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免職的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反思疫情的經過,提出3點想法

2020-12-25 教育世界博覽

作為武漢大學的教育學家,劉道玉教授在大學的學分制和導師制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在1981年開始擔任武漢大學校長的時候,當時只有48歲的劉道玉教授成為了國內最年輕的大學校長,也成為了國內最有魄力的大學校長之一。但是在教育主張方面,劉道玉教授因為超前的教育思想,時常與主流教育想法產生一定的分歧。

劉道玉的大學本科生涯從武漢大學的化學系開始,經過數十年的刻苦鑽研,成為了國內的著名化學家,並長期關心國內的教育發展狀況,為國內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貢獻了許許多多的心血。劉道玉提出的「創新教育理論體系」對後來的高等教育發展具有啟蒙意義。

在大學的教育學家心目中,國內的大學似乎對「錢學森之問」沒有十分有效的舉措,但是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從來沒有向「錢學森之問」的尷尬教育局面妥協,始終相信通過教育的創新改變,國內的大學同樣可以培養出來影響世界進程的科學家。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國內大學的教育效果已經通過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得到證明。雖然國內大學的整體教育力量,與國外的頂尖大學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的大學一樣能夠培養出影響世界進程的科學家。在國內大學教育發展的進程中,劉道玉校長從來沒有停止過吶喊,沒有停止「為教育事業奮鬥的腳步」。

然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劉道玉教授在武漢大學擔任了7年校長之後,忽然被教委的負責人宣布「免去校長的職務」。離開武漢大學副校長的位置以後,劉道玉教授依然躬耕在教育和科研的一線,並擔任劉道玉基金委員會的會長,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在教育事業上發揮能量。

如今已經87歲的劉道玉教授,在武漢經歷了此次疫情。眾所周知,作為一個87歲的老人,劉道玉屬於易感人群的行列,但是他面對此次疫情,並沒有恐慌。在幾位武漢大學的老教授相繼離世之後,劉道玉教授關於此次疫情提出了三點想法,從而反思武漢疫情的經過。

劉道玉教授在武漢疫情的過程中,提出的三點看法具體是指:第一,閉門不出,自我隔離是完全有必要的;第二,及時觀看新聞報導,關心疫情發展是應當的;第三,進行深刻反思是必須的。在疫情的過程中,劉道玉教授堅持「85433」的生活規律,也就是睡足8小時,在特定空間步行5公裡,寫作4小時,吃好三餐,自己進行三次足底按摩。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的劉道玉教授,平安度過了此次疫情。同時,這位武漢大學的前校長堅持為教育事業奉獻力量,筆耕不輟,完成《一個大學校長的自白》著述之後,繼續寫作《其命維新》,依然用自己的執著精神啟蒙大學的創新發展之道。

相關焦點

  • 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我被突然免職的前前後後
    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自1981年8月21日起就當上了武漢大學校長,當時他也才48歲便成為了全國內地最年輕的大學校長。劉道玉的教育思想觀念超前,他並沒有像其他的校長一樣規避「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國培養不出來傑出的人才?」而是堅信教育的改革會給中國的高校教育帶來福音!
  • 武大前校長劉道玉:對本次新冠疫情的深刻剖析(一針見血)
    2月15日,新京報書評周刊第八期「疫期讀書」,刊發著名教育家、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呼籲文章。已87歲高齡的老先生,身處疫情暴發地武漢,雖「生活規律被打亂」,然也在做好自我防護同時,不忘時刻關注疫情。文中他表示「沒有心情寫作,也沒有心情再閱讀」。
  • 武漢大學被撤職原校長劉道玉:如果是校長我會留住陳丹青
    中共黨員。著名教育家、化學家、社會活動家。1977年,出任國家教育部黨組成員兼高教司司長;1981至1988年擔任武 漢大學校長,是當時中國高等院校中最年輕的一位校長。在任內,他率先推行了一系列 教育改革:學分制、主輔修制、插班生制、導師制、貸學金制、學術假制度等,在國內 外產生了重大影響。對很多人來說,劉道玉的名字也許陌生,而對於武大學子而言,73歲的劉道玉是他們心中的一段傳奇,一種嚮往。
  • 武大前校長劉道玉提出中國人需要啟蒙思想和反思
    武大前校長、中國知名教育家劉道玉在提及方方時,認為中國人需要反思。劉道玉針對抗疫模式、方方日記等問題,稱這些引發了諸多荒誕現象,如父子反目、夫妻離婚、朋友斷絕往來,認為源頭在於中國思想文化先天缺失,沒有經歷歐洲那樣的思想啟蒙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而呼籲「國人是到了應該反思的時候了」。
  • 如何評價武大前校長劉道玉批評清華大學宣布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但其中最惹人矚目的還是清華大學,其於2020年9月21日率先發布評議結果,宣布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一結果經媒體發布後,瞬間引發輿論的熱議。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標誌性人物,武漢大學前任校長劉道玉教授以當時最年輕的985大學校長聞名於世。但他彼時過於先鋒的改革,讓他成為當時大學校長中的一個異類。
  • 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從小離不開成功的家庭教育
    但在我看到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的演講後,想法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劉道玉校長認為無論古今每一個傑出人才的背後,都有偉大的父母之愛以及成功的家庭教育;反之每一個家庭教育的悲劇,本質上是父母教育的失責,甚至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前途和命運。
  • 疫期讀書⑧|劉道玉:有必要就疫情進行一場全國啟蒙
    先生曾為高等教育戰線上的撥亂反正和恢復統一高考起到過重要作用,更在武漢大學校長任上(1981-1988)為中國的高等教育改革拉開了序幕,為中國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如今先生已87歲高齡,身處疫情暴發地武漢,他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也時刻關心著疫情的發展變化。他看到太多的悲壯故事,也認為有太多飽含血淚的教訓。
  • 劉道玉:寧做校長不做市長,力推武漢大學改革,卻為何提前退休?
    而引風氣之先,率先對我國大學實施這些改革的則是劉道玉,被一些學子譽為武漢大學「永遠的校長」。武漢大學寧做校長不做市長的劉道玉劉道玉是湖北棗陽人,20歲入武漢大學學習,從此與武漢大學結下一生的緣分。這一年,劉道玉僅有48歲,人民日報在頭版報導了這條消息,原因是劉道玉不僅是當時最年輕的大學校長,還是我們國家建國後培養的大學生中第一個擔任大學校長的人,意義不言而喻。
  • 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離不開這5種教育方式
    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說過: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離不開這5種教育方式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先生對家庭教育的心得。其認為優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五種家庭教育。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些名人的觀點不一定對我們有用,所以我們要帶著批判的思維去看這些觀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吸取對我們有用的就可以。
  • 武漢大學前校長建議:黨校一律不能招收研究生
    近日,著名教育家、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在《徹底整頓高等教育十意見書》中呼籲對高等教育進行一次徹底整頓。劉道玉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近年取得的長足進步。他說,中國高等教育在數量上取得了進步,教育經費有所增加,辦學條件也有改善。
  • 教育的本質是啟蒙和解放——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教育理論摘選
    教育的本質是啟蒙和解放——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教育理論摘選 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來源:讀書與藝術(劉道玉 教育學家、武漢大學前校長)古今中外每一位傑出人才的背後,都有偉大的父母之愛,以及他們為教育子女所付出的心血。
  • 劍鋒直指清華大學,武大老校長劉道玉,給雙一流潑涼水
    11月24日,是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的米壽之日(米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壽稱,是八十八歲的雅稱。原因是「米」字拆開,其上下各是八,中間是十,可讀作八十八)。在這一天易中天教授、作家野夫等武漢大學校友紛紛送上了祝福。
  • 劉道玉:自古以來只有官員拜見學者,沒有學者拜見官員的道理
    改革是劉道玉一生的關鍵詞,際遇、世故、權力甚至歲月都無法從他身上奪走對教育改革的執著。1988年,劉道玉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被免去武漢大學校長之職,原因眾說紛紜。在很長一段時間,武大校長的名冊裡甚至沒有劉道玉的名字,校報也不刊登他的文章。然而,《人物》接觸的每一個武大學生都告訴記者,劉道玉校長是這所學校的精神力量,是他們「永遠的校長」。
  • 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這五種教育方法,讓孩子更好地在社會生存
    今天,我們談論的是武漢大學前任校長劉道玉。武漢大學改革後,在劉道玉的領導下,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倡導了全國啟蒙教育。現在仍然有很多父母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並始終認為智商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當然,這個想法不是完全錯誤的,但是並不能完全解釋孩子在將來是否會好。
  • 武大前校長劉道玉談:出色的孩子,從小離不開這4點家庭教育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一次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對於什麼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發表的自己的觀點中。我總結出了,「優秀的孩子,從小離不開這3點教育方式。」 劉道玉今年已經87歲,儘管已經退休了,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告訴天下學者不要因為疫情耽誤了學習,他對教育孩子這件事情有自己非常獨到的見解,是父母們學習的榜樣。
  • 武漢大學校長為何用5個本科生,換得易中天留校任教
    武漢大學在經過3個月的備考後,易中天成功考進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胡國瑞很欣賞易中天的才華,不忍心讓他回到新疆,希望他能留在武漢大學任教,便去找校長劉道玉先生,對他說:「他是我一生培養的唯一的研究生,我現在是古稀之年,後繼乏人,需要學校把他留下來。」
  • 從教60多年,劉道玉老校長88歲再著新書《論愛的教育》
    11月24日,劉道玉老校長《論愛的教育》新書分享會暨88歲米壽生日會在武漢光谷希爾頓酒店舉行,武漢大學哲學系78級校友、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生導師、當代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艾路明深情地說。  這場由湖北省劉道玉教育基金會舉辦的活動,儘管老校長一再叮囑不要興師動眾,但仍有來自海內外的企業家、學者、武漢大學地方校友會代表、老校長的學生等近百人回漢參加。
  • 「沒有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劉道玉88歲高齡再著新書《論愛的...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劉道玉先生一直身處武漢,在封城的艱難日子裡,他依然堅持寫作。88歲高齡,他克服聽力和視力不濟、甚至右手不能寫字的困難,用左手寫字,將不老的愛心傾注在《論愛的教育》一書的字裡行間。
  • 武大前校長:痛定思痛,就疫情來一場全國啟蒙!
    劉道玉,1933年生於湖北棗陽,著名教育家、化學家、社會活動家。1981年至1988年,曾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推動了多項教育改革,拉開了中國高教改革序幕。如今已87歲高齡的老先生,身處疫情暴發地武漢,雖「生活規律被打亂」,然也在做好自我防護同時,不忘時刻關注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