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字上下功夫 上海知產法院構建專業審判新格局

2021-03-01 律新社

設立智慧財產權法院,是創新驅動發展國家戰略的需要,是提升智慧財產權保護水平的需要。如何激勵創新?如何保護創新?

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給出了答案:專業化審判。

一年來,上海知產法院在理念、制度、機制等方面,都充分展現了作為改革試點法院的創新精神和專門法院的專業化水平。以司法的創新激勵和保護科技創新,充分發揮了司法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中的主導作用。

律新社丨周柏伊

通訊員丨高衛萍

「上海知產法院為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做了大量服務保障工作,特別是在健全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組織的溝通協調機制,加強與智慧財產權中介機構、服務組織、行業協會的溝通方面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專業化、綜合性的知產保護體系」。

這是國際商標協會執行長艾迪埃納·桑斯·德·阿賽多在走訪該院後,發來的復函中給予的評價。

上海知產法院成立伊始,就以專業化改革發展為導向,探索知產案件專門化審理程序和審理規則,不斷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有機銜接訴訟與非訴糾紛機制,構建起專業審判新格局。

每月26日是「全國審判業務專家陳惠珍法官工作室」在張江園區工作室的對外開放日,為園區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諮詢。由於12月26日是周六,12月21日恰逢張江高新區管委會組織了一場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答疑會,陳惠珍法官一早趕到位於陸家嘴軟體園的會場,為現場100多名企業代表答疑解惑。「工作室『開門接待』已成常態化,之後我們還將深入園區開展講座、巡迴調解等。」

據了解,工作室回應1區22園的知產需求,是依據知產法院與管委會《合作備忘錄》的要求,同時也是落實該院服務科創中心26條意見的重要舉措。「每次接待不一定是我,院裡還有其他資深法官參與。」正如陳惠珍所說,該院遴選的12名知產法官學歷高、業務精、經驗足,從事知產審判平均年限達8年以上,其中黎淑蘭副院長和陳惠珍庭長是最高法院知產司法保護研究中心的首批研究員。

12名知產法官來自不同法院,如何解決審判思路不統一的問題?「我們突破了原來按審級分工的做法,採取按案件類型分工。一庭主要負責審理專利、著作權和反壟斷案件;二庭負責審理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體、商標、不正當競爭、馳名商標認定案件。」知產一庭庭長劉軍華介紹。

知產刑事案件並非兩個知產庭審理。就在採訪的前兩日,首起知產刑事案件——被告人張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當庭判決,「跨界」合議庭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該案審判長——知產法院院長吳偕林表示:「當前我們以「2+1」模式間接實現知產案件集中審判,三中院刑庭受理知產刑事案件,合議庭成員中包括一名知產法官,以確保知產刑、民事及行政案件的裁判思路統一。」


一攬子調解6起「惠普案」,當庭宣判「BURBERRY案」,歐特克公司、奧多比公司訴前證據保全案,上海美影廠訴……一個個鮮明典型的知產案例,有涉及國際知名品牌,也有國內企業的,審理效果都頗為令人滿意。在歐特克公司、奧多比公司訴前證據保全案中,兩家公司均對該院能如此快速、有效固定大量涉案軟體信息表示驚嘆。

該案的承辦法官吳盈喆描述道:「鑑於該案系首次證據保全案件,而且涉及近400臺電腦,為穩妥實施,知產二庭與執行局、法警支隊、研究室等,會同外聘的技術專家分4組布局,充分研判確保保全圓滿完成。」

據悉,知產法院利用與上海三中院合署辦公的優勢,充分調動三中院的執行和保障資源,實現知產案件立審執的協作聯動,這已成為該院常態化的審執流程。

審判效果的提升,還源於上海知產法院對立案和庭審程序的改革探索:首推七種樣式的菜單式立案材料清單,使當事人對所需證據材料『心中有數』;涉及專利比對等複雜的案件,合併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使當事人陳述的技術事實與辯論觀點一氣呵成;加強庭前、庭中和判後釋明,使當事人明晰審判流程、尊重法院裁判;用「活」法官助理,使法官集中精力辦案的同時,也使法官助理得到鍛鍊……

「為增強知產審判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我們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參與矛盾化解,利用社會資源為知產審判提供支持。」據吳偕林院長透露,上海知產法院與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等7家社會機構籤訂《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合作協議》,提升調解專業化、職業化、規範化水平,促進訴訟與非訴糾紛解決機制的銜接;並與同濟大學合作,啟動知產審判公信力評估項目,委託其對知產審判公信力進行科學、客觀評估。


「咚」——隨著法槌的敲響,知產一庭開始審理一起侵犯實用新型專利糾紛案。審判席上除了身穿法袍的兩名法官外,還坐著一名陪審員。這名陪審員不同於一般的人民陪審員,而是為查明技術事實特聘出庭的專家陪審員。上海交通大學程曉銘副教授,常年從事機械與動力工程研究,據他稱已被知產法院邀請擔任專家陪審員好幾次了。

「知產案件中涉及專利、技術秘密和計算機軟體開發的案件佔一審案件的92%,這些技術類案件事實查明難度大。運用『四位一體』的技術事實查明手段,能進一步確保專業、公正裁判。」黎淑蘭副院長描述道。

所謂的「四位一體」體系,即包括技術鑑定、技術調查、技術諮詢和專家陪審。短短的一年裡,18名技術領域的學科帶頭人被聘為特邀科技諮詢專家,18名包括最高法院原副院長李國光、中科院院士等在內的頂級「大咖」被聘為特邀知產諮詢專家,外援「智庫」不斷被充實;此外,技術調查官參與辦案的配套規則等業已出臺。「今後,涉及到複雜的技術事實認定案件,將根據案情需要採用其中幾項的配合,也即一案包括技術鑑定、調查、諮詢及專家陪審的多種組合措施,提升技術事實查明的效率和效果。」


上海知產法院的三年發展規劃已經正式出臺,這既是該院對自己發展的一個規劃,也是對試點責任和社會期待的一個承諾。全篇貫穿了「專業化」審判的理念,凸顯了司法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積極態度。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回顧上海知產法院一年來走過的足跡


相關焦點

  • 北京知產法院高度精簡機構 吸收社會力量參與審判事務和訴訟服務
    而「藍馬甲」正是知產法院志願者服務隊的標誌服裝。樊美辰告訴記者,志願者服務豐富了自己的實踐經驗,她從中收穫很多,也很享受這份工作。2014年成立的北京知產法院,是全國首家智慧財產權審判專業機構,集中管轄原由北京市各個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智慧財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
  • 聚焦 | 上海知產法院作出首起智慧財產權行政調解司法確認
    近日,上海知產法院受理並快速裁定審結首起由上海市知識產權局主持調解並達成民事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案件該案是上海首起經司法確認的智慧財產權糾紛行政調解案件。新疆某家居公司發現上海某家具公司許諾銷售的多款產品涉嫌侵犯其享有的外觀設計專利權,遂向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提出處理請求。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受理案件後,雙方當事人在行政機關的主持下,就涉案五個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爭議達成一攬子調解協議。
  • 上海知產法院、上海三中院聯合發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典型案件
    2020年9月28日,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以下簡稱「上海知產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三中院」作為上海法院推進司法高質量發展系列的首場新聞發布會,聚焦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既彰顯上海法院服務上海建設「五個中心」、強化「四大功能」的主動作為,又體現上海法院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高地、推進司法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成效。上海知產法院、上海三中院副院長黎淑蘭主持新聞發布會。央視頻、看看新聞網、「上海高院」今日頭條、抖音、快手、上海知產法院、上海三中院微信公眾號全程直播新聞發布會。
  • 構建校園生活新標準 打造校園服務新格局
    如何整合校內專業優勢,聯合多部門從校園各項服務細微之處開展各項工作?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將文化育人和提高師生幸福感放在首位,重新構建校園經濟和校園服務的新格局和新模式。如何才能提升校園生活幸福感?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將文化育人和提高師生幸福感放在首位。 通過專業融合、業務融通,將後勤服務保障工作與育人工作緊密結合,從細微之處著手,不斷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改善育人環境。以文化引領打造特色校園書店。上海版專立足專業基礎,依託行業資源,建設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書店——雲編書店,為師生打造高品質的校園文化生活服務平臺。
  • 看,上海知產法院的技術調查官是如何輔助法官辦理專利案件的?
    #智慧財產權#▲圖片說明:2016年3月16日,上海知產法院舉行首批技術調查官聘任儀式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以下簡稱上海知產法院)於2014年12月28日成立後,設立了技術調查室,目前,該院共聘任技術調查官13名。
  • 上海知產法院5年受理上萬案件,涉葫蘆娃、黑貓警長、阿凡提等動畫...
    4月15日上午,在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與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兩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並公布了30個典型案例。這是上海知產法院連續第五年發布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也是上海三中院第一次發布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白皮書,白皮書均以中英文公布。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於2014年12月28日成立。白皮書顯示,2015年至2019年間,上海知產法院共受理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10111 件,收案數年均增長率為11.05%。
  • 知產法院與知產保護中心聯合舉辦「智慧財產權行政和司法協同保護」座談會
    來自智能製造、集成電路等智慧財產權產業聯盟及字節跳動、京東方、百度、聯想等企業的代表到知產保護中心參加了座談會,知產法院審判第二庭庭長張曉津、知產保護中心主任郝青、審判第二庭和知產保護中心的部分代表到會聽取意見建議。
  • 編制「十四五」規劃 需在這五個字上下功夫
    原標題:編制「十四五」規劃,需在這五個字上下功夫當前,各級各部門都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如何既全面精準地把握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又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高質量地完成規劃編制工作?依筆者看來,關鍵是在這「五個字」上下好功夫。
  • 編纂民法典應在「典」字上下功夫
    在近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在對首次提請審議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分組審議時,與會人員認為,把民法典編成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一部法典,應該在「典」字上下功夫,民法典各分編制定過程中必須要處理好多個關係。
  • 河南新密米村法庭:「四快+黨建+多元調解」構建審判新格局
    近年來,米村法庭堅持「以黨建帶隊建,以隊建促審判」現代化人民法庭建設新思路,以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為統領,錘鍊幹警黨性修養,培養忠誠擔當法庭隊伍,強化司法為民宗旨,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優勢,紮根基層,創新「四快+黨建+多元調解」工作新模式,構建審判工作新格局,為鄉鎮群眾就近便利解決糾紛提供及時高效的司法服務,成為新密法院司法為民的窗口和一道靚麗風景線。
  • 設立海南自貿港知產法院有何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這樣審議
    2014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智慧財產權法院,六年來為強化智慧財產權的運用和保護,激發社會創造力提供了強大推動力,同時也累積了充實的經驗。「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提速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智慧財產權案件數量會越來越多,亟需更加有力的智慧財產權司法保障。」
  • 上海交通大學三項舉措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生態圈
    上海交通大學三項舉措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生態圈 2009-10-09   上海交通大學於1985年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成立專業的大學生心理諮詢機構。
  • 北京知產法院多措破局審判效率顯著提升
    司法對技術類案件的評價,特別是對專利授權確權案件的審判,直接關係到專利技術保護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是實現專利價值的重要保障。囿於專利行政案件技術新、領域廣、技術事實查明難度大等特點,疫情防控期間,技術調查官「缺席」線上開庭、線上開庭能否查明技術問題、第三人送達難如何解決等等,這些技術障礙成為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推進專利案件線上審判工作必須邁過的坎兒。
  • 理上網來|編制「十四五」規劃,需在這五個字上下功夫
    依筆者看來,關鍵是在這「五個字」上下好功夫。圍繞「變」字,客觀分析「十四五」發展環境,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十四五」期間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圍繞「實」字,突出「十四五」實體經濟支撐,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規劃要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須在「實」上下功夫。發展目標、發展思路、發展戰略、重點任務、政策措施都要聯繫山東實際、符合山東實際。
  • 加強審計管理在「謀」字上下功夫
    制定審計計劃,在「謀」字上下功夫,做到謀定而後動。首先,善於在大勢下謀,在全局中謀,捕捉石嘴山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找準關鍵環節,作為審計的主攻方向,切實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其次,統籌兼顧,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和任務的要求,適時確定、調整審計計劃,切實增強計劃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二是突出審計重點。
  • 真假巴布豆對簿公堂,上海知產法院開庭審理一近似商標侵權案
    2019年4月16日,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理了一起近似商標侵權案。巴布豆品牌源自日本。1995年,臺灣人林啟東在上海成立上海巴布豆兒童用品有限公司,該公司後更名為巴布豆(中國)兒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布豆中國」)。
  • 上海將構建東、南、西、北四大區域中醫醫聯體
    截圖自上海市政府官網《通知》指出,在進一步夯實深化中醫專科專病聯盟建設的基礎上,全面構建「區域專科專病」點面結合、全專互補的上海中醫醫聯體新模式。在區域上,以就近結對、兼顧傳統合作關係為主要原則,依託4家市級中醫醫院,與市級綜合醫院協同,在全市構建東、南、西、北四大區域中醫醫聯體。
  • 上海首發全套中英版智慧財產權審判白皮書及十大案例
    人民網上海4月25日電(王文娟、高遠)25日上午,在第18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即將來臨之際,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三份智慧財產權審判白皮書並公布「2017年上海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此次發布會的白皮書及十大案例全部以中英文對照形式發布,這在上海法院尚屬首次。
  • 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
    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 2020-12-22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會」字為基準、在「精」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下功夫珠海...
    原標題:以「會」字為基準、在「精」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下功夫珠海市總工會不斷探索服務職工新路徑   今年是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與特區同歲的珠海市總工會也走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