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月相、研究馬桶、記錄心情……最新寒假作業來襲,不少讓學生做「上癮」

2021-02-08 杭州幼升小網

寒假拉開序幕,不少杭城中小學生領到了一些特別的寒假作業,例如發起勞動創業賽、為新年設計大紅包、做一份心情晴雨表、研究馬桶觀察月相等等。這些作業在大大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也從各個方面提升了學生的勞動技能、身體素質、學科常識。

製作手工作品發起勞動創業賽

寒假才剛剛開始,春暉小學的一位女生已經超額完成一項有趣的寒假作業——準備下學期開學初的勞動創業賽作品,製作了多件創意十足的漂亮手工作品——燈籠、小背包等等。

學校老師張永愛說,這位女生平常就很喜歡製作手工,這份寒假作業她已經提前完成,製作了很多創意作品,準備開學大賣一場。

元旦期間,學校發起了首屆廟會義賣活動,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於是在今年的寒假作業中增加了「勞動就業賽」這一項。作業要求,學生們自己設計製作手工作品,開學後參加廟會創收。

春暉小學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以「五育並舉」為主線,分「學校大課堂+年級中課堂+班級小課堂」一體化的課程模塊展開。這次的勞動創業賽,正是一年級學生的寒假實踐活動主題,讓孩子們收穫成功體驗,培養他們的勞動意識。


增強鍛鍊記錄健康指數

澎匯小學開啟寒假健康行動。

通過「康康萌娃體質強,爭做好體魄少年」活動,倡導澎匯少年制定一份屬於自己的「運動星計劃」。堅持每日《Yes!Ok!》康康操熱身、一分鐘跳繩、一分鐘仰臥起坐等運動,並及時在運動記錄表上記錄健康指數,還將開展雲上運動擂主爭霸賽。

在亞運會來臨之際,學生通過持續的身體鍛鍊,提高身體素質,爭做澎匯好少年。

為新年設計大紅包

江南實驗學校的學生們今年領到了一份喜慶的寒假作業——設計一個專屬紅包,要求學生結合學校文化、年級文化或者牛年元素,並用一句話說說紅包設計的寓意 ,開學後將評選「紅包最佳設計」獎。

負責設計這個作業的美術老師丁老師說,每逢新春佳節,孩子們準能收到長輩的紅包。一隻紅包蘊含著長輩對孩子的祝福,傳遞的是一份濃濃的中國情。

在布置之前,她結合一些設計師作品,給學生們作為參考。例如,「中國情·家鄉結」這個主題設計中,設計師們為自己的家鄉設計了各式紅包。

做一份「心情晴雨表」

今年寒假,大關小學的老師們為孩子準備了一份特殊的作業——「我的心情晴雨表」。請同學們把自己作為觀察對象,從2月1日到2月28日做一個心情記錄。

晴雨表有孩子的心情變化、調節方式、事件記錄等內容,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們,晴雨表上也給出了幾條調節方法,包括選一首好聽的歌,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找信任的人聊一聊等。同時,晴雨表還融入了各學科特色,比如:情緒的英語表達,表情的美術繪畫,調節方式的音樂緩解,豐富的學科融合等。

學校希望通過記錄假期心情變化,讓孩子自己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情緒的調節方式。

二年級行政組長邵佳鋆老師說:「去年12月學校做了一份心理健康調查,發現部分孩子心理調節能力一般,自己有時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不少家長也束手無策,所以年級組商量,制定了這項作業。」

之後,班主任可以通過每位孩子的晴雨表,進一步了解孩子性格、心理狀態,也能夠找到屬於每位孩子的針對性「情緒降壓法」。

結合創新評價養成勞動習慣

      

今年寒假,採荷二小的各個年級學生都領到了一份寒假活動倡議書,其中有一張表格的內容是記錄自己的勞動習慣養成。

表格分三部分,第一是「愛自己,會自理」,每個年級項目不同,為必選項目;第二部分是「助他人,擔責任」,包括準備碗筷、盛飯、洗菜、包餃子等等;第三部分是「寄期望,盼成長」,最後一欄是評級,熟練掌握2-3項技能獲一星,堅持每日完成1項技能得兩星,堅持每日完成2-3項技能得三星。

學校副校長黃國麗介紹,往年寒假也會發起勞動教育,但沒有做得這麼細緻。今年學校結合五育並舉中的「勞育」,做了一個專門的設計,以星級指標為梯度,給孩子一個增長的坡度,希望孩子們能在假期裡養成一個良好的勞動習慣。

觀察月相、研究馬桶

文暉實驗學校七年級學生領到了一份畫風清奇的寒假綜合性作業:「觀察月相」,「穿山越嶺」和研究馬桶。

觀察月相要求學生在正月初一、正月初七、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三這四天當中,記錄指定時間點的形狀,以及當天月亮出現的時間點。

「穿山越嶺」要求學生體驗爬坡時,拉著重物的話,是推比較輕鬆還是拉更輕鬆,哪個部位受力更省力。

研究馬桶則要求學生趁著寒假用上家庭常備的工具水拔子,自己動手疏通。

設計這三項作業是學校七年級的科學老師張君利介紹,七年級下學期,馬上要學到月相、壓強、力學等知識點,所以布置了這些作業讓大家提前體驗和感受。「科學源於生活,學生平常在學校無法有這些體驗,趁著寒假可以多體驗體驗。」

相關焦點

  • 做家鄉攻略 記月亮圓缺 這些寒假作業蠻有創意
    原標題:做家鄉攻略 記月亮圓缺 這些寒假作業蠻有創意 寒假正式開啟,如何布置假期作業,對老師來說確實是一門學問。 這兩天,記者了解到,很多學校的實踐作業蠻有創意。 文海實驗學校七年級科學學科有兩項實踐作業。
  • 看到寒假作業那一瞬,杭州有群中學生徹底懵了
    今年寒假,杭州市文暉實驗學校七年級學生收到了一份特別的寒假作業——研究馬桶疏通。研究皮搋子的工作原理,解決馬桶「罷工」的問題,這個寒假作業可以說相當實用接地氣。可為啥要布置這樣一項看起來「有味道」的作業?科學老師張俊麗告訴鹿姐姐,研究「通廁神器」是科學寒假體驗性活動的項目之一。
  • 滬不少中小學向學生推薦校本寒假作業 完成探究式「長作業」
    原標題:申城不少中小學向學生推薦校本寒假作業,不刷題而是完成探究式「長作業」 將探究的觸角伸向生活各個角落  春節期間,家住中遠兩灣城的小宇將隨父母先後到江蘇奶奶家和天津外婆家過年。旅途中,小宇帶著中遠實驗學校布置的一道初中地理校本作業題——了解各地春節文化習俗差異。小宇媽媽希望孩子能在「行走」中增長見識。
  • 寒冬臘月觀察蟲子成長? 任性寒假作業讓家長犯難
    根據安排,南充全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於今(17)日正式放寒假。而記者走訪了解到,學生們的寒假作業「千姿百態」,還有不少讓家長直呼犯難。  對學生來說,和寒假一起到來的,還有寒假作業。
  • 創意作業讓學生快樂度寒假
    據了解,這所小學不布置學科書面寒假作業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寒假時間比較短,中間夾了個春節,走親訪友肯定免不了,留給孩子們寫作業的時間不多;二是既然是假期,就應該和平時上學不一樣,讓孩子們每天睡到自然醒,做一些自己喜歡但上學時沒空做的事。 當然,此舉並不意味著讓學生徹底「放空」。
  • 周遊列國帶您過寒假:看看這些的寒假作業吧,孩子都做瘋了!
    看電影、拍照片、品味美食、用壓歲錢學習炒股……是的,您沒聽錯,這些都是寒假作業的內容。寫日記、抄課文、做試題這「老三樣」早就OUT了。那麼,如何讓寒假作業可愛起來?實現作業的多樣化、個性化?假期在即,周遊列國精心呈上最最新鮮的多面寒假作業案例,幫助您完成作業「變妝」,送學生一個更有趣、更溫暖、更喜歡的假期。對了,聽說可愛的寒假作業與可愛的老師更配哦!
  • 廣東多校普及APP做寒假作業:學生每天「打卡」做任務
    據學校統一要求,該校學生可自己制訂寒假作息時間表,在保障睡眠、體育鍛鍊時間基礎上,學生可調配自己各科的寒假作業時間。 有的學校在寒假作業和作息上給予學生最大的自由度,但也有不少學校,嘗試用新媒體的技術手段,讓學生的寒假過得更加自律。南海多家學校通過作業APP,讓學生每天「打卡」完成任務。讓學生在整個假期中都能長期性地學習,而不是臨時抱佛腳或一次性做完作業就把學習拋諸腦後。
  • 杭城名校紛紛曬出自己的寒假作業:扔書本拼創意
    也正因為過年期間,是最適合家人聚會交流的時間,杭州天長小學的王林慧老師今年帶六年級,她也準備給同學們布置一份作業,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寫一封親筆信,聊聊「小升初」的那些事兒。王老師說,在小升初話題上,一些孩子和家長的想法會迥異,到底選擇什麼樣的學校,孩子是怎麼想的,家長又是怎麼想的,在寒假裡,大家都有時間,靜下來想一想,心平氣和地做個交流,理性面對小升初。
  • 小學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科學作業莫留漏洞  「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時至9時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這是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爭議:科學啟蒙和月相...
    「如果孩子真的要根據自己的觀察去完成月相圖,恐怕只能熬夜不睡覺了。」湯海明坦言,藉助搜尋引擎或自然課本,「猜」出月相變化圖並不難。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他建議,這份作業不妨加一小題,就會變得很有意思。「當你沒有在晚上7時到9時的天空中看到月亮,想一想是究竟什麼原因?」
  • 南京力學小學寒假作業「玩拼圖」每天自選三樣活動
    學唱一首歌、跳一會繩、做一道聰明題,這可以是一個小學生寒假一天的所有作業,而寒假裡每一天的作業都可以根據孩子們的心情不停變幻。寒假臨近,不少小學的寒假作業單已經新鮮出爐。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南京力學小學就新推了一種「拼圖式」的新型寒假作業,讓孩子們根據興趣每日選擇三項活動內容,DIY自己的寒假生活,而「寒假作業記錄卡」中不僅要記錄每日的活動選項,還要自評心情,非常的萌萌噠。 揚子晚報記者 王 璟   寒假怎麼過,學校請學生「玩拼圖」   「如何讓我們的寒假生活豐富而充實呢?
  • 成都名校學生寒假做什麼? 最美味作業"吃遍成都小吃"
    系列報導  提起寒假作業,不禁會讓人想起厚厚的一疊課本和永遠做不完的習題冊。是的,沒錯,他們的寒假作業就是「吃小吃」。  作業要求,孩子們逛逛成都大廟會,在品味三國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間傳統的時候,嘗下各種美味,然後用步行的方式遊覽大街小巷,品味名小吃,了解名小吃的歷史由來和故事,了解小吃的歌曲和童謠。同時,用照片記錄下行蹤和嘗過的小吃,做成一張成都美食小報。當然,如你想「高洋上」一些,還可做成一張英文小報。
  • 深圳學校寒假作業大曝光!你家孩子的寒假作業有趣嗎?
    小編小時候的寒假作業,真的就是《寒假作業》:寫、寫、寫,抄、抄、抄,背、背、背。但是近年來,深圳學生的寒假作業可謂與時俱進,花樣百出,更加關注對學生能力的鍛鍊,為此布置了好多有趣的寒假作業!在百寶箱中共計 13 項任務,不同年級的學生,有共同的任務也有按照不同年級的不同難度的任務,他們將學習唱校歌、背童謠古詩、一起做時間小管家,也一起做閱讀小書蟲、做小小設計師、小小書法家、時代好少年。
  • 寒假作業讓學生自己挑?1-6年級數學寒假作業超市「開張」啦,最新最...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16篇文章 -經過期末的忙碌,終於可以期盼寒假的到來了。不過寒假作業該怎麼布置呢?抄抄寫寫畫畫,或做幾本堆滿試題的寒假作業本?這些已經都OUT了。有趣又可愛的作業才兼具趣味和效果,每年臨近假期,浙江省特級教師劉善娜都會推出她最新的作業超市,這個假期她準備怎麼玩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年級數學作業超市親愛的寶貝們,爸爸媽媽們:鼠年寒假即將到來,數學作業超市也將開張「營業」了。
  • 挑戰七天不上網不看電視 這樣的寒假作業,你做過嗎?
    這個寒假,東風44小學給學生們布置了一項社會實踐作業,做垃圾分類宣講員和小實踐者。如何分類,學校在放假前,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環保課。廢電池、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扔進印有紅色標誌的垃圾箱;藍色標誌的垃圾箱收集廢紙、塑料瓶、舊衣物等可回收物;廚餘垃圾要扔進有棕色標誌的溼垃圾收集箱;幹垃圾標誌是黑色的,收集以上三類之外的其他生活廢棄物。
  • 《月相變化》教學設計
    持續一個月進行觀察(天氣不好,可能還完成不了,需要更長時間),在觀察過程中詳細記錄月相的形狀、月亮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農曆時間、太陽在天空的位置。這對發展他們的科學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二、學情簡析月相變化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
  • 手抄報 詩配畫 寒假作業「耳目一新」
    「快樂千萬條,作業第一條,作業做不完,收假兩行淚」。上周,樂山中心城區的孩子們迎來了新學期。孩子們在回歸校園的同時,寒假作業也要上交。本期,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們那些形式各異、豐富有趣的寒假作業吧。在樂山市外國語小學四年級D班學生葉犁天寒假製作的「家訓家風我傳承」手抄報上,通過圖文並茂,記錄家人的小故事展現了良好的家風。葉犁天告訴記者,自己花了三天時間製作手抄報收穫不少,「我要把家風和校訓結合起來,好好學習,做一個品德高尚的行雅好少年。」「我花了兩天時間做了這張手抄報,媽媽幫我列印的照片,它記錄了我們一家人快樂過年的畫面。」
  • 寒假作業學生自己編寫 要「穿越」7個星球來闖關 這樣的趣味「寒假...
    1月21日,寒假前夕,山東山大基礎教育集團各校區初二學生拿到了一本66頁的故事性作業。這本寒假作業告別了死記硬背和機械抄寫,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們乘坐「山大附中號」宇宙飛船,穿越海博特星、車尼斯星、桀驁百樂菲星等7個星球通過「闖關」完成項目式學習。拿到這本作業的學生已迫不及待開始「星系逆航」之旅。
  • 莊永志:疫情期間的寒假作業
    這次疫情觀察的大群,有180多位同學,大多數「默默觀察,不著一字」,我有時候在群裡起急,但不好多說;可是,跟著我的研究生小朋友,不管有沒有瘟疫都可以逼他們——逼迫三件事:第一要動手:新聞是承載理想的手藝,沒有手藝別談理想;第二要去現場:既會分析新聞、研究新聞,也要會寫新聞、拍新聞;
  • 學生節前忙遊玩 節後全家上陣幫孩子補寒假作業
    雖然今年寒假被戲稱為「史上最長」,但由於春節較晚,所以年初九就開學了,不少學生和家長還未從假期模式中切換過來,這兩天忙著趕寒假作業。記者調查發現,寒假最後兩天,許多爸媽幫孩子一起趕作業,做題目、製作PPT、兔子燈,各式各樣的作業逼著家長各顯神通。  「趕作業帖」引巨大共鳴  「前幾天玩瘋了,這幾天兒子趕作業到半夜,有沒有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