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藥,優勢三重奏

2020-12-22 健康界

一方面,不少原研藥如曲妥珠單抗在安全性和有效性優勢上,續約醫保再降價,打出了性價比的優勢。另一方面,隨著原研生物藥專利到期和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類似藥市場大火,其安全性監測越來越被重視。

1、生物類似藥,無法複製原研藥

近期《抗腫瘤生物類似藥治療藥物監測藥學專家共識》發布,提出了臨床治療中對生物類似藥進行治療藥物監測(TDM)的必要性、個體化監測方案要點、技術方法和臨床藥師參與環節等。

生物類似藥是指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與已獲準註冊的參照藥具有相似性的治療用生物製品。本次《共識》的發布也是基於生物類似藥雖然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與原研藥品具有相似性的治療用生物製品,但無法做到與原研藥百分之百相同這一事實。因此,與化學仿製藥不同,生物類似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驗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要面對的,便是由於生物類似藥無法精確複製原研藥,二者難免存在免疫原性差異,並可能導致非預期的免疫反應。而原研藥的免疫原性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驗證,已經得到充分的評估和管理,通常引起的免疫反應較小或者不會引起免疫反應。

同時,原研藥與生物類似藥互換都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以惠及全球300多萬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赫賽汀為例,其經歷了22年真實世界治療,隨訪時間超過10年,安全性和耐受性得到全面驗證,臨床推薦的治療方案為赫賽汀(曲妥珠單抗)+帕捷特(帕妥珠單抗)雙靶治療方案已經獲得包括美國和整個歐盟在內的80多個國家批准。而相關生物類似藥,不僅沒有真實世界治療經驗作為根基,也沒有與帕妥珠單抗聯合治療的相關研究,臨床療效不可而知。

此外,從市場角度來看,近10多年來國內惡性腫瘤發病率保持約3.9%的年增幅,Frost&sullivan、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預測,中國生物類似藥市場銷售收入預計將從2018年的16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59億元,CAGR為74.2%,並預計以12.5%的CAGR進一步增長,於2030年達到589億元。

因此,不論是《抗腫瘤生物類似藥治療藥物監測藥學專家共識》發布,還是行業峰會的對生物類似藥安全性監管方面的討論,或是市場的擴大進一步要求藥物必須保證質量安全有效這一事實來看,都可以看出,業內對生物類似藥的安全性監測越來越重視。  

2、多方積極建議,推進生物類似藥安全監控   

某原研藥企表示,作為最優先考慮患者安全和利益的藥企,在接受並尊重監管部門對生物類似藥的審批決定的同時,堅持由處方醫生基於充分、客觀的數據來做出用藥選擇,同時建議準入決策能充分考慮整體臨床證據等多方面因素,並不僅限於價格維度的考量,主張患者對其可使用的治療藥物享有充分的知情和選擇權利。

此外,國內外已經有多方在不斷尋求解決方法和提出建議。

臨床互換方面,《生物類似藥: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對腫瘤醫生處方的建議》提到,化學仿製藥採取的手段,應當在生物類似藥領域避免,只有在醫生對產品了如指掌、醫生向患者充分闡明情況、護士密切監測治療變化並跟蹤不良事件發生的情況下才成立。

從國內企業的單抗藥物上市藥學評審方面,CDE也發表了相關的顧慮、思考和建議,在《關於我國單抗藥物上市階段藥學評價的思考》一文中指出,藥物本身的生產質量和監管方對於產品上市後監管能力都有待加強。在此情況下, 國內藥品審評機構如何借鑑歐美發達國家對於上市藥物的監管經驗......

 

3 、原研藥,安心之選 

《新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9年版)》提到,在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中,應當充分考慮抗腫瘤藥物的效價比,優先選擇有藥物經濟學評價和效價比高的藥品。

在生物類似藥安全監測不斷被重視的情況下,部分原研藥企也秉持著患者安全和利益優先的原則,不斷為患者謀求福利,如首次進入醫保後降幅約69%,2019年國家醫保續約成功後再降24%的曲妥珠單抗,就在不斷降低患者經濟負擔。

原研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經過長久臨床試驗的結果,對於患者來說,在治療選擇中的需要考慮的是價格問題,但是現在,隨著原研藥價格的降低,生物類似藥的低價優勢也會受到擠壓。因此,在符合治療標準、安全性監測合格的生物類似藥上市之前,價格優惠、質量優良的原研藥,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參考資料: 《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 《現代藥物與臨床》 《關於我國單抗藥物上市階段藥學評價的思考》

相關焦點

  • 別了,過期原研藥
    藥脈通副總王鵬表示,在外資藥企頻繁調整的背後,是國家帶量採購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過期原研藥好日子的終結,行業轉折點已經到來了。在第三批帶量採購中,外資藥被輿論定義為「集體棄標」。不過,從近期,外資藥企機構大調整來看,現在,外資藥企也撐不住了。別了,過期原研藥的黃金時代!
  • 仿製藥、原研藥、國產藥、進口藥的區別
    原研藥:即指原創性的新藥,經過對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層層篩選和嚴格的臨床試驗才得以獲準上市。需要花費15年左右的研發時間和數億美元,目前只有大型跨國製藥企業才有能力研製。  仿製藥:是指與商品名藥在劑量、安全性和效力、質量、作用以及適應症上相同的一種仿製品。  「原研藥」顧名思義是以前創造出來的新藥,它有20年專利期,便叫做專利藥。
  • 代理商康哲藥業接手諾華原研藥
    一種說法是,康哲藥業基於自身代理外資藥企眾多原研藥品的經驗,在原研藥品收購估值上,具備評估能力和議價能力,此番收購原研藥的行為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營收增長空間。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在國內取消藥品政府限價之後,國內藥企對取消外資藥企原研藥價格「超國民」待遇的呼聲更加強烈,未來不具備獨家競爭優勢的原研藥品,將首當其衝面臨藥品降價的風險。
  • 立普妥、可定等明星藥進入價格肉搏戰,大批原研藥恐遭替代!
    我國是仿製藥大國,但長期以來,由於低水平重複等原因,在質量和療效上與原研藥相差太多,無法形成替代,這也導致了原研藥雖然過了專利期,卻沒有遇到專利懸崖,價格和銷量始終居高不下,給患者和醫保基金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促進仿製藥臨床替代原研藥,這也是我國自2015年起大力推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原因。
  • 仿製藥、原研藥、國產藥、進口藥質量一樣嗎?專家告...
    在藥房經常看到同一種名字的藥,特別是一些常用藥,為什麼會有很多廠家生產?藥師會介紹說,這裡面有的是原研藥,有些是仿製藥。心中不免出現疑問:「只知道進口藥、國產藥」、「原研藥」、「仿製藥」是什麼?藥也有「仿製」的嗎?進口藥:凡是在中國大陸境外生產,從外國或港、澳、臺進口,在大陸註冊銷售的藥品都叫進口藥品。 國產藥:即中國大陸醫藥企業研發生產的藥品。
  • 原研藥降價進醫保 本土生物類似藥研發商業化新徵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原研藥降價進醫保 本土生物類似藥研發和商業化踏上新徵程3月23日,復星醫藥旗下復宏漢霖發布2019年報,第一個國產生物類似藥曬出了第一年成績單。由於製造工藝和分子本身的特點,生物大分子藥很難做到和原研藥結構和功能完全相同,只能做到相似,因此被稱為生物類似藥。據劉世高給出的數據,一個原研生物藥大約花費8~10年時間以及8億美元才能成功,生物類似藥則要經過更多步驟,花費大約7~8年、1~3億美金。
  • 原研藥、仿製藥、原料藥,到底哪個才是「救命藥」?
    通過此案件,小編今天將帶著大家了解正版藥(原研藥)、仿製藥、原料藥的區別,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正版藥,這是中國特有的一個概念。但是在歐美國家它叫原研藥,即指原創性的研發新藥,經過對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層層篩選和嚴格的臨床試驗才得以獲準上市。    需要花費短則5年,長則15年左右的研發時間和數億美元的投入,所以原研藥一上市價格就很高,這也是有原因的。
  • 復星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增產獲批 加速搶佔原研藥市場
    漢利康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生物類似藥,2019年2月22日獲批上市,2019年5月正式商業化,主要適用於非霍奇金淋巴瘤、類風性溼關節炎的治療。漢利康的獲批實現了我國國產生物類似藥零的突破。截至4月14日,中國境內上市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只有羅氏製藥的原研藥美羅華和復星旗下漢霖製藥的漢利康,均適用於非霍奇金淋巴瘤。
  • 面對ED:原研藥和仿製藥該如何選擇
    儘管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發表聲明稱,因仿製藥的一些問題造成患者健康的損害和死亡,原因主要來自於仿製藥品的生產質量以及藥品活性中的藥品雜質問題,但由於對原研藥與仿製藥不甚了解,仍有很多人在藥品價格與品質、原研與仿製上「糾結」。  差異不僅限於創與仿  從藥物研發的角度,可以將市場上的藥品分為原研藥與仿製藥兩種。
  • 問答|仿製藥物的原料藥是否需要與原研藥完全一致?
    仿製藥物的原料藥是否需要與原研藥完全一致? 不一定。但是每個仿製藥的開發都是從原料與製劑關鍵質量屬性(與安全有效性密切相關)的影響考慮,這些特性都與原研藥使用的特性基本一致。在個別情況下,如原研藥有晶型或其他方面的專利需要規避條件下,可能會存在差異。
  • 仿製藥格局將巨變 鯰魚效應激活原研藥研發
    「縱觀全世界一致性仿製藥的發展經驗,高質量、高性價比仿製藥代替原研藥是必然趨勢。」黃東臨認為,現在國家已經在頂層設計上為一致性仿製藥的研發、採購、醫保、臨床應用等各環節制定了鼓勵和促進政策。從2016年開始,『儘快通過一致性評價』『儘快投放市場』『儘快採購『儘快實現仿製藥替代原研藥』的字眼頻繁出現,同時國家也在一步步地清晰仿製藥規範。」另外,從行業調研結果來看,醫生、患者對一致性仿製藥的認知有待提升,需要加強宣傳力度。「很多醫生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只知道進口藥和國產藥,並不清楚仿製藥和原研藥。」
  • 首個國產必利勁獲批,快人一步,還用擔心原研藥的價格印度仿製藥的...
    對於習慣於「快」的男性而言,「快」不再是優勢,反而成為難言之隱。 目前治療早洩的一線治療除了心理/行為治療(如「動-停療法」)之外,首選藥物治療。
  • B肝原研藥仿製藥之分,活性成分總體相當,客觀認識仿製藥
    新藥研發的投入資金也是數額巨大的,例如,在美國一種新藥從開發到上市平均需要投入8億美元,因此,原研藥(稱之為正版藥)價格遠要比仿製藥貴。原研藥是受專利保護的,比如在美國,原研藥的定價期只取決於藥企本身,所以大多數原研藥價格高昂。但是,一旦過了專利保護窗口期,仿製藥也會相應而生,但原研藥依然能夠維持高定價。
  • 他汀原研藥和國產仿製藥大比拼!北京安貞...
    他汀藥需要長期堅持服用,原研藥價格較高,給患者帶來了不小經濟負擔,合格的仿製藥具有藥效與原研藥相似,但藥品價格低廉的特點。近期,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等發表研究發現,國產仿製他汀藥的依從性反而比原研藥更差。研究將首次處方後1年內,每半年至少有3個月有處方記錄認為是服藥依從性較好。
  • 問答| 仿製藥輔料可達到與原研藥完全一致?是否考慮劑型不同?
    問答 | 仿製藥輔料可達到與原研藥完全一致?是否考慮劑型不同?問1.雖然原研藥中原料藥的分子結構、劑量和理化特性都是公開的,但製劑中輔料的名稱和用量常常含混不清,仿製藥在輔料應用上是否難以達到與原研藥完全一致?
  • 仿製藥替換原研藥是「抄襲」嗎?美國近九成處方是仿製藥
    這就是仿製的意義,最困難、研發成本最高的步驟已經被創新原研藥走出來了,在其專利到期後推出功效相近的藥物,成本將比原研藥低得多,售價也會讓更多的人接受得起。什麼是被認可的仿製藥?2014年,根據仿製藥協會的分析,在美國43億張處方中,仿製藥佔88%,使用非專利藥節省了2540億美元的醫療費用。
  • 食藥監總局:提高仿製藥質量 實現與原研藥相互替代
    會議指出,提高仿製藥質量,在臨床上實現與原研藥相互替代,有利於降低醫藥總費用支出,有利於淘汰落後產能,有利於提高國產仿製藥競爭力。   6月21日-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北京召開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深入推進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
  • 原研藥品信息查詢方法
    原研藥,即指原創性的新藥,經過對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層層篩選和嚴格的臨床試驗才得以獲準上市。
  • 比原研藥便宜90%,企業稱仍有利潤!
    枸櫞酸西地那非片的原研藥為跨國藥企輝瑞製藥旗下的萬艾可。記者在京東大藥房平臺查詢,萬艾可的售價優惠後為每盒198元,其規格為25mg*7,平均每片價格約為28.3元/片。此外,記者還查詢了國內仿製藥其他生產企業的產品,價格也在約15元/片左右。
  • 又一省級帶量採購結果出爐:3原研藥中選 2藥品流標!
    原標題:又一省級帶量採購結果出爐:3原研藥中選,2藥品流標!結果顯示,10家藥企的11個藥品中選,阿斯利康、衛材、諾華三家外企原研藥均以最高分中選,宜昌人福、珠海潤都等企業以最低價中選,華潤雙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