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評職稱「大禮」來了 可用研究報告、工作總結等教學成果...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為深化教育領域人才評價改革,全面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江蘇省人社廳在調研的基礎上,認真查擺和解決中小學教師人才評價中存在的問題,為全省75萬中小學教師和4.25萬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送出政策大禮包。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朱從明介紹,新時代教師職稱評價將更加突出師德評價,把師德作為教師評價的第一標準,積極引導廣大教師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全面推行職稱申報承諾和失信懲戒制度,改變以往簡單用學生升學率和考試成績評價中小學教師的辦法,要求所有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教師,均需從嚴遵守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要求。通過個人述職、考核測評、徵求學生和家長意見、設立舉報熱線等方式全面考察教師師德表現,師德表現突出的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師德存在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對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近3年內有違規違法辦學行為並被縣級以上行政部門查處且通報批評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等不得推薦評審。

在職稱申報學歷要求上,以往中小學教師在申報高級職稱時,要求獲得規定學歷並且任職年限需重新計算。此次中小學教師職稱申報評審著力破解「唯學歷」傾向,明確取消中小學教師獲得規定學歷後重新計算職稱任職年限(資歷)要求,給這部分教師帶來重大利好。

朱從明說,這次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改革,解決了以往要求中小學教師所學專業、教師資格證學科和所教學科均需一致才能申報職稱這一突出問題。比如,過去強調如果所學專業和所教學科不一致,要參加所申報學科合格學歷段學歷教育2門主幹課程的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如果教師資格證學科和所教學科不一致,則不能申報。此次申報評審,明確取消所學專業、教師資格證學科和所教學科等一致的要求,但要求教師資格證任教學段不低於職稱申報學段(幼兒園教師須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這樣規定,更加符合各地各學校教師的實際情況。

不再將論文作為唯一限制性條件。突出實績考核,不斷加大對教育教學成果在職稱評審中的權重。探索將幫扶改變學困生或優化學生品格等具體情況及效果替代論文,也可以用研究報告、工作總結等教學成果代替論文,並在實際評價中切實落實。

嚴格將班主任工作經歷作為申報評審高一級職稱的必備條件,明確加大教師教育教學一線實踐經歷評價,在同等情況下,優先考慮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和近五年課時量多的教師。對擔任班主任工作業績突出的,在申報職稱時予以傾斜。班主任工作的業績成果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參考,激勵更多教師在班主任崗位上擔當作為。

進一步加大向鄉村教師職稱評審政策傾斜力度。對在鄉村學校任教滿10年的教師,申報職稱時所提供的研究報告、教學教法經驗總結等教學成果,均可作為職稱申報的重要依據和參考。對於鄉村教師參評正高級職稱,明確各地在推薦中小學正高級教師人選時,鄉村教師不得少於10%。如果在鄉村中小學任教滿30年的,可不受指標限制。

今年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省教育廳將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副高級職稱評審權下放至設區市。要求各地充分結合本地區中職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堅持重心下移,注重參考教師所在學校考核推薦意見,不斷創新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機制。(黃紅芳)

相關焦點

  • 中小學教師的研究課題除了評職稱外,真的能研究什麼成果來?
    中學小學教師評職稱難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最大的問題就是名額限制。參評高級職稱除了論文外,還需要研究課題,級別越高越好。有人脈的老師要拿到高一級的課題相對其他老師要容易的多了。那麼中小學教師的課題研究除了評職稱,真的能研究出成果來嗎?
  • 江蘇中小學教師評職稱新政 嚴禁簡單用學生升學率評價
    朱從明說,這次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改革,解決了以往要求中小學教師所學專業、教師資格證學科和所教學科均需一致才能申報職稱這一突出問題。比如,過去強調如果所學專業和所教學科不一致,要參加所申報學科合格學歷段學歷教育2 門主幹課程的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如果教師資格證學科和所教學科不一致,則不能申報。
  • 中小學教師評職稱,為什麼榮譽證書很重要?
    眾所周知,當下中小學教師各級職稱崗位雖然有明確的任職條件,但並非是達到這些條件的教師都能晉升,而是相關部門每年都發放一定指標,這個指標當然是遠遠小於符合條件教師數量的。因為有了指標限制,教師職稱晉升就需要「評」,中學教師晉升職稱也就被稱之為「評職稱」,用什麼來評?
  • 中小學教師評上正高級職稱的機率是多少呢?
    2018年,教育部發布《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老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稱「持續推進職稱制度得,特別是在中小學職稱制度改革方向,改變正高級名額控制辦法。高級職稱加大對一線教師、鄉村都得現傾斜力度,按規定行政領導職稱晉升比例不得超過30%。」上海市部分評審條件例如要求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本學科領域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 今年福州中小學教師職稱這樣評
    01  評審範圍及條件  (一)普通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以及教研、電化教育、校外教育機構等從事教育教學和研究工作且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在職在崗人員  (四)為促進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一專多能教師專業發展,允許所教專業與所學專業或教師資格證專業不一致的農村和艱苦邊遠地區教師參與職稱評審。  (五)考慮到校外教育機構的工作特點,校外教育機構教師工作量按工作日計算,每年不少於190個工作日,循環教學不作要求。業務考核可結合所從事的工作進行說課講課和面試答辯。
  • 評上職稱就賦閒?部分中小學教師評上職稱後就轉崗
    兩年前,黑龍江省東部某市小學一位副高職稱教師轉到圖書管理室工作,負責圖書管理,偶爾兼任一些不太重要的校本課程。「她的知識儲備、教學經驗都很豐富,不站在講臺上,挺浪費資源的。」該校一名受訪年輕教師說。 半月談記者發現,這種情況在中小學教師中不是少數。「多年媳婦熬成婆了。」業內人士介紹,一線教師能評上高級職稱非常不容易,基本上要等二三十年。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
    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實行分級管理,按照《海南省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辦法(試行)》組織實施。   (三)總結階段(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   各市縣(含洋浦)按照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的要求,認真開展自查和檢查,總結經驗並形成報告,提出深化完善改革的意見和建議。
  • 中小學教師評上高級職稱有什麼作用?對教學有幫助嗎?答案很簡單
    「中小學教師評上高級職稱有什麼作用?對教學有幫助嗎?」有人問。這裡所說的高級職稱,我覺得應該是副高這一職稱,畢竟正高級教師職稱對中小學教師而言是太過遙遠的事情。就算是評上副高職稱(高級),中小學教師整體上的逼格就變得相當飽滿了。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第一個問題:中小學教師評上高級職稱之後有哪些作用。一方面,評上高級職稱,中小學教師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取暖費、應休未休等方面會大幅度提高。
  • 課題研究只是為了評職稱嗎?
    作者:吳維煊 來源:教師報課題研究的重要性人人皆知,絕大多數教師都主持或參與過課題研究,有的教師課題研究成果纍纍,手中甚至有多張結題證書。從教研數量角度而言,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但是,當問及從事課題研究的目的是什麼時,很多教師的回答如出一轍:為了評職稱。
  • 中小學教師評正高,需要釐清哪些問題
    實用「接地氣」是重心所在 評審正高級職稱,無論是科研、教學或者是育人,中小學教師都應當傾向實用的「接地氣」,而不是被要求簡單攀比大學教師,以致誤入抽象思辨、構建未有的「高重心」。 第一,研究成果低重心化。雖然,應當熱情鼓勵中小學名師建構自己的教學體系甚至思想體系,但是,更多的是要促成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學研究成果。
  • 說說教師評職稱中需要的論文、課題那點事兒
    說起評職稱,估計很多老師是一肚子抱怨,吐槽職稱估計也是媒體相當多的一個話題,這兒不需要我多講,今兒我們是來聊聊評中高職稱需要的論文、課題那點兒事。很多老師教書育人,倒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也很有成效,但一說到評職稱要搞課題、寫論文,頭都大了幾圈。
  • 教師評職稱「僧多肉少」:千萬教師爭三千名額,年輕教師輸在「資歷」
    這是成都某中學歷史教師何玉在第一次參加高級教師職稱述職報告會上聽一位老師講到的。四年後,那句話以及那位老師的服裝和講話的語氣仍令她印象深刻。「她能讓我感受到一名教師的堅持和篤定,還有肚子裡憋著的那股氣。」   職稱是教師工作能力和榮譽的象徵,許多教師為了完成高級職稱終其一生都在努力。
  • 2019年吉林省中小學教師高級和中級職稱開始評聘
    一、申評範圍和標準(一)受聘在《吉林省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規定範圍單位,且符合《教師法》和《吉林省中小學教師水平基本評價標準條件》規定的現在編在崗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把師德放在中小學教師評價的首位,進一步加強對申報人員的師德考核。把踐行《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作為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的首要條件。在教師職稱推薦和評審中,將師德評價貫穿於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全過程,實行師德失範「一票否決」,凡有違法違紀違規行為的不予推薦。(二)重點考核教育教學能力。
  • 職稱的意義是什麼?中小學教師職稱痛點
    關於老師職稱一直以來備受爭議,褒者,認為可以促進老師競爭,有效調動老師積極性,打破平均主義,現在沒有比職稱更好的激勵機制了;貶者,認為職稱打擊了老師的工作熱情,佔用老師大量的時間,促進了教育功利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職稱評定是老師的一塊心病。在沒有評上高級之前,都在為職稱忙碌。職稱的誘惑為什麼這麼大呢?
  • 教師補貼來啦!2019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啟動,教師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
    目前,2019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工作開始在世界各地展開,對教師職稱評價應事先做好準備,以防同事後悔。今年4月,廣州市教育局發布了"關於做好我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前期工作的通知",說明了評估申請的範圍和條件,並規定農村學校和教學點的教師應降低學科水平,申報高級職稱,以校本教研項目取代項目,完成本課題的校本教學研究項目。善於把成果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而不是擔任現任縣級以上學科(排名前3)的主持人或參與國。
  • 一份中小學教師晉升中高級職稱賦分表,看出職稱與教學的關係……
    六、教學成果賦分:(一)獎勵名稱教師素質大賽、優秀輔導(指導)獎、課題研究、論著。註: 教學成果賦分,其中教師素質大賽獎、優秀輔導獎各限1項;課題研究、論文、著作、教科研成果,中小學(中專)教師限1項,高校教師限3項。七、其他賦分:1.學科帶頭人:市級賦3分、縣區級賦2分。2.學科中心組成員:市級賦2分、縣區級賦0.5分。3.市級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賦2分。
  • 【附件四】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標準有關內容釋義
    農村學校教師申報特殊專業,其學歷層次和聘任年限符合要求,但與所學專業不一致,申報一級教師須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累計15年或申報高級教師須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累計20年,可不受專業限制正常申報。第十一條  從事專業與申報專業問題。從事專業指職稱證書專業。申報中小學教師職稱的人員,除特殊專業外,中學教師可按「大文大理」掌握。
  • 教師僅為評職稱而做的課題,能發揮多少價值?
    課題,是教師評職稱的一項硬性指標,所以,每個想要職稱晉級的老師都會進行課題申報,或者加入某課題組成為該組成員。做課題的意圖本身,是為了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總結經驗的能力,並把實踐之後的好的方法再進行推廣,使更多的師生能夠從中受益。
  • 教師評職稱,這麼難、這麼痛?!
    「不評不甘心,參評特累心,落評更灰心!」——說的就是教師職稱評定!不久前,網友總結了教師「十大痛」,其中「職稱評定」高居榜首。 職稱評定本該是促進教師工作的一種舉措,應讓教師感到幸福和快樂,為什麼如今讓不少教師感到糾結和無奈?職稱評定到底有多難?有多痛?
  • 關於做好2020年度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皖人社秘〔2020〕90號)有關要求,現就2020年度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評審範圍及標準1.我市普通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幼兒園教師以及校外教育機構從事教育教學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