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稱,對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

有記者提問,臺對外交往部門稱,臺灣一直在爭取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與11個成員國的磋商目前仍在進行。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指出,對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我們強調過很多次,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

另有媒體提問,開放日本核食的爭議在臺灣當下正在發酵,有評論指出,既然只有進口「萊豬」,才能換取美臺經貿協定,自然也只有開放核食,日本才會支持臺灣加入CPTPP,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稱,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堅決反對我們的建交國與臺灣商籤任何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定。至於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問題,臺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要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民進黨當局以「經貿」為由、以犧牲臺灣民眾食品安全和健康福祉的代價,圖謀政治私利,一定會失敗。

相關焦點

  • 國臺辦: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前提
    中國臺灣網11月25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第二次提問,臺灣各界對於臺灣未能加入RCEP表示了擔憂和憂慮,但是民進黨當局卻宣稱臺灣未能加入RCEP的原因是因為大陸設下了要求臺灣接受「一國兩制」的障礙。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 臺灣地區未能參與RCEP,傳統產業會陷入危機?國臺辦回應來了
    RCEP協定經過多年的協商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包括歐盟十國和中國、日本等15個國家在內的國家都參與了這一協定的籤署,這對於各成員國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特別是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各國經濟並不是很好,想要提振經濟合作是必然的。
  • 國臺辦:臺灣地區今年仍不能參加世衛大會的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 趙博)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7日就世界衛生大會(WHA)有關涉臺問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導致臺灣地區今年仍不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原因是民進黨當局迄今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臺灣地區參加世衛大會的政治基礎不存在,不能參會的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
  • 只有開放核食,日本才會支持臺灣加入CPTPP?國臺辦回應
    只有開放核食,日本才會支持臺灣加入CPTPP?國臺辦回應 2020-12-16 11:23: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 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區域合作
    ,推動建立《跨太平洋貿易協定》(TPP)以及迅速推動建立了區域經濟合作組織《跨太平洋貿易和投資夥伴協定》(TTIP),TPP的推出表明了美國改變了其過去以往不直接參與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的機制構建,試圖通過此舉來分享亞洲國家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同時遏制放緩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阻擋中國崛起的步伐。
  • 臺灣無緣RCEP,臺商怎麼辦?國臺辦:歡迎來大陸!
    編輯:青蓮早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講,說到關於區域合作的話題時,她曾明確表示,將會帶領臺灣加入RCEP。然而在2020年RCEP正式籤署的時候,卻不見臺灣地區的身影。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謊言自從民進黨當局不願意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後,臺灣在經濟上面表現得越來越吃力。臺灣想要依靠現在的實力加入RCEP,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事實也證明了,當初蔡英文所說的不過是一個謊言而已。若是臺灣想要加入RCEP,一個無法繞開的事情就是,首先要承認一個中國原則。
  •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北京訊(記者楊娜)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日前民進黨發言人發表有關,「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作出了反駁。
  • 蔡英文成臺灣地區領導人 國臺辦:對臺方針不變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臺灣地區選舉結果不改變這一基本事實和國際社會的共識。無論臺灣島內局勢發生什麼變化,中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的立場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問題上,中國政府的意志堅如磐石,絕不容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
  • 蔡英文稱臺美關係升級為「全球合作夥伴」國臺辦:民進黨挾洋自重...
    蔡英文稱臺美關係升級為「全球合作夥伴」國臺辦:民進黨挾洋自重,到頭來只能是「一場春夢」 2020年01月15日 11: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5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蔡英文在會見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時稱,臺美關係升級為「全球合作夥伴」,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
  • 臺灣地區旗幟在海外國家遭禁 國臺辦:自自然然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柬埔寨總理洪森日前在一場餐會發表談話表示,歡迎臺商來投資,但柬埔寨遵守「一中原則」,禁止升起臺灣臺灣地區旗幟。
  • 臺灣當局否認「九二共識」、抓陸客 國臺辦發聲
    中新網1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就「九二共識」、臺當局以危害安全為由抓170餘名陸客、臺「工研院」禁止員工使用華為手機和電腦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馬曉光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表明雙方在努力謀求國家統一進程中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後的制度安排。
  • 蔡英文或操弄臺灣「入聯」 國臺辦:挑戰一中政策必然失敗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環球網綜合報導】日前島內有分析指蔡英文可能在9月聯合國大會時推動臺灣所謂「入聯」問題作為對「臺巴斷交」的反制手段之一。對此,在6月28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記者會上,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聯合國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長期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 違背一個中國原則!蔡英文放出惡語搞陰謀,國臺辦回應讓人振奮
    蔡英文想要的並不是一場真正的兩岸領導人之間的對話,不想讓一個中國原則成為共識,她的這番言論已經足以說明她打定主意要爭取所謂的「臺灣主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執政之後,就為兩岸的和平發展帶來了諸多阻礙,原本兩岸的關係已經走向正常化,而在她執政期間又逐漸惡化,甚至還有更過分的事情,那就是蔡英文公然在媒體面前叫囂大陸,說自己希望能夠爭取得到所謂的「臺灣主權」,從她的種種言論和行為不難發現,她做出了很多實質性的「臺獨」行動。
  • 【臺灣地區未能加入RCEP引發擔心 國臺辦回應】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
    【臺灣地區未能加入RCEP引發擔心 國臺辦回應】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我們注意到,當前島內各界對於臺灣經濟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傳統產業可能因此遭受的衝擊感到擔憂。我們再次重申,歡迎臺灣同胞、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創業、生活,參與和融入大陸經濟發展,共享大陸發展的戰略機遇。
  • 臺灣地區被排除在了RCEP之外,對臺灣經濟產生影響
    11月15日,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以及東協十國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RCEP。在RCEP籤署之後,一個約佔全球三分之一經濟體量的自由貿易區便建成了。然而,臺灣地區卻被排除在了RCEP之外,這或將會對臺灣地區的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 臺灣無緣RCEP恐與全球脫鉤!回歸一中原則是解方
    顯示在2018年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生效後,東亞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風潮已然再起的趨勢。推動區域經濟整合深化區域內投資與貿易之效益已不待言,此亦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區域貿易協議蔚為風潮時,所採取開放態度的主要原因。種種跡象都顯示出,RCEP對臺灣經濟與產業的負面影響,可能遠比想像中來得大。
  • 蔡英文竟說大陸最怕臺灣三件事?國臺辦:顛倒黑白,不值一駁
    第一,民進黨當局日前稱,因為遭到大陸「打壓」,無法參與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且會影響飛行安全,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據報導,蔡英文最近說大陸最怕臺灣三件事,一是怕臺灣人團結,二是怕臺灣的「民主自由」,三是怕臺灣強大。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回答:第一個問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 李登輝叫囂讓臺灣「正常化」 國臺辦回應:做夢!
    李登輝近日揚言,「臺灣的經濟好或不好,不需要靠『中國』」。同時他再次否認有「九二共識」。國臺辦馬曉光回應道:現在臺灣有一句時髦的政治術語叫「裝睡的人叫不醒」。我想李登輝就是沉迷在「臺獨」迷夢中的那個叫不醒的人。
  • 臺灣地區新領導人「未完成答卷」 蔡英文演講沒說「一個中國」
    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負責人表示,臺灣地區新領導人在兩岸同胞最關切的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不少分析認為,蔡英文風光上任,但隱憂重重,臺灣內耗已成惡性循環,擺脫與民心最相關的經濟困境終需大陸援手。有專家直言蔡英文的「蜜月期」不會太長,而大陸則會繼續「聽其言,觀其行」。
  • 國臺辦2020年11月25日新聞發布會
    朱鳳蓮: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一個現代、自由、高質量、互惠的大型區域自貿協定,它的籤署標誌著當前世界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意味著成員之間在貿易、投資等方面都將實現高水平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必將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復甦增長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