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轉崗之前,作為輔導員,負責過貧困生專項工作。期間每一年都會去一個地方,一個目的是走訪慰問貧困生家庭,第二個目的是核實貧困生家庭的真實情況,防止假貧現象。
每次我們去家訪的時候,一般都會帶點禮品。比如拎一箱牛奶,幾斤水果,也有學校定製的禮物等。這是人之常情,到了別人家裡面,總不能兩手空空吧。我們的工作和舉動也得到了學生家長認可和讚許。雖然禮輕,但包含了濃濃的情義和學校對他們的關懷。
到訪的每個家長都要留我們吃飯,但我們會委婉拒絕,不會給家長添麻煩的。一來是考慮到他們家庭的確困難,二來任務較重。一般我們一天要走訪好幾個學生家庭,這些學生家庭間隔都比較遠。有時到了最後一個家庭,天色已晚。
但要說明的是,這些行為都是工作行為,是公差。我們給學生家長帶禮物,都是納入學校的費用之中,回校後是要報銷的。學校讓我們去學生家家訪,就不是老師私人行為,而是公務行為。如果因此產生的一切費用,理應由學校承擔。
況且您提出是學校明確要求老師家訪要給貧困戶買禮品,這更應該納入公費,由學校承擔由此而產生的相關費用,如交通費、夥食費、禮品費。如果學校讓老師家訪買禮品,但又不給報銷,這是明顯不合理的。
老師可以在家訪過程中自掏腰包給貧困戶買禮物,或丟些錢,但這只是老師個人行為,不是公務行為。老師在學校的指派下對貧困戶進行家訪,並按學校的要求購買禮物給貧困戶,學校就應該承擔相關費用,提前預支或事後給予報銷。這才是正確的做法,合乎常理的要求。
第一、「家訪」一般是在教育上,老師到自己所教的學生家中開展訪問活動的一種習慣叫法;「走訪」則是最近幾年在扶貧活動中,幫扶幹部到幫扶戶家中了解情況,並幫助、慰問的一種形式。從後半句的表述來看,這是在扶貧,所以用「走訪」比較合適。
第二、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所有公職人員(含企事業單位幹部)都有「掛包幫」任務,一般按行政級別確定「包戶」數量,通常普通工作人員包3至5戶,科級幹部5至7戶,處級幹部會更多。但這不是絕對的,需根據各縣貧困戶數量實際而定,有些可能只包一兩戶,而有些也可能包七八戶。包戶的幫扶幹部是要定期到貧困戶家中走訪的,走訪的次數一般情況一個月至少1至2次,也不固定,看各地具體規定。因為教師也是國家公職人員,所以按照要求也是必須參與包戶扶貧的。但有些地方可能做得比較好,考慮到教師的教學任務重,包戶數量適當下調,走訪次數也有所減少。
第三、要求老師買禮品送貧困戶是不合理的,國家的扶貧工作從指導思想上,也不允許搞這種簡單送錢送物式的扶貧。不僅教師,其它幹部也一樣,如果都要求送,包一兩戶可能還沒多大問題,但包五六戶的你想想幹部要送多少,他也要生活,這個負擔並不輕鬆。當然,有些幫扶幹部為了和貧困戶拉近距離,心甘情願適當給人帶點小禮物,這也不是不可以。還有我見過幫扶幹部和貧困戶處出感情的,在一戶上花了幾千塊錢的也不少。
總起來說,學校明確這樣要求不合理,如果自願是另外一回事。為了搞好這個工作,完成自己包戶扶貧任務,幫扶幹部一要多走,熟知情況;二要儘量幫助落實政策;三要幫助謀發展思路,這才是關鍵,靠送和給解決不了問題,只有找到合適路子才能幫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夢想!
合理不合理,關鍵要看買禮品的錢誰出。
貧困戶,應該是貧困學生家庭吧。說句實話,最近一直在忙這個事,學校要求到貧困學生家裡進行家訪,不到一個月,已經去了四次。不過,我們學校領導「不懂事」,沒有要求老師們買禮品。
關於家訪買禮品的問題,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1.家訪是老師的正常工作,到貧困學生家裡家訪也是政策要求
家訪,是學校教育的一種方式,也是老師和家長聯繫的一種手段。學生的成長,既要依靠學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生在家的表現等,僅靠說有時說不清楚,不如去家裡去看一看。
雖然在相關法律中,並沒有將家訪規定為老師的義務,但家訪應該屬於教育措施的一種。有些老師,即使學校不安排,也會主動的去家訪,這就是責任心的最好體現。
現階段,對貧困學生家訪更是常事。由於涉及到相關政策,這裡不再多說。
2.家訪時帶些禮品,也未嘗不可
日常生活中,我們去親戚朋友家,大多時候都會帶點東西。倒不是說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只是人之常情。
老師去家訪,家長已經很高興了。如果帶點東西,家長估計就要感動了。
當然,即使不帶東西,也沒有哪個家長會挑老師的毛病。老師來家訪,與家長而言,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與老師而言,是一項工作,並不是閒著沒事串門子。
3.如果學校要求買禮品,這個錢應該學校來出
學校安排家訪,老師們都會去,即使不給算加班,老師們也會把家訪當成自己的一項工作。如果再要求老師自己掏錢買禮品,就有點肆意妄為了。
老師掙的錢,多也好,少也好,都是自己的錢。如何支配,由自己決定,學校無權幹涉。再者,老師的收入都不高,一個月家訪上幾次,老師自己也變成貧困戶了。
如果學校要表示心意,完全可以統一採購一批禮品,由老師送到貧困學生家裡,並說明是學校給的,這不就完了嗎。
去年寒假放假前,我們學校就給每個貧困學生發了200塊錢,讓他們回家轉交給家長。錢雖然不多,代表的是學校的心意。
寫在最後
如果老師自願買禮品,那這位老師的確值得我們尊重。但如果是學校強制老師自己花錢買禮品的話,這不就是道德綁架嗎?敢這樣做的學校,我還真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