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關係,近年來多次到四川考察我國*晚熟的荔枝基地,也因為本人是四川人,故對家鄉的特產尤為鍾情。當你的眼帘出現這個標題,不妨探個究竟,什麼水果能有『金貴』的稱謂,請讓筆者娓娓道來。
『金貴』 的水果就出自川南合江,名為『帶綠』荔枝,那可是我國荔枝眾多品種中的*之一。它既有「瞬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的獨特品質,又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文化底蘊,可與廣東增城出產的『掛綠』媲美。增城『掛綠』早已名冠全球,遍譽四方,但『帶綠』荔枝尚處閨閣中,未獲得世人的廣泛了解。你可曾知曉?2005年,它就獲得了「中國國際林業產品博覽會金獎」,2007年在北京奧運水果推介評比活動中冠蓋群芳又獲金獎,2008年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稱號」。爾後,中央電視臺致富欄目還以「一炮走紅的天價荔枝」為題,作了三次專題報導。
家喻戶曉的好產品、好商品,往往是行業中的精品,也是行業協會推崇的優質品。但好商品的價值應有市場價格來體現,『帶綠』荔枝近年來的品質與價格表現又如何呢?據了解,迄今為止,消費者對其品質評價是*的,銷售價格也是*的。早在2000年時,市場售價已達每市斤300元之上,2008年上升至3000元,2012年合江縣政府發布的信息是常年每公斤1800元。十多年來的市場表現證明,『帶綠』荔枝是我國水果行業的排頭兵,引領著我國荔枝產業由傳統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帶綠』荔枝經風雨,見世面,已「千錘百鍊出深山」。
若干年來,『帶綠』荔枝在市場上均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這是什麼原因呢?有兩句話可以概括:「物以稀為貴,俏緣品質好」。據有關果業信息反映,目前,全國『帶綠』荔枝產量常年不到兩萬斤,掛果樹未達一千株。是什麼地理氣候條件和社會資源使得『帶綠』荔枝「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首先,看它所處的地理環境。『帶綠』荔枝的原產地是四川西南部的合江縣。四川荔枝栽培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蜀志》中就記載:「四川犍為、涪州出荔枝」。但由於氣候的變遷,目前犍為、涪州(今重慶涪陵)已不再出產荔枝,但四川省的合江、瀘州、宜賓、樂山和攀枝花等少部分地區仍在種植。該區域屬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屬我國荔枝栽培的北沿地帶適宜區,雖然科研力量不夠,管理水平不高而導致產量較低,但由於其品質味美*,價格奇高。
其次,看它的市場份額。全世界荔枝約80萬公頃,總產量約200萬噸,中國荔枝約60萬公頃,總產量約150萬噸。『帶綠』荔枝的面積和產量,開發空間極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我國沿海荔枝主產區,『帶綠』荔枝成熟期遲一個月至兩個月,沿海荔枝罷市之時,便是『帶綠』荔枝上市之日,加之它的肉質風味等內在品質與外觀品質兼好,屬一枝獨秀、一花獨放。
再次,看其社會認同度。2008年『帶綠』荔枝參評北京奧運水果獲得金獎後,引起了官方和民間的廣泛關注。輿論爭搶『帶綠』信息,名人品嘗『帶綠』果味,商家眷顧『帶綠』風採。『帶綠』荔枝已成為世人茶前飯後津津有味的談資。有人說:「種植帶綠荔枝相當於種金子」。
綜上所述,這種水果不金貴嗎?該不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能不能作為農業項目在適宜區推廣發展?如果打響這一蜀都*佳果的品牌,造福一方百姓,其前景定會是「東方風來滿眼春」。本人認為,『帶綠』荔枝完全具有從『貢果』地位走入大眾果籃的潛質,應是*有『錢』途的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