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要是一味聽別人怎麼說,這孩子就沒法帶了

2020-08-01 碩果育兒

今天去給寶寶打預防針,走到小區的時候,保安跟我說,這麼小的孩子怎麼不給戴個帽子?

後來寶寶戴上了帽子,又碰見了另外一位寶媽。她又說,這麼熱的天氣,你給寶寶戴個帽子幹什麼?

What ?我表示很懵!

帶娃要是一味聽別人怎麼說,這孩子就沒法帶了

事實是:

剛開始出小區沒有給寶寶戴帽子,是因為寶寶醒著,我們還打著傘。但是後來寶寶睡著了,我們排隊的地方又正好是個風口,就把帽子給寶寶戴上了 。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其中的細節,就開始各種「支招」。

所以,在帶娃這件事上,如果這個意見也要聽,那個意見也要在意,你會發現,你怎麼做都是不對的。


帶娃要是一味聽別人怎麼說,這孩子就沒法帶了

就像這個寓言故事說的:

兒子跟父親去集市買了頭小毛驢,牽著往家走。有人看到了說,這倆人真傻,有驢不騎。孩子爹聽到就把兒子放到驢背上牽著繼續往家走。

有人看到了說,這娃兒真不孝順,讓爹媽牽著驢走。兒子聽了趕忙從驢背上下來讓爹騎在驢背上。繼續往前走。有人看到了就說,這爹當的,自己騎在驢背上,讓娃兒跟著跑!

帶娃要是一味聽別人怎麼說,這孩子就沒法帶了

估計很多寶媽都遇到過跟我類似的情況吧,帶孩子的時候,你總能聽到各種不同的指導意見,甚至有些說法是互相矛盾的。

這個「育兒專家」說:孩子一哭就抱,會形成依賴。

那個「育兒專家」說:「孩子哭,你不抱抱,他會沒有安全感」

這個「過來人」說:「孩子不能養的太精細,否則容易生病。」

那個「過來人」說:「孩子就得精細著照料,才能更健康。」

很多新手寶媽,越聽越迷茫。這個說要這樣,那個說要那樣。到底要怎樣?該聽誰的?

帶娃要是一味聽別人怎麼說,這孩子就沒法帶了

正解就是聽自己的,誰能比你更了解寶寶呢?還有,平時最好是多學習育兒知識,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學會分辨哪些是非科學,哪些是真科學。遇到問題的時候,要根據寶寶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要寶寶一有點狀況,就開始玻璃心。有些父母還總是喜歡胡亂跟別人家孩子比較。不是比身高、比體重,就是比什麼大運動和智力發育。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又不是工廠裡批量生產的零件,怎麼可能都一樣呢。

所以,不要什麼都別人說、別人說的,當媽的還能坑自己孩子嗎?用一句話說就是:帶娃無需指教,我自己瞎TM帶吧!

相關焦點

  • 再不帶孩子看冰雪奇緣,孩子都沒法參與幼兒園社交了
    趕緊帶娃去看冰雪奇緣啊!冰雪奇緣都上映一周了,怎麼還有人沒帶孩子去看?我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你想想,當別的小朋友都穿著艾莎的裙子,興致勃勃討論艾莎的魔法與安娜的勇敢的時候,你的孩子在一邊怎麼也插不上話,只能默默的躲在角落裡,完全沒有辦法跟幼兒園的小朋友們social,你想想這個畫面,你的良心難道不會痛嗎?
  • 別人家的爸爸帶娃為什麼這麼給力?
    康經常被人稱之為「別人家的爸爸」。兩個孩子從小都是睡靠爸爸那邊的嬰兒床,哪怕是我母乳的時候,哪怕是康白天還在正常上班的年月,也是由爸爸抱起放到我身邊吃奶,然後爸爸拍嗝,爸爸換紙尿褲,再由爸爸放回床上去。平常帶娃更是不用說,餵奶哄睡做早教,陪玩陪睡陪畫畫陪學習,一拖二輕輕鬆鬆,單獨帶娃出門甚至旅行也不在話下。
  • 寶媽自己帶娃,還是別人幫忙帶,這4點區別很明顯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懷孕生子對於大多數的女性來說是人生中所必經的一個階段,但是每一個女性在生了孩子之後的經歷卻是非常不同的 。即使同是媽媽,寶媽們在帶娃的過程中往往會呈現出兩種情況——自己帶娃,別人幫忙帶娃。有一位寶媽在生了孩子之後,孩子就一直由婆婆幫忙帶著。
  • 帶個孩子而已,別人都行就你不行?
    「帶個孩子而已,別人都行就你不行?」這句特別傷人的話,我想不止一個寶媽聽到過。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就貶低了你所有的努力,否認了你所有的付出。旁人以為帶個孩子就是抱一抱哄一哄,實際上餓了累了困了尿了拉了都是事,常常是忙到飛起。
  • 「全職在家帶孩子,不幫妯娌帶娃卻被娃奶奶罵,我該怎麼辦?」
    雖只是照顧一個孩子,但過來人都知道,照顧一個高需求孩子,有多難。但婆婆不這麼認為,或是選擇性忽視。要求她幫忙照顧妯娌家2歲的兒子,反正一個不少,兩個也不多,給口吃的就行。朋友不想帶,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還跟自己的不一樣,打不得罵不得。可妯娌和婆婆倒好,一個在朋友圈,指桑罵槐,說她不體諒老人。一個直接指著她鼻子,說她矯情。
  • 幫別人家帶娃靠譜不?
    小A媽媽當初是全職,我是上班族,寶貝今年9歲,這9年來,我下班第一時間都是健步如飛飛回家,就是急著看女兒。我特別羨慕小A的媽媽能時時陪伴女兒,見證女兒的每一處變化。但是小A的媽媽卻不以為然,覺得在家帶娃真是一件特別辛苦的事情。不過想想她家帶娃史,的確夠心酸的。我們從小一個幼兒園,她家常常是因為幼兒園哭得死去活來,等大一些,我們又一同上了小學,報了同樣的興趣班。
  • 爸爸帶娃的這點好處 懂的人卻不會跟你說
    你要是一個人走在路上,誰理你!」老公想想:「也是哦,好像每次帶崽崽出去,跟我打招呼、跟我笑的人要多好多,可惜我不會法語,他們也不說英語,沒法聊天。」「媽媽帶娃出去,人家會覺得天經地義,媽媽就是應該帶娃的,可爸爸帶娃就不一樣了,大家會覺得爸爸好有父愛、特別溫柔紳士,是位超級好爸爸,肯定也是位很好的丈夫!」
  • 生娃後是聽婆婆的帶娃經驗還是過來人的育兒心經?醫生:聽我的
    很多女性朋友在懷孕後就開始了一系列的育兒準備工作,有的婆婆在自己的兒媳懷孕後,都是會將自己當年的那一套育兒經驗和兒媳講一講,也有很多兒媳是感覺婆婆的觀念太老舊了,所以會向一些有經驗的寶媽討教帶娃經驗,但其實婆婆的育兒經驗可能是錯的,但別人家的育兒經驗也並不一定就適合自己家的孩子的,所以媽媽們是一定要注意的。
  • 「婆婆願意帶娃,但我怕她帶歪孩子」:隔代養育到底聽誰的?
    迫於經濟壓力,媽媽們不得不工作,請婆婆幫忙帶孩子。 但婆婆有些「壞」習慣或者思維方式,真的怎麼說也改變不了。「衣服要多穿,不要讓孩子感冒了。」「孩子從小就把尿把便,帶起來方便。」「這偏方最靈了,孩子一用病就好了。」
  • 家有老人帶娃的必看!這3句口頭禪,分分鐘害了孩子
    「孩子要吃,偶爾一次沒事的。」老人家小聲辯解。這樣的場景,想必每個老人帶娃的家庭中,都會時有發生。這幾天和閨蜜們聊天,這樣的煩惱,也困擾著她們。且不說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帶娃分歧,單單是老人常常掛在嘴上的那些口頭禪,就總是令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頭疼不已。
  • 新手媽媽 快樂帶娃(中)-父母是永遠的支柱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朝九晚五需要上班的,基本都需要老人幫忙帶娃。老人能幫忙這件事,本該是件好事,卻反而生出了很多矛盾:老人喜歡越俎代庖太要管了、老人太多舊觀念而作為新一代的我們就怎麼也看不慣……;到具體的生活中,更是矛盾重重:如孩子一哭老人就抱,怎麼說都不聽啊,到後來就發現孩子不抱不行了!而我家孩子是早產兒,經常抱著的話,那我們怎麼鍛鍊,怎麼跟上大運動追上月齡呢?作為媽媽的我焦慮就來了!
  • 一個人帶娃真的是會抑鬱崩潰的!
    一、體力跟不上,人就不耐煩人啊,有體力的時候才有能量,有能量才有勁頭去解決問題,帶娃本身就是一連串的問題。養兒一百,長憂九十九。但是啊,如果帶娃累了還不能好好休息,旁邊還有那麼一個沒有任何理由就哇哇大哭,說了也不聽,聽也不會懂,懂也不會做,做也做不好的娃,那真的是要了老命了。
  • 請保姆照顧孩子好,還是請婆婆帶孩子好?聽聽這3位女士怎麼說
    關於請保姆或者是讓自己的婆婆幫忙帶孩子,每個兒媳婦都有心理話說。我們一起來聽聽這3位女士是怎麼說的吧!家裡一旦有一點事情,她都可以到處和別人說,就好像別人不知道她家裡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一樣。都說家醜不可以外揚,可我婆婆就是巴不得別人知道我們家裡的醜事。而且,我婆婆還經常在我老公面前挑撥離間,老是說我的不好。哪怕我在家裡把所有的家務活都包完了,她也還是會沒有事情找事做。甚至還在外面和她的那些朋友說我多麼的不好,又懶又不好相處,娶到這樣的兒媳婦很倒黴。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老人即便是退休了,也會因為心疼孩子,主動承擔起幫子女帶娃的重任。她回想起自己這幾年來,為了女兒任勞任怨,內心不禁自嘲起來:「保姆還有工資呢,可自己呢?到頭來連女兒一句體諒和感激的話都得不到。早知如此,當初就算自己再閒,也不會自尋煩惱,來給女兒帶孩子。」
  • 為啥帶娃這麼難?那你是碰上帶娃最難的三個階段啦!寶媽趕緊看看
    我們常說,媽媽生孩子,其實就是在『鬼門關』走了一趟這句話也注意體現母親生孩子的不易,和艱辛,但很多媽媽也覺得帶娃才是一種真正的磨難......孩子剛出生的哭鬧,這時候就覺得要是寶寶長大點也好帶呀!好不容易過了餵奶換尿片的年紀,會走路、會說話,但一會兒沒看著那就是要闖禍的,寶寶靜悄悄,多半在作妖 !
  • 家有老人帶娃的必看,這3句口頭禪,分分鐘害了孩子
    「孩子要吃,偶爾一次沒事的。」老人家小聲辯解。這樣的場景,想必每個老人帶娃的家庭中,都會時有發生。這幾天和閨蜜們聊天,這樣的煩惱,也困擾著她們。且不說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帶娃分歧,單單是老人常常掛在嘴上的那些口頭禪,就總是令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頭疼不已。
  • 奶奶帶大的孩子和姥姥帶大的孩子,這三點有明顯區別
    提起老人幫忙帶娃,許多人想到的都是奶奶,但現在姥姥帶娃也是非常普遍的,沒佔一半也有四成。同樣是帶娃,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的差別可是大著呢!家長自己可能發現不了,但是旁人可是能看得一清二楚。特別是幼兒園老師,因為他們看的人多了,更是能一眼區分出姥姥帶的娃和奶奶帶的娃。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究竟有哪些區別呢?
  • 讓老人帶娃自己去上班?家裡是這3種情況,哪怕再累也要自己帶
    這兩天閨蜜找到我,跟我訴說她的苦惱。原來她的產假馬上就要結束,面臨著要辭職在家照顧孩子還是讓婆婆來帶的選擇。她家寶寶才半歲,婆婆說要她可以帶,但是得把孩子帶老家養,閨蜜捨不得。她問我究竟是自己辭職帶著好,還是讓老人帶娃自己去上班?
  • 老人這些假式帶娃看似盡責,孩子卻受罪,父母再忙也要自己帶
    老人帶娃出去玩可是老一輩的人在帶孩子方面畢竟有些力不從心,甚至有些老人在帶娃的時候,為了省事通常會一邊做自己的事情,一邊哄孩子,看似十分盡責,但是這種「假式帶娃」卻讓孩子很遭罪。如果家裡老人有下面這幾種情況,那父母再忙也要自己帶孩子! 帶著孩子去做危險的事情社會上有一部分老人經常倚老賣老,仗著自己是老人別人不敢拿他怎麼樣,總是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就比如,很多老人在過馬路的時候不注意看紅綠燈,經常是看著周圍沒有車或者過馬路的人比較多就一起過去了。
  • 孩子身上有3個「毛病」,恰恰說明這娃帶的成功,是稱職好媽媽
    判斷一個媽媽是否稱職,帶娃帶得好壞,成功與否,就要看孩子是否優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但從反面來看,有時候孩子身上有些表現,可能並不是什麼優點,而是毛病,卻恰恰反映了這樣帶娃的媽媽才是真正稱職的好媽媽。如果你家娃身上也有這3個「毛病」,恭喜你!說明你是帶娃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