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一些「生造」出來的詞語並不比中文少,同時,由於造詞法的獨特性以及使用普遍性,英語作家們創造出來的一些詞語很快就進入到了普通人的日常使用之中。牛津詞典博客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專門介紹了這樣的15個單詞。
1、 Superman 超人
Superman這個單詞是愛爾蘭作家喬治·蕭伯納從德語中的Übermensch一詞翻譯過來的。德國哲學家弗裡德裡希·尼採在1883年的《蘇魯支語錄》中使用Übermensch這個詞來表示「一個勝過基督教傳統道德觀、能夠創造獨屬於自己的價值觀的未來理想優秀人士」的概念。
1903年,蕭伯納把這個翻譯用於一部四幕劇的標題Man and Superman《人與超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傑裡·西格爾和喬·舒斯特提出把Superman用作一個超級英雄角色的名字,也就是這個詞現在普遍的意思:「一個會飛的、幾乎無敵的超級英雄」。
2、Blatant 喧鬧的
Blatant這個詞是由埃德蒙·斯賓塞在他的史詩The Faerie Queene《仙后》(1596)中創造的,他在其中提到一隻blatant beast(大吼大叫的野獸)。《牛津英語詞典》中說道,斯賓塞把這個詞用作「一隻有刻耳柏洛斯和奇美拉生出的有千根舌頭的的怪物的綽號」。
3、Witticism 妙語
Witticism就是巧妙詼諧的言辭,大家普遍認為是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創造的,他在一部由約翰·彌爾頓的史詩《失樂園》改編的音樂劇中使用了這個詞。這個詞來源於形容詞witty(詼諧的)。
4、Robot 機器人
Robot這個詞意為「一個能夠機械模仿一些人類行為與功能的類人機器」,這個詞是由捷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創造的,他在1920年的科幻小說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羅素姆萬能機器人》中首次使用robot這個詞。這個詞實際上是他的兄弟向他推薦的,而且是基於拉丁語labour創造出來的。
5、Cyberspace 網絡空間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給出的解釋,cyberspace是「虛擬實境的空間,因電子通信技術而產生的概念性環境」,是由威廉·吉布森在1981年寫的科幻短篇小說Burning Chrome《燃燒的鉻》首次使用這個詞。在那時,以cyber-為前綴的詞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用來形容與電子文化或未來主義相關的概念。
6、Serendipity 機緣巧合
Serendipity這個深受英語人士喜愛的詞由霍勒斯·沃波爾在1754年寫給賀拉斯·曼的一封信中杜撰的。在信中,他解釋了他如何在童話The Three Princes of Serendip《錫蘭三王子》中創造這個詞,故事裡的英雄總是能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他們並沒有去刻意尋找的東西。
7、Droog 匪徒
安東尼·伯吉斯的小說A Clockwork Orange(《發條橙子》)裡充滿了各種創造性的語言,但是有個單詞尤為出彩:droog,這個詞被小說主人公亞力克斯用來形容他的三個小夥伴,意為「街頭黑幫裡的年輕人」。
8、Intensify 強化
Intensify意為「使······變得更強烈」,這個動詞來源於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1817年的作品Biographia Literaria《文學傳記》,這位詩人為他的新詞辯護說,intensify這個詞「將會打破句子結構,並且破壞單詞在思想中邏輯定位的和諧性。」
9、Sensuous 感覺上的
約翰·彌爾頓創造了這個詞,意為「感覺上的,感受到的」,來避免與單詞sensual(感覺的,肉慾的)產生聯繫。1641年,約翰·彌爾頓在Johnson’s dictionary《詹森詞典》中首次使用這個詞,後來由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再次向公眾介紹該詞。
10、Eucatastrophe 大團圓結局
據說是託爾金想出這個詞來形容「大團圓結局」,在1944年的一封信中,他解釋道:「我杜撰出eucatastrophe這個詞來形容故事中會讓人喜極而泣、突然發生的幸福轉折。」eucatastrophe中的eu在希臘語中意為「好的」。
11、Doublethink 思想矛盾
1984年,喬治·歐威爾創造了一門他稱之為「新語」的語言,這種虛構的語言中有個詞,doublethink,後來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這個詞意為「不同的思想或信仰被同時接納」,在喬治·歐威爾的小說中,doublethink是集權主義政黨政治教化後的產物,而這個含義也被沿用至今。
12、Blurb 宣傳文字
Blurb是以推廣宣傳為目的的書籍、電影或其他產品的產品描述。1907年,美國幽默作家吉利特·伯吉斯杜撰了該詞,blurb被首次發現和一位年輕女士的畫像一起印於漫畫書皮套上,伯吉斯稱這位女士為Miss Belinda Blurb(布勒小姐)。在1914年版的《牛津英語詞典》中伯吉斯將其定義為「誇大宣傳,過度讚美」。
13、Chortle 咯咯笑
在兒童文學領域中常會發現一些新詞,chortle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它既是名詞,也是動詞,1871年,路易斯·卡羅爾在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愛麗絲鏡中奇遇記》中引入該詞:「O frabjous day! Callooh! Callay!』 He chortled in his joy.(榮哉此時兮萬歲,萬歲!彼擁其子而歡呼。)」chortle大概是chuckle(咯咯笑)和snort(大笑)的結合物,意為「愉快而大聲的笑」。
14、Cloud cuckoo land 脫離現實的幻境
Cloud cuckoo land翻譯自希臘文,一位古代希臘劇作家阿里斯多芬尼斯在他的喜劇Birds《鳥》中,把一座由鳥兒所建的用來分隔眾神與人類的城市命名為Νεϕελοκοκκυγία,在希臘語中,νεϕέλη是cloud,κόκκυξ是cuckoo。在1824年,亨利·弗朗西斯·卡裡將該詞譯為英語cloud cuckoo land。
15、Tattarrattat 敲門聲
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熱衷於創造新詞,儘管他所創造的大部分詞並沒有為大眾所接受。《牛津英語詞典》中收錄了tattarrattat,將其定義為「一連串短促尖銳的叩擊聲或敲擊聲」,並引用了喬伊斯的例句I knew his tattarrattat at the door.(我知道他一直在敲門)。Tattarrattat也是《牛津英語詞典》中最長的回文詞。
來源:滬江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