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購物季忙著剁手,有段時間沒有給大家上乾貨了。
今天這篇文真的是篇硬貨,我來給大家填一填桌遊這個大坑。
和拼圖一樣,桌遊也是我平日裡的「帶娃神器」,不僅能完美替代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提高娃的專注力,增進親子關係,更重要的是,還能「玩中學」,滿足爸媽們「雞娃」的要求
而且不瞞大家說,桌遊這個坑,最早我還不是因為娃才入的,而是因為:
我自己就真的一直很愛玩……
我上中學的時候就愛玩,有娃了發現了兒童桌遊的大千世界,就更愛玩了。
大學裡有段時間沉迷大富翁的事就不拿出來說了,不過愛玩桌遊這事也不知道是不是遺傳,小葉子也很迷,所以不知不覺,家裡入手的桌遊都快堆成了山:
不過,真是說要給大家寫一寫桌遊吧,還挺不容易的。
因為現在桌遊真的太多種類了,如果按照傳統成人桌遊的分類方法,大致有:
紙牌類:最經典的就是撲克了,像我也寫過一篇「撲克玩法」;
棋類:比如象棋、圍棋、跳棋、五子棋,還有兒童桌遊裡的一些抽象棋類;
骨牌類:代表麻將,還有橋牌、多米諾骨牌等等;
兒童麻將大家聽說過嗎
角色扮演類:比如大家熟悉的「天黑請閉眼」、「狼人殺」,這種超有代入感的;
不過,桌遊裡最大的分支還屬版圖遊戲類:這類桌遊通常都有一個特製的圖板或盤面,以及大量道具,比如人物、動物、建築物、指示物等等,通過一定的規則來放置、移動或者移除,並為達到目標制定出詳細的策略與全盤計劃。
不過,我上面寫的這些分類,大家稍作了解,有個基本概念就可以,不是專業玩家的話也沒必要深入研究。
按我自己的理解,不管遊戲形式如何,兒童桌遊主要就兩大類:歡樂互動類和單人闖關類。
歡樂互動類對玩家年齡的要求不高,適合全家人一起遊戲,親子陪伴的同時,通過遊戲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溝通、合作,遵守規則,平衡勝負心理,增強抗挫力,以及生活習慣、財商、情商等的全面培養。
單人闖關類則更側重益智,通過巧妙的關卡設計、循序漸進的難易階梯,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是很好的思維訓練工具,也很適合喜歡燒腦挑戰的孩子。
不過,因為孩子的思維能力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就我自己觀察,大部分孩子一般要到4歲左右,才會慢慢表現出對關卡類桌遊的興趣。
所以,第一款桌遊的話,我還是推薦大家從歡樂互動型入手,畢竟,全家人一起享受快樂的親子時光,爸爸媽媽的用心陪伴,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啊。
好了,理論說了這麼多,估計大家最想問我的還是:我家娃XX歲,有啥好桌遊推薦啊?
哈哈,為了給大家一份真正可以「閉眼買」、「絕不出錯」的桌遊清單,這段時間,我把家裡之前入手的桌遊全部都搬了出來,再加上母嬰展上淘到的一些很有特色但不太熱門的單品,扎紮實實地和孩子玩了一兩個月。
同時,為了擴大備選範圍,我還邀請了好友Vera一起挑選(她和她家娃也是骨灰級的桌遊愛好者),最終精選出3份桌遊清單給大家(因為篇幅關係,會分成3篇發)。
分別是:
1.5-4歲歡樂互動類桌遊
4-7歲歡樂互動類桌遊
2-7歲單人闖關類桌遊
之所以最高是到7歲,一方面是因為自家娃就這麼大,再大齡的桌遊經驗相對沒那麼豐富;另外7歲以後孩子就上小學了,遊戲時間相對會少一些,桌遊的選擇可能也要有所調整,等以後有更多經驗了再跟大家分享哈。
然後呢,我們的挑選原則是:
符合孩子的認知階段,孩子真正喜歡玩
規則不過分複雜,易上手
儘可能覆蓋市場上的幾大主流桌遊品牌
各類思維能力都有所涉及,包括:精細動作、觀察、反應力能力、記憶力、語言表達、情緒認知、邏輯策略、數感、編程思維、財商等等,單品儘量不重複
類似功能的產品,選擇顏值更高、拓展性更強、玩法更多樣的
這幾份清單雖然不敢說絕對專業,但是可以說,裡面的每一款桌遊都是我們多方面考慮,精挑細選出來的,應該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
也歡迎大家在留言裡補充更多的優秀桌遊。
好了,話不多說,先上1.5-4歲歡樂互動類桌遊清單,後面會給大家做詳細介紹。
01
我要上廁所
品牌:HABA
適合年齡:1.5歲+(官方建議2歲+)
可參與人數:2-4人
鍛鍊能力:習慣養成,啟蒙認知,手眼協調,精細動作
歡樂度:★★★
規則複雜度:★
簡介:低幼桌遊入門首選,符合年齡段的生活場景和習慣養成主題
1.5歲+就能玩的桌遊真的不多,這個HABA的我要上廁所是我在今年母嬰展上發現的,第一眼就笑到我了:
主要是如廁主題,邊搖骰子邊喝水,然後拉臭臭的地方會反著掉出來一個「粑粑」
小人紙板一面是男孩,一面是女孩,也是考慮的超細緻了~
還有個矽膠的仿真坐便器,做工超精緻的:
遊戲規則也不複雜:將便盆放在開始的浴室墊上,擲骰子,如果顯示1點或者2點,就將便盆順時針向前移動相應數量的浴室墊;如果骰子顯示飲料,就將其中一個飲料卡放進小人的嘴裡,直到沒有剩下的飲料卡時,孩子就需要尿尿了。
這時,如果小便盆正好在小屁屁的下方,順利地接到小便,你就贏了!
如果沒有,便便就會落在地板上,需要用拖把將其清理乾淨,然後繼續遊戲。
別看我講起來挺幼稚,但是玩起來超級歡樂的!
小魚兒目前正好2歲,每次陪他玩,經常眼看著小人要拉臭了,便盆還沒有到位,biu地一下子就拉到地板上了,就真的很緊張啊。
幾次下來,小傢伙自己也就知道,要尿尿了就要趕緊去找便便盆,比任何的說教都管用呢。
02
彩虹蛇
品牌:Yaofish
適合年齡:2歲+(官方建議4歲+)
可參與人數:2-4人
鍛鍊能力:顏色認知、配對、混色、視覺邏輯
歡樂度:★★★
規則複雜度:★
簡介:只要會認顏色就能玩,年齡無上限,全家齊歡樂
這是一款學習顏色配對與混色、鍛鍊視覺邏輯的桌遊。共有50張蛇牌,包括蛇頭、蛇尾、蛇身,還有兩張彩虹色萬能卡,顏色都很美吧~
規則很簡單,把相同顏色的蛇卡連在一起(萬能蛇卡任意顏色都可連接),拼成一條有蛇頭、蛇尾和至少一段蛇身的彩虹蛇,遊戲結束時獲得最多蛇卡的人獲勝。
不過這個規則也可以適當簡化,比如我們和小魚兒玩的時候,只要求拼成完整的蛇就可以,並不記分。
小魚兒抽到一張彩虹色的蛇頭,彩虹色是萬能卡哦,可以連接任意顏色的蛇卡。
哈哈,小葉子拼成一條蛇啦,超級長哦。
真的是一款特別簡單,超級容易上手,而且隨時隨地都能拿出來的小遊戲,而且因為是紙牌類的,價格也不貴。
別看它簡單,小葉子一直到現在都很愛玩,特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03
小松鼠搶松果
品牌:Educational Insights
適合年齡:2歲+(官方建議3歲+)
可參與人數:2-4人
鍛鍊能力:遵守規則,顏色、數量認知,手眼協調,精細動作,抗挫力
歡樂度:★★★
規則複雜度:★
簡介:適合入門的多人桌遊,開始體會運氣、挫折、輸贏,學習遵守規則
一款適合全家人一起玩的入門桌遊,2-4人都可以,二胎家庭也很合適。
道具很多,萌萌的松鼠和松果、還有小清新的配色……很容易吸引低齡的小朋友。
規則很簡單,上手就能玩。轉動轉盤,轉到什麼顏色,就使用松鼠夾子夾相應顏色的松果到自己的樹樁上:
通過小松鼠的雙手來夾起橡果,這個操作很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性。
誰先集齊樹樁上五個顏色的松果,誰就贏了~
同時呢,轉盤特別設計了幾個很有意思的區域,極大地提升了遊戲過程的趣味性和刺激感:
1、睡覺松鼠區域:你的松鼠睡著了,本輪不能夾松果;
2、搗蛋松鼠區域:可以選擇任意一個玩家,從他那裡夾走一個松果;
3、龍捲風區域:自己辛苦取得的全部松果都要回到大樹上,重頭再來
別小看這個設計,事實上,讓小寶寶接受「黴運」、「被他人搶奪勝利果實」以及「瞬間歸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開始的時候,小葉子常常會要求說,這盤不算,重新轉,也會對「輸」了的結果不開心,但慢慢的,她就知道遊戲就是有輸有贏,玩的過程本身已經很有趣,對結果也就沒那麼在意了,這不正是培養孩子「抗挫力」的好機會嘛
而且通過玩桌遊,孩子還能學到重要的一課:無論何種情況下都要遵守規則。
04
冰河歷險
品牌:Djeco
適合年齡:2歲+(官方建議2.5歲+)
可參與人數:2-4人
鍛鍊能力:合作、抗挫力
歡樂度:★★★
規則複雜度:★
簡介:低幼合作類桌遊首選,平衡小朋友的勝負心。
我碰到有些朋友跟我說,跟孩子玩桌遊,他總是輸不起啊,輸了就不肯玩了。
其實呢,這個是特別普遍的一個現象。據我自己的觀察,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對於合作類桌遊的喜好,其實是遠高於對抗競爭類和單人關卡類的。
如果一定要讓年齡很小的孩子在策略類、對抗類遊戲中找到樂趣,很可能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說,我們選擇桌遊產品,一定要跟孩子的情感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步。
Djeco的冰河歷險就是一款特別好的適合低幼孩子的合作類桌遊,遊戲本身不難,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用積木搭建一座橋,然後幫助小動物們從一大塊浮冰上,通過這座橋,回到冰屋裡。
主角是四隻小動物:北極熊、北極狐、企鵝和兔子,是不是超級萌?
玩的時候擲骰子,有以下幾種情況:擲到橋,可以讓任意一個小動物上橋;擲到冰屋,可以讓一個小動物從橋去到冰屋;擲到冰塊,則需要拿走一根橋墩。
如果在橋倒塌前,小動物全部返回冰屋,大家就一起獲勝了,反之則失敗。
這個遊戲對小朋友的勝負心是很好的鍛鍊,因為我們有時候真的運氣很背,連擲好幾次骰子都是冰塊,一步還沒走橋就塌了也是有可能的。
一開始孩子也不願意接受現實啊,但是慢慢他會發現,運氣這件事並不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行,它就是很隨機的。爸爸媽媽也和自己一樣,有時運氣好,有時運氣不好,特別正常。
而且因為他是跟爸爸媽媽一起嘛,所以贏是大家一起贏,輸也是一起輸,相對來說不那麼難接受。
另外,通過這個遊戲,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在一個團隊裡要實現共同目標,只有大家一起合作才會成功,幫助孩子具體地去理解,什麼叫「團隊意識」。
05
情商啟蒙系列
品牌:eeBoo
適合年齡:1.5歲-3歲+
可參與人數:2-4人
鍛鍊能力:情商、情緒、社交、語言表達
歡樂度:★★
規則複雜度:
簡介:極具特色的情緒&情商桌遊,關注孩子內心的成長,建立親子溝通的橋梁
eeBoo的這套情商啟蒙系列是市面上特別少見的產品。一般的桌遊鍛鍊的大都是比如認知、邏輯、記憶力、數學等等,但eeBoo關注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點:
孩子的內在自我、表達和管理情緒、與他人的相處、對社會現象的理解、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整個系列一共有6款產品,分別是:《我的情緒》、《我懂你》、《發生了什麼》、《我該怎麼做》、《做個好公民》、《尊重地球》:
我自己入手的是《我的情緒》和《發生了什麼》這兩款。
每一款都是談話卡片的形式,玩法也都是一樣的:隨機抽出一張卡片,就可以根據卡片正面的圖像和背面的問題,和孩子開始遊戲了。
《我的情緒》一盒48張卡片,正面是各種蔬菜和水果的表情:欣喜、 高興,興奮、尷尬、無聊、難過、憤怒……
有些小表情太可愛了,小魚兒最喜歡模仿「笑眯眯土豆」和「有點難過的蘋果」,看看模仿的像不像?
我們也可以一起討論某個表情的原因:它是被欺負了嗎?它遇到什麼開心的事情了嗎?
直接和孩子聊情緒其實是比較抽象的,孩子也不容易理解,但是《我的情緒》這種遊戲形式特別有親切感和故事感,孩子很容易接受。
卡片背面呢,有一句精煉的語句,指導家長如何提問,以及與寶寶做互動,潛移默化地教會小朋友情緒表達和情緒管理,對於家長來說也非常容易上手。
《發生了什麼》一盒50張卡片,每一張卡片都描繪了一個生活場景,孩子可以通過圖片想像和描述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們可以隨意選取一張,也可以有意識地選一個你想和孩子探討的話題,鼓勵孩子仔細觀察卡片裡的細節,然後問他:「你覺得這裡發生了什麼呢?」
先鼓勵孩子自己思考,然後再使用卡片背面的問題來提示和引導孩子。
情景卡片並沒有標準答案,我們的目的也並不在於此,而是要聆聽孩子的想法,了解他們是怎麼想問題的,同時和孩子一起尋找更多的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這也是eeBoo的桌遊特別突出的另一個特點,他並不生產那種「扔給孩子,孩子就能安靜玩一下午」的玩具,相反,他要求家長高度的參與、陪伴和與孩子溝通互動。
而且eeboo的產品總是有著相當超前的設計理念,家長也常常能從中獲得啟發,發展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06
購物清單
品牌:美樂/Orchard Toys
適合年齡:2歲+(官方建議3歲+)
可參與人數:2-4人
鍛鍊能力:角色扮演、生活認知、整理歸類、記憶力、數學、貨幣
歡樂度:★★
規則複雜度:★★
簡介:玩法多樣,拓展性強,一盒可以玩上好幾年!
購物清單這個主題的桌遊其實挺多牌子都有出,比如Orchard Toys,我家買的就是這款:
我閨蜜家買的是國產美樂的,我也挺推薦,因為:
1、國產的shopping list是中英雙語的,而且物品的種類也比較多樣;
2、自帶貨幣,這樣就增加了「支付+算帳」的環節,適合幼小銜接的孩子,可玩的年齡更廣一些;
3、硬紙盒包裝,更結實也方便收納。
購物和角色扮演,都是孩子們喜歡的事情,所以這款桌遊,真的是沒有孩子不愛的。除了我們自己孩子,很多朋友家的孩子來我家玩,也都玩的不亦樂乎。
而且這款桌遊玩法特別多樣,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自己簡化規則或者增加難度,比如:
2-4歲的孩子,可以有:
1、過家家和角色扮演,發展語言能力和想像力。
2、翻翻樂玩法:把所有的商品卡片正面朝下,記憶位置,然後每人拿一張購物清單,翻到自己清單上的商品就可以獲得該商品,誰先裝滿購物車誰獲勝。這個玩法主要是訓練記憶力、觀察能力和配對。
3、商品整理歸類。比如我們有四個商店,分別是雜貨店、食品店、水果蔬菜店和玩具店,就需要先判斷,每個商品應該放在哪個商店裡合適。
4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把貨幣加進去:
1. 讓孩子計算多個商品的總價,找零等等,強化計算能力。跟刷口算題比起來,這個計算過程是完全不枯燥的,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100以內的加減法。
2. 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花錢,讓孩子制定自己的「夢想購物清單」,進行財商教育。
07
小兔邦尼
品牌:Blue Orange
適合年齡:3歲+
可參與人數:2-4人
鍛鍊能力:記憶力、觀察、長短&刻度認知、合作
歡樂度:★★
規則複雜度:★★
簡介:融入了不太常見的長短和測量概念的記憶力桌遊,很有特色
我最早被這個桌遊吸引,主要是看中它有融入「測量」這個概念,一般這個數學知識點是要到小學三年級左右才會涉及的。
但是那時候老大其實已經比較大了,我有點擔心她會嫌這個桌遊情節設計太幼稚,沒想到她還挺喜歡,我玩了也覺得的確挺有意思。
主要故事是這樣的,小兔邦尼愛吃蘿蔔,在農夫出現之前,她要拔走更多蘿蔔。
但是呢,小兔認為被咬過的蘿蔔更甜,所以她只拿走被咬過的蘿蔔,如果拔到了沒有咬過的蘿蔔,她就會把蘿蔔放回原來的坑裡;同時拔走的蘿蔔有長有短,一定要所有蘿蔔連在一起的長度超過盒子邊長的2倍,邦尼才能贏。
聽上去並不複雜的故事裡,設計師很有心機地設計了好幾個能力點:
1、蘿蔔是插在地裡的,需要拔起來才能知道是否被咬過,那麼我們就要儘可能記住放回去不要的蘿蔔的位置,以免下次再拔到,浪費拔蘿蔔的機會。因為蘿蔔位置是隨機的,毫無規律可循,所以還是相當考驗記憶力的。
2、得到的蘿蔔有長有短,需要排成一列後,和盒子邊沿的刻度比較,超過盒子邊長的2倍才能贏得比賽。
你看,長短和刻度的概念就這樣在遊戲的過程中輕鬆掌握了。
而且這款遊戲,既可以是合作遊戲,又可以是競爭遊戲。
比如,孩子3-4歲,能力還比較弱的時候,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拔蘿蔔的任務,農夫作為共同的對手。
而當孩子大一點了,遊戲規則就可以變化,比如:不同玩家,拔到的蘿蔔只屬於自己,輪流進行,最後比較誰拔到的蘿蔔連在一起更長。通過增加遊戲的競爭性,鼓勵孩子玩的時候更專注的觀察和記憶。
而且這個小兔邦尼還有一款姐妹款桌遊《狼先生》,同樣的畫風,也是鍛鍊記憶力和專注力的,2歲+的孩子就能玩了。
08
嗒寶小子
品牌:Asmodee
適合年齡:3歲+
可參與人數:多人
鍛鍊能力:數字、形狀、圖形認知,專注與反應,手眼協調
歡樂度:★★★★★
規則複雜度:★
簡介:快節奏遊戲,超級歡樂,隨時隨地全家一起玩
這款是我們家的寶藏級親子桌遊,一家人都玩瘋了:
規則很簡單,55張卡牌,每張卡牌上有8個符號,任意兩張牌上都包含剛好一對相同的符號,你的任務就是找出卡片上相同的符號。
誰先找到,就大聲的喊出來(喊啥自己定哈)!這張牌就歸你了!
最後誰集的卡牌最多,誰就獲勝!
玩法看似簡單,但真正玩起來,總是特別的緊張而刺激,而且有不小的挑戰。因為雖然任意兩張牌面都包含一對相同的「符號」,但是每個「符號」都具有顏色、形狀、數字、大小相同或不同的特點。
在遊戲中如果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積極觀察和尋找,那麼就很難贏得勝利。
這個也有好多個不同版本,我自己買的是3歲+的《數與形》,你還別說,我和我老公這種每天坐電腦跟前的腦力工作者,還真不一定快的過兩小的!
09
童話故事轉盤
品牌:eeBoo
適合年齡:3歲+
可參與人數:多人
鍛鍊能力:想像力、語言表達、邏輯
歡樂度:★★
規則複雜度:
簡介:一套可以玩出花的,百玩不膩的故事遊戲
eeBoo的童話故事轉盤系列,全套沒有一個字,卻能極大程度鍛鍊小朋友的想像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雖然市面上同類型的鍛鍊「看圖說話」的產品也挺多,但是eeBoo家的這套特點還是相當突出的。
多了個轉盤,玩家首先需要轉到場景卡選取地點,再隨機轉到英雄/壞蛋/精靈/公主/魔法/寶物等選取相應元素,集齊所有元素後才能開始故事創作。
畫面設計豐富立體,故事性和互動性很強。
玩家之間還可以交換元素,編造新的故事線,還可以一起表演哦~
基本上,可以編出一個比較完整,甚至有轉折的小短劇了。
就像前幾天花時間的「千萬別忘記教會孩子這件事」文章裡說的,不要認為親子閱讀這件事做的不錯,就忽略語言表達的學習,從被動輸入到主動輸出是需要刻意練習的。
所以趁著還沒上一年級,我們最近也經常拿這款桌遊練習練習,上學後「看圖寫話」就不怕了
而且我建議大家,可以讓爸爸們來試一下,說不定能暴露他們故事大王的天賦呢,哈哈。
10
你猜怎麼著
品牌:Yaofish
適合年齡:3.5歲+(官方建議5+)
可參與人數:多人
鍛鍊能力:認知、語言表達、表演、大運動
歡樂度:★★★★★
規則複雜度:
簡介:類似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的「你畫我猜」,可以特別好地鍛鍊表達能力。
特別歡樂的一款桌遊,很適合飯後全家人一起消磨時光。
《你猜怎麼著》可以看作是進階版的「你畫我猜」,因為加入了更多的道具,比如:
轉盤,分為提問、描述、表演,我家特別喜歡表演,每次都會笑得肚子疼。
沙漏,提問者只有1分鐘的時間猜出答案,緊張刺激,也能看看你的腦洞夠不夠大,哈哈。
官方推薦5歲,但我覺得小一點的孩子,可以爸爸媽媽描述,小盆友來猜,3歲左右完全可以玩。
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力,自製拓展包,擴展玩法。總之,哪怕不買現成的桌遊,我也非常推薦大家借鑑這種形式,在家裡和孩子一起玩。
特別像現在冬天,大家都窩著不想動,用這個遊戲既能鍛鍊大腦,又能把大運動做起來,真是一舉多得呢~
好了,這就是1.5歲-4歲的10款歡樂桌遊推薦了,我儘可能介紹的簡單清楚,不過因為產品比較多,看了下又有差不多八千字了。
下篇是4-7歲歡樂互動型的,大家別著急啊,我爭取下周發,大家記得關注哦。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桌遊是遊戲,是我們陪伴孩子享受親子時光的,不要為了鍛鍊某種能力而把它變成「教具」,做「討厭的監工」,本末倒置哦
—END—
作者:吉吉。全平臺「慢成長」聯合創始人,二寶媽,美國註冊正面管教家長/學校講師,前香港資深傳媒人,現居深圳。追求細水長流,也愛勇猛精進,愛唱歌愛生活愛自我管理,願與娃一起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