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卻在當今時代下被賦予了「重任」。如今的「脫髮星人」越來越多,就連一些95後的小年輕們也飽受脫髮的困擾,民間流傳用生薑擦頭皮可以生發的說法,成為許多脫髮人士的救命稻草。這靠譜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鄭躍指出,姜對生發有一定作用,但並非所有的脫髮患者都能從中受益,且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性。
「生薑中含有的物質對皮膚有刺激作用,會加快局部血液循環,使得毛囊得到更好的營養,從理論上說,有利於毛髮生長。」鄭躍指出,頭皮接觸生薑後出現短時間內發紅、發熱,是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的表現。 生薑對於生理性脫髮、休止期脫髮,例如產後脫髮、斑禿等毛囊完好的脫髮患者有一定幫助,而對於從前額兩側開始脫髮的「V形禿」、表現為頭頂禿的「地中海」禿等脂溢性脫髮(雄性激素性脫髮)患者,則沒有什麼效果。
另一方面,對於過敏體質的脫髮人士來說,則要當心生薑變成「雙刃劍」,對皮膚的刺激反應過於強烈,可引發接觸性皮炎,表現為頭皮紅腫熱痛,嚴重者會出現丘疹、水皰,反而會加重脫髮。
所以,如果有了脫髮疾病一定要先明確診斷,選擇更加安全、有效、正規的藥物,而不要盲目使用偏方。
下面讓我們回歸正常「吃」的階段。姜不僅讓我們的食物口味更加豐富,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具有多種功效。生活中,除了常見的生薑,還有沙姜、嫩薑、老薑.....它們有什麼區別?
生薑是我們日常用得最多的一種姜,在眾多的姜中,生薑的味道不是很強烈,大眾比較能接受,日常可以用來炒菜、煮湯等,用途非常廣泛。生薑在中藥中應用的也很廣泛,中醫認為姜具有解表散寒、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等疾病。
老薑也俗稱「薑母」,即姜種,就是成熟以後的姜,這時候的姜,皮厚而肉質更加堅硬,味道也比生薑味道更加濃鬱,吃起來辛辣感更重。因此,老薑抗寒效果非常不錯,尤其是像手腳冰冷的女士,可以多喝薑茶,暖暖身體。
嫩薑就是還沒有發育成熟的姜,這個時候的姜水分充足,內部纖維也較多,表皮較薄,顏色較淡,呈現淡黃色,頂端呈現出紫紅色。嫩薑口感比較清脆,可以用來醃製,四川地區就有「泡嫩薑」這個傳統的菜。
沙姜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氣香特異,味辛辣,主要產於中國南部廣西、雲南、廣東、臺灣,在粵菜中使用較多。廣東的沙姜皮薄肉厚,質脆肉嫩,味辛辣帶甜。尤其是用來處理雞、鴨、魚等帶有腥味的肉類食物,加入沙姜以後可以有效去除腥味,讓食物更加鮮嫩美味。
白姜根莖較大,顏色微黃,裡面的肉質也為白色,外表不像其他姜那樣凹凸不平,這種姜更加光滑。水分比較足,看起來比較飽滿,纖維少,辣味也較淡,不嗆口。白姜可用於脾胃虛冷、吃不下飯或者是頭暈想吐的人,用白姜和其他的中藥混合一起煮水,可緩解症狀。
來源 | 晶報APP綜合廣州日報、居家生活小攻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