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將來有所成就,希望他們可以有一番作為。但這並不是在我們的掌握範圍之內的事情。優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很好的家庭教育,即使做不到優秀,但只要合格也是可以的。就怕我們的家庭教育是不合格的,這樣我們覺得自己合格了,但實際上是不合格的,這樣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合格呢?
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說過: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離不開這5種教育方式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先生對家庭教育的心得。其認為優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五種家庭教育。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些名人的觀點不一定對我們有用,所以我們要帶著批判的思維去看這些觀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吸取對我們有用的就可以。
在武漢大學改革的時候,他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數不勝數,他就主張進行全國的啟蒙教育。
現在還是有很多的家長都過於的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會以為智商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當然這種想法不是完全錯誤的,但是它並不能完全的去說明孩子在將來能夠有出息,是否優秀。
在教育方面,劉道玉校長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離不開這5種教育方式。
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離不開這5種教育方式到底是哪五種方式?
大家肯定也都會知道,有的人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無論怎麼努力學習都沒有什麼漸進,但是有的人就是天生的學霸,不僅能將今天書本上所學的知識全部掌握,同時也能理解更深層次的一些內容。但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仍然要靠後天努力來改善別人的學習進度。
因此家長應培養孩子的自覺性,自覺性的培養不是一日即成的,除了需要父母日常多多督促、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一對父母都是非常自覺、自律的人,那麼他們的孩子也會在家庭的潛移默化中漸漸自覺起來。
有些孩子愛讀書,但是他們讀書就是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讀,往往這些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會有一番作為,但是自從進入到高年級的時候就跟不上別人的腳步了,因此家長們要著重的去培養他們的悟性,這樣就避免了孩子們死記硬背,同時也能加強他們對老師講課的內容和理解。
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的理解,就是我們所說的悟性,對於悟性好的孩子,父母可以在老天給予孩子的優秀基因基礎上,讓其增加閱讀數量,閒暇時也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增長見識、擴充視野。
對於悟性較弱的孩子,父母可以多鍛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慢點不要緊,重點是一定要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發光點。
記憶力的好壞,對孩子來說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作為家長的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去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去強化孩子的這個能力,我們可以用一些鍛鍊記憶力的小遊戲來增強孩子的記憶力,或者可以通過一些訓練記憶的圖畫等方式,避免他們的記憶力不好,導致孩子們後來的學習跟不上。
素質教育,是現在我們一直在提倡的,我們也希望孩子們能夠可以全面的發展,因為只有各方面發展了,孩子的未來才會擁有更好的更多的機會,等到孩子進入到高中以後,他們也將面臨著人生的選擇題,就是文理分科。
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多的孩子都會存在這一種問題,就是嚴重的偏科,有的孩子語文類的就是偏文類的科目會好一些,但是有的孩子偏理一點的科目好一點,但是有的家長就覺得學理科好,不管孩子什麼是強項,就非要孩子去學這些,這種想法會誤導孩子的未來發展。
所以說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讓孩子做到全面發展,一旦發現了孩子有偏科的現象我們要去及時的糾正。
我們都知道,書是精神食糧,而孩子的閱讀能力也決定了他們未來的成就,課堂上雖然有很多知識來源於課本。但家長應明白,一個班級中的孩子少說有五六十個人,老師沒辦法去照顧到每一個孩子,沒辦法根據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去一一講解,難免會忽視,這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