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前校長、中國知名教育家劉道玉在提及方方時,認為中國人需要反思。
劉道玉針對抗疫模式、方方日記等問題,稱這些引發了諸多荒誕現象,如父子反目、夫妻離婚、朋友斷絕往來,認為源頭在於中國思想文化先天缺失,沒有經歷歐洲那樣的思想啟蒙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而呼籲「國人是到了應該反思的時候了」。
劉道玉稱,法國作家伏爾泰(Voltaire)的「我堅決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表意見的權利」是歐式討論辯論的優良風氣,而中國近代沒有這種自由、民主、尊重人格和隱私的辯論,動不動就是圍剿,寫匿名信攻擊人身,扒人家的隱私。
他還說,上述存在的現象在科學研究中也有表現,致使中國從來就沒有真正民主的、實質性的學術討論,那些所謂的論壇和高峰論壇,都只不過是裝門面和走過場而已,而這也是中國科學理論落後的重要原因。
因此,劉道玉呼籲,中國人是到了應該反思的時候了,否則中國永遠難於屹立於世界先進科學之林,也難於建成世界文明的國家。
劉道玉校長提出中國缺乏啟蒙思想,一群人網上狂噴,什麼還是八十年代的思維!什麼西方思想文化………。真正可悲的是這些人根本不知道何為啟蒙運動,這應該是高中世界歷史的基本常識。
啟蒙運動的核心就是「理性思維」,這難得有錯嗎?只不過有的人「無知」還以為自己「理性」。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人類思想解放的過程。
文藝復興是文化藝術的百花齊放,通過反對神權,構建充分肯定人的價值,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思想。他喚起了人的自我價值的復興,任何人和組織都不應該壓制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
宗教改革了教會的專制壟斷和荒淫無度,建立新教,人可以直接和上帝溝通,取消了教會這個「中介」,王權高於教權,進一步摧毀教會的專制。把人文主義的思想影響擴大到社會層面,極大提高了歐洲人的覺悟。
啟蒙運動是思想解放的最高境界,是人文主義的高潮,使光明驅散黑暗,用理性的陽光照耀蒙昧的黑暗,「理性主義是整個啟蒙運動的核心」!
「理性與偏見」,判斷社會問題還是科學研究,我們都可能存在偏見,每個個體都可能受國家、民族、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的影響,這是客觀存在的。(不要總覺得自己想的理性客觀,而是要努力的拋棄偏見)。
理性讓我們深刻的了解我是誰?我的背景和情緒會怎樣影響我的判斷,讓我知道我可能的偏見,我如何才能避免這個偏見的影響,這樣判斷思考出來的問題才可能接近真實。這就是啟蒙運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