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目前數據調查顯示是這樣的。
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曾對26,000多名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這些學生分別來自不同專業,並且是等量隨機抽查。學生們參加ETS的文字推理、定量推理、分析寫作考試,然後綜合三部分得分推算出結果。
整理調查數據之後發現:
物理專業的學生是最聰明的
(平均IQ最高)
理科生整體IQ水平超過文科生
人文學科中最聰明的學生是學哲學的。
人類歷史中,超過140的基本可以被認定為天才了,因為大多數普通人的IQ在100左右 ,而世界名校的學生平均智商在120左右。讓我們來看看ETS的十大「最強大腦」專業吧!
-1-
物理與天文學——IQ平均值: 139
-2-
數學——IQ平均值: 137
-3-
經濟學——IQ平均值: 136
-4-
哲學——IQ平均值: 136
-5-
化學——IQ平均值: 132
-6-
工程——IQ平均值: 129
-7-
政治學——IQ平均值: 129
-8-
生物與生物醫學科學——IQ平均值: 128
-9-
歷史——IQ平均值: 125
-10-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IQ平均值: 124
「理科生更聰明」的結論,其實可以借用一個著名的心理學概念「弗林效應」來解釋。「弗林效應」是指智商測試的結果逐年增加的現象。
1983年詹姆斯·弗林(James R. Flynn)聲稱,他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趨勢:在過去半個世紀中所有發達國家年輕人的IQ 指數(智商測試分數)都出現了持續增長。他在對純IQ分數進行比較後,發現20世紀末的平均分數是100分,1900年的相應分數是60分。
單看這個結果會推出一個荒唐的結論:「我們的先輩絕大多數都是弱智」。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啦。
並且弗林發現,最近一個世紀以來,人們的IQ分數在不斷上升。這種增長並沒有在IQ的各個方面普遍出現,現代的年輕人在普通常識和數學方面並不比他們的先輩更加出色。但在抽象思維方面,他們的有著令人吃驚的進步。
那原因是啥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在一個世紀以前,世界相對而言不那麼複雜,人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我們今天視為基本的一些抽象觀念。這種可以幫助思考的「抽象觀念」,弗林生動地稱之為「科學眼鏡」。
我們會注意到,理科課程相比文科的課程來說,提供了更多關於「科學眼鏡」的訓練,因此理科生在抽象思維方面有著更大的優勢,而ETS的測試中,抽象觀念也被視作為考量依據。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份結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況且,IQ並不等於智慧。
不過,「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很多時候這1%的靈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智商高的人的確是生下來就跑在了我們前面。
所以,天才都在拼命學習了,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要怎麼努力呢?那就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吧,比如說:學好英語!
小夥伴們,託福/雅思/GRE了解一下~
點擊圖片,鬱林開學福利等你來拿喔!
關於語言課程、留學申請及其他任何問題,歡迎私戳林學姐
掃一掃,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
以下機構所有的課程
輕鬆獲取價格優惠&鬱林保障
要報班,不妨先來問問鬱林學長學姐
鬱林SJTU
靠譜學姐傾力打造的
靠譜語言學習及留學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