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中全
近年來,吉林法院不斷開展智慧法院建設,利用「金融速裁系統」高效處理金融案件。
作為吉林經濟的支柱企業,中國第一汽車集團近年來不僅在車型和質量上不斷加大戰略投資,還在銷售環節加快發展配套汽車金融貸款業務。在發展過程中不良貸款涉訴糾紛也不斷增多,一汽集團所在的長春汽開區法院金融借款糾紛收案數量也不斷攀升,2018年353件,佔該院民事收案23.5%,2019年732件,增長了107%,佔民事收案32.2%。全省法院2018年受理金融糾紛案件31303件,佔全省民事收案12.3%,2019年受理33325件,上升6.5%,佔全省民事收案12.9%。
2019年下半年,吉林法院以長春汽開區法院為試點法院,打造網際網路「金融速裁系統」,並配備專門審判團隊,重點加快金融案件的審理效率。系統可以通過對金融案件的要素化填報,完成案件的批量起訴,並對案件進行批量立案、送達、排期和聯審開庭,提高工作效率,減輕當事人訴累。針對汽車金融借款類案件當事人遍布全國各地的特點,該平臺開通網際網路開庭功能,通過在線進行實名身份認證、庭審全程語音識別、在線筆錄籤字、全程錄音錄像,有效避免當事人奔波之苦,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案件庭審。同時,該平臺具備傳票、判決書等法律文書自動生成功能,可以依據案件相關要素信息自動生成傳票、判決書等相關文書,且準確率較高,有效減少辦案人及輔助人員的工作量。
從2019年12月開始,長春汽開區法院以一汽金融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件為突破口,利用網際網路「金融速裁系統」共審理案件345件,平均審理時間29.3天,提高了辦案效率。
法院同步推出「多元調解系統」與審判系統進行銜接,集合法官、律師、企業法務、第三方調解組織和人員力量,形成金融案件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先進的知識型智能分析系統,向調解員提供類似案例、示範案例、以及高調解率類案和當事人畫像分析等大數據分析推送,指導和鼓勵多方參與糾紛化解,確保調確、調訴順暢銜接。實現了調撤率由5%到48%的大幅提升,顯著提升糾紛解決效率。
「金融速裁系統」審理的案件主要信息均已實現通過司法區塊鏈進行存證固證,現在正在進行更深層次的司法區塊鏈智能合約改造。在享受到科技紅利後,法院還進一步引導企業前置司法證據固證動作,為應對有可能進入司法程序的糾紛提供更好的訴前準備。
目前一汽金融公司也正在進行業務流程區塊鏈改造,從貸款協議籤署開始對證據進行區塊鏈存證,證據將附帶區塊鏈的存證標識,能夠有效證明調取證據的原始性與完整性。同時形成智能合約,結合「金融速裁系統」中的智能合約,發生糾紛後可自動向違約人發送催收提示,自動收集證據,自動啟動調解、審判和執行一條龍司法服務。大大減輕了權利人維權成本,也加快了糾紛解決速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