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互寶又因為一起拒賠引發熱議。
當我打開自己最新一期大病互助公示,發現最新的分攤人數已經跌破1億,11月還有1億多人,現在只有9千多萬了。這是相互寶歷史上退出人數最多的一次。
按這個趨勢我不免有些擔心,一邊是分攤變多、一邊是人數減少。
相互寶能「撐多久」?還能一直「保下去」嗎?今天我們來聊聊相互寶以及相互寶和保險:
什麼是相互寶?
相互寶實際上是支付寶的一個「網絡互助」項目,用官方的解釋是「一人有難,大家分擔」。
網絡互助簡而言之,就是一群人,在某個網絡平臺上,加入一個互助計劃,計劃成員之間相互分擔風險。起初是大病互助,後來又增加了老年人防癌、慢性疾病互助,但只有幾百萬人,大頭還是大病互助。
互相寶的大病互助計劃——「0元免費加入,最高可獲得30萬的大病補助」,加入後如有大病可獲得最高30萬的互助金,每個月的互助費用由其他成員分擔。不過現在,已經從1億多人掉到了9824萬人。
為什麼大家會大批退出相互寶?
一、分攤金額不確定
本人特地整理了相互寶,自開始分攤以來各期分攤數據:
最初的分攤額較低,隨後緩慢的分攤額開始上升,2019年度最高的分攤額為3.06元。到目前為止單期最高的分攤金額為4.85元,這個是大病互助,因為人數多所以金額還低些,如果是老年或慢病互助,人數少分攤的就更多了。
而說到分攤人數,到了2020年5月,相互寶分攤人數出現首次下跌。
最新2期,分攤人數連續兩次下降。也許受拒賠事件的影響,最新一期的互助會會員人數下降了178萬,是互助會歷史上互助會會員人數下降最多的一次,當期參會者總數也下降了1億人。
將來攤款數額,肯定越來越高,現在幾塊錢大家還是可以承受的,覺得「無所謂」,將來要是變成幾十塊、幾百塊呢?
二、保障不確定性
相互寶的條款中寫明:平臺有權調整保障內容。
互相寶大病互助前後改了2次健康告知,今年6月1日調整的已是第三版健康告知。
而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加入相互寶是有「健康要求」的,只要符合健康告知就可以加入。
當初加入的人,如果不符合新的健康告知要求,很多已經被迫退出互助計劃了。
這不免讓人擔心,萬一以後我不符合新的健康告知怎麼辦?
我幫助別人分擔了這麼長一段時間的互助金,卻連自己生病都得不到互助怎麼辦?
相互寶能一直走下去嗎?
答案是不確定,
因為相互寶的條款裡,有這麼一句話:我們有權制定終止或調整方案。
未來參與人數太少、政策因素、平臺主動終止、其他不可抗力等等,都有可能成為終止的原因。
其實「人人分攤」是個很好的想法,但和大病互助結合就有一個問題:
一般人是隨著年齡越大,得病機率越高。所以大病互助容易變成,年輕的分攤交錢,年紀大的生病互助,那麼一旦年輕人過多退出或者年老者過多,分攤金就不斷上漲,持續下去的風險就會很高。
這就類似很多人不想交養老保險,覺得自己未來領不到的問題。
相互寶現在確實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但目前的成本仍然很低,你覺得相互寶會一直持續下去嗎?如果你已經加入相互寶,未來會退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