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務到濱湖,從經開到高新,合肥城市及產業發展重心向西南延伸,西南片區成為合肥城市的核心C位,集聚城市資源,成為合肥創新發展的引領區域。隨著城市持續外溢、合六同城化日漸提速,六安金安經濟開發區成為與合肥聯繫最緊密、經濟互補性最強,也是發展最具科技潛力的區域。
作為大合肥都市圈願景下承接合肥科技外溢的重要節點和六安市經濟發展的創新引擎,教育和人才是區域持續、長久發展的內生動力,政府在完善區域教育配套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著力構建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多維教育體系。
近日
六安市金安區人民政府
已與華東師範大學合作辦學籤約成功
將建設一所45班九年一貫制學校
填補了長江東路以北學區的空白
六安新城教育配套再次提檔!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學校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創建於1958年,學校是首批「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校每年高考錄取率為95%以上 ,其中1982、1984等屆畢業生大學錄取率100%。1979年高考,學校有全國高考理科第一名1人
毛坦廠中學東校區
不僅如此,目前六安市東部新城更有毛坦廠中學助力毛坦廠中學作為高考的「造夢工廠」一直以優越的高考錄取率引人注目,2020年本科達線人數:10176人,600分以上290人。
六安技師學院
六安技師學院創建於1958年,是六安地區辦學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就業率最高的國家重點全日制公辦高級技工學校。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教職工200餘人,高級職稱60餘人,中級職稱100餘人。有中、高級職稱的兼職教師30餘人,有高級技工、技師資格的聘用實訓指導教師20餘人。
結語
從長遠來看,教育為一個區域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是一個區域持續成長,實現創新突破的重要支撐。
從短期看,良好的初級教育資源是留住人口,提高城市居住粘性的重要錨點,受中國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只有解決孩子的入學教育問題,父母才能安心在一個地方置業定居。
高層次的教育體系是激發經濟活力、驅動內生創新的重要抓手。青年大學生有錢有閒,經濟壓力小,消費能力強,大規模的高等教育能夠促進當地商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此外,高層次教育體系還可以提供高素質勞動力,為區域創新發展提供智力資源,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實現人口與區域的共同成長,形成良性循環。
—END—