,「優秀的孩子,從小離不開這3點教育方式。」
  • 被免職的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反思疫情的經過,提出3點想法
    作為武漢大學的教育學家,劉道玉教授在大學的學分制和導師制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在1981年開始擔任武漢大學校長的時候,當時只有48歲的劉道玉教授成為了國內最年輕的大學校長,也成為了國內最有魄力的大學校長之一。
  • 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我被突然免職的前前後後
    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自1981年8月21日起就當上了武漢大學校長,當時他也才48歲便成為了全國內地最年輕的大學校長。劉道玉的教育思想觀念超前,他並沒有像其他的校長一樣規避「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國培養不出來傑出的人才?」而是堅信教育的改革會給中國的高校教育帶來福音!
  • 武漢大學被撤職原校長劉道玉:如果是校長我會留住陳丹青
    中共黨員。著名教育家、化學家、社會活動家。1977年,出任國家教育部黨組成員兼高教司司長;1981至1988年擔任武 漢大學校長,是當時中國高等院校中最年輕的一位校長。在任內,他率先推行了一系列 教育改革:學分制、主輔修制、插班生制、導師制、貸學金制、學術假制度等,在國內 外產生了重大影響。對很多人來說,劉道玉的名字也許陌生,而對於武大學子而言,73歲的劉道玉是他們心中的一段傳奇,一種嚮往。
  • 武漢大學校長:身上具備這些優點的孩子,大多都有出息,很真實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武漢大學是一所百年名校,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它也是所有家長心中的烏託邦象牙塔,在武漢大學更是走出了120餘名兩院院士,似乎進入了武漢大學的孩子就成為了有出息的孩子,只有萬裡挑一的人才能得以在武漢大學就讀。
  • 教育的本質是啟蒙和解放——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教育理論摘選
    教育的本質是啟蒙和解放——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教育理論摘選 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來源:讀書與藝術(劉道玉 教育學家、武漢大學前校長)古今中外每一位傑出人才的背後,都有偉大的父母之愛,以及他們為教育子女所付出的心血。
  • 劉道玉:寧做校長不做市長,力推武漢大學改革,卻為何提前退休?
    而引風氣之先,率先對我國大學實施這些改革的則是劉道玉,被一些學子譽為武漢大學「永遠的校長」。武漢大學寧做校長不做市長的劉道玉劉道玉是湖北棗陽人,20歲入武漢大學學習,從此與武漢大學結下一生的緣分。這一年,劉道玉僅有48歲,人民日報在頭版報導了這條消息,原因是劉道玉不僅是當時最年輕的大學校長,還是我們國家建國後培養的大學生中第一個擔任大學校長的人,意義不言而喻。
  • 從教60多年,劉道玉老校長88歲再著新書《論愛的教育》
    何止於米,相期以茶,愛的教育,磅礴偉力  他曾是全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  他被譽為「當代蔡元培「、「七十年來中國最好的大學校長」,  他與耶魯等名校聯合辦學,多次獲世界教育大獎,  他的銳意改革,使80年代的武漢大學成為「高教戰線上的深圳」,  他不做校長30多年了,但仍被全球武大校友稱為「永遠的校長
  • 劍鋒直指清華大學,武大老校長劉道玉,給雙一流潑涼水
    11月24日,是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的米壽之日(米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壽稱,是八十八歲的雅稱。原因是「米」字拆開,其上下各是八,中間是十,可讀作八十八)。在這一天易中天教授、作家野夫等武漢大學校友紛紛送上了祝福。
  • 哈佛研究表明:長大後優秀的孩子,從小都離不開這3種教育方式
    ,從小都離不開這3種教育方式。首先,想讓孩子珍惜生命就要讓他們明白生命的重要性,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家長要用自己的方式告誡孩子們生命誠可貴。品德是考察一個人的人品最直觀的方式,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接受品德教育,由此可見品德的重要性。
  • 如何評價武大前校長劉道玉批評清華大學宣布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但其中最惹人矚目的還是清華大學,其於2020年9月21日率先發布評議結果,宣布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一結果經媒體發布後,瞬間引發輿論的熱議。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標誌性人物,武漢大學前任校長劉道玉教授以當時最年輕的985大學校長聞名於世。但他彼時過於先鋒的改革,讓他成為當時大學校長中的一個異類。
  • 武漢大學校長為何用5個本科生,換得易中天留校任教
    胡國瑞很欣賞易中天的才華,不忍心讓他回到新疆,希望他能留在武漢大學任教,便去找校長劉道玉先生,對他說:「他是我一生培養的唯一的研究生,我現在是古稀之年,後繼乏人,需要學校把他留下來。」這是說,在劉道玉的爭取下,武漢大學與新疆方面作了一次交換,用5個本科生,換取易中天留在武漢大學任教。武漢大學如願以償地留下了易中天,新疆多來了5個本科生,這應該就是雙贏的結果吧?當然,劉道玉說得輕描淡寫,但在這句話背後,是他做了大量工作。
  • 「沒有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劉道玉88歲高齡再著新書《論愛的...
    11月24日,由湖北省劉道玉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劉道玉先生《論愛的教育》新書發布會在武漢光谷希爾頓酒店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教育家、企業家、文化名人、學者、武漢大學地方校友會代表、劉道玉的學生等近百人參加了本次發布會。
  • 武漢大學校長:在大學中優秀的這些學生,他們通常有這些個共同點
    劉道玉校長回答道:「世界上沒有2個相同的人,每個人成功的地點也都各不相同,所以我沒有辦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不過在大學中優秀的這些學生,他們通常有這幾個共同點。」    在大學中優秀的這些學生,他們一般有這幾個共同  教育不應該用分數來決定一個學生的好壞,如果一味地要求學生考出一個好成績,那麼會讓學生的思維變得固化。
  • 武大前校長劉道玉:對本次新冠疫情的深刻剖析(一針見血)
    2月15日,新京報書評周刊第八期「疫期讀書」,刊發著名教育家、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呼籲文章。已87歲高齡的老先生,身處疫情暴發地武漢,雖「生活規律被打亂」,然也在做好自我防護同時,不忘時刻關注疫情。文中他表示「沒有心情寫作,也沒有心情再閱讀」。
  • 劉道玉校長「論愛的教育」主題新聞被鳳凰網、等多家權威媒體轉載
    本次珞珈文化參與承辦的「劉道玉老校長《論愛的教育》新書分享會暨88歲米壽生日」活動,受到了廣大武大校友和媒體的關注。這不僅展現出老校長「愛的教育」理念影響深遠,也體現了武大校友之間強大的凝聚力。未來,我們將初心不改,一如既往地做好產品,向更多的校友、校友之友傳播珞珈大美,弘揚珞珈精神,不負珞珈之名。
  • 歷史回眸——武漢大學最知名的八大校長
    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