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方序 王琦
著名詩人流沙河老先生19年11月因喉癌去世。但早在2018年2月,流沙河先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有所表示嗓子出問題。
CCTV前著名主持人李詠,也因喉癌不幸離世。
喉癌已經奪走了許許多多的生命。如何早期發現喉癌?如何治療喉癌?如何更好地保留器官功能?
50歲的男人「破嗓」,一查竟是喉癌
50多歲的張先生經商有道,事業有成,也給了家人舒適的生活,然而常年的應酬交際也讓他菸酒不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初,張先生出現聲音嘶啞,剛開始也像流沙河先生那樣,「這個嗓子就破了,有時候說不出話來,吃了些中藥後,又說得出來」。
張先生並沒有在意,以為就是普通的喉炎,覺得是平時講話多造成的,聲音啞點也沒關係,工作生活照常忙碌。
然而,他聲音嘶啞並沒有好轉, 反而越來越嚴重了。張先生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健康問題,開始有意識地少抽菸了。
3月初,張先生忙完年關的生意,在家人催促下,去了當地醫院檢查,醫生做了視頻喉鏡。一查,發現他雙側聲帶長了新生物,考慮喉癌。
聽到這個消息,張先生一家都驚慌失措,張先生本人更是夜不能寐。當地醫院建議張先生儘早手術,切除腫瘤。
喉嚨還能保住嗎?以後還能說話嗎?
張先生一家陷入了爭議:家人覺得生命第一,說話是其次,只要喉癌看好,不能講話也可以妥協的;
張先生本人則顧慮很大,不能講話不僅意味著自己將失去工作,生活質量也會大打折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後來,張先生一家多方打聽,得知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CO2雷射喉顯微手術技術成熟,張先生一家來到了浙大二院就診。
喉癌治療傳統的開放性手術需要頸部U型大切口、氣管切開,手術創傷大,住院時間長,術後併發症多。
CO2雷射喉顯微手術與傳統開放性手術相比,喉顯微雷射手術頸部無切口、不需要氣管切開、手術損傷小,還具備了精準治療的理念,術後康復快,喉的功能保存好。
浙大二院的耳鼻咽喉科團隊,為張先生制訂了微創的治療方案。入院後張先生很快接受了手術治療,手術很順利。術後當天,張先生就下床活動了,可以正常吃飯,沒有明顯的不舒服。術後3天,張先生就安穩出院了。
手術場景
由於手術創面的影響,術後早期聲音會更沙啞。但術後3個月,張先生來複查時,聲帶的創面已經癒合得很不錯,聲音較術前恢復了很多。
今年張先生來常規複查,做了喉鏡,聲帶的創面恢復了正常水平,嗓音質量也非常不錯。
怎麼早期識別喉癌呢?
聲音嘶啞是早期喉癌的典型症狀。如果是感冒、慢性咽炎等引起的,經過用藥治療或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會逐漸緩解。如果超過2周仍未緩解,就要高度警惕喉癌的可能性。
喉癌真和講話多有關嗎?
由於工作原因,一些客服人員、老師等平時講話多,也會出現聲嘶。
早期症狀一般是間斷性的,如果不注意休聲保養,聲嘶會逐漸加重,變成持續性的聲嘶。這一類聲嘶的主要見於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大多數可以通過休聲來緩解。這種情況一般不會轉變成喉癌,但非常容易與喉癌混淆,特別是男性患者,所以如果長期聲嘶不緩解,一定要到醫院檢查明確診斷。
喉癌與下列因素相關,快來排查!
長期吸菸
長期吸菸者患喉癌的風險較高,約是非吸菸者的3-39倍。
長期飲酒
有統計,長期飲酒者較非飲酒者患喉癌的風險增大,約1.5-4.4倍。
既往有喉乳頭狀瘤、聲帶白斑病史
喉癌的癌前病變中,包括成年型喉乳頭狀瘤、聲帶白斑,有進一步癌變可能。
有下列長期接觸史
長期接觸有機化合物、化學煙霧、粉塵、工業廢氣、放射性同位素等。
長期不愈的慢性喉炎患者
也需警惕癌變可能!
對於年齡大於40歲、出現了早期喉癌相關症狀,並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應格外提高警惕,儘早去醫院明確診斷。
福利:
全浙江最牛的專家號,「50+健康吧」社群免費送,活動火熱進行中,點擊圖片進入搶號界面~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