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玉校長提出中國缺乏啟蒙思想,網上狂噴,什麼還是八十年代的思維!什麼西方思想文化,劉校長應該去啟蒙………。真正可悲的是這些人根本不知道何為啟蒙運動,直接就定義為西方的,我要反對的。
啟蒙運動的核心就是「理性思維」,用理性之光明驅散蒙昧之黑暗。啟蒙沒有東西方之分。
看評論更覺今日中國啟蒙之必要。也深感啟蒙之艱難。西方文藝復興的啟蒙運動伴隨的是自然科學的發展,是科學和神學的鬥爭過程,科學的效率和直觀感受直接就把神學蒙昧歸謬,人們能夠感受到科學的力量,也就容易接受啟蒙之精神,雖然文藝復興最初現代科學萌芽遭受宗教打擊,但自然科學的發展最終伴隨人文主義開啟了西歐理性之路。
「理性思維」是建立在質疑和反思的基礎上的思維模式和方法。今日社會的悲哀在於科學已經相對普及,自然科學已經成為必然,不存在科學和神學鬥爭和對比,沒有了參照物,就難以體現理性思維的客觀,也無法歸謬「無知」者蒙昧,因為他也懂一點科學,也不反科學,你就很難直觀證明她的謬論,來說服別人,而且「這些人」往往還是在質疑,你怎麼能不讓他質疑呢?這是理性思維啊!難道只有你們可以啟蒙不讓我說話嗎?振振有詞而又難以反駁。
只是這種質疑少了反思,這種質疑是建立在膨脹的基礎上,他認為他是對的,,他不會反思,而沒有反思質疑只能是責問和批判,而不是探討。
歐洲文藝復興科學面對的是神學的荒謬,很容易隨著技術的發展而實證;今天啟蒙運動面對的是偏見和意識形態的先入為主,而民粹和民族情感所帶來的偏見,很難用實證來歸謬,我思固我對,你怎樣也說服不了。
而中國已經由皇帝老大,華夏中心,轉變成獨生子女吾既是朕,唯我獨尊,愛國護腳的全體狂妄。哪裡還能反思和聽得不同意見。
所以說沒有科學和神學鬥爭這個參照物,沒有反思精神,啟蒙更加艱難,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最大困境。
中國啟蒙之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