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士點建設:從邊緣邁向中心

2020-12-17 央視網

  新華網武漢3月30日電(朱素英 魏大江)2009年初,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蘇曉雲專程看望中南民大民族學學科帶頭人段超教授,鼓勵他繼續致力於土家族歷史文化的研究。蘇曉雲指出,中南民大在土家族文化的科學研究工作中長期走在全國的前列,希望繼續發揮優勢,爭取作出更多的貢獻。中南民族大學近年來著力加強民族學博士點建設,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無獨有偶,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民族學博士生導師許憲隆教授,日前入選第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這是其建校以來第一位入選學科評議組的專家。

  三年前,中南民族大學申報的民族學博士點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通過。三年裡,中南民族大學的民族學博士點究竟走過了什麼樣的歷程,以致獲得了這樣的可喜變化?記者專程奔赴中南民族大學進行了調研、採訪,相信這對於高校年輕博士點的建設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全校上下一盤棋

  博士學位是個人知識水平的重要標誌,而博士點是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水平及辦學層次的重要表徵。2006年申博成功後,中南民族大學全校師生振奮不已,畢竟這是幾代中南民大人付出艱苦卓絕努力的結果。但是,他們並沒有沉醉於此,反而感覺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年輕的民族學博士點要如何建設才能在眾多的老牌博士點中脫穎而出?

  申博成功後的第一件大事不是慶祝,中南民族大學迅速召開了加強民族學博士點建設專題會議。校領導和專家們達成一致共識:申博成功只是階段性成果,不是最終目的,要全校上下一盤棋,讓該學科入主流、創一流,成為中南民大的特色與品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南民族大學民社學院及時籌劃召開民族學博士點建設懇談會,邀請中央民大、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蘭州大學、雲南大學、西南大學、民族出版社、《民族研究》雜誌社以及四川民研所、新疆民研所等民族學、人類學單位博士點負責人和科研出版單位領導和專家來校,為學校民族學博士點建設把脈開方。專家們認為,中南民族大學只有注重自己的傳統,立足本區域,揚長避短,突出特色,與同類學科形成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和諧機制。

  在認真研讀專家學者意見的基礎上,中南民大民族學博士生指導小組反覆研討,對如何進一步凝練學科重點發展方向和建設目標等進行通盤考慮,明確了自己的發展策略、研究領域和學術方向。學校將以「南方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散雜居民族問題研究」、「民族教育與社會發展」、「民族文化與文化遺產保護」四個研究方向為重點,充分發揮學校在南方民族歷史與文化研究方面的傳統優勢和學校地處民族散雜居地區的區位特點,努力在中國少數民族散雜居問題研究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團隊擰成一股繩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受岑家梧先生、嚴學宭先生、吳澤霖先生、劉孝瑜先生等老一輩傑出學者的薰陶,中南民族大學就湧現了彭英明、吳永章、答振益、楊清震等一大批民族學研究學者,在南方少數民族歷史與文化、民族理論與政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突出的成果。

  站在前輩的肩上,雷振揚、段超、許憲隆、孟立軍等一批中青年學者迅速成長,形成了博士點學術團隊的第一梯隊。他們長期致力於長江中下遊少數民族研究、在南方民族史、少數民族現代化研究等方面頗有建樹。

  近年來,中南民族大學加大優秀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力度,吸引了中央民族大學、社會科學院民研所、中山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蘭州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的人才,以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博士等歸國留學人才。這些從四面八方匯聚來的年輕人無門戶之見,不搞內耗,專心研究,實現良性競爭。由於措施得當,既避免了學科隊伍學緣結構單一和「近親繁殖」的問題,又很好的構建了第二和第三梯隊,使原有人才和引進人才相得益彰,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幹為主、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團隊。

  目前,這個正在崛起的科研團隊在國內民族學人類學界備受矚目。2006年,許憲隆教授當選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會長,2008年入選湖北省宣傳文化系統(理論界)第二批「五個一批」人才工程。隨後不久,入選第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08年,段超教授等當選為湖北省民族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副會長;目前,這個團隊有10人應邀或被選舉擔任了國家級民族研究學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常務理事。這表明,學科團隊的科研實力和學術組織能力已經得到政府和學界的充分認可。 

  傾力打造一門課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學科層次齊全,民族學博士點的申報成功,也為學校的課程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從建校之初,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就是學生學習的最為重要的必修課程之一。當時,課程由民族問題研究室承擔,著名民族學家岑家梧先生、嚴學宭先生、劉孝瑜先生等均在教研室任職。秉承老一輩學人的優良學風、教風,中南民族大學在豐富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由彭英明教授擔綱編寫了我國第一部《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教材,在全國推廣使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現在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課程由民族學博士點所在單位民社學院的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教研室承擔,教研室承擔全校和民族學專業的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的教學任務。教研室對課程進行了諸多改革,一是強調課堂互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民族關係、民族問題成因;二是壓縮課堂學時,鼓勵學生到民族地區實地調研,讓學生在調研中思考並形成感性認識。

  隨著民族學博士點建設水平的提升,近年來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課程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先後被確定為學校優質課程、湖北省優質課程和精品課程。2008年,中南民族大學《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課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交融開放一平臺

  2002年成立的湖北省重點人文社科基地——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作為民族學博士點申報和建設的重要平臺,一方面整合校內民族學、社會學、民族史、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民族法學、民族教育、民族經濟、民俗學、民族文學等領域的學術研究資源,鼓勵校內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向社會發布課題招標公告,全面對社會開放,通過這種交叉開放機制的建設,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已經成為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士點建設的核心平臺,目前已經成為學術界有感召力的研究機構。

  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計劃2009年設置開放性課題5項,每項經費5萬,同時聯合地方政府和研究機構為其提供配套資金,其項目資助額度相當於教育部社科項目,因而吸引了一批有實力的專家學者參與到中心的學術研究中來。中心還長期組織名家講壇,近幾年來,中心共邀請了先後邀請馬戎、鄭杭生、馮天瑜、嚴昌洪、李紹明、何星亮等一大批知名學者舉辦「名人名家」講座68次,同時還將適時推出「明日名家」校內名家講座。這些講座擴大了中南民族大學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青年教師的知識視野,使他們能及時把握國內外民族學、人類學、文化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最新學術動態和發展潮流。

  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先後主辦和聯辦了「族群理論與族際關係」「文化多樣性與民族文化發展」、「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討論會」、「第三、四屆人類學高級論壇」、「韓楚文化研討會」、「臺灣原住民學術研討會」、「土家族確認50周年暨土家族學術研討會」等重大學術會議。2008年成功舉辦「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年會」,目前正在認真籌備第16屆世界人類學民族學大會「都市族群與族際關係」的專題會議,這些學術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民族學、人類學界的學術交流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於基地的發展無疑也起到了助推劑的作用。

  突出特色創一流

  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南民族大學的民族學博士點已經聲威漸壯,培育了一批有較大學術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形成了頗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許憲隆、李吉和教授的「散雜居民族問題研究」拓展了民族研究的新領域,對民族學學科建設作出了較大貢獻;許憲隆積極倡導的散雜居民族「共生互補」理論,受到學界廣泛關注;雷振揚、張躍平等教授的民族政策與民族社會發展研究,在繼承彭英明等教授的民族理論研究基礎上,凝練了新的理論體系;段超、田敏等教授的土家族歷史文化研究,在繼承由岑家梧教授開創、中間經過吳永章等著名學者發展的研究理論與方法上,繼往開來,引導著南方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研究的方向;柏貴喜、譚必友等教授的民族學實證研究,也逐步在民族社會學領域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近三年來,中南民大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共承擔20餘項國家及省部級重點科研課題,出版專著近20部,在《光明日報》、《民族研究》等權威報刊發表論文10餘篇,有8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獎。其中,關於海南黎族傳統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土家族地區農村合作醫療、特色農業、勞動力轉移、旅遊開發、法制建設等調研成果,受到民族地區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士點經過積極建設,目前已經實現了學科建設在校內從邊緣走向中心,民族學已經成為匯聚該校學科研究力量的核點。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學術團隊也在國內從邊緣走向中心,團隊成員在諸多研究方向上成績顯著。下一步,將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單科研究水平在國際上從邊緣走向中心。

責編:汪蛟龍

相關焦點

  •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舉辦民族學博士點申報與一流學科建設高層論壇
    凌靖波指出,民族學學科建設發展必須提高站位,緊密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切實增強民族學學科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必須凝練特色,增創優勢,不斷提升我校民族學學科建設水平;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民族學博士點建設為契機,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
  • 中南民族大學和西南民族大學哪個實力更強
    目前,中國有各類民族大學14所,分布在北京、遼寧、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寧夏、湖北、四川、廣西、雲南。其中國家民委直屬高校有6所,分別是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和大連民族大學。其中中央民族大學是211、985、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中南民族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介紹(湖北省一流學科、湖北省重點學科、國家民委重點學科)民族學是中南民族大學設立最早、實力最雄厚的傳統學科之一。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6年獲二級學科博士點,2011年獲一級學科博士點。2012年,獲批設立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中南民族大學,在長沙嗎?別弄錯了哦!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985高校中南大學位於長沙,還有一所林業名校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也在長沙,而一所211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卻在武漢,還有一所以「中南」命名的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在哪裡呢?很多人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它應該在長沙,其實它位於武漢,小夥伴們別弄錯了哦!
  • 這五所名族類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第一
    根據校友會的數據根據校友會的數據中在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中,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雲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貴州民族大學、大連民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名列校友會2020中國民族類大學排名前10強。為什麼中央民族大學排名第一?
  •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三滴水床再現民俗情致
    走進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  在這裡,全景展現中國的民俗風情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全景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展廳  荊楚網記者 肖夢吟  在中南民族大學校內的南湖之濱,有一座傍湖建築,遠觀可見五彩琉璃瓦綴以飛閣重簷
  • 中南民族大學2017-2019年錄取分數線提前看
    在高考成績出來前,考生需要對自己心儀的大學歷年錄取分數有所了解。為了方便廣大考生在之後填報志願時有所參考,小編特為大家整理了中南民族大學近3年來全國各省(區、市)的錄取分數線,想要報考民大的考生們趕快收藏吧!
  •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圖書館雙塔樓、文一樓入選湖北省高校...
    近日,省教育廳公布了湖北省高校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和珍稀樹木保護名錄,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圖書館雙塔樓、文一樓入選名錄。  民族學博物館坐落於南湖之濱,是該校展示民族文化與民族特色的重要窗口,也是武漢市重要的對外宣傳窗口。
  • 中南民族大學2021年博士報考指南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暨民族學一級學科2020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錄取細則中南民族大學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
  • 湖北省內知名高校,湖北工業大學和中南民族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雖然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但是他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高校,典型的部屬大學。建校目的是為了培養民族幹部和從事民族工作的幹部,所以這所學校一直備受重視。只是學校更傾向於人文方面,而且還僅僅是在民族領域內,所以相對知名度不高而已,事實上中央民族大學雖然貴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其知名度也不大。中南民族大學建於1951年,有中南大區組建,培養範圍很廣,主要是華南地區和華中地區的民族幹部。但是早期沒有辦學經驗,而且也沒有辦學基礎,故以中央民族學院中南分院的形式辦學。
  • 0304 民族學 世界一流學科/學科評估/博士點/碩士點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  雲南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一級學科博士/碩士點1 廣西民族大學>2 蘭州大學3 內蒙古大學4 寧夏大學5 西藏大學6 西南民族大學7 新疆師範大學8 延邊大學9 雲南大學10 雲南民族大學11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12 中南民族大學13 中山大學14 中央民族大學15
  • 中南民族大學有什麼專業
    中南民族大學有法學、智慧財產權、政治學、行政學、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動畫、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等專業。  1重點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應用化學、民族學、生物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漢語言文學。
  • 報考中南民族大學,媽媽聽了也說好!
    武漢有一高校:中南民族大學又稱「中南有錢大學」飯香景美,毗鄰南湖落日一絕,空調全覆蓋後門小香港,人均十五塊什麼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中南民族大學始建於1951年,坐落於有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漢,是我國民族高等院校之一。學校佔地1550餘畝,校舍面積100萬餘平米。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面向地方,面向全國。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
  • 中國教育在線副總編輯專訪中南民族大學校長李金林:立足民族特色...
    作為國家民委直屬的一所高等院校,中南民族大學在67年的歷程中迅速發展,從建校之初的一所培養少數民族的幹部的學校,成長為現在具有12大學科門類、84個本科專業、100多個碩士點、10多個博士點的綜合性大學,在國內的十幾所民族大學中排名位列前茅,同時在教育部舉行的近3次學科評估中,中南民族大學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社會和家長的廣泛認可
  • 中國最好的十所民族大學,除了中央民族大學,這所大學排位搶眼
    中國十佳民族大學中,最著名的當然是中央民族大學,也是全國唯一的985、211和雙一流的世界民族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除中央民族大學外,著名的民族大學有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雲南民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大連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等。
  • 湖北2所「頂尖」的民族類大學,綜合實力很強,卻很少有人知道!
    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最新校友會發布的榜單可知,湖北民族類大學排名第一的是中南民族大學,排名第二的是湖北民族大學。以下是各學校的詳細信息,供大家參考:1、中南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簡稱:中南民大),於1951年始建,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高校,是國家民委、教育部、中國科學院、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漢市人民政府五方共建高校。其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
  • 為什麼選擇中南民族大學?答案就藏在這10句話裡
    它匯聚群英,銳意進取,走出了一大批民族人才,產出過眾多硬核科技,它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高校、湖北省&34;——中南民族大學。篳路藍縷68載,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民大已成功發展成一所&34;並存的高校,成為學子們理想的求學園地。
  • 位於武漢的中南民族大學,有哪些優勢專業,今年是否值得報考
    咱們今天的重點來說位於疫情中心武漢的中南民族大學有哪些優勢專業,是否值得報考? 中南民族大學簡稱中南民大,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直屬於中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囊括除軍事學以外所有12大學科門類的以民族學、文學等人文學科見長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為中國「少數民族骨幹計劃」資格高校,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 二本分上一本大學—中南民族大學
    專題推薦:二本分上一本大學  高考發揮不好,夠不上一本線怎麼辦?是湊合上個二本,還是選擇痛苦的復讀?其實二本分數同樣可以上一本的部署重點大學。這裡說的部屬大學,指的是除教育部以外其他直屬於中央的各部委大學。  2000年以前,全國有數十所高校直屬於中央各部委管理,後來經過國務院大調整後,大部分院校劃轉到地方管理,但仍保留了部分比較特殊的院校。在這部分特殊院校中,有幾所院校雖然不是「211工程」建設系列,但是由於直屬中央各部委領導,所以各方面辦學條件一點兒也不比教育部直屬院校差。
  • 研究生新生們,這一份中南民族大學漫遊指南送給你
    民大正門中南民族大學是直屬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創建於1951年,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沿著正門進入校園,左手邊是中南民族大學八角樓,八角樓不僅是綜合性辦公樓,還是學術活動交流中心,不定期地舉辦各類學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