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與《延禧攻略》,誰是當下更需要的「爽」劇?

2020-12-17 貓影文娛

作者 | 珊迪

編輯 | Amy Wang

欲以現代思想解構封建君主制度的《慶餘年》在歲末掀起了觀劇熱潮。劇中,最強關係戶範閒被各位爸爸們輪番疼愛,其不畏強權、才華洋溢、頗有城府但極重情重義的人物形象,也贏得了觀眾們的喜愛。

範閒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勇殺程巨樹,智鬥長公主等等「壯舉」背後,帶著鋒芒的機靈勇敢,與去年《延禧攻略》中的「打怪升級」、快意恩仇的魏瓔珞倒是頗為相似,兩部劇作都可劃歸為爽劇。

不同的是,一個「爽」的對立面是「父權」和「君權」,另一個「爽」的對立面是「男權」;一個是大男主,一個是大女主。

金手指、面向「九千歲」、好帶入,是爽劇的標配。

主人公在劇中高調行事,各種開掛,不經過太多努力就可以獲得很多好處,就算「逆天」也不會死,如此是為「金手指」,正因這種設定,讓無法逃離現代社會的「九千歲」們(90後、00後)在劇中獲得心理補償,尋求到了代理滿足感。

同樣是爽劇,《慶餘年》與《延禧攻略》誰比誰更爽?

得女性觀眾者得天下

初入宮廷的魏瓔珞,被宮女錦繡欺負,於是她提了一桶水澆在了錦繡頭上、被褥上,然後在室友們的圍攻之下說出了那句經典臺詞,「我,魏瓔珞,天生脾氣爆不好惹,誰要是再嘰嘰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對付她。」

她進宮不是來交朋友的,是來尋找線索為無故慘死的姐姐報仇的。

在儋州街邊日復一日等著紅甲騎士來接自己去京都的範閒,等來了紅甲騎士也遇上了奉命要對他下殺手的滕梓荊,善良的他沒有殺掉滕梓荊,反而帶他回京都,然後一點一點查找真正想要刺殺自己的人。

滕梓荊為保護自己死後,範閒又增加了為摯友復仇的副本。

為了復仇,魏瓔珞開始利用了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恆,卻不想富察傅恆對她日漸傾心,到了兩情相悅時,時局又將二人生生拆散,魏瓔珞成了皇上的妃子,寵冠六宮。

同樣身擔復仇大任的範閒,先是在京都尋得了真愛,獲取了官名,靠著一首杜甫的七言聲名大噪,後來,他成了老一輩的重點幫扶對象、皇子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女性們的崇拜偶像。

一樣的是快意恩仇,不同的是,女性向的《延禧攻略》滿足了女性觀眾既能率真直爽、懟天懟地,又能獲得獨一無二的愛情的心理期待,男性向的《慶餘年》則是以家國情懷、權謀有術、能吸引眾多愛慕者傍身,滿足眾多男性觀眾的心理期待。

這一點也反應在了兩部劇集的觀眾性別分布上。

(《延禧攻略》與《慶餘年》受眾性別分布圖,左為《延禧攻略》,右為《慶餘年》,圖片來源:百度指數)

而根據藝恩數據發布的《2019年中國電視劇觀眾調研》,最受觀眾歡迎的古裝類型劇,女性觀眾對古裝劇的偏好要高於男性觀眾。

圖片來源:藝恩數據

這份調研還提到,女性觀眾的互動意願整體高於男性觀眾,人物和劇情成為主要話題點。

在劇集質量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女性觀眾能有更強烈的意願參與到劇集話題的延展、營銷宣發中來,女頻劇集也就比男頻劇集更易擴大聲量及影響範圍。

也就是說,能讓女性觀眾爽到飛起的爽劇,才能大爆。在這一點上,《慶餘年》似乎吃了點虧,缺乏女性這種行走的廣告位,就總覺得少了些引爆社會的關於劇情方向的話題。

現象級爆款的誕生需要人和

現象級爆款的誕生,不僅需要高質量的內容,人和更是缺不得,對於播出內容的討論量需要足夠的積累才能一朝爆發。

《延禧攻略》播出20集後,播出平臺就著手加更來回饋劇迷,之後又在粉絲的千呼萬喚下改為日更。作為回報,劇迷們實現了於正的願望,讓《延禧攻略》的豆瓣評分上了7。

不僅如此,跟隨劇情更新的進度,相關話題的高討論度,對於《延禧攻略》成為一部現象級爆劇起到重要作用。

而《慶餘年》雖亦有加更,但才播一半,平臺就開啟了超前點播,活動價50元更新日看6集,錯過後3元一集逐集解鎖。

VIP之上出現VVIP,讓劇迷難以接受,#50元超前點播#的話題居高不下,粉絲抗議,《人民日報》批評視頻平臺「吃相難看」,一時間,盜版資源也滿天飛。

到了12月20日晚,《慶餘年》還未更新的內容全部洩露了出來,《慶餘年》的觀眾們,根據觀劇進度被分為了四種(以12月25日為例),非會員觀眾看到25集、普通會員看到31集,超前點播會員可看到37集,資源型觀眾可免費看完全集。

雖無法知曉《慶餘年》盜版泛濫背後是「洩憤式傳播」還是「盜版產業鏈猖獗」,但可以確認的是,超前點播後,《慶餘年》的正常議題設置被破壞,觀眾追劇步調無法統一,不能在同一時間聚集到最多的觀眾,對同一集劇的某一重點劇情、話題進行廣泛深入地討論,這也致使粉絲們沒了追劇快樂,劇集熱度難積累,後續乏力。

這一排播模式,讓之前《陳情令》就積累下來的用戶情緒集中爆發,給這部爽劇本身帶來了極大陰影,媒體資源聚焦在超前點播上,錯失了對《慶餘年》本身劇作品質報導的最佳時期,這一點是非常可惜的。

行業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讓《慶餘年》難以成為第二部能登上Google熱搜劇集榜首的現象級爽劇。

小我VS大我,精神文化也要有物可依

爽劇具有一定的補償性意義。整體來講,《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是結合了瑪麗蘇和大女主元素,《慶餘年》的範閒身上也有霸道總裁和傑克蘇的影子,兩位成功的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現實觀眾做不到、不敢做的事情。

他們是當代年輕人「反中庸」情緒的寄託和濃縮,觀眾亦樂於對此進行精神消費。而小我比大我更容易講述、展示,更易娛樂化、感官化、狂歡化。《青年自我構建意義中的爽文化思考》一文中,作者王振提到,「《延禧攻略》更大程度上使受眾呈現出一種『更低的、公開的自我意識和更高的、私下的自我意識』,這容易使青年觀眾更為關注感覺、情緒、願望中的自我。」

換句話說,即《延禧攻略》中的不好惹的魏瓔珞是更肯定個體自我的,除了為姐姐報仇、為富察皇后報仇、獲得寵愛與權力,魏瓔珞身上不再背負更多社會責任。

《慶餘年》在小我的基礎上進行了大我的豐富,將故事內核定為「現代思想燭照古代社會」,但考慮到邏輯問題,身世複雜的範閒並不能像魏瓔珞一樣,全面開掛給對手發盒飯。

同時,爽劇也需要「拳拳到肉」。範閒步步為營,為滕梓荊復仇,戰戰兢兢找尋想要謀害自己的幕後真兇,結果都不如魏瓔珞打爾晴一個嘴巴更能戳中觀眾High點。

除此之外,爽劇所附帶的增值項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火爆的外延。作為清宮廷劇的《延禧攻略》,講究的服化道在文化層面為劇作加分,話題上又與曾經火爆的清宮劇《還珠格格》聯動,線下又能反饋到故宮旅遊。

而這些可做提託的元素,都是架空穿越的《慶餘年》所沒有的,即便是有原著加持,小說和劇集之間也有著改編這層壁。

由此說來,現象級爆款爽劇誕生所需要的天時地利人和,《慶餘年》都差了點。

相關焦點

  • 為何《慶餘年》在TVB的收視率不及《延禧攻略》?答案扎心了
    其實在此之前飽受好評的《延禧攻略》就已經在TVB播出了,並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前不久《慶餘年》在TVB播出前兩周的收視率首度曝光,排名竟然墊底。為什麼《延禧攻略》在TVB的收視率會比《慶餘年》高呢?收視率懸殊如此之大又說明了什麼呢?首先我們先從兩部劇的演員進行分析。
  • 古裝熱播劇《延禧攻略》《如懿傳》相繼下架,下架原因或早有預兆
    近幾年,要說火爆的清朝宮廷劇,應該是當屬《延禧攻略》,《如懿傳》還有《甄嬛傳》了,可就在今天,這兩部熱播大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卻是被相繼下架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延禧攻略》,《如懿裝》相繼下架,網友喊話《甄嬛傳》要挺住《延禧攻略》可謂是2018年暑假的一匹黑馬,這部以令妃為主角講述了乾隆後宮故事的劇的火爆程度是前無古人,它不僅火在國內,更是連版權銷至海內外多個國家。
  • 透析《延禧攻略》:為什麼中國人這麼想「爽」一回?
    作為其中的一個側面,近年來,以獲取爽快感為特徵的「爽」文化開始流行起來。本文從熱播的宮廷劇《延禧攻略》切入,剖析了當代「爽」文化的流行趨勢及其社會成因。作者認為,以《延禧攻略》為代表的宮廷劇,贏得最大關注和討論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人設和劇情的「爽快」上,這恰恰滿足了很多人所期待的的「爽快感」。事實上,所謂的「爽文化」並不新奇,真正值得關注的是背後所折射的社會心理。
  • 延禧攻略版權賣90國 分析於正是如何靠這部劇翻身的
    分析《延禧攻略》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延禧攻略版權賣90國的數據,電視劇《延禧攻略》登上谷歌全球電視節目熱搜榜第一名。延禧攻略其實《延禧攻略》於正擔任監製,編劇是周末,只能說於正挖掘了一個好團隊,善於用人。不過,這部劇能火,於正仍是功不可沒,現在我們來看看這部劇為什麼火吧!
  • 《延禧攻略》榮登全球熱搜電視劇榜首,劇情夠爽,還有誰沒看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延禧攻略》。這部劇在前一段時間播出,可謂是刷爆了朋友圈。每日播放的時候也會登上熱搜榜,可見這部電視劇的熱度有多大。最近來說這部電視劇雖然已經播出完了,但是熱度仍然不減,前幾天還因#延禧攻略榮登全球電視劇熱搜榜榜首#又重上了熱搜。其實在小編看來這部劇整體劇情都非常緊湊十分值得一看。
  • 《延禧攻略》VS《如懿傳》 誰更勝一籌?
    《延禧攻略》海報  《如懿傳》的高關注度除了上述原因,更重要的是它自開拍就因高片酬、高售價等市場行為備受爭議。「周迅、霍建華兩人拿走過億片酬」「首輪播出權單集超1000萬創天價」等消息一直伴隨著這部劇的整個製作周期,話題不斷。可以說,《如懿傳》在力爭國產古裝劇、清宮劇藝術新標杆的同時,也一直扮演著各界聲討「高片酬」「天價劇」的靶子。
  • 延禧攻略愛奇藝為什麼看不了 延禧攻略突然下架是什麼情況
    《延禧攻略》是2018年的熱門劇之一,很多人為此充值了vip在重溫,卻突然發現下架了,全部視頻下線,就連官博也找不到,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延禧攻略為什麼突然下架了?怎麼回事?下面帶來介紹。  延禧攻略為什麼突然下架了?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愛藝奇的《延禧攻略》已經全部下架了,搜索打開是「視頻以下線」的提示。
  • 《延禧攻略》番外篇受差評,因為劇情不夠爽,女主太讓人失望?
    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大火的清宮劇《延禧攻略》的番外篇——《金枝玉葉》悄然上線。 當初,原作《延禧攻略》有多火爆已經不必多言,每逢更新必定在熱搜榜上霸佔一席,引起了全民追劇狂潮。
  • 《延禧攻略》在香港熱播的背後
    《延禧攻略》迎來大結局。  杜之克說,作為愛情故事,《延禧攻略》做得非常徹底,像魏瓔珞和富察傅恆,就是不可能的愛情,但非常悽美。而乾隆的形象既有高大的一面,又有「小男人」的一面,很多細節刻畫得非常到位。另外,就是在宮廷鬥爭中矛盾處理的「爽」,無論多大的難題,都在一集到兩集之內解決,與以往主角忍辱負重的劇情非常不同。  「大家都在說《延禧攻略》,不看的話就跟人家搭不上嘴。」
  • 敢於顛覆宮鬥劇套路的《延禧攻略》,居然有點好看……
    鑑於《巴清傳》、《如懿傳》兩部宮鬥劇集體水逆,劇荒很久的觀眾不得已把目光轉向了於正老師的新作——《延禧攻略》。沒想到一口氣追完16集後,大家普遍反映《延禧攻略》居然還不錯。而從這一次《延禧攻略》的成功,我們也能摸索出一些古裝劇的適用套路。
  • 超好看的5部清宮劇,《延禧攻略》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超好看的5部清宮劇:5.《宮鎖心玉》《宮鎖心玉》,又名《宮》,是由楊冪、馮紹峰、何晟銘、佟麗婭等主演的古裝穿越愛情劇。該劇講述一個現代少女洛晴川,穿越到清朝,經歷古代的宮廷生活,經歷一番「宮心計」和男女情愛之後,回到現實中,更加懂得珍惜當下的故事。
  • 頂著這麼多雷,《延禧攻略》竟然也火了?
    坦白說,《延禧攻略》能火,我是真沒想到。因為,在這個劇上映之前,我已經聽到了太多吐槽的聲音,大家都盼著這個劇糟糕、盼著這個劇砸,結果呢,人家還是火了。於是,我再次請來我們的國產劇愛好者:豬豬女孩。看她是怎麼聊《延禧攻略》的呢,接下來,請開始她的表演。上個周末,室友小美神秘兮兮地對我說,哎,你看《延禧攻略》了沒?
  • 《延禧攻略》《如懿傳》同日下架,「宮鬥」劇寒冬將至
    「昨天還在追的《延禧攻略》怎麼今天就不能看了?」經網友驗證同時期另一部清宮劇《如懿傳》也難逃下架命運。究竟是版權到期,還是傳聞中的「限古令」生效,「宮鬥劇」們本身的命運也像劇情一樣撲朔迷離……《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上熱搜,《甄嬛傳》能挺住嗎據界面新聞報導,9月28日凌晨,有網友發現,古裝劇《延禧攻略》已被下架,在愛奇藝平臺內搜索《延禧攻略》只能看到預告片。
  • 《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宮鬥劇《甄嬛傳》能挺住?
    最近,《延禧攻略》《如懿傳》相繼下架的消息,引發了業內外的巨大關注,目測古裝宮鬥劇調控力度將進一步增大。作為當之無愧的年度劇王,《延禧攻略》微博主話題閱讀量超128億,330個熱搜詞累計上榜超500次,最高單日17個熱搜詞同時上榜,即使是在收官之後,#延禧攻略泰語配音# #延禧攻略2#等關鍵詞仍在不斷刷屏。
  • 《延禧攻略》遭遇下架,這「背後」代表了什麼?
    近日,曾經大火的宮鬥劇《延禧攻略》突然被下架。不可否認,《延禧攻略》真的曾經紅極一時。 可是,在這部劇的暴紅背後,劇裡的內容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 不管怎麼說這麼多宮鬥劇的下架,也在提醒著導演和製片人要順應時代潮流,不要再盲目自信。
  • 網絡小說《延禧攻略》讀後感
    近來,電視劇《延禧攻略》在網上比較火,這是繼《甄嬛傳》《羋月傳》之後的又一部宮鬥大劇。筆者也非常喜歡這部電視劇,不過感覺電視劇的劇情發展實在太慢,於是將《延禧攻略》這部網絡小說又找了出來,這樣裡面的很多劇情也就可以先睹為快了。這可能也就是網絡小說比電視劇好的地方所在吧!
  • 延禧攻略小說為什麼停更 延禧攻略小說哪裡看什麼時候恢復更新
    延禧攻略》是自《宮》系列和《美人》系列完結後,於正時隔多年再拍清宮劇,他表示,自己之前拍的清宮劇雖多,但將東方美學與清廷文化相結合,深入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禧攻略》卻是第一部。愛奇藝小說已經發了公告,表示《延禧攻略》的小說不能繼續更新了,因為劇透太多會影響大家看電視劇的心情和熱度,接著魏瓔珞侍寢那一章就成了終結,甚至連那些都被撤回了。現在於正叫停《延禧攻略》小說,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
  • 《延禧攻略》《如懿傳》《甄嬛傳》對比 誰最符合歷史
    因高片酬高售價而受矚目 事實上,《如懿傳》早在2017年12月就以劇王姿態躋身排播大戰,從「跨年大劇」推後成「開年大戲」,之後又傳出不斷修改、刪減的消息,開播渺茫。很長一段時間,《如懿傳》的一再延播被業內視為管理部門嚴格限制古裝劇、宮廷戲態度的具體體現。
  • 風靡一時的《延禧攻略》,為什麼只適合看一遍?
    因為《延禧攻略》在內容上有致命傷沒有那種流傳下去再看的價值,本身就是一個爽劇,爽一下就行了。再加上主角等人演技也很存在問題,以及內部的隱喻和細節,根本不值得推敲,也沒重刷的意義,人物的命運也沒有思考的價值。
  • 《延禧攻略》下架,於正不敢發聲,汪海林神補刀,下線不是件壞事
    導讀:最近,有觀眾忽然發現曾經的爆款劇《延禧攻略》從平臺下架,大家紛紛對下架原因議論紛紛,為什麼當初能上線播放,等熱度過去了卻下線呢?對此,該劇的製片人於正不敢發聲,微博已經被留言淹沒,而編劇汪海林則站出來神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