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CHJIM天使吉米darkside暗黑面,這耳機的名字要多長有多長,到底要怎麼叫,估計廠家心裡也沒譜,於是後來TANCHJIM的諧音「貪吃雞」也就被捉急的吃瓜群眾創造出來了。
初次見到這玩意,是在11月廣州耳機展上,依稀記得在樂圖、山靈、七彩虹等展位都有見到,看到一整串名字後,邊與廠家吹水邊好奇地聽了一下,四平八穩的流行通吃向調音,中低頻有點點緊,有些些少女的青澀感。由於現在國產耳機越來越多了,加了廠家微信後也就一直沒太在意,倒是暗黑面這名字老讓我記成「暗黑料理の面」。
元旦前貪吃雞廠家突然聯繫了我,說量產版已經出來了,定價598元,想邀請我再幫忙試(P )聽(Y),給些建議。嗯……不管怎樣東西就這麼寄到我手上了。
包裝盒近乎正方形,logo還是挺有意思的,根據小冊子介紹,TANCHJIM原來是個動漫社。正面的耳機圖案和字體等,能做凸起處理,會更有質感。背面是耳機介紹和參數等資料,這兩年石墨烯振膜也被應用到中高端耳機裡,優秀的材料能帶來聲學性能的提升。嗯……製造商重錘科技是什麼鬼?羅老溼投資的?
開箱過程很有儀(折)式(騰)感(人),一層又一層,脫了袖套依然是logo,打開上蓋,配件盒寫著slogan: Feel more, Hear more,嗯……不管它,反正都會忘的。
把配件盒放到一旁,露出了暗黑面本體,雖然名字很黑,但真身很閃!此處logo又秀了一把存在感。
全家福是必須的,可以看到貪吃雞(還是這名字好叫),附送了很多的配件,有風騷的皮質收納盒,有logo貼紙,大小號耳套,兩本小冊子,還有一塊金屬銘牌——可惜沒有鐳雕編號,私以為前1000條確實可以這麼走一波。
剛才提到的小冊子,仔細地翻完了,不得不說這才是隱藏的福利啊。說笑,這冊子還是很用心的,講了品牌由來,理念、工藝、參數,還有一些圖賞,頗有當年CD歌詞冊子的感覺。
說回耳機本體,金屬腔體,做工OK的。R側印著logo,L側則一片空白,強迫症表示內心拒絕,已經準備拿塗改液也給畫上logo了。由於是金屬殼子,最近天涼剛戴上很酸爽,不過戴穩了倒還是可以的,人體工學這塊做得不錯。貪吃雞第一款耳機並不支持換線,想想也對,換線會帶來比較高的售後隱患,新品牌求穩比個性更重要。
線材、分線器、插針部分,官方宣稱採用了4股無氧銅鍍銀線,能帶來細緻的聲音表現。
接下來是一本正經胡扯聲音的部分。前端P1、ZX1,還有發燒友用得最多的手機,事實上貪吃雞也不吃推力。現在任何一款以音質為導向的產品,聲音方面必然不會差,更多的是風格上的取捨。起碼這條貪吃雞,與我印象中廣州耳機展上的調音是截然不同的,那時的工程版出手比較穩當,屬於不容易挖亮點也不容易找缺點的類型。而現在手上這條正式版中頻是有意識前壓的,人聲很貼耳,擁有不錯的細膩感,情感表達比較到位,但如果是聽比較亮的女聲,則有丟丟過火的嫌疑。而相較工程版低頻與中頻有些糾纏不清,前移的中頻給低頻留了足夠空間,目前聽來下潛與量感適中,聆聽流行音樂時低頻渲染力。高頻表現同樣OK,薩克斯風的泛音和細節呈現得很不錯,可以感受到廠家並不希望讓任一頻段成為短板的理念。
聲音方面如果讓我在這個價位談些建議,我希望能進一步加強低頻質感,同時再將聲底的厚度增加些許,這樣整體聲音表現會給人更有信心。回過頭來,對一款500元價位的耳機似乎也不適合太過苛求,相信隨著消費者的反饋,廠家擁有更多範本信息後,在以後的版本作出適應性變更——這也是很多品牌不同批次的耳機表現不同的原因之一。
最後,在這個國產耳機不斷洗牌的年代,希望更多人享受到加量不加價的好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