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拉開序幕,不少杭城中小學生領到了一些特別的寒假作業,例如發起勞動創業賽、為新年設計大紅包、做一份心情晴雨表、研究馬桶觀察月相等等。這些作業在大大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也從各個方面提升了學生的勞動技能、身體素質、學科常識。
製作手工作品發起勞動創業賽
寒假才剛剛開始,春暉小學的一位女生已經超額完成一項有趣的寒假作業——準備下學期開學初的勞動創業賽作品,製作了多件創意十足的漂亮手工作品——燈籠、小背包等等。
學校老師張永愛說,這位女生平常就很喜歡製作手工,這份寒假作業她已經提前完成,製作了很多創意作品,準備開學大賣一場。
元旦期間,學校發起了首屆廟會義賣活動,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於是在今年的寒假作業中增加了「勞動就業賽」這一項。作業要求,學生們自己設計製作手工作品,開學後參加廟會創收。
春暉小學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以「五育並舉」為主線,分「學校大課堂+年級中課堂+班級小課堂」一體化的課程模塊展開。這次的勞動創業賽,正是一年級學生的寒假實踐活動主題,讓孩子們收穫成功體驗,培養他們的勞動意識。
增強鍛鍊記錄健康指數
澎匯小學開啟寒假健康行動。
通過「康康萌娃體質強,爭做好體魄少年」活動,倡導澎匯少年制定一份屬於自己的「運動星計劃」。堅持每日《Yes!Ok!》康康操熱身、一分鐘跳繩、一分鐘仰臥起坐等運動,並及時在運動記錄表上記錄健康指數,還將開展雲上運動擂主爭霸賽。
在亞運會來臨之際,學生通過持續的身體鍛鍊,提高身體素質,爭做澎匯好少年。
為新年設計大紅包
江南實驗學校的學生們今年領到了一份喜慶的寒假作業——設計一個專屬紅包,要求學生結合學校文化、年級文化或者牛年元素,並用一句話說說紅包設計的寓意 ,開學後將評選「紅包最佳設計」獎。
負責設計這個作業的美術老師丁老師說,每逢新春佳節,孩子們準能收到長輩的紅包。一隻紅包蘊含著長輩對孩子的祝福,傳遞的是一份濃濃的中國情。
在布置之前,她結合一些設計師作品,給學生們作為參考。例如,「中國情·家鄉結」這個主題設計中,設計師們為自己的家鄉設計了各式紅包。
做一份「心情晴雨表」
今年寒假,大關小學的老師們為孩子準備了一份特殊的作業——「我的心情晴雨表」。請同學們把自己作為觀察對象,從2月1日到2月28日做一個心情記錄。
晴雨表有孩子的心情變化、調節方式、事件記錄等內容,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們,晴雨表上也給出了幾條調節方法,包括選一首好聽的歌,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找信任的人聊一聊等。同時,晴雨表還融入了各學科特色,比如:情緒的英語表達,表情的美術繪畫,調節方式的音樂緩解,豐富的學科融合等。
學校希望通過記錄假期心情變化,讓孩子自己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情緒的調節方式。
二年級行政組長邵佳鋆老師說:「去年12月學校做了一份心理健康調查,發現部分孩子心理調節能力一般,自己有時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不少家長也束手無策,所以年級組商量,制定了這項作業。」
之後,班主任可以通過每位孩子的晴雨表,進一步了解孩子性格、心理狀態,也能夠找到屬於每位孩子的針對性「情緒降壓法」。
結合創新評價養成勞動習慣
今年寒假,採荷二小的各個年級學生都領到了一份寒假活動倡議書,其中有一張表格的內容是記錄自己的勞動習慣養成。
表格分三部分,第一是「愛自己,會自理」,每個年級項目不同,為必選項目;第二部分是「助他人,擔責任」,包括準備碗筷、盛飯、洗菜、包餃子等等;第三部分是「寄期望,盼成長」,最後一欄是評級,熟練掌握2-3項技能獲一星,堅持每日完成1項技能得兩星,堅持每日完成2-3項技能得三星。
學校副校長黃國麗介紹,往年寒假也會發起勞動教育,但沒有做得這麼細緻。今年學校結合五育並舉中的「勞育」,做了一個專門的設計,以星級指標為梯度,給孩子一個增長的坡度,希望孩子們能在假期裡養成一個良好的勞動習慣。
觀察月相、研究馬桶
文暉實驗學校七年級學生領到了一份畫風清奇的寒假綜合性作業:「觀察月相」,「穿山越嶺」和研究馬桶。
觀察月相要求學生在正月初一、正月初七、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三這四天當中,記錄指定時間點的形狀,以及當天月亮出現的時間點。
「穿山越嶺」要求學生體驗爬坡時,拉著重物的話,是推比較輕鬆還是拉更輕鬆,哪個部位受力更省力。
研究馬桶則要求學生趁著寒假用上家庭常備的工具水拔子,自己動手疏通。
設計這三項作業是學校七年級的科學老師張君利介紹,七年級下學期,馬上要學到月相、壓強、力學等知識點,所以布置了這些作業讓大家提前體驗和感受。「科學源於生活,學生平常在學校無法有這些體驗,趁著寒假可以多體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